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看清科技創新的規律,這8本書值得一讀再讀

現在推薦圖書的平臺和方式有很多,很多書,只要你認知讀了都很有價值。很多人也會常常問我,關於科技創新應該讀什麼書,這幾年演講的過程中我給大家推薦過一些書,總結了幾本,我認真看過的書,雖然有點舊,但是今天看起來,依然有很多新啟發。

這些書,不僅影響我在科技領域的投資,更重要是,促是我去思考如何打造科技創新和企業經營更系統的思想體系。

如果你是企業家,關注前沿科技,想要在科技創新有一番作為,我相信這8本書,你不該錯過,它們或許會影響你的企業經營之路。

薦書 | 想要看清科技創新的規律,這8本書值得一讀再讀

《戰爭改變歷史》

馬克斯·布特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這本書講的是:戰爭是應用科技最前沿的領域,你的科技如果不先進,那會白白犧牲很多兵力。美國有一個“製造業就緒指數”,目的是在高科技轉化過程中,對相關製造業配套成熟度有密切的跟蹤,也就能更有效地推動高科技的產業轉化速度。我們也希望國內能有這樣的一個指數,因為一個先進科技到了成熟階段才有商用的意義。

科技不成熟,你運用了反而更糟糕。像特斯拉汽車的自動駕駛還不成熟,就容易出事故。但如果科技已經很成熟了,創新的壁壘就會消失,大家都在用,你也沒有優勢,你就錯失了一個機會。所以你需要掌握對一個科技成熟時點的判斷。

薦書 | 想要看清科技創新的規律,這8本書值得一讀再讀

《人工智能的未來》

傑夫·霍金斯 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這本書確實有點老,現在講人工智能的書很多,但是還是推薦大家先看看這本。書中對人類大腦皮層具有的知覺、認識、行為和智能,提出了新的理論構想。傑夫·霍金斯是個很厲害的人物,成功的計算機工程師和企業家,掌上型電腦PalmPilot、智能電話Treo等產品的發明人。

現在的人工智能發展,基於算法、算力和數據。而傑夫·霍金斯的看法不同於此,他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不是大數據和深度學習,而是要像人的智能一樣,是以模仿真正大腦的“記憶”與“預測”為核心的全新體系。看看這本書,你會對對計算機科學的發展有新的理解。

薦書 | 想要看清科技創新的規律,這8本書值得一讀再讀

《IT不再重要》

尼古拉斯·卡爾 中信出版社

這是一本在互聯網剛起步時完成的書籍,此書雖舊,但今天非常值得你一讀。進入互聯網時代,你的思維模式要跟著轉變,否則就算你已經把辦公設備連網了,只是實現辦公的無紙化,但是沒有體會到怎麼用才是極致。這樣的話,科技並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那其實只會增加負擔,並不賺錢。

也許未來有“AI不再重要”、“生物技術不再重要”等等新的說法,但是抓住科技創新的關鍵階段進入,才能拿到真正的科技紅利。

薦書 | 想要看清科技創新的規律,這8本書值得一讀再讀

《一切顯而易見》

鄧肯·J·瓦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這本書講的是:科技創新要解決很多反人性的東西。它解釋了人們為什麼在預測、管理、操控社會與經濟體系時往往會出錯。只有理解了常識,以及常識的使用邊界,我們才能瞭解現在,進而能規劃未來。

我個人覺得這個書名翻譯得不好,建議譯成《一旦知道結果,一切顯而易見》。今年這本書湛廬重新翻譯出版了,書名叫《反常識》。給你一個結果,你總覺得這件事情對,就會為這事找一個理由,因為沒有理由你不踏實。你自以為成立,但是事實未必如此,這是人性的一個特點。

薦書 | 想要看清科技創新的規律,這8本書值得一讀再讀

《21世界資本論》

托馬斯·皮凱蒂 中信出版社

這本書認為:不加制約的資本主義導致了財富不平等的加劇。2016年全世界經濟學家都在玩命討論:資本收益率永遠大於全社會的資本財富增長的積累速度。你通過投資能跑贏GDP以及全社會增長,將造成有錢人會越有錢。皮克迪建議通過民主制度制約資本主義,才能有效降低財富不平等現象。

這讓我意識到,世界是變化的,科技是改變的核心力量,所以就不可能存在持續的投資能超過社會的增長。巴菲特不懂科技,他的投資哲學在他的時代可行,但今天卻未必可行。創新是改變的開始。只有掌握前沿科技,才能把握世界的變化,你做的投資才有持續增長的可能。

薦書 | 想要看清科技創新的規律,這8本書值得一讀再讀

《正義之心》

喬納森•海特 浙江人民出版社

喬納森·海特美國當代傑出的心理學家,是幸福心理學開創者之一。它回答了我的一個疑問:為何有的社會,大家會覺得舒服,為何有的讓人覺得不舒服。

我們並非像自以為的那麼理性和正義,正義之心凝聚人心,但也具有盲目性。“道德”有時也是製造紛爭的根源,因為人人都以為自己是正義的化身,這讓我們輕易去批評、厭惡、甚至干涉相異於己的信念,這也正是造成人與人之間隔閡和衝突的原因。

薦書 | 想要看清科技創新的規律,這8本書值得一讀再讀

《品格之路》

戴維·布魯克斯 中信出版社

這是一本超級暢銷書,作者是戴維·布魯克斯,他還有一本很有名的著作《社會動物》。品格跟思想一樣,其實也是一種精英素質;在當下,我們最需要的恰恰是品格的力量。

過去尤其是在西方強調是競爭能力,體現在能奮鬥能掙錢。現在傳遞的價值觀是我能吃虧,我能包容。品格有助於明確個體使命,而使命的召喚配以優秀的品格,必有大成。品格的確認和養成,需要由內而外的主動,需要持續的克服和修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