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研究生查閱和整理文獻綜述資料的技巧

文獻綜述是在確定了選題後,在對選題所涉及的研究領域的文獻進行廣泛閱讀和理解的基礎上,對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包括主要學術觀點、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爭論焦點、存在的問題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動態、新技術和新發現、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綜合分析、歸納整理和評論,並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研究思路而寫成的一種不同於畢業論文的文體,一般要求作者既要對所查閱資料的主要觀點進行綜合整理、陳述,還要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對綜合整理後的文獻進行比較專門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統的論述和相應的評價。下面,達晉編譯就“研究生如何查閱和整理文獻資料”進行探討。

淺談研究生查閱和整理文獻綜述資料的技巧

一、蒐集途徑:瞄準主流文獻。主流文獻,如該領域的核心期刊、經典著作、專職部門的研究報告、重要的觀點和論述等,是做文獻綜述的“必修課”。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條途徑入手去摸清該領域的主流:一是圖書館的中外學術期刊,找到一兩篇經典的文章後,留意它們的參考文獻,因為質量較高的學術文章,通常是不會忽略該領域的主流、經典文獻的;二是利用“中國期刊網”、“外文期刊數據庫檢索”和中外文過刊閱覽室,也可以查到一些較為早期的經典文獻;三是可根據自己的條件和情況利用國家圖書館和一切可以利用的關係和情報。

二、文獻保管:隨時作好記錄。如對文獻進行分類,記錄文獻信息和藏書地點。作論文的時間較長,有的文獻看過了當時不一定有用,事後想起來卻找不著了。所以有時記錄是很有必要的。對於特別重要的文獻,不妨作一個讀書筆記,摘錄其中的重要觀點和論述或者用自己的語言寫下閱讀時得到的啟示、體會和想法。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將文獻的精髓摘錄下來,不僅為撰寫綜述時提供有用的材料和到真正開始寫論文時積累大量的“乾貨”,而且對於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閱讀水平都有好處。

三、文獻閱讀:集中時間精力。看過的東西都會多少有所遺忘,因為遺忘是大腦工作的規律。因此我們在看文獻時最好在一定的時間內集中精力閱讀。這樣,看的東西就會更加相對容易的聯繫起來,形成整體印象。儘量避免時間過於分散,這樣只會既浪費時間,效率也不會很高。

四、文獻提煉:發揮主觀能動。通過文獻的閱讀,我們要試圖建立個人的專業知識結構和看法。在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以後,對於追蹤當前發展動態時,務須切記發揮自己的判斷力,不可盲從。要有主見的去研究某個專題、某個專家的學術進展,比較對於同一專題的論點的發展,掌握其新的方法或新結論或注意作者觀點的改變並探究其原因。同時,應注重培養個人的學術修養,對於高質量高水平的期刊,定期瀏覽,從面上瞭解學術進展和熱點,根據個人的興趣和工作進展,逐篇自習閱讀新作。

當然了,在以上的基礎之上,我們還要確保文獻的質量,一般可從以下幾點去辨別其質量,一是所涉及的問題是否已經清楚的列出;二是結論是否代表當前的最新方向;三是研究思路是否富有影響力以至於經他人認可並追隨;四是研究成果在多大程度上被引用;五是論述是否可信有條理;六是結論是如何被一步一步分析總結出來的;七是此項研究的發展前景、意義或重要性如何;八是此項研究背後的假定條件是否可行和可實現;九是此項研究所使用的方法論是否是當前公認的研究此項成果最恰當的方法論,等等。

淺談研究生查閱和整理文獻綜述資料的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