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晚會如果沒有趙本山,潘長江,鞏漢林,馮鞏,蔡明這些老面孔。你們還會看嗎?

某某說某某8


我有好些年沒看春晚了,春晚也是越來越沒看頭了!看春晚還不如睡覺!


用戶947081303384


作為一名80後,春節聯歡晚會是伴隨著我們這一代的童年一起成長的,如果說以前的春節晚會是年三十宴席的一道大餐,那麼現在已經是宴席的背景音樂了。全家老小圍坐在一起觀看春晚的光景大多已經是記憶中的場景了。


我大概有十幾年沒怎麼完整的看春晚了,之前有趙本山老師的小品時會看看,後來隨著趙老師退出看的就更少了,現在大多數時候是電視放著春晚節目,大家人手一個手機送祝福、搶紅包,偶爾電視機裡傳來的叫好聲會讓大家抬頭掃一眼,然後繼續玩手機,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這個樣子?我看春晚主要看語言類的相聲小品,但每一年都是老面孔,而且節目也很難讓我開懷大笑,偶爾的新面孔也很難讓大家記住,新人裡只比較喜歡沈騰馬麗以及麻花組合的演員,還有賈冰,老面孔裡最喜歡趙本山老師,也很期待他能繼續登上春晚舞臺。趙本山老師和趙麗蓉老師陳佩斯老師是我最喜歡的小品演員。


說說比較不喜歡的吧,我不怎麼喜歡潘長江老師和蔡明老師的小品,當然我對二位老師沒有意見,只是對他們最近幾次的作品不滿意,還有馮鞏老師最近幾年的作品,真的索然無趣,還是喜歡他們之前的作品。相聲就更不行了,笑話大全還是段子大全?總之一點都不好笑,像以前馬季老師的《宇宙牌香菸》、《五官爭功》、牛群馮鞏的《小偷公司》等等多麼經典。

為什麼現在的春晚大家看的越來越少呢?我覺得有兩個原因:

⒈大家消遣娛樂的方式渠道越來越多

我覺得春晚的舞臺、服裝越來越華麗,可節目內容離我們越來越遠,當然也並不都是春晚的原因,從各大電視臺的綜藝節目到快手、抖音的短視頻軟件,從微博到頭條,從優酷、B站到網絡自制節目,大家消遣娛樂的渠道越來越多,欣賞水平也越來越高了,不像以前綜藝節目很少,藝術家明星們也只有春晚才能看到。網絡的日新月異,手機的快速普及使我們有更多的選擇,而春晚的節目就越來越難以吸引我們了。

⒉大家身份的轉變,工作生活越來越忙碌

八九十年代我們還是孩子,無憂無慮的,沒有工作生活的壓力,看電視也許是唯一的樂趣了。而現在我們要為生活工作奔波,短短的春節假期成了我們與父母孩子難得的團聚時刻,有時候可以說過春節比上班還累,一邊享受家人團聚的美好,一邊還要走親串友維繫親情友情,招待客人等等,短短几天根本不夠用,年三十的晚上還要給客戶、老闆、同事、朋友發拜年信息,溝通感情,一個字、忙!哪還有心思看春晚呢。其實我們小時候父母也是一樣,只能說童年是每個人最美好的時光了,因為一去就不復返了。



其實不管那些老面孔上不上春晚,大概我們這一代都不會像小時候那樣守在電視機前看春晚了,當然沒有也不行,哈哈,不看也得把電視打開,感覺沒有春晚的聲音就不是春節了,春晚已經變成了一個符號,缺少了這個符號感覺春節就不完整了。


孤竹公子


沒有他們春晚會更好,其實:趙本山有笑點,但:太張揚……!他特別是想把“東北二人轉”凌駕於春晚舞臺讓人們有些哭笑不得。鞏漢林沒趙麗容他沒笑點,潘長江,蔡明小品平平,馮鞏是好樣的,可也應該知趣才賢才是[呲牙][呲牙][呲牙]



看暮色蒼茫


春晚不是看那幾個戲子,是看正能量的節目,和祖國的發展所形成的文藝節目反映在春晚午臺上。所以沒有那幾個戲子除馮鞏我們還是喜歡的。


黃忠普


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央視春晚也好,地方臺春晚也好,無非是一場“春節聯歡晚會”,你方唱罷我登場,缺了誰也要過節,沒有誰春節聯歡照樣進行。舞臺不是誰的祖業產,多元化時代,喜歡你就看,不喜歡你換臺,有必要叫勁嗎?本來過節圖個高興,幹嗎非要因個晚會自尋不自在呢。


甲子999


抱歉,本人己經五年沒看春晚了。因為這五年都躲債不敢回家過年[流淚][流淚][流淚]


富彬超市2655408303


不好意思好幾年沒看春晚啦。年年除夕夜從8點開始發紅包到12點,很累沒時間看


虎子82205429


你淨說了些無用的,凡是你提的這幾個人,都是人渣,早已黔驢技窮,只要他們一出場,觀眾立刻就會牙痛,千萬別把他們放出來擾民。


光明68998


本人從來不追星,且對春晚毫無興趣。因而既無所謂有,亦無所謂無,反正不待看的!


浪淘沙84055


地球還是轉的。速度一術年,不差你一秒。風水就不同了,誰出I風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