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清江源都亭山巴蔓子墓的調查研究之①清江與清江源

譚宗派

八百里清江是土家族人的母親河。都亭山是土家族人集居區內的一座名山,是古亭州得名的依據。巴蔓子是土家族人世代崇拜的民族英雄。史載,巴蔓子將軍刎頸保國,頭葬荊山之陽,身葬都亭山。顯然,清江源、都亭山和巴蔓子葬身墓地緊緊相聯。清江源在哪裡?都亭山在哪裡?巴蔓子墓在哪裡?這既是一個有關地理山川的大問題,也是一個有關民族文化和民族感情的大問題。確實有進一步調查研究探索辯證的必要。因此,特作此文,以供探討。

關於清江、清江源古籍上主要有如下幾種記載:

其一,《水經注卷三十三·江水》:“又東過魚復縣南,夷水出焉。江之左岸有巴鄉村,村人善釀,故俗稱巴鄉清。郡出名酒。村側有溪,溪中多靈壽木,中有魚,其頭似羊,豐肉少骨,美於餘魚。溪水伏流經平頭山(齊嶽山,引者注),內通南浦故縣陂湖。其地平曠,有湖澤,中有菱、芡、鯽、雁,不異外江,凡此等物,皆入峽所無。地密惡蠻,不可輕至……”注云:“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見澄清,因名清江也。”其二,宋本《方輿勝覽·施州》:“清江,圖經一名夷水,蜀中江水皆濁,惟此獨清,故名。”其三,《明史·地理志》:“施州衛東北有清江,一名夷水,下流至宜都縣,入於大江是也。”其四,清道光《施南府志·疆域》:“清江一名夷水,在縣北,源出縣西北羅鍋堰。”其五,清同治《利川縣誌·河源考》說清江:“源出齊嶽山,下大魚泉、小魚泉、龍洞溝……出宜都縣入大江。” 其六,清光緒《利川縣誌·山水志二》:“利川有名之水四:一曰,清江水。古鹽水,一名夷水。”“清江水,源出縣西一百四十里小山,即都亭山,東流入檀香洞,又伏流四十里,過七藥山(今齊嶽山,引者注),東出為龍洞溝河。”“檀香洞,在檀香巖下,一名老龍洞,其西為白楊塘。土人以粗糠投洞中,流至龍洞溝始出。”

結合上述文獻,我多次到實地考察。我逐漸認識到,清江古名鹽水,又名夷水,古人對清江源的認識是逐漸趨於正確的。

上述記載,除清代兩本《利川縣誌》(一本由同治四年利川知縣何蕙馨編撰,一本由光緒二十年利川知縣黃世崇編撰)外,其餘都是由一些沒有到過利川,沒有深入利川內進行實地考察的外地人編寫的。

何蕙馨先把清江源記錄在今利川境內道東坪,後把清江源記錄在今利川境內的齊嶽山,黃世崇把清江源定在今利川境內的柏楊塘都亭山下,這些事實表明他們對清江考察的深度是不同的。所以,結果也是不同的。

《水經注》把清江源定在巴郡魚復縣,今奉節縣赤岬之南,利川之北大河碥一帶。《明一統志》《清施南府志》根據《水經注》的記載,把清江源定在今利川東北邊緣清江三明三暗出口黑洞下的鑼鍋堰。

一河三源,各自東西。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上述古籍的作者都不曾進入今利川縣境之內,都沒有深入實地進行考察的緣故。

北魏酈道元等古代文人為什麼沒有進入今利川內地實地考察的原因,其實酈氏自己早已在《水經注》裡作出過巧妙的回答:《水經注》在記述今利川梅子水(清光緒縣誌裡為“南坪水”)時明確指出:“溪水伏流經平頭山(今齊嶽山,引者注),內通南浦故縣陂湖。其地平曠,有湖澤,中有菱、芡、鯽、雁,不異外江,凡此等物,皆入峽所無。地密惡蠻,不可輕至。”

歷史地理告訴我們:今利川地方為四川大盆地東沿上的高山小盆地,四周深峽險谷圍繞,懸崖絕壁;中部齊嶽山、陂湖阻隔,蠻人土司盤踞。正如《水經注》酈道元所說:“地密惡蠻,不可輕至。”不便的交通,“蠻不出峒,漢不入境”的禁令是外地文人未能進入今利川腹地考察的重要原因。巴人及其後裔土家族人只有語言,沒有文字。落後的文化,是利川至今只有兩部清代縣誌無其他本土文人編撰文獻存世的重要原因。

今利川南坪平壩地方田連阡陌,風光秀麗。其實它正是《水經注》所指之古南浦故縣陂湖,是阻斷利中盆地東西交通的主要障礙。原陂湖有金子山(今汪營區內)、朝陽洞、兩來望(今小柏楊處)等多處出水露頭,水量極為充沛。

新中國成立後,興修水利和文物普查,在這一帶大量陰沉木和南坪大羅壩遺址的發現表明,西抵齊嶽山,南迄紅鶴壩,東至金子山營上,北至跌馬坎伏流之中間地帶,至少直至元末明初仍為溼地或湖泊,面積很大。南坪集鎮大羅壩一帶仍為溼地或湖泊所包圍之齊嶽山東麓半島。

明代史書載,朝廷從萬州龍駒進軍攻克船頭寨後,置上下支羅、元裡、中壩、大坪、擂鼓、松木、馬道諸屯所。這些屯所除馬道屯一處在古陂湖北部阹地上外,其餘,都在齊嶽山以西古施州北部邊緣之上。明軍從東過清江七渡河(清江上游的一段)進入團凸後,置硃砂、馬橋、官渡、忠孝、木棧、孫家諸屯所,皆西未越陂湖,南不及土司,都在利中盆地東中部一線之上。清代縣誌說,利川官員要到本縣轄區吐祥、支羅視察必須經過恩施和奉節。利川龍潭譚氏族譜說,其族本為元朝宰相家,元代至正二年從奉節經恩施沐撫過七渡河來利,先駐今利川西城大塘,後轉忠孝司因平苗有功,明太祖授譚海深為譚峒安撫使司。明嘉靖時,四世譚伏鑾率族眾鄉勇靖衛地方,授龍潭宣撫使司,落業今西城譚家灣、巫子嵌一帶,故名其地為“龍潭”。上述所有記載都一再表明,古齊嶽山以東曾為南浦故縣陂湖,今南坪集鎮曾是陂湖包圍之山麓半島。今存大羅壩遺址很可能為南浦故縣遺址或宋設南坪堡遺址。古時今石柱、恩施沐撫、奉節吐祥、利川南坪支羅一帶皆屬施州清江縣西北部範圍之內。

陂湖阻擋,地密惡蠻,是酈道元等古代文人只在古清江縣施州西北東部分區域考察,發現誤定清江源頭及都亭山的重要原因。

清光緒《利川縣誌》載:“利川有名之水四:一曰,清江水。古鹽水,一名夷水。”“清江水,源出縣西一百四十里小山,即都亭山,東流入檀香洞,又伏流四十里,過七藥山(今齊嶽山,引者注),東出為龍洞溝河。”“檀香洞,在檀香巖下,一名老龍洞,其西為白楊塘。土人以粗糠投洞中,流至龍洞溝始出。”

事實證明,清光緒《利川縣誌》關於清江、清江源以及其流程、路徑的上述考證和記載不僅符合“時近則易查,地近則易明”的辯史原則,而且也符合“河源唯長,水量唯大”的河流源頭認定標準,其結論與實際相符,是完全正確的。

實地考察證明,清江確實發源於今利川汪營鎮柏楊塘街側與石柱交界處的小山——都亭山東麓,小地名“龍洞灣”。源頭原為溼地,有五眼泉水,清冽甘甜,從山腰、山麓淙淙奔流至山下匯成清江,然後,便匆忙地開始了它在利川境內三明三暗的千古歷程。

所謂“三明三暗”是古人對清江三次在地面流淌,三次進入地下伏流的具體描述。從龍洞灣露出地面至叫花洞落入地下,經檀香洞伏流四十里至龍洞溝露出地面,人稱一明一暗;從龍洞溝奔出,在利中盆地九曲十八盤,盡覽人間春色之後,又在落水洞口以萬馬奔騰之勢轟然落入地下,至觀彩峽嫣然回首,露出地面,人稱二明二暗;觀彩峽霞分五彩,既是清江古河道與今河道的交匯點,又是清江在利川境內從伏流第三次露出地面、回望利川的告別處,即為三明。觀彩峽水域不大,一泓碧綠的清水,一戶獨處的農家,一條古老的河床,兩眼對穿的溶洞,四壁崢嶸的懸崖,卻給清江在利川的歷程留下了最為奇特、最為精彩的最後一筆!而我們的清江也正是從這裡第三次進入伏流,再從黑洞衝出地面,一瀉千里地直奔長江而去的。

1979年,人們為了灌溉曾在都亭山麓清江源頭修成一座團結水庫,大量地攔蓄了源頭的流水,把一塊溼地變成水庫,把源頭溼地裡的江源小溪(現為洩洪渠)“一明”化為烏有。但是,至今那條沿古老河床修成的洩洪明渠還在,畢竟人們的記憶和古人的記載還在。因此,清同治《利川縣誌》和今天一些人還把清江源頭定在龍洞溝的記錄和說法都是不準確的。

至於有的人說“清江的源頭不止都亭山下一個,還有福寶山上的兩個”的說法也不符合“河源唯長,水量唯大”的河流源頭科學認定標準,它們只是支流,而非源頭,其結論也是應該改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