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為什麼要主投顆粒飼料?青飼料有什麼弊端?

近年來,為適應市場的需求,草魚的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從業者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形式養殖草魚。但筆者根據多年從事水產養殖技術指導和服務的經驗認為,青飼料餵養雖然有其優點,但弊端更多,主要表現在:

發病率高管理困難成本較高產量偏低等方面,養殖草魚還是儘可能以主要投餵顆粒飼料為好。

草魚為什麼要主投顆粒飼料?青飼料有什麼弊端?

以青飼料作為主要營養源(投餵量超過需要的60%)或唯一的養魚飼料時,較易出現發病率高,管理困難,成本較高,產量偏低等弊病。

一、發病率高

我們發現,以投餵青飼料為主(或完全投餵青飼料)的魚池,草魚發病率明顯增高。在實踐中經常遇到的情況是:有時天氣、水質均較好,患病的前一天吃食也基本正常。但草魚卻表現出異常,在水面上上串下跳,“著急”地游來游去,從早晨到下午表現為缺氧或中毒的症狀。魚體症狀是:表面、鰓、鰭等基本正常,個別魚體略有紅腫。臟器基本正常,只有腸道充塞著青飼料,但一段青飼料、一段氣泡間隔分佈,有的魚體後腸有輕微的充血。這就是由於養殖戶連續多天青飼料投餵過多,青飼料中易混雜有部分易發酵、產氣青飼料,造成魚體腸道充氣,難以下潛所致。

還有的情況是,很多養殖戶由於草的供應不能保證,投餵的草時多時少,時間也不固定。所以在投草猛一過多或下午投餵量過大時,極易造成翌日魚大量死亡,特別是大草魚。經剖檢,可以看出除了腸道極度膨脹,充塞有大量青草外,其他基本沒有什麼異常症狀,甚至連肛門也不紅腫。這是因為,草魚非常貪食,只要環境適宜,其食慾基本無節制。若草魚在傍晚前後攝取大量青飼料,等半夜水中溶氧低時,其體內存有大量青飼料,需消耗大量溶氧,故極易因缺氧引起泛塘。而且由於大個草魚搶食能力強,吃得多,小草魚難以接近食物,所以草魚越大死亡率越高。

綜合分析,投餵青飼料發病率高的原因主要是:長期投餵青飼料,魚類攝入的蛋白質不足,引起了一系列營養缺乏生理性疾病。首先是免疫抗體合成減少,抗病力下降;還會造成腎上腺皮質功能下降和膠元蛋白質合成不足,導致魚體應激反應遲鈍,對環境變化適應能力減弱,創傷不易恢復,鰭條潰爛,鱗片脫落。飼料蛋白質長期不足還引起滲透調節功能失常,出現營養性水腫。其次是腸道粘膜細胞及其消化腺體細胞更新受到影響,肝臟和胰臟不能維持正常的結構和生理功能引起消化機能障礙誘發腸炎、肝胰臟腫大。由於青飼料營養成分低,草魚為了獲取生長所需營養,不得不增加採食量。投餵青飼料時,日進食量為體重的40%~60%,有時高達100%~200%。過量採食加重消化器官生理負擔而引起肝臟腫大、腸道充血等消化系統疾病

草魚為什麼要主投顆粒飼料?青飼料有什麼弊端?

草魚肝臟腫大、腸道出血

二、管理困難

投餵青飼料時,水中有機物(殘剩青飼料)和魚類排洩物增多,加速水質汙染,惡化魚類生活環境,容易滋生病原體和有害微生物,致使水質管理難度增大。

青飼料有效營養成分含量低,投餵量高,大量有機物在水中分解發酵消耗氧氣。據資料報道:分解1g有機物要消耗1.56g的溶氧,惡化水質,不僅發病率高,而且泛池死亡率也明顯增高。往往出現個體小、體質瘦弱的魚發病死亡;個體大、搶食兇的魚泛池死亡。群眾稱這種現象為

“小魚病死,大魚暴死,不大不小的魚緩死”。造成大量死魚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缺氧泛池死亡。有機耗氧物質積累過多,水中溶氧降低,當溶氧降至魚類生理忍受極限時魚窒息死亡。二是生理缺氧死亡。有機物分解過程中,產生羥基乙酸、丙酮酸等大量有機酸性物質,使pH值下降,對魚類正常生理代謝產生不利影響,並通過降低魚類對溶氧的利用能力而發揮作用。酸性水質削弱了魚類血紅細胞的載氧能力,降低了魚類對低溶氧的耐力,當溶氧下降,首當其衝的是內臟器官組織得不到充足供氧,生理功能失調,引起缺氧代謝性疾病,俗稱生理缺氧症。這種魚食慾減退,行動遲緩,為慢性死亡。三是不良水質引起魚類死亡。在水中溶氧不足的情況下,魚類機體能量供應受到限制,食物消化和腸道蠕動困難,大量未消化的食物不能及時排洩而滯留在腸道中,發酵酸敗變質,造成“食物中毒”,引起魚類急性死亡。

三、成本較高

有人認為,青飼料養魚可降低成本,但實際上卻是費工、費時、費力、費料。究其原因有:

1.直接成本高。按有效營養成分或餌料係數計算,青飼料養魚成本都要高於精飼料或配合飼料。因為用量大,勞動用工和運輸費用也高,經濟上不合算。

2.飼料效率不高。以青飼料為主的養殖方式,投餵量高,有機物積累多,水質條件差,加之魚類在攝食和消化吸收過程中需要消耗較多能量,飼料營養效率低,餌料係數高,亦加大了飼料成本。

3.防治病藥物開支較大。由於這種養殖方式水質差,發病率高,造成防治病的藥物開支增大。調查發現,青飼料投餵越多,發病越高,藥物費用越大。

4.魚種成本高。青飼料養魚生長緩慢,魚種增重倍數較低,使得以使用青飼料為主餵養的魚種生產成本也比使用配合飼料餵養的魚種生產成本高。5.固定成本高。由於青飼料養魚單位面積產量低,單位魚產量所負擔的池租費、人員工資、管理費、設備維修折舊和其他費用自然就增高。

四、產量偏低

以投餵青飼料為主的魚池,產量較低。原因主要有: 1.青飼料不能滿足魚類正常生長的營養需求。長期投餵蛋白質含量低的青飼料,魚體合成蛋白質的原料供應不是,基礎代謝降低,生長髮育受阻,增重率下降。2.發病率和死亡率高,直接降低了養殖產量。3.過多投餵的青飼料惡化養殖環境,使水中溶氧長期不足。即使不出現大面積死魚現象,魚類也不能充分生長,相應就限制了養殖產量的提高。4.有效養殖時間短。種青養魚和魚草協作等養殖模式,一般有效養殖期比常規養殖減少1/3或更多。

草魚為什麼要主投顆粒飼料?青飼料有什麼弊端?

而以顆粒飼料為主餵養草魚,則具有以青飼料為主餵養所沒有的很多優勢:

1.顆粒飼料原料配比科學,營養成份全面而且平衡,飼料報酬高,草魚攝食後生長速度快,比單用青飼料養魚降低了養殖成本;

2.顆粒飼料在水中的穩定性好,有利於草魚充分攝食,減少浪費。與用青飼料相比,減少了飼料對水環境的汙染,有利於池塘水質的控制,而且能及時瞭解魚的吃食情況,便於及時調整投飼量。最重要的是可以添加防治病藥物,有利於防病治病。

3.顆粒飼料的品種規格齊全,適口性好,粉碎細度高,容易消化吸收,適合草魚的攝食和生長需要;

4.用顆粒飼料養草魚,便於投餵、保藏和運輸,節省人力物力,也有利於草魚養殖向機械化、工廠化的方向發展。

綜上,主養草魚時,我們應提倡以投餵顆粒飼料為主。在魚類生長旺季,應嚴格控制青飼料的投餵量。對於畝產成魚超過500kg的高產型魚池,青飼料投餵量應控制在10%以內;產成魚400kg~500kg的魚池,青飼料投餵量為15%左右;成魚產量在400kg以下的養殖水體,青飼料投餵量可適當大一些,以不超過25%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