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功系”股份解凍迎轉機,500億帝國創始人或出局

“精功系”股份解凍迎轉機,500億帝國創始人或出局

作者 | 郝美平

來源 | 野馬財經

金順良是資本市場的風雲人物,從一個小木匠起家,締造了500億元的“精功系”,旗下有3家A股上市公司。

然而資本市場風雲變幻,就在7月,精功集團現流動性危機,曝出21億元債務違約。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倒下,隨後辛苦耕耘若干年的“精功系”走向分崩離析,精功集團所持上市公司股份被係數凍結,精功集團也不得不破產重整。金良順的資本帝國陰雲籠罩。

如今隨著精功集團被凍結的股份解凍,正式進入司法重整,“精功系”旗下上市公司迎來了重生的曙光。

11月13日,“精功系”旗下上市公司精功科技(002006.SZ)和會稽山(601579.SH)雙雙發佈公告稱,因控股股東精功集團進入司法重整,出於對其財產的保全,

之前精功集團被司法凍結的股份悉數解凍。

這也意味著,精功集團所持精功科技和會稽山股份將可以進行司法拍賣了,這兩家公司或迎來“新主人”。

金順良的“至暗時刻”

精功集團始創於1968年,連續多年入選“中國企業500強”,形成了鋼結構建築、裝備製造、紹興黃酒、新材料、通用航空五大主導產業和大數據等培育發展產業,旗下擁有精工鋼構(600496.SH)、精功科技(002006.SZ)、會稽山(601579.SH)三家上市公司,被資本市場稱為“精功系”。不過目前,“精功系”已經不再是曾經叱吒風雲的資本系族。

早在今年7月15日,精功集團公告稱,由於受宏觀去槓桿等多重因素影響,資金出現流動性困難,公司發行的2018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未能按期兌付,構成實質性違約。該超短期融資券發行總額為10億元,應付本息金額為10.51億元。

兩天後,上海清算所又發佈公告稱,精功集團未能清償到期債務合計約21.1億元。

精功集團暗藏的債務危機由此被徹底掀開,並迎來了自己的“至暗時刻”,僅僅一天,其信用評級就從AA降到C級。

而在此之前的幾個月中,圍繞在這家公司已是一片風聲鶴唳。

4月2日,精功集團被北京市一中院列為被執行人。5月21日,精功集團發佈《關於新增資產被凍結及輪候凍結的公告》,其持有的上市公司會稽山、精功科技的全部股份已被司法凍結或輪候凍結,凍結期為三年。

“精功系”股份解凍迎轉機,500億帝國創始人或出局

近半年後,9月6日晚間,精功科技和會稽山發佈公告稱,精功集團於已經提出破產重整申請,公告同時表示,若精功集團提出的重整申請被法院裁定受理,可能導致公司實際控制權發生變更。

這也意味著,金順良一手創辦的“精功系”危機深重。

野馬財經注意到,精功集團也在破產重整公告中解釋,從2019年初開始,公司就積極尋求重組方案,但因為資產負債缺口較大,資產流動性不暢,且各類債權逾期後,債權人紛紛向各級法院提起訴訟,上市公司股權、公司銀行賬號等均被人民法院查封、凍結。所以公司已經無法清償到期債務,靠公司自身無法完成自我重組。

9月11日,精功集團被法院裁定破產重整。

資本弄潮兒遭遇“滑鐵盧”


一手打造昔日“精功系”的金良順,1954年出生於浙江紹興,有著資本市場的“能工巧匠”之稱。14歲時,金良順進入紹興經編機械總廠,彼時,他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木匠。

上世紀60年代,經編廠主要生產襪子機。金良順帶領著技術精英們,經過多次試驗研製出性能更高的新型經編機,提高了經編廠生產效率。改革開放後,經編廠快速發展,1988年,21歲的方朝陽加入工廠,成為工廠的一員。上世紀90年代,國有企業改制背景下,經編廠改制成為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功實現快速發展。

2002年,精功集團與輕紡城(600790.SH)第一大股東達成協議收購其股份,從而實現了對輕紡城的控制。雖然6年後輕紡城改姓國資,但也為金良順組建“精功系”積累了經驗。

一年後,精功集團又以55.5%的比例絕對控股長江股份,並將旗下鋼結構業務注入上市公司中,實現借殼上市。隨後,長江股份更名為精工鋼構。2004年,金良順在資本市場上再下一城,精功科技作為首批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成功登陸深交所。

自此,“精功系”旗下已擁有兩家上市公司,“系族”雛形初現。此時金良順開始走上人生巔峰,2007年,金良順初登胡潤富豪榜,排列第516名。

經過多次實戰,金良順資本運作手法更加嫻熟,此後,金良順通過增資擴股,又將擁有260多年曆史的會稽山黃酒收入囊中。2014年8月,會稽山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金良順大展“財技”擴張資本版圖,精功集團迅速成長為總資產逾500億元的資本巨頭。

截止目前,天眼查數據顯示,金良順是135家公司的實控人,這些公司種類廣泛,除了裝備製造、鋼構工程、紹興黃酒,還涉及汽車機電、房地產、航空等領域,甚至還包括廢物回收、體育文化、大數據。

然而,這一切隨著精功集團債務暴雷開始走下坡路。

“精功系”或成歷史

此前,精功科技、精工鋼構、會稽山的股權便已遭全部質押,償債能力堪憂。受到債務違約的牽連,三家公司的股價一路下跌,合計市值僅剩約100億元,與巔峰時的400億元市值相比蒸發超過7成。

市值蒸發的背後是精功集團的重重危機:精功集團2018財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而且歸母淨利潤鉅虧近24億元,同比近300%。同時,其總資產為517億元,負債規模達377億元,資產負債率超過70%。

隨著精功集團陷入危機,旗下公司紛紛受牽連,山雨欲來風滿樓。

精功科技2018財年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達九成。2019年上半年,精功科技歸母淨利潤虧損5400萬元,同比下降270%,2014年來首次出現虧損。

雖然會稽山業績沒有虧損但也出現同比下降的情況。2018年,會稽山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都同比微幅下降。但是,2019年上半年,業績卻出現進一步下滑趨勢,營收下降5.18%,淨利潤下降達20%。

相比上述兩家企業,精工鋼構最先擺脫了精功集團危機的影響。

精工鋼構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46.69 億元,同比增長 19.88%;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82億元,同比增長53.16%,已超過2018年全年淨利潤,業績相當亮眼。

公司曾發佈公告強調,公司的經營團隊、業務發展、品牌技術等都具有獨立性,不依賴於精功集團。精功集團發生的債務違約問題,對公司造成了負面影響,正在盡力消除。

如此背景下,上市公司去“金良順化”是減少精功集團債務違約負面影響的最好選擇。

野馬財經發現,9月4日晚間,精工鋼構實控人由金良順變為他的“後輩”方朝陽,金順良實際控制的三駕馬車僅剩兩駕。

精工鋼構的易主,也成為了“精功系”破局的重要節點,按照目前精功集團司法重整的後續來看,另外倆家“精功系”上市公司很可能步其後塵。

這對於精功科技和會稽山來說,未嘗不是新的機會。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