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東南,以古國之名,鄭州市管城回族區

鄭州東南,以古國之名,鄭州市管城回族區。1953年1月設鄭州市回族自治區,因回族群眾相對聚居,故名。1956年10月更名為金水回族區,以境內金水河為名。1958年由鄭州市隴海區和金水回族區合置,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記載,因區境西周為管國、隋朝為管城縣,且為回族聚居地而得名。

鄭州東南,以古國之名,鄭州市管城回族區
鄭州東南,以古國之名,鄭州市管城回族區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鄭州市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她歷史上曾五次為都城,是國家重點支持的六個大遺址片區之一,也是世界歷史都市聯盟成員。這裡是鄭州市老城中心,也是鄭州商都歷史文化城區所在地。這裡是傳統的商貿中心;早在3600年之前這裡是便是商朝都城,西周初期這裡是諸侯國管國之都。

管國是西周初期諸侯國,都城位於管城區境,當時是西周的東方重鎮,國君為周武王發的三弟鮮(管叔鮮)。勢力範圍在都城附近地區,軍事實力較強。在西周眾多諸侯國中,管國立國早,消亡亦早。周武王去世後,周公攝政,管叔勾結蔡叔度、霍叔處、武庚發動武庚叛亂,被周公率兵剿滅,管國由此而廢為邑。

鄭州東南,以古國之名,鄭州市管城回族區

管城區地處河南省中部鄭州市主城區東南部,這裡東接中牟縣、西連二七區、南鄰新鄭市、北臨金水區。1953年1月設鄭州市回族自治區,因回族群眾相對聚居,故名。1956年10月更名為金水回族區,以境內金水河為名。1958年由鄭州市隴海區和金水回族區合置,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記載,因區境西周為管國、隋朝為管城縣,且為回族聚居地而得名。

下轄16個街道、1個鄉:北下街街道、西大街街道、南關街道、城東路街道、東大街街道、二里崗街道、隴海馬路街道、紫荊山南路街道、航海東路街道、明湖街道、潮河街道、京航街道、商都路街道、十八里河街道、南曹街道、金岱街道,圃田鄉;其中,明湖街道、潮河街道、京航街道由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商都路街道、圃田鄉,由鄭東新區管理。區人民政府駐地商城路,總面積2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03萬人,

鄭州東南,以古國之名,鄭州市管城回族區

西周初屬管國。東周時先後屬鄭國、韓國、魏國。秦朝置管縣,屬三川郡。西漢初年屬故市侯國,屬河南郡(原三川郡)。元鼎五年(前112),故市侯國廢,併入中牟縣。東漢至南北朝,一直屬中牟縣。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77),中牟縣併入陽武縣,隨屬。景明元年(500)恢復中牟縣,屬之。隋開皇元年(581)為避文帝父親楊忠名諱,中牟縣更名內牟縣,隨屬;十六年(596)析內縣置管城縣,為管州治。大業二年(606)管州改稱鄭州,治管城縣,次年改鄭州為滎陽郡,治所不變。

唐貞觀七年 (633) 鄭州治由武牢遷至管城縣,至清末為鄭州治。北宋熙寧五年(1072)管城縣直隸開封府;滎陽縣、滎澤縣併入管城。元祐元年(1086)恢復滎陽、滎澤2縣。貞佑四年(1216)管城縣更名為故市縣,元初更故市縣複名管城縣。明洪元年(1368)管城縣併入鄭州,隸河南開封府。民國2年(1913)改稱鄭縣,為鄭縣縣城。民國十七年(1928)1月屬豫中第一行政長公署。民國二十一年(1932)11月,河南省劃為11個行政督察區,鄭縣屬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七年(1948)10月,析鄭縣置鄭州市,屬鄭州市第一區。

鄭州東南,以古國之名,鄭州市管城回族區

1953年1月,鄭州市第一區與第二區析置鄭州市回族自治區,與鄭州市第一區並存。1955年10月,鄭州市第一區更名為隴海區,第三區所轄喬家門行政街劃入。1956年更名為金水回族區。1958年金水回族區、隴海區合設管城回族區。1966年5月改稱向陽區。1966年9月,管城回族區改稱向陽區。1981年11月,向陽區更名為向陽回族區。1984年8月,北大街辦事處改稱城東路辦事處;9月管城農業公社更名東城鄉。1987年3月,鄭州市郊區十八里河鄉、南曹鄉、圃田鄉劃入。

1988年10月,東大街街道併入城東路街道,西大街街道、菜市街街道併入北下街街道,東三馬路街道、布廠街街道併入南關街道。1997年3月十八里河鄉撤鄉建鎮。2000年4月,設東大街、西大街和紫荊山南路3個街道。2002年7月東城鄉改設航海路街道。2003年10月,南曹鄉的東耿莊、曹古寺、弓馬莊等12個村劃入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圃田鄉的岔河、趙莊、李南崗、營崗4個行政村劃歸鄭東新區。2011年成立鄭東新區商都路街道。2017年12月,南曹鄉改設南曹街道和金岱街道。

鄭州東南,以古國之名,鄭州市管城回族區

區境屬沙丘壟崗區,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最高點在老城西南角(原夕陽樓舊址)。境內有有熊耳河、七里河(龍鬚溝)、潮河、十八里河等河流,有小麥、玉米、水稻、花生、豆類等農作物;有蘑菇、木耳、苔蘚等菌類;有紅棗、水蜜桃、草莓等水果;有花樓現代農業科技園和潮湖生態農業觀光園;管城區屬北溫帶半乾旱季風型大陸性氣候,氣候溫和,年均氣溫在13.3℃至14℃之間,年均降水為636.7毫米。

鄭州東南,以古國之名,鄭州市管城回族區

這裡人文資源豐富,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有鄭州商城遺址、尚崗楊遺址、站馬屯遺址、二里崗遺址、城隍廟、鄭州文廟、北大街清真寺(北大寺)等古蹟;有管城回族區水上樂園、青龍山百壽園、金沙植物莊園、金鷺鴕鳥園、國香茶城、中原福塔、世紀歡樂園等景點;其中,城隍廟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鄭州文廟始建於東漢明帝永平年間。

鄭州商城遺址是商王湯建立的亳都,在公元前16世紀世界最大的城市。她是中國發現最早、規模最大的商代城垣遺址,是鄭州成為中國八大古都的標誌,1961年成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城內有宮殿區、奴隸主貴族居住區、平民居住區,城外有手工業作坊和墓葬區她的發現是古代文明的發展研究中的一個重大突破,在中國古代史乃至世界歷史的城市發展史上也具有重要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