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詞不變,主演不變,導演不變,編劇不變,翻拍有什麼意義?

海峰楓


太有意義了,人老了呀!比如時隔30年拍這樣的戲,也許悲劇會演成喜劇,喜劇演成悲劇也說不定呢;演員是公眾人物,他們的生活並沒有多少隱私,當然容顏的變化也是觀眾關注的內容,特別是心儀的明星,20歲時演的那個角色,50歲再次扮演同樣的角色,味道絕對是不一樣的,就像燉一鍋肉,燉十分鐘和燉十個小時,那滋味能一樣嗎?

翻拍作品的另一個意義是,老的版本會有許多缺陷,有些是人為造成的,比如演員經驗不足,前期後期工作人員能力不到位;有些是客觀條件制約,比如當年的製作軟件還很原始,攝影器材已經落後,這方面的差距是最顯著的,影視技術10年就會形成一個代差,如果相差30年那幾乎是兩個世界的作品了。

我覺得那些玄幻武俠類的影視劇太有翻拍的意義了,比如《西遊記》,以前的版本現在看來簡直不堪入目,絕對有翻拍的必要,不過六小齡童是否有必要耍起老胳膊老腿演孫悟空?我保留意見;另外象金庸的作品,完全可以翻拍成類似《指環王》、《權力的遊戲》這樣精緻的玄幻劇,那書裡面絢爛的武功招式用現代的特效技術完全可以展現出來,但是主演恐怕只能更換,因為有些當年的主演已經去世,有些遺憾是註定了的。


凡尼老貓


“十翻九爛。”

古龍盒金庸的小說陪伴了一代80,90後的童年,堪稱武俠經典,


其中金庸小說被改編和翻拍的次數最多。《神鵰俠侶》被翻拍11次,《倚天屠龍記》被翻拍9次,《笑傲江湖》被翻拍8次,《鹿鼎記》被翻拍6次。


明星藝人都以能出演金庸劇為榮。

83版的《射鵰英雄傳》捧紅了黃日華、翁美玲、苗僑偉。

94版《射鵰英雄傳》火了張智霖+朱茵這組CP。

95年的《神鵰俠侶》由古天樂+李若彤這對神顏搭檔,至今很難超越。


因為金庸劇一炮走紅的明星不在少數。

李若彤和劉亦菲的“小龍女”、高圓圓的“周芷若”、佘詩曼的“苗若蘭”、朱茵和翁美玲的“黃蓉”。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因為其能夠引起每個時代的認同和欣賞。


作為演藝新人,如果能夠參加金庸大IP劇,即便低口碑低收視率,在金庸劇自帶流量的幫扶下,也差不多紅了一半。

而娛樂圈的導演更是樂此不疲,翻拍名劇有風險,但不翻拍可能連紅的機會都沒有。其中最典型的是於正,他把《笑傲江湖》中的東方不敗直接換成了女兒身,與令狐沖甚至談起了戀愛。


一次又一次的翻拍經典,一次又一次的毀經典。

有炒作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關注,有關注就有收視率,環環相扣,滴水不漏。

很多導演作為商人,只關心可以賺快錢,絲毫沒有誠意,至於為什麼越拍越爛,並不是那麼重要。


總有年輕的觀眾出現,總有新人需要捧,追星的魅力在於,它容易讓粉絲矇蔽雙眼,進而自我麻痺,加上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蹭熱度,打打感情牌,賣點經典情懷只是營銷套路中的一種。


老徐侃生活


變的太大,你們又說原味都沒了簡直就是瞎編,不變麼,你們又說什麼變化都沒,就換換人,你說要怎麼辦,你來唄


陸飛857


一塵不變的翻拍當然沒意義,但創新度過高,偏離版本太多,也沒什麼意義。

就拿最近這三部作品舉例《新白娘子傳奇》《倚天屠龍記2019》《封神演義》

《新白娘子傳奇》說是致敬經典,劇中除了音樂沒有任何老版的影子,感情線也加的是混亂不堪。許仙有青梅竹馬的如意,白素貞有守護千年的景宋松。

蛤蟆精又看上了如意,在如意身邊不停地打轉。真怕後面再來一段浪子回頭,他倆真在一起了。這一段段感情線真是剪不斷,理還亂。

《倚天屠龍記2019》武戲慢動作,文戲太磨嘰。劇情是真心長且發展緩慢呀,感覺一集的事情能演10集,武戲動作精準漂亮,但也不用全是慢鏡頭播放吧,總的來說就是各種慢,節奏太長。

《封神演義》這個創新度絕對高,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拍不出。希望在大膽創新的同時也能保證品質。

每個人的接受程度都不一樣,翻拍可以改動,創新,但不能給人感覺是兩個故事,那還翻拍幹什麼呀?直接叫另一個名字豈不是更好。

點擊加關注,餃子料將為你帶來更多精彩影視劇內容。


餃子料


首先,就翻拍本身來說,也算是一種經典傳承的方式。比如上世紀50年代美國經典電影《十二怒漢》,被各國翻拍成了多個版本,美國自己也翻拍過,都被奉為經典。2015年中國也翻拍了該電影,眾多實力派演員在狹小的空間內也演繹了非凡,可以說翻拍還是比較成功的。

其次,也有很多翻拍不成功的案例,比如被大家奉為經典的港臺金庸系列,內地翻拍版總讓人感覺缺少了些什麼。尤其是《射鵰英雄傳》,可謂翻拍了一版又一版,始終無法超越83版(翁美玲黃日華)和93版(朱茵張智霖),也就17年內地翻拍的這一版還不錯,走的路線也是致敬經典。

之後,題主說到的“臺詞不變,主演不變,導演不變,編劇不變”,我能想到符合這些條件的很可能就要數張子健主演的《大漠神槍》了。

這部劇依然是錢雁秋導演執導,演員雖然有變化,但名字甚至臺詞都有很大成分的重疊,翻拍的是2001年的《英雄》,除了部分情節有變化外,基本上等同於重拍。而且這種“自己翻拍自己”也實屬罕見。

我覺得這就沒什麼意義了。尤其作為很喜歡錢雁秋導演的電視劇(燕雙鷹系列、狄仁傑系列)的我,當時盼了很久,結果追劇的時候發現越來越不對勁,看了快三分之一了猛然發現錢導居然搞了個自己翻拍自己的神操作,頓時大失所望,憤而棄劇。

我認為翻拍如果也是一種創作形式,這種形式就像一把雙刃劍。致敬經典、吸引眼球的同時,也會讓觀眾更加挑剔,給觀眾提前就埋下了對比的心態。所以翻拍實際上更考驗從編劇到導演到演員的整體素質和能力,一不留神就會被批為爛片或毀經典的反面教材。因此,翻拍這碗冷飯不是誰都能炒的,不斷強化原創能力才是正途!


Oguri老西


其實翻拍後金典也很多,當然也有翻拍只是為了博取眾人關注,完全是為了錢看的。這類人翻拍已經是在毀金典了,下面我來說說我個人覺得屬於經典。

1:(三國演義)原創,說句實話我覺得沒有一點文化基礎的人確實看這個有點吃力,因為劇中用到的文言文比較多,好多內容說白了就是完全不懂,需要問大人或者私下查閱資料。可是大部分大人都連高中甚至初中都沒有讀完(分地區性的)他們只能憑著自己的理解來給解釋,有時甚至答案完全不對。還有就是銀幕上的字好多都是繁體,看不懂啊!

(新三國)簡單明瞭,演員表現也很到位,畢竟是白話文對白,還有就是一些地方有註釋。可以直白的看懂,需要查問的時候少了,對於一些愛好文學的孩子們可以非常便利。讓他們可以直觀的明白其中的意思。

2:(西遊記)相信大家都知道老版西遊因為當時的條件,資源,設備,後期處理等問題拍出來給人的感覺不盡人意。但是翻拍後的反響非常不錯。從動畫效果,從道具選用上都非常到位。給廣大觀眾呈現了最符合國人心中的西遊記。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中唯一一部神話題材的作品,它是我們好多人心中的復仇者聯盟!這是我覺得具有代表的倆部翻拍。


自個來


雖說,近幾年的翻拍劇、電影都被人詬病,比不上原版或是之前的版本,但也不至於說導演不變,編劇不變,臺詞不變,主演不變。

否則,翻拍就沒意義了。導演和製作人,出品人肯定不會傻到這個地步被網友罵。不過,他們的翻拍作品真的不太好看就是了。


我完整看下來的翻拍劇並不多,就拿近兩年比較火的兩步來說說看,一個是《天乩之白蛇傳說》,另一個是《新白娘子傳奇》。

《天乩之白蛇傳說》,主演是楊紫和任嘉倫,演技都是受觀眾認可的,同樣的是白素貞與許仙故事的一個改編。

《天乩之白蛇傳說》更多的是將重點放在了白蛇與許仙的前世上面,這個與動漫電影《白蛇.緣起》類似。

劇情從前世的愛恨糾葛再到500百年後的斷橋相會,喜結連理。不過多出來的角色讓我覺得我看的不是許仙白娘子的故事。

齊霄,妖帝斬荒……法海不壞了,妖帝愛上了白夭夭,許宣斷了仙根,進雷峰塔守護的不是白娘子了,額,真的是另外一個劇本了。

全程白夭夭哭,妖的時候賣萌,人的時候賣慘,虐,虐,虐,就是讓你哭,哭,哭。腦子呢,普世價值呢,全是些情情愛愛了。

說真的,這部劇真的是改編的太爛了,也太老套了,如果不是演員的演技過得去,真的是沒法看。而且,斷橋的景,西湖的景,tmd的還是後期做出來的。無語……


再來說說名字沒改動的《新白娘子傳奇》,算得上是接近原著比較多的了。不過改動也有,而且也不少。

首先,也是加入了前世的故事,許仙救下小白蛇的情景,並且鋪開講得比較多。人物方面也有大的改動,小青成了龍王“私生女”,是半神半妖。加了個壞女人如意,各種製造禍端。


法海也不在追著白素貞跑了,跟小青也有了CP感,還要和自己的心魔抗爭,真真的一美男子,也開始懂情情愛愛了。

白娘子呢,年輕貌美,許仙,帥氣,翩翩公子,很養眼的一對。但是,白娘子的智商也是有點堪憂,許仙成了名偵探,看著看著又要往瑪麗蘇劇情發展了。不過,還好,故事不長。

在如意製造的各種禍端中,部分劇情跟老版的有了個融合,前世故事講得比較多,到後期時間不足,結束的夠快,所以很多東西都沒有展開來描述。



沒有了小輩們的愛恨糾葛,也沒了具體的的故事過渡,就直接幾個字就翻篇了,進了雷峰塔,然後下一分鐘孩子大了考取狀元,救父救母了。然後,就大結局了。

其實,這兩部算得上改動比較大的翻拍劇了,收視率也還不錯。現在回看他們的翻拍,其實也是怕跟老版相似的太多,造成“先入為主”網友們的牴觸,所以也保留了一些經典劇情。

改動部分又緊跟時代潮流,情情愛愛,虐戀情深,人設也是男一男二來嚴格分開,觀眾看的那叫一個開心。



唉,所以有的時候你不敢相信他們是翻拍劇,而是另外一部,只是借了名字。

外國作品的翻拍也是各種不倫不類,沒有本土的內容在,形成不了情感的共鳴。被詬病的《深夜食堂》、《求婚大作戰》等等還有近期上映的大電影《小小的願望》,也是因為沒有做到本土化的改動,而被詬病了。


漫客吧


說到翻拍,這件事情的本身並無對錯。

我們去評價翻拍的時候,更多的是去把這件翻拍作品與前作相比較。

其實翻拍,也並不缺少好的作品,只是觀眾對這件作品已經有了第一印象,當再去看翻拍作品的時候,會不自覺的與前作相比較,這就是大多數人詬病翻拍的原由!


如今的市場上,翻拍無外乎兩種類型:

一是純粹為了消費情懷、撈金而拍。

這樣的作品在如今的市場上佔大多數,就不用細說了。最著名的就是拍到爛的金庸系列!!

(配圖只作展示,並不作比較評價,勿噴)


第二種就是真的希望能排出更好的作品了。

往往這樣的劇組裡,導演、編劇都對原作品有不一樣的理解、甚至是更深層次的理解,他們希望藉著時代的發展,以更好的大環境排出更好的作品。但這樣的情況只佔少數罷了!!


其實無論是老劇翻拍還是小說翻拍,都可以看出中國影視市場的一個現狀:如今的多數劇組,只想著怎樣方便賺到錢,並不願意去琢磨劇本!


舉個栗子丶


1.嘈熱度,因為原創新劇沒熱度,但是從古至今各種翻拍的有,且不論拍的好不好,光是捱罵就已經足夠一波熱度了,也更能增加曝光率。

2.每個編劇、導演對這些作品都是有自己的理解的,所以會滿懷遐想,希望藉助這些故事,重新演繹一番自己的新版本。

在原本故事基底不變的情況下,添加自己的所見所想以及合理猜測,都是可行的。

雖說翻拍題材有時候也被罵,但一定程度上也極其有可能將故事立意提升到更高的高度。

可以說是舊瓶裝新酒吧,雖然瓶子是舊的,但好歹酒是新的呀。


這裡提名《白蛇·緣起》


雖然依舊是舊瓶裝新酒,且不斷借鑑了爆火一時的經典《青蛇》裡青白蛇相依的場景,但不得不說這部劇的翻拍就極具特色。


編劇導演引用柳宗元《捕蛇者說》,將許仙的前世定義成了一個捕蛇人,通過編劇和導演對該作的瞭解,又再融合了《莊子·逍遙遊》,將永州捕蛇村定義成了一個世外桃源。


編劇和導演猜測永州捕蛇村與白蛇有所關聯,所以引發聯想,創作了《白蛇·緣起》這部作品。


即便是臺詞不變、編劇不變、主演、導演都不變,重新再拍一遍也會在其中融入新的想法以及表述、演繹方式,呈現不同的效果與立意。


朱鸞鏡


創作者的心境變了,觀眾所接受到的情感也就不一樣了。

“一個人不會踏進一條河兩次”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在臺詞、主演、導演和編劇都不變的情況下,再去翻拍一部電視劇或者電影。

首先,創作者們現在和當初拍戲時的心境和閱歷不同,在處理細節時就會採取不同的方法。

舉個例子。一個導演的前期作品和後期作品,會呈現出個人風格越來越濃烈的趨勢。一般情況下,導演會越來越運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去處理情緒的表達和傳遞方式,這時候對服裝、場景等細節問題會有更多更詳細的要求。

而演員經過對人物塑造一次之後,會有新的感悟,會想,換一個方式或者處理,會不會更好,會借用到自己在其他地方扮演的角色或者人生經歷,重新揣摩角色,從語氣,表情、動作等方面,展示人物更加豐富的內心世界。

同樣的道理放在編劇的身上也是合適的。編劇在於對故事的整體把握和臺詞等細節的打磨,可以說一部電影的根基和骨骼都是編劇,一部劇好不好,真的和編劇有很大的關係。一個經驗豐富、有厚實人生閱歷的編劇,會貢獻出一個精彩的劇本。

就算是同一句臺詞,不同的人、不同的語氣或者斷句和咬字,都會傳遞出不同的意思出來。

所以,就算是同樣的環境,同樣的班底,同一個本子,十年前,十年後拍出來給人的感覺是不同的。

這,大概也是我們覆盤的意義吧。

(這張配圖是《沒有秘密的你》,翻拍自韓劇《聽見你的聲音》。

從兩部劇部分相同分鏡鏡頭,或許能更直觀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