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一声巨响,我国在这个核心领域终于赶超欧美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墨子号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谈起墨子号卫星,他的知名度与北斗天宫等,航天界的网红相比,名气小了很多。但实质上,这颗卫星的发射,标志着我国量子领域的研究,将步入一个全新阶段。

中国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介绍,如果说地面量子通信构建了一张连接每个城市、每个信息传输点的"网",那么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就像一杆将这张网射向太空的"标枪"。当这张纵横寰宇的量子通信"天地网"织就,海量信息将在其中来去如影,并且"无条件"安全。

西北一声巨响,我国在这个核心领域终于赶超欧美

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已经从实验室演示走向产业化。在城市里,通过光纤建构的城域量子网络通信已经开始尝试实际应用,我国在城域光纤量子通信方面已取得了国际领先的地位。

在量子通信的国际赛跑中,中国属于后来者。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跻身于国际一流的量子信息研究行列,在城域量子通信技术方面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西北一声巨响,我国在这个核心领域终于赶超欧美

量子保密通信,能够从三个方面保障信息安全。第一,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交互是安全的,不会被窃听或盗取。第二,"主仆"身份能够自动确认,只有主人才能够使唤"仆人",而其他人无法指挥"仆人"。第三,一旦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传递口令被恶意篡改,使用者会立刻知晓,从而重新发送和接收指令。

西北一声巨响,我国在这个核心领域终于赶超欧美

后来,科学家意识到,真空里不会有光的损耗,想要实现覆盖全球的广域量子保密通信,还需要借助卫星的中转。

量子卫星2011年12月立项,是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工程还建设了包括南山、德令哈、兴隆、丽江4个量子通信地面站和阿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站在内的地面科学应用系统,与量子卫星共同构成天地一体化量子科学实验系统。

西北一声巨响,我国在这个核心领域终于赶超欧美

2016年8月16日凌晨,被命名为"墨子号"的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开启星际之旅。它承载着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的使命,并将首次在空间尺度验证量子理论的真实性。

量子通信系统的问世,点燃了建造"绝对安全"通信系统的希望。当前,量子通信的实用化和产业化已经成为各个大国争相追逐的目标。

在量子通信的国际赛跑中,中国属于后来者。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跻身于国际一流的量子信息研究行列,在城域量子通信技术方面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西北一声巨响,我国在这个核心领域终于赶超欧美

诞生百年的量子理论的奇妙之处在实验室里被不断重复检验,但却从未在太空尺度验证过。量子理论的各种奇异现象在太空中是否还存在?量子纠缠和隐形传输是否可以延伸到星地之间?这些都需要卫星去验证。

2011年,中科院正式启动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研制,这既意味着中国科学家率先向星地量子通信发起挑战,更意味着中国或将领先欧美获得量子通信覆盖全球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