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戰改變現代戰爭樣式,俄軍當先表率,對電磁對抗能力異常重視

電磁戰改變現代戰爭樣式,俄軍當先表率,對電磁對抗能力異常重視

以色列空軍開箱挑戰,滿屏的精確制導彈藥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戰爭樣式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在19世紀航海技術大發展以後,人類戰爭正式進入"大炮鉅艦"時代,海戰的勝負在當時甚至關乎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到了二十世紀,隨著飛行器的出現並迅速發展,尤其是航空母艦的出現,人類戰爭方式也開始向空戰傾斜,到二十世紀末本世紀初,空戰已經成為現代戰爭的最新樣式,沒有制空權的一方在戰場上所要付出的代價也是顯而易見的。而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的海灣戰爭開始,甚至更早,電磁權代表的新世紀戰爭樣式也開始改變現代戰爭。

據此,有人就認為,19世紀是海戰的世紀,20世紀的關鍵是空戰,而21世紀戰爭的關鍵則是電磁戰。受此影響,從海灣戰爭開始,制電磁權的說法也正式進入軍事指揮官的視野。而對此,俄羅斯軍隊就有很清醒的認識,在電子戰能力發展方面,俄羅斯軍隊也開始嶄露頭角。從多年前開始,俄軍新一代的電子戰裝備就開始陸續列裝部隊,在敘利亞內戰中,俄軍的電子戰能力也得到很好的發揮,在打擊極端武裝的行動中,俄軍電子戰部隊對極端武裝通訊的監控偵查就發揮了很大作用。

電磁戰改變現代戰爭樣式,俄軍當先表率,對電磁對抗能力異常重視

敘利亞戰場的俄軍伊爾20電子偵查機

海灣戰爭拉開電磁戰世紀序幕

作為現代戰爭的一個分水嶺,海灣戰爭一直是戰略軍事學者研究的重點,而根據相關的研究分析,美國軍隊在海灣戰爭中的巨大"成就",率先認識到電磁權的價值就是重要原因之一。

據公開的資料顯示,早在海灣戰爭開打之前幾個月,美軍就利用空間偵察衛星、空中偵察飛機和地面偵測站對伊拉克國內的軍事動向進行了全方位、多途徑的監視和偵查,率先拉開了現代戰爭制電磁權的序幕。這其中,單是空間偵查衛星途徑,美軍就在"海灣上空部署了3顆電子監聽衛星,其中2顆"大酒瓶"電子監聽衛星、1顆"漩渦"電子監聽衛星,前者專門竊聽伊拉克軍事基地間的無線電聯絡,後者專門用於截獲無線電通訊信號"。而藉助這些偵查衛星系統,伊拉克軍方的軍事通訊情況、雷達電子信號、甚至導彈點火脈衝等軍事機密在開戰之前就已經被美軍全部掌握。

而在空中偵查飛行領域,美軍在開戰前後部署到伊拉克附近的偵查機、預警機、電子戰飛機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美軍多個型號多架預警機輪流作業,全天候監控伊拉克境內的軍事部署和調動情況,美軍的E8聯合監視目標攻擊系統也被派往海灣。

電磁戰改變現代戰爭樣式,俄軍當先表率,對電磁對抗能力異常重視

與此同時,在海灣戰爭前後,美軍"RF-4C戰術偵察機和EC-130H、EC-135電子偵察機,以及EA-6B、EF-111A等型號的電子戰機"也在戰爭過程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伊拉克軍隊的戰時通訊聯絡就被這些力量聯合壓制。而根據公開的信息,在海灣戰爭開打第一個星期美國主導的聯軍起飛的全部飛機架次當中,單是執行電子戰、電子偵查、電磁干擾等任務的飛機就有幾千架次的規模。而藉助這些於戰前和戰爭過程中獲得的電磁優勢,伊拉克軍隊在海灣戰爭中也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狀態,美軍預警機甚至藉助制電磁權為己方飛行器提供30分鐘的預警。

因此來說,海灣戰爭算得上制電磁權崛起的標誌,正是因為獲得了制電磁權,美軍才能以最小的代價將伊拉克打敗。而實際上,在海灣戰爭之前,中東的貝卡谷地戰役就已經向世界率先展示了戰場電磁權的價值。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經過四次中東戰爭之後,以色列已經完全擺脫建國初期被周邊國家威脅的不利局面,在當時,藉助四次中東戰爭的戰績,以色列也已經從防守方正式轉變為攻勢作戰一方。受此影響,以色列軍隊突然進攻鄰國黎巴嫩,把戰火燒到了北方。

電磁戰改變現代戰爭樣式,俄軍當先表率,對電磁對抗能力異常重視

摩爾曼斯克- BN電子戰系統,該系統作用距離超過3000公里

但是,在當時,作為黎巴嫩的盟友之一,敘利亞還是有一定的作戰能力的,而為了擺脫敘利亞對以色列黎巴嫩行動的掣肘,以色列空軍就策劃和發動了貝卡谷地戰役,意圖一舉消滅敘利亞在此部署的薩姆6防空導彈系統。

1982年6月,在貝卡谷地戰役開打之後,以色列空軍率先派出"偵察員和猛犬無人駕駛飛機飛臨敘軍導彈陣地上空,誘使敘軍薩姆-6導彈的制導雷達開機"。而在此時,敘利亞軍隊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以色列空軍的新戰術,仍然迷信於薩姆6防空導彈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創造的佳績,命令雷達全部開機迎敵。可是,也正是在敘利亞防空導彈陣地制導雷達開機的同時,以色列空軍""偵察員"和"猛犬"立即把截獲的無線電信號傳給早已等候在空中的E-2C鷹眼預警機,而"鷹眼"預警機則迅速把這些信息傳給已經在空中待命的F-4"鬼怪"式戰鬥機。鬼怪獲得信息後,發射百舌鳥反輻射導彈,準確無誤地摧毀薩姆-6的制導雷達,使薩姆—6頓時變成瞎子。與此同時,偵察員和猛犬無人機還把截獲的信息傳送給埋伏在貝卡谷地山腳下的大量狼式地對地導彈"。

電磁戰改變現代戰爭樣式,俄軍當先表率,對電磁對抗能力異常重視

俄軍前線轟炸機蘇34已經加裝"希比內"電子戰系統,該系統和蘇24的組合曾在2014年在黑海與美軍宙斯盾驅逐艦鬥法中震驚美軍

而面對突然而至的以色列空軍反輻射導彈和地對地戰術導彈,敘利亞防空導彈根本沒有任何招架之力,曾讓以色列非常忌憚的、"敘利亞人苦心經營10年、耗資20億美元才建立起來的19個薩姆-6導彈連、228枚導彈,在6分鐘之內就不復存在了"。而在此次戰役中,以色列對電磁權的完美把控也對以色列空軍空前勝利起到了很大作用。

而由以上兩個軍事案例可以看出,現代戰爭,制電磁權的價值已經被提升到了一個很高的地位,離開制電磁權,制空權也基本無從談起。而對此,俄羅斯就有很清醒的認識,並已經做出實際的努力。

俄格戰爭加速俄軍新的專業電子戰部隊發展

作為曾經的世界一極,前蘇聯就非常重視電子戰能力的發展,俄羅斯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的原型,前蘇聯奧卡彈道導彈據稱就進行了電子戰的設計。而到了本世紀以後,在俄羅斯的軍事改革中,俄軍也開始著重加強電子戰的能力。而且,根據最新的消息,藉助敘利亞內戰中獲得的實戰經驗,俄軍戰機也開始更加重視電磁對抗能力,最新的蘇35戰機據稱就加強了電子戰能力。而俄軍在電磁對抗方面的這些進步,2008年的俄格戰爭是分水嶺。

電磁戰改變現代戰爭樣式,俄軍當先表率,對電磁對抗能力異常重視

俄軍裝備"大青"電子戰系統的"米-8SMV-PG"直升機

在2008年的俄格戰爭中,俄軍延續自前蘇聯的電磁對抗系統和相應戰術在實戰中也遇到了不小的問題,在戰後的總結之後,俄軍迅速在此領域做出反應。2009年4月,在俄格戰爭之後,俄軍迅速組建了全新的、隸屬於俄武裝力量最高統帥部的第15獨立電子戰旅,併為其配備了包括摩爾曼斯克- BN電子戰系統在內的多種電磁對抗裝備。而從2009年開始,"俄軍各戰區也相繼成立了包括電子戰旅和電子戰中心為代表的獨立的全新電子戰部隊"。 2015年12月,俄羅斯南部軍區第19電子戰旅在拉斯維特成立,在此前後,俄軍總計成立了5個全新的專業電子戰旅,而這些新組建的電磁對抗部隊也已經覆蓋俄羅斯軍隊的幾乎所有軍兵種。

而由以上就可以看出,現代戰爭,制電磁權爭奪已經非常關鍵,而如何適應這種新的戰爭形式,俄羅斯軍隊已經做出了表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