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同樣是大國,人口增長冒尖製造業卻不成體系:地緣優勢成拖累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按照印度人口的增長的速度,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是一個必然,雖然印度人口數量直逼我國,但是在工業發展上卻被甩出了18條大街,印度製造並沒有和印度的人口一樣飆升,最近幾年的發展反而有所遲緩,雖然就勞動力成本而言,印度在某些區域是佔據優勢的,但是整體而言,印度製造始終缺乏底氣,在世界市場上出現的印度製造基本上還是服裝之類的產品,另外還有珠寶等傳統的優勢項目,當然也包括軟件外包等軟印度製造。

印度同樣是大國,人口增長冒尖製造業卻不成體系:地緣優勢成拖累

印度目前的工業產品製造仍然處在低下的水平,從國際市場上的印度產品就看的出來。而我國製造業在新技術的推動下不斷髮展,在國際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的高端產品,尤其是以5G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產品已經是我國的優勢裝備,另外包括機電產品也是我國的出口的強項,從拉動密集型的產品到具有高新技術的產品,中國製造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領域,這是印度製造所無法比較的差距。

印度同樣是大國,人口增長冒尖製造業卻不成體系:地緣優勢成拖累

同樣是人口大國,而且就歷史發展而言,印度也不差,但是在工業發展的情況下卻出現了完全不同的狀況,這個引發了眾多的關注和深思,有分析人士就認為這是因為印度獨特的地緣優勢所導致,簡單一點就是印度想買什麼就能夠買到什麼,所以就不用擔心自己沒有創新意識,也不需要為了降低成本而不斷的進行改進了。從印度獨立以來就受到了東西方的眷顧,就目前印度的國際環境而言,的確可以讓印度飄飄然。

印度同樣是大國,人口增長冒尖製造業卻不成體系:地緣優勢成拖累

印度軍隊中有超過60%的武器裝備有俄羅斯的血統,其餘就很少有印度自己獨創的產品了。從印度空軍的戰鬥機裝備的種類就看的出來,目前印度空軍裝備數量最多的就是蘇-30MKI戰鬥機,另外還有從法國引進的幻影-200戰鬥機,當然也包括從蘇聯引進的米格-21戰鬥機等老舊的機型。近年來印度還不斷從美國引進各種武器裝備,包括C-17大型軍用運輸機,P-8A海王海上反潛巡邏機,AH-64E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和CH-47F支奴幹直升機等。

印度同樣是大國,人口增長冒尖製造業卻不成體系:地緣優勢成拖累

印度海軍的許多裝備也是從國外引進,包括從俄羅斯租借的阿庫拉攻擊型核潛艇,超日王號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基洛級常規動力潛艇和先進的塔瓦拉隱身護衛艦等裝備。從武器裝備的引進就看得出來,印度的確想買什麼就會有什麼,因此印度根本就不必要花大力氣去進行各種裝備的研製工作。

印度同樣是大國,人口增長冒尖製造業卻不成體系:地緣優勢成拖累

其實從蘇-30MKI戰鬥機的建造和裝備就看的出兩個人口大國的區別,同樣是引進生產線,我國已經有了殲-16這款先進的機型,而印度還是隻有蘇-30MKI戰鬥機,而不爭氣的LCA光輝戰鬥機發展了35年也就只有10架的裝備規模,中國的殲-20威龍戰鬥機都可以一次出現5架在閱兵的空中梯隊中。同樣是人口大國,發展的方向卻完全不同,印度製造業不成體系,而這個由於地緣優勢想買什麼就有什麼的解釋的確非常恰當。文/AZ。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