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艘以地面火力支援為特色的"火箭護衛艦",為何海軍不要了?

葉宗琪


516艦改裝僅僅十數年時間就退役,充分說明了我國武器裝備發展的高速度;516艦改裝後進行了多次試射,效果非常優秀,能夠滿足登陸作戰的火力支援任務,其火箭彈的打擊精度得益於先進的發射穩定系統,精度遠高於陸地上發射精度。隨後516艦又進行了其它口徑彈藥的上艦實驗,效果都非常理想。然而,近些年來516艦開始受到了冷落,一批批新的艦船相繼入役,特別是兩棲攻擊艦的下水,使登陸作戰模式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具備了陸空立體登陸作戰的能力,靠艦船提供對灘頭進行火力支援任務交由攻擊直升機,精確制導彈藥負責。而航母的入役使制空權的主動權掌握在了自己手裡,這樣一來,登陸作戰就成了戰鬥機、武裝直升機、運輸直升機,登陸作戰車輛的立體進攻登陸作戰模式。在體系化的作戰模式下,516艦的火力打擊能力已經落後了,250枚火箭彈乾的事情只需要幾枚遠程打擊子母彈藥就可以完成,516艦的退役也就不奇怪了。



兔哥42928


在今年的7月1日,我國海軍建造的第一艘反艦導彈護衛艦九江號護衛艦退役。九江號護衛艦不僅是我國第一艘反艦導彈護衛艦,同時也是我國唯一一艘火箭護衛艦,九江號護衛艦退役後,我國海軍將暫時沒有任何火箭護衛艦服役。火箭護衛艦是裝載火箭炮的護衛艦,九江號護衛艦裝備了5套火箭發射器,能夠同時發射250枚火箭彈,對地攻擊能力十分的強大。


九江號護衛艦之所以會退役,主要有三個原因。第1個原因是九江號護衛艦的配置已經相對落後,不符合日益強大的中國海軍的需求。九江號護衛艦的滿載排水量只有1600多噸,和056型輕護衛艦的排水量相差不大,同054A型護衛艦的噸位相差較大。而且九江號的反潛能力和防空能力都不強,不適應我國現代航母編隊的需求。



第2個原因是九江號的艦齡比較長,九江號是我國053H型護衛艦的首艦,在1975年下水服役,至今已經服役了44年,屬於我國海軍中資歷較老的艦船。近年來我國海軍艦艇下水速度飛快,九江艦作為服役時間較長的老艦,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到了退役的艦齡。最近幾年我國退役了很多艦艇較長的軍艦,這些軍艦退役後,騰出來的舷號很可能會被新服役的055型驅逐艦繼承。



第3個原因是火箭護衛艦屬於歷史性的產物,並不是海軍發展的主流方向。驅護艦的主要任務是防空和反潛,在現代各國海軍中,主打對地攻擊的驅護艦都沒能得到大規模的發展。即使是美國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在建造了3艘之後,也因為造價過高,用處不大而停產。火箭護衛艦和導彈護衛艦存在一定的區別,火箭彈的射程相對於普通火炮有一定的優勢,但是相比於巡航導彈,火箭彈的精準度和射程都不佔優勢。

火箭護衛艦和導彈快艇一樣,都屬於在缺乏大型戰艦的前提下走捷徑的武器。隨著最近幾年我國海軍大型軍艦的不斷服役,火箭護衛艦存在的作用也越來越小。特別是在航空母艦服役後,海軍對地打擊的方式多樣化,射程只有數十公里,噸位小、航速慢的火箭護衛艦也逐漸的被我軍淘汰掉。


軍武小咖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因為已經過時,必須退役了。

使用火箭彈進行登陸火力支援,是二戰期間的做法。

當時美軍登陸艦很多配備短程火箭彈,在登陸之前齊射進行灘頭火力覆蓋,壓制敵人有生力量、摧毀工事和障礙物。

但時代不同了,根本沒有必要再保留這種軍艦。

九江艦的缺點很多:

其一,火箭彈射程有限。

122毫米火箭彈雖然可以一次性發射200多發,構成大面積的火力壓制,但射程有限。

H/HPJ12型122毫米50管艦載火箭炮,採用殺爆彈、雲爆彈和反裝甲子母彈等,射程在15到40公里。

而我們的假想敵,如臺灣軍隊,拋去其他武器不談,即便灘頭的反登陸火箭炮射程也有40公里以上。

如果九江艦在這麼近的距離進行火力壓制,自身是非常危險的。

其二,九江艦的精度不高。

122毫米火箭彈本來精度就有限,又是非制導火箭彈。

薩沙聽過一種說法,九江艦隻能用於海面比較平靜的情況下壓制。

如果一旦海上有較大風浪,火箭彈的精度立即下降,甚至到處亂飛。

我軍後來研發H/HJP3型300毫米集裝箱式遠程火箭炮模塊,特別採用了制導火箭彈,也就是針對這個問題。

其三,九江艦隻能做登陸壓制。

九江艦沒有安裝防空導彈,沒有安裝先進反潛聲吶系統。

所以,九江艦隻有一定反艦能力以及登陸壓制能力。

它必須在我軍掌握絕對制空權和水下控制權才能使用,適用面太窄了。


時至今日,登陸火力壓制早已不需要區區火箭彈來完成。

說難聽的,臺灣海峽那點距離,哪裡需要艦載火箭彈來壓制,在福建發射遠程火箭彈就行了。甚至我們不需要部署其他火箭炮,直接將現役的03火箭炮車開到沿海,150公里射程也足夠了。

同時,我軍天上、水上、陸地,還有海量的各種制導壓制性武器,可以由各種載體發射,連無人機都發射,安全性要好的多。

九江艦隻是一種實驗性質軍艦,製造的理念是過時的,所以也只搞了1艘,退役也是必然。


薩沙


今年7月正式退役,九江艦贈送給九江,作為愛國教育基地,作為我軍唯一一艘火力支援艦,若問退役的原因,很簡單,已完成了它的使命。當年威風,5座50管發射裝置,一次齊射就可打出250枚火箭彈,40公里內對岸上軟目標可以大面積團滅,2002年改裝以後多次參加海上演習,使用自動裝填,一次不足,可以再來一次,直至達到要求就可以。火箭彈雖不能對永久性工事給予毀傷,但突然開火,也能給來完全的壓制和覆蓋。改的時候正合適,正是我軍需要的,所謂江山代有新裝備,今天隨著精確打擊時代的開啟,海軍航空兵力的加強,已正式接過了新時代的火力支援大棒,再見516,別了“九江”號。

鋼雨絢爛

說起來並不遙遠,美國“衣阿華”大炮鉅艦,二戰時期掉牙的老艦上場,亮相海灣戰爭,做了一次最後的表演。9門7406毫米巨炮,12門127毫米副炮,一次齊射可相當於一個陸軍野戰炮營,打擊射程遠,威力大,打起來正是地動山搖。提醒一句,急了眼可以發射核炮彈。鉅艦巨炮,也是不折不扣的吞金巨獸。打不起,還是退役了事。我們不同仍有需求,當時的條件把成熟的122毫米火箭炮搬上艦,正是務實選擇,所謂存在即合理,其震懾就是鋼雨無比的絢爛,氣勢非凡。一個屬於困難的時期,大炮要發言,以火箭炮為例。

龍精虎猛

現在的火力不用說,又遠又準且又穩,從空中到水下,從陸地到海洋,炸彈炸,導彈砸。突擊力與陸海空平臺緊密相依,這麼說吧,想要什麼都可以。威力與精確性密不可分,一枚彈可以是一個目標,一種平臺出動可以是數個目標,地區內可以牢固控制,地域內可以無堅不摧,一個個平臺有擔當,堪謂龍精虎猛,從海上的大驅,到岸基導彈,再到空中的各種作戰飛機,總也有說不完的機型,道不盡的艦艇。40公里的火箭炮,早失去主角地位。但是我們依然要對它保持足夠的敬意,它光榮地完成了使命。


魂舞大漠


“九江艦”是2018年6月份退役的,它在人民海軍服役長達43年的光陰,作為海軍戰鬥序列當中唯一的一艘“火力支援艦”,與其它同型的053H型護衛艦相比,它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九江艦”並不是另類,早在二戰期間世界上已經有同類“火力支援艦”征戰在太平洋島嶼、諾曼底海灘,它們是支援海軍陸戰隊登陸的利器!
美軍在二戰期間將部分登陸艦改裝成“火力支援艦


”,可以安裝數百個火箭彈發射軌、備彈上千發,在登陸戰中摧毀敵攤頭陣地和淺縱深陣地的作用巨大!
這種無控火箭是沒啥準頭的,但是覆蓋範圍很大,通常來說由三四艘“火力支援艦”組成的編隊一次可以發射近千枚4.5英寸(114.3㎜)航空火箭彈,覆蓋範圍2平方公里,火力密度非常高,並且每一枚火箭彈的爆炸威力相當於一發105㎜榴彈!戰後這種“火力支援艦”被封存,東北亞戰爭爆發後,“火力支援艦”又在仁川登陸場出現過...越南戰爭也有它的身影。
而“九江艦”只是火力支援艦當中的“小字輩”。但是,火力打擊能力卻是“火力支援艦”當中最高的。

登陸作戰是殘酷的!陸戰隊搶灘登陸面對的是敵方抗登陸部隊強大的多梯次防禦火力,如果不把這些堅固的火力點摧毀,就會給陸戰隊造成極大的傷亡!所以,非常有必要在登陸作戰當中配備“火力支援艦”,九江艦改裝成“火力支援艦”的年代正是東南沿海形勢緊張時期!當時我軍在東南沿海方向上,近距離支援的航空兵只有150多架“強五輕型強擊機”,由於“強五”載彈量比較少,火力持續性差,為了保障登陸部隊有很強大的連續火力輸出,就把“九江艦”原來的反艦導彈發射器拆除,安裝了5座雙聯裝50管火箭發射器(分左右兩個25管單元),發射器口徑為122毫米,可以在幾分鐘內向敵方發射250枚火箭彈,火力打擊能力遠遠超過了美軍的“火力支援艦”,所以“九江艦”是支援登陸戰的有效武器。
那麼,“九江艦”這樣有效的支援武器為何海軍後來沒有繼續發展?原因就是我軍的裝備在極大的提升後,支援登陸戰的武器品種已經多樣化了!特別是航空兵的發展,火力持續性和打擊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強,並且各種遠程火力隔著300公里就能將敵陣地完全覆蓋,更主要的是使用的靈活性大大高於“九江艦”。

武直十在072登陸艦上起降是帶有測試目的,將來海軍的075、071大型登陸艦上都會裝備武直十,有武直十掩護登陸部隊會更加的安全!
另外我軍各型遠程火箭炮,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在登陸艦的甲板上向敵方灘頭陣地實施火力覆蓋,只需將火箭炮的尾焰導出艦舷一側就行。並且火箭炮在大型登陸艦上進行彈藥再裝填也比較方便,不要擔心支援火力持續性。

美軍“海瑪斯”遠程火箭炮,也在兩棲攻擊艦的甲板上演練:陸戰裝備海上打擊敵陸上目標的戰法。在戰爭中任何武器只有使用得當,都會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由於我軍的現代化建設有了極大的提高,各種更先進、更實用的登陸戰支援武器已經很多了,不在需要“火力支援艦”這種作戰方式單一的戰艦了,所以“九江艦”這類應急的戰艦沒有同型艦,更沒有繼續發展下去的必要了。


皇家橡樹1972


516“九江”號火力支援艦,是中國在特殊時期下的一次改裝嘗試。

火力支援艦

火力支援艦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二戰的太平洋戰場,當年的美軍在進行登陸作戰任務時往往會遭到早有準備的日軍阻擊,傷亡不小。為了減小人員損失,美國人會呼叫艦隊使用艦炮進行大規模的炮擊,不過艦炮射擊的精度不高而且射速偏慢,再加上當時的通訊不便,整體效果並不好。

後來,不知是發現利用火箭炮掩護登陸部隊進攻時效果不錯,不僅發射速度快而且精度差換來的覆蓋面積大卻意外的壓制了日軍的還擊,十分適合掩護部隊的進攻作戰。到後來,美國人直接將部分艦艇加裝火箭發射器改為了火力支援艦,廣泛應用於太平洋戰場中的登陸作戰,大大減少了登陸過程中美軍的傷亡。戰後火力支援艦雖然很快退役,但這並不代表其失去了作用,越南戰爭時期,美軍仍有使用火力支援艦的記錄。

到了精確制導武器時代,各種導彈和制導炸彈的使用將火力支援效率直接提高了一個數量級。發現目標後只用一發或幾發導彈,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登陸部隊不再需要漫天飛舞的火箭彈來掩護進攻,火力支援艦也終於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被全部淘汰。


二戰時美軍火力支援艦發射火箭彈時的場景

陸炮上艦

上世紀最後幾年,對岸蠢蠢欲動,頻頻搞出不少小動作,中國為了保證國家統一舉行了多次大型軍事演習。演習結束後,解放軍發現自己也碰到了類似的麻煩。

當年的解放軍仍是一支以國土防禦為主的軍隊,而且裝備性能偏低,跨境進攻能力有限。海軍的主力艦艇僅有反艦能力,連大型登陸艦都準備不足,基本沒有支援登陸部隊的能力;空軍的戰機只能進行制空作戰,對地攻擊主要依靠普通炸彈進行地毯式轟炸,缺乏精確制導武器的後果是,很難有力地支援登陸部隊;二炮部隊主要對重要目標進行精確打擊,無法掩護登陸部隊;陸軍雖然炮火充足,但在沒有奪取登陸場之前毫無用武之地。在沒有遠程火箭炮,沒有精確制導武器,沒有現代化武器的年代裡,解放軍要是發起大規模的登陸作戰將會付出極大的傷亡代價。

為避免這種巨大的損失,陸軍乾脆自己想辦法,提出了“陸炮上艦”的計劃。顧名思義,“陸炮上艦”就是將陸軍炮兵固定到大型船隻的甲板上使用,將其改造為“船載炮兵”掩護登陸部隊作戰,以增強火力支援能力。為了驗證這個理論的可行性,解放軍將自行火炮、坦克、牽引式火炮、火箭炮等武器固定在大型輪船上進行多次射擊試驗。不過,結果令人十分失望,所有身管火炮的精度都大失其準,只有火箭炮因為射擊覆蓋面大而相對較好。最終,“陸炮上艦”也未見後續發展。


“九江”號的改造

解放軍意識到在當前海空軍對地攻擊能力不足的背景下,登陸部隊需要一款遂行對岸火力壓制和火力支援的新型艦艇。在解放軍領導層下達研製火力支援艦的任務後,因為先期有“陸炮上艦”的摸底試驗,因此火力猛烈、覆蓋面積大、射程適中的火箭炮當之無愧的成為火力支援艦的首選目標。

火力支援艦的改造其實並沒有太多的難點,最大困難在於如何克服火箭炮發射時因船隻自身搖擺和航行時產生的位移而造成的誤差。因此,海軍在研製火力支援系統時利用成熟的艦炮技術重新設計一套艦載火箭炮系統,讓其不再受到船隻航行的影響,命中精度大大提升,基本達到了設計要求。

21世紀初,中國海軍通過考察論證,確定對053H型516“九江”號護衛艦進行改裝試驗,準備將其打造成中國第一艘火力支援艦。“九江”號的改造進度很快,2002年3月召開評審會議,2005年4月初就完成鑑定試驗。鑑定試驗的結論認為:516火力支援艦滿足戰術技術指標書的要求,系統跟蹤平穩、射擊精度高、有良好的可靠性

改造後的九江艦主要武器為2座雙聯裝100毫米主炮,2座雙聯裝37毫米副炮和5座50管艦載火箭炮系統。該型火箭炮口徑為122毫米,最大射程超過40公里,基座下方有備用彈藥並具備自動裝填能力,而且還發展了遠程火力支援集裝箱模塊。火力支援艦能夠提供持續的對地打擊火力,壓制或摧毀對岸的灘頭防禦陣地,它的出現填補了中國海軍火力支援艦的空白,解決了海軍當時急缺登陸支援火力的問題,為部隊登陸掃清了障礙。

獨一無二的火力支援艦

2008年後,隨著局勢的緩和,後續的火力支援艦改造計劃中止。緊接著到2010年後,渡過低潮期的中國軍事科技如雨後春筍般誕生了大量研究成果並批量裝備部隊。海軍除換裝了一大批新型艦艇外還擁有了航空母艦和艦載機部隊,大型登陸艦也批量列裝,兩棲登陸作戰能力和火力支援能力成倍提高,“千軍萬馬過海峽”的情景不復存在;空軍部隊的裝備提升更加明顯,除了先進戰機大量服役外,另有一大批精確制導彈藥投入使用,不僅能夠牢牢佔據制空權,而且還有餘力對打擊地面目標,徹底打亂對岸守軍的戰鬥部署;陸軍的新一代武裝直升機則盤旋在天空之上,任何可疑目標都逃不過它的“點名”,遠程火箭炮的服役則代表著陸軍也擁有了跨海打擊的能力。

在兩棲火力支援越來越多的情況下,火力支援艦的作用則大大下降,論精度比不上導彈,論射程比不上戰機,過於靠近海岸又增加了風險,因此解放軍放棄了後續火力支援艦的改造計劃,於是九江號火力支援艦成為了國內獨一無二的存在。


火力支援艦的退役,並不代表其就退出了中國的歷史舞臺。九江號的艦齡本身就超過了40年,到了該退役的年齡,而且目前也沒有改裝火力支援艦的需求,但解放軍也並沒有完全拋棄火力支援艦,只不過將其轉為了技術儲備。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火力支援艦就可能以更新的面貌出現在大眾的眼前。


水井土城


055:以前陪人家看月亮的時候,叫人家小甜甜,現在新人勝舊人,叫人家牛夫人。

軍迷:不是,你看這075………

055:哼,軍迷都是大豬蹄子



在中國海軍快速發展的時代,中國海軍的軍艦更新換代的速度之快讓軍迷都無暇是從,以前052D出來的時候,052C一下子就成了過氣網紅,而055出來之後之前的全都成了過氣網紅,從4月23日海軍節到現在也不過幾個月,075一出來055一下又成了過氣網紅。對於這中過山車似的發展速度,軍迷們還沒來得及愛就已經出新款了。而053級護衛艦在今天的軍民們看來可以說是一個骨灰級的文物,但是它背後承載著的歷史卻是沉重。


在上世紀90年代的臺海危機中,海軍發現如果進行跟登島作戰的話,水面艦艇將無法為登陸部隊提供足夠的火力支援,而在1996年的臺海演習當中,居然出現了將陸軍的火炮、坦克搬到運輸艦上充當火力點的做法,這我什麼時候看來都是非常滑稽的事情,但是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卻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所以在2002年的時候將053H型護衛艦進行改裝,將反艦導彈拆掉,將空出來的位置裝5座50聯裝125毫米火箭炮發射裝置。聽起來不錯,但是樣做法卻是已經落伍。

但我們別無選擇,在當你一窮二白的時候只能這樣做,為它承載的那段歷史沉重。而在今天海軍的軍艦已經裝備有對地攻擊的巡航導彈,而且現有的作戰體系已經完全用能力為奪島登陸的作戰部隊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不再需要用軍艦搭載火箭炮為登陸部隊提供火力資源。而最近大火的075型兩棲攻擊艦就是替換它的最佳代表,不僅可以攜帶兩棲登陸聽進行平面登陸作戰,而且也可以通過直升機進行空中運輸,進行超地平線運輸登陸作戰。075上搭載的飛機也同樣可以為登陸部隊提供空中火力支援。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我海軍水面艦艇發展史上,只改建了一艘516火力支援艦,是由海軍第一艘053H型護衛艦改造而來,拆除了原艦上的2座雙聯裝上游-1反艦導彈發射裝置,裝上了5組25X2管122毫米火箭彈發射器,全艦具備了一次齊射250枚122毫米火箭彈的能力。

516火力支援艦,主要用途是掩護我渡海登陸編隊,對敵之陸上目標以及灘頭陣地形成有效的火力覆蓋,除了對目標的毀傷能力以外,還能對敵形成強大的心理震懾作用。

其誕生的時代背景是對岸有從祖國分裂出去的態勢,軍方考慮到未來有可能爆發的祖國統一之戰中,對我兩棲登陸作戰的部隊形成有效的火力支援,發揮122毫米火箭炮射程遠、火力密度大的特點,實際上就是將陸軍成熟的射程20-40公里的122毫米火箭炮,搬上了053H型九江號護衛艦之上。

只不過122毫米火箭炮的發射管數增加了,且重新設計了可隱藏在甲板下的自動裝填機構,對我軍工來說可自動迴轉發射,並帶有穩定器的火箭炮研發絕對不是問題,關鍵還是隱藏的自動裝填機構研發併成功裝艦比較複雜,包括艦體內部彈庫的設計等。

由於是純火力支援艦,516艦上換裝了2座射程22公里射速較高的雙聯裝79A自動艦炮,增強了對岸目標的打擊火力,保留了原來的兩座雙聯裝61式37毫米艦炮,僅具備有限的對空射擊能力,無力攔截戰機和來襲的反艦導彈。

但由於反艦導彈的普及,射程最近也有上百公里,因此,在未來有可能的兩棲登陸作戰中,516火力艦想要一帆風順地駛到離岸三、四十公里處,向岸上灘頭陣地上的目標傾斜大量高密度的122毫米火箭彈,也將是非常困難的。

即便在我軍掌握制空權的前提下,也難以保證對方隱藏在洞庫內的岸艦導彈、包括導彈艇、戰機發射的反艦導彈,不會對516火力支援艦形成威脅。

當初,美好的設想僅憑藉516火力支援艦實施對岸基目標進行有效打擊,實際上與真實的戰場情景並不吻合,所以軍工在研發成功516火力支援艦以後,並未對其他的053H型護衛艦實施改造,而是將516火力支援艦研發成功的艦載25X2管122毫米火箭彈發射器包括彈庫和火箭彈自動裝填系統,作為技術儲備而已。

516火力支援艦,畢竟是特殊歷史時期的試驗性質戰艦,隨著海軍水面艦艇發展大提速,2.5萬噸的071型船塢登陸艦每個艦隊平均都能分到2艘有餘了,4萬噸級的075型兩棲攻擊艦也已下水,戰機、武裝直升機包括兩棲戰車在未來登陸作戰中將發揮更大的作用,516艦作為一艘特殊的053H型戰艦,已經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1600噸級的516艦1975年加入海軍東海艦隊,服役了44年艦齡已經很長了,隨著艦體的老化,以及作戰能力更強的驅逐艦、護衛艦大量補充三大艦隊,我海軍最老的516護衛艦就此退出了現役,軍委確定將516九江艦贈送給九江市用於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國平軍史


你好,我是冬雨AK.你說的“火箭護衛艦”是我國唯一一艘火力支援艦053H型護衛艦“九江艦”

火力支援艦,最早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場,當時美軍在太平洋上進行了大量兩棲登陸作戰,為了給登陸部隊提供足夠的火力支援,壓制和摧毀敵人火力,於是改裝了大量的艦艇,將大量多管火箭炮加裝到這些艦艇上,取得了很不錯的效果!

上世紀90年代,臺海局勢日益緊張,尤其是1996年臺海危機,我國海軍發現無法為登陸部隊提供足夠的火力支援,登陸部隊將會受到嚴重損失,為此甚至出現了陸炮上艦的無奈舉措,就是將陸軍使用的大口徑榴彈炮 火箭炮搬到運輸船甲板上,充當臨時火力支援艦,但由於船隻顛簸,無法保證射擊精度,難以達到火力支援的要求!

於是在2002年,“九江”艦接受了改裝,最大的變化是將2座雙聯裝上游-1反艦導彈發射裝置拆掉,換成5座50單元的艦載122mm火箭炮系統,並且帶有自動裝填裝置,這5座火箭炮系統可以在短時間內將250發122mm火箭彈投射到灘頭陣地,火力相當的兇悍,能夠對敵方灘頭防禦工事 火力點和人員造成毀滅性殺傷!並且發射器下方還備有兩個基數的彈藥,在自動裝填裝置的幫助下,可以提供持續的火力壓制!

而我國海軍的火力支援艦也就僅僅改裝了這一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進入新世紀以來,臺海局勢的緩和,爆發戰爭的可能性降低,“九江”艦這樣的火力支援艦暫時不需要了,第二,畢竟是“陸炮上艦”的野路子,雖然火力密集 威力大,但是射程只有20-50公里,而現代普遍的反艦導彈射程都在上百公里,也就意味著火力支援艦需要進入到敵人的反艦導彈火力範圍之內發射,風險比較大!第三,隨著我軍現代化的發展,我海軍在大型驅逐艦 巡航導彈 彈道導彈 遠程火箭炮 轟炸機 等等方面都對灣灣形成了絕對優勢,對登陸作戰的支援完全可以交給它們去完成,尤其是兩棲船塢登陸艦和兩棲攻擊艦的下水服役,將使我海軍的登陸作戰模式發生巨大的改變!像“九江”艦這樣的老前輩,自然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作為我海軍的一代功勳戰艦,“九江”號火力支援建於2019年7月1日正式退役,作為一艘服役近44年的傳奇老艦,目前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停靠在九江市湖口縣石鐘山附近的長江水域,繼續發揮著餘熱!


冬雨AK


516號九江艦是人民海軍特殊歷史時期發展的一款特殊裝備,既然歷史使命結束了,也就該退出解放軍歷史舞臺;不是海軍不要了,而是九江艦功成名就安享晚年了,在不久後將在九江市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新發揮著餘熱。

我們都知道,人民海軍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血淚史,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我國曾經長期嚴重缺乏兩棲作戰所需的火力支援,無奈軍隊要忍耐,欠下的歷史債實在是太多了,像樣的大中型艦艇都沒有兩艘,更何談建造專用的火力支援艦,前囊羞澀啊,這就是現狀。

在無奈之下,海軍只能縫縫補補最大限度的挖掘老舊裝備的潛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基於九江艦而改造的火力支援艦橫空出世了;海軍將九江艦上的所有的武器裝備全部拆除,只保留了前後兩座主炮,其餘的空間換裝了五座多管火箭炮發射裝置,並在甲板下方增設自動裝填系統。

九江艦原屬人民海軍053H型護衛艦的首艦,1975年2月開工建造,同年6月28日下水,12月31日交付海軍東海艦隊。該型艦是我國第一型對海導彈護衛艦,1985年該艦換裝712型雙100毫米艦炮,加裝了343型炮瞄雷達;2002年4月改裝為火力支援艦,其舯部和尾部裝有50管火箭炮系統 。

九江艦安裝5套50管122mm火箭炮,一次可齊射250枚122mm火箭彈,對於灘頭火力壓制具有重大意義;該型艦的研製成功,填補了我國在專職火力支援艦領域的空白。遺憾的是,其在海軍作戰序列中的定位更多屬於試驗艦的地位,故而也成為海軍裝備史上的一根獨苗。

客觀的來看待九江艦的定位,其算是海軍歷史上的一次嘗試,屬於特定的歷史背景下誕生的一款特殊的裝備。但可惜的是,九江艦生不逢時,改裝後沒多久,人民海軍就開始逐步步入井噴式發展的快車道,一大批先進的作戰裝備開始大批量裝備部隊。

比如以052C/D為代表的防空型驅逐艦、054A型為代表的導彈護衛艦建造總數量加起來目前已經超過50艘,另外052D的後續艦還在建造當中,未來數量上還會更多。另外軍迷期待已久的國產小平頂首艦已經下水,後續還會批量建造。

既然人民海軍正經歷著天翻地覆式的變化,預警指揮、防空反導、對海突擊、搜潛攻潛以及向陸攻擊等多種作戰能力正在全面提升,九江艦這種專職的以火箭彈為主的火力支援艦也就沒有太大的作戰需求了,既然歷史使命已經完成了,退出現役安享晚年也在情理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