唏噓!杭州87歲老人房子過戶給外孫女 5個女兒竟無一人贍養!連外孫女都不來了……

杭州日報訊 都說女兒是媽的貼心小棉襖,可杭州一位老母親,生有5個女兒,卻無人贍養,實在令人唏噓。

近日,江乾區法律援助中心的服務大廳來了為耄耋老人,還沒等坐下,老人就向工作人員倒起了苦水:“我有5個女兒,可現在她們都不願意養我,吵了好幾次架了,差點動手……”

把房子給了外孫女,87歲老人無人贍養

今年87歲的王奶奶,育有5個女兒。因丈夫早逝,5個女兒都是由她獨自一人撫養長大的,回想起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清苦卻溫馨。

後來,5個女兒陸續成家,4個女兒生活在杭州,二女兒朱某遠嫁外地。5個女兒偶爾會來探望一下王奶奶,幫她洗洗涮涮。

晨晨(化名)是二女兒朱某的孩子,從小跟在王奶奶身邊,王奶奶說,因為晨晨的父母都在外地,經濟條件不太好,為了不讓晨晨將來受欺負,2018年時,她便將自己唯一的一套老房子過戶給了晨晨,自己則租住進了公租房。

然而,令王奶奶沒想到的是,房屋過戶後,二女兒朱某和外孫女晨晨卻一反常態,不再來看望她了。另外四個女兒又覺得她偏心二女兒,心中非常不滿,都說自己沒有分到財產,就沒必要承擔贍養責任。

5個女兒相互推諉,各有各的理由,就這樣,原本該承歡膝下的王奶奶無人贍養了。

調解成功沒幾天

老人再次求助:只給錢,沒人來

瞭解了老人的情況後,江乾區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浙江康城律師事務所周旻律師承辦該案。考慮到老人年事已高,母女感情培養不易,周旻律師決定採用調解的方式處理這起家事糾紛。

第一次調解時,王奶奶和5個女兒都來了,在周律師講清楚贍養老人的相關法律規定後,幾個女兒表示願意每月承擔1000元的贍養費用。

本以為援助到此就順利結案了,但三天後,王奶奶卻再一次聯繫了援助中心。

“律師啊,我身體一直不好的,有時需要吸氧,她們都只給我錢,沒有人來照料我,我自己生活很困難……”

王奶奶情緒有些激動。

原來,在上一次調解過後,大女兒、三女兒、小女兒覺得自己已經出了贍養費用,盡到了義務;四女兒則認為自己本身條件不好,要求減免部分贍養費用;二女兒則認為自己不住在杭州,來照顧母親並不現實。

為此,江乾區法律援助中心聯合老人所在社區的工作人員、承辦律師再一次組織了調解。

這一次,大女兒、三女兒、小女兒答應每月各自承擔王奶奶贍養費1000元,並按照原有探視頻率上門照顧老人;二女兒每月承擔贍養費1000元,承諾老人生病時會回杭照顧;四女兒是低保戶,每月負擔王奶奶贍養費300元,但要作為女兒們的就近聯絡人,每週上門探視照顧母親一次。

這樣的調解結果,王奶奶和女兒們都表示願意接受,緊張的親情終於緩和了。

打筆鉅款還是噓寒問暖?

律師:“常回家看看”已寫進法條

近日,記者聯繫上了王奶奶的援助律師周旻。在周旻看來,這一起贍養糾紛案件的爭議焦點主要有兩個。

一是子女沒有分到財產,就可以逃避贍養義務了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第十九條規定: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贍養人不履行贍養義務,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付給贍養費的權利。這種義務是無條件的,既不允許贍養人以任何理由拒絕履行,也不能對履行附加任何條件。

二是承擔了贍養費給付義務的女兒們,是否可以拒絕上門探望照料老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第十八條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護法首次將“常回家看看”寫入法條,雖然對探望照料的次數沒有強制規定,但規定了子女除了“贍”外,還應當盡到“養”的義務。

年輕人平時開玩笑會調侃一句“噓寒問暖不如打筆鉅款”,不過,對於像王奶奶這樣生活不便的老人而言,打筆鉅款或許遠遠比不上子女們真心實意的噓寒問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