窮人家的“富二代”?窮家富養是教育最大的失敗

​01

前幾天在外地的親戚打電話來借錢,語氣很是著急。

問了問才知道原來是他家剛上初中的兒子把一個同學打成了重傷,住進了醫院。

親戚家比較特殊,夫妻倆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出門打工了。孩子上小學前一直和家裡爺爺奶奶住在一起。

出於對孩子的愧疚,親戚一家都很寵這個孩子。

窮人家的“富二代”?窮家富養是教育最大的失敗

上小學前,爺爺奶奶每個月省吃儉用給孫子用最好的吃最好的。

到了要上小學的年紀,儘管大城市學費高昂,親戚和妻子倆人還是咬了咬牙,把孩子接到了身邊。

為了彌補從小對孩子缺少的陪伴,夫妻倆對孩子做到了有求必應。

衣服穿名牌,上小學沒多久就給他買了手機和電腦。孩子處於家裡的最高地位。

夫妻倆竭盡所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想著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不輸給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

然而,孩子對於他倆所做的一切沒有絲毫感恩,甚至總是會看不起他倆。

在學校裡也不用功學習,拉幫結派到處欺負比較文弱的同學。

這次因為同學不小心打翻了他的名牌水杯,他一氣之下喊了幾個人一起把對方暴揍了一頓。

窮人家的“富二代”?窮家富養是教育最大的失敗

親戚急的團團轉,甚至在醫院給被打孩子的父母磕了頭,才爭取到了私了的機會。

夫妻倆為了對方的醫藥費不得已四處借錢。

02

“你兒子事後沒說什麼嗎?”

我問了一句。

“他說後悔沒有再打的重一點,他家就是想坑我們的錢。哎,小孩子就是什麼都還不懂。”

親戚語氣裡聽不出絲毫責備。

“人家都說留守兒童出問題的太多了,都是我們父母從小沒有好好陪他們,都怪我們啊,都是因為窮!”

窮人家的“富二代”?窮家富養是教育最大的失敗

這是親戚電話裡說的最後一句。

“留守兒童出問題的太多了……都是因為窮”,我不禁想起來小區裡的清潔工人王阿姨。

破舊的衣服,不加修飾的面容,以及每天中午啃著的乾硬饅頭。

她兒子身上穿的也是縫縫補補的衣服,書包也沒見他換過新的。他的父親在外打工,他和身為清潔工的母親一起擠在小區的員工房間。

但是不同的是,她兒子非常優秀。

成績班級第一,每年都能拿到學校的獎學金。每次遇到,都會衝我一笑,禮貌地打招呼,好多次還幫我提過東西。

成績優秀,待人謙卑,同時又乖巧懂事。

每天傍晚我下班回家,都能看見他幫著母親在一起打掃衛生,很髒的活,母子倆卻有說有笑臉上沒有絲毫疲倦。

窮人家的“富二代”?窮家富養是教育最大的失敗

王阿姨一家也是窮的,卻培養出了一個優秀的孩子。

我絲毫沒有覺得詫異。

因為我知道,雖然窮,但從沒見她在孩子面前抱怨過。衣服雖然破舊,但乾淨整潔,房間雖然小,但收拾得非常溫馨。

閒暇聊天的時候,得知她丈夫每隔幾天都會和家人視頻聊天,詢問孩子生活裡的趣事,也分享他工作上的趣事。

假期的時候,他們遵從孩子的想法,讓他到父親所在的城市做了一段時間兼職,白天兼職,晚上和父親到處轉轉,假期結束後,孩子還用自己兼職掙得錢給母親買了一個手鍊。

03

一樣是“窮”,兩個家庭的孩子卻大不相同。

窮人家的“富二代”?窮家富養是教育最大的失敗

所以,真的是“窮”的鍋嗎?

事實上,因為怕“窮”會影響孩子,很多父母在不知不覺中反而把孩子養成了“富二代”。

孩子要什麼給什麼,想怎樣就怎樣,在孩子面前卑躬屈膝,給予了充分的溺愛,卻換不回孩子的一點感恩。

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清楚父母的艱辛,也根本沒有絲毫獨立自主的能力。

在父母給予的“富二代”生活裡,逐步變成了“廢人”。

這樣的父母所不知道的是,給予充足的物質並不會真的給予了孩子最好的生活。

他們想要給孩子富人的生活,卻不知道無限度地寵溺,只會讓孩子在貪婪、不知感恩甚至無法獨立的情況下變得更“窮”。

窮人家的“富二代”?窮家富養是教育最大的失敗

讓孩子明白生活的艱辛,給予孩子正確的榜樣,積極樂觀滿懷希望,才能讓孩子真正的自信優秀。

因為自信向來依靠的就是精神,而不是物質。

注:文中圖片僅做交流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孩子敏感?叛逆?自卑?壞習慣一堆?

關注【爸媽來上課】,花最少的閒暇時間,學豐富的教育技巧,用最全面的知識,做最稱職的父母。

教育沒有絕對答案,經驗也無法完整複製,但【爸媽來上課】會幫你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