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西華鄉”

在南康的發展歷程中,曾經有一些地方合鄉並鎮,有一些地方被合併歸城。這也是為了各鄉鎮避免資源重複浪費,有利於政府集中財力物力搞建設,也是促進中心城鎮化發展的一個過程。這一次就讓我們來看看“西華鄉”的前貌吧!

消失的“西華鄉”

曾經的西華鄉

消失的“西華鄉”

(西華地圖)

西華位於江西南康市城郊,東鄰金雞鎮,南連三益鎮,西接浮石、赤土鎮,北通鏡壩、朱坊鄉,環城區西、南、北三面。總面積6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39185畝,耕地面積22200畝。轄17個行政村,319個村民小組。

消失的“西華鄉”

西華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最高點為南山,主峰海拔345米,最低點是洋壩的日頭,海拔110米,丘陵約佔49%,山區和衝擊平地分別約佔36%和15%,章江和赤土河流經中部。

西華氣候屬於中亞熱帶,冬冷夏熱,雨熱同期。年降水量較為豐富,4-6月為雨季。

西華之由來

消失的“西華鄉”

根據《南康縣地名志》記載,西華一名的由來是源於境內西華山古時建有庵寺,是縣城西外名山,解放後,以西華名鄉。西華在1958年屬紅旗公社;1959年屬蓉江公社;1961年屬蓉江區的西華、南水兩公社;1956年上述公社併為西華公社;

西華公社內有農機站、農具廠、磁瓦廠、樹脂廠、建築隊、採礦隊、林場等21個。

農業主要種植水稻、甘蔗,兼種花生、紅薯、菸草、豆類、黃麻、芝麻、瓜類、油菜等,葉坑曬菸,橙黃帶花紋,味濃清香,在縣內外享有盛名,麻田柿子個大肉厚,清甜可口。

1968年東山公社併入;1972年東山公社分出。西華公社在1984年6月改為西華鄉,2003年9月2日,撤銷蓉江鎮、金雞鎮和西華鄉,調整設立蓉江街道辦事處、東山街道辦事處。西華鄉併入蓉江街道辦事處。

西華教育

西華小學

消失的“西華鄉”

消失的“西華鄉”

西華小學是南康市第三小學的前身,位於南康市南水開發新區,學校創建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屬於私塾學堂,,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易名為南康縣南水中心小學,1960年易名為南康縣蓉江區中心小學,1967年易名為南康縣西華人民公社南水小學,1970年易名為南康縣西華中學附設中心小學,1975年改名為南康縣西華中心小學,1995年改名為南康市西華中心小學,2005年8月更名為南康市第三小學。

西華中學

消失的“西華鄉”

① 中學一角

消失的“西華鄉”

② 中學一角

說起西華中學,有許多人都會覺得陌生,但是說起南康第五中學,大家都十分熟悉,其實南康第五中學的前身就是西華中學,學校創辦於1971年,在2005年8月,學校更名為南康市第五中學,2014年3月更為南康區第五中學。

有多少小夥伴是西華中學的呢?

西華大樓

有多少人還記得西華大樓:西華大樓的對面就是水電大廈,現在的西華大樓已經有了時間的痕跡。

消失的“西華鄉”

田闢在西華

田闢,字思孟,南康人,居南康縣西華鄉(具體是哪裡人還有其他說法),田闢自幼好學不倦,能詩善文,且為人誠懇實在。田闢年輕時,與蘇東坡有交情。後來田闢因不滿朝廷昏庸,官場汙濁,辭官不做,回到了南康老家,過著隱士生活。自從蘇東坡訪問田闢後,就有了“蘇訪賢”的地名(又名蘇步坊,也有一說是蘇東坡拜訪賢女寺而得名),並一直沿用至今。

西華蘇訪賢收費站

消失的“西華鄉”

(蘇訪賢收費站地圖)

消失的“西華鄉”

在南康西華橋口村還設有一收費站,名叫蘇訪賢收費站,蘇訪賢收費站是江西省二級公路收費站點,不過在2009年2月21日蘇訪賢收費站被撤銷了。

西華章惠渠

解放後,在西華境內窯下壩的章江河上築壩截流,修築了中型引水工程——章惠渠。渠的南、北二幹流經西華公社8個大隊,受益面積4629畝。還興建了小(二)型水庫1座,築塘壩271座,總蓄水量13185萬立方米,水陂38座,機電提水89臺。有效灌溉面積19508畝。

消失的“西華鄉”

(章惠渠)

西華四眼橋

四眼橋:原名“舒家橋”,地處蓉江鎮西華嶺背村,用紅條石砌築,五墩四孔跨稍江。橋長49米,寬4米,高7米,拱跨10米。始建於明成化(1465-1487)年間,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毀於火,知縣胡希顏率義名王瓊等重建,三十一年(1522年)竣工。

消失的“西華鄉”

(四眼橋)

西華文物

南康西華嶺孜上出土了一個唐青釉雙復系小盤口陶罐子,屬於三級文物,據考證屬於唐代文物,陶罐為青黃釉雙復系泥質陶罐,小盤口,圓唇,溜肩,腹鼓,平底,肩部相對兩側有一對豎復系,罐肩部和上腹部拖有青黃釉,有垂釉現象。現存於南康市博物館內。

消失的“西華鄉”

(唐青釉雙復系小盤口陶罐)

西華英烈

西華這片土地上,湧現出了不少英烈,為了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從第一次國內革命時期至1985年止,西華鄉共有烈士63名,這樣的英雄不該被遺忘,跟隨小南一起銘記英雄英名!

謝君鴻 謝君標 江天標 江天彬 朱由忠 劉朝榜 盧興富 盧興輝 朱信榮 朱明亮 朱華榮 朱昌榴 朱經榮 劉慶希 張明魁 朱昌爛 朱家仙 謝佐芹 謝世鏞 聶邦森 朱祈榮 朱初榮 朱忠遠一朱敬修 朱忠進 朱敬棟 黃名儒 黃名仙 黃天明 謝朝珍 曾賢瑞 黎永發 吳邦發 廖寶湖 廖國龍廖西鬥 黃清明 張成仟 劉景山 曹德標 黃良億 曾文彬 曾文發 張餘干 朱棣榮 肖家林 範足良鍾慶瑞 劉金生 謝士任 林土井 朱家餘 曾昭旺 曾祥雲 廖昌全 劉天 曾祥仁 曾憲才 劉毓義吉同清 肖承榮 楊澤和 康登楷

還有兩位是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為國捐軀的烈士,因為種種原因,他們長眠於邊境陵園,我們同樣也應該銘記!

吉同清烈士

江西省南康縣西華鄉西華村人,1977年1月入伍,共青團員,53567部隊戰士,1979年3月犧牲,終年21歲.追記三等功。墓號:廣西憑祥市匠止烈士陵園5區2排14號。

肖承榮烈士

江西省南康縣西華鄉麻田村人,1976年1月入伍,中共黨員,53561部隊戰士,1979年3月犧牲,終年21歲,追記三等功。墓號:廣西憑祥市匠止烈士陵園5區5排8號。

雖然無法獲得烈士的照片,但是英烈的事蹟不能被遺忘,他們都是西華的英勇好男兒,都應該被銘記。

西華新事件

西華村黃氏文山公祠2019年1月28日(戊戌年臘月廿三小年 ),贛州南康西華村黃氏文山公祠重建落成慶典隆重舉行!醒獅舞龍,鞭炮齊鳴,鑼鼓喧天!來自大餘蘭溪黃氏的龍獅及武術表演精彩演出,共賀西華村蟻公塘黃氏文山公祠重修落成慶典。

消失的“西華鄉”

消失的“西華鄉”

展望未來

在建國以來,西華的經濟建設取得了輝煌成就,鄉村企業和個體經濟蓬勃發展,有樹脂、傢俱、腐竹、塑膠、板材等企業,市場貿易日益繁榮。區域內基礎設施漸趨完善,為人們的教育、健康等方面提供了便利。無論是西華鄉還是現在的西華,名字雖然有所變化,但是它一直都在那裡,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也不會忘記它的歷史。

消失的“西華鄉”

西華有著優越的地理條件和自然條件,勤勞奮發的西華人民在這片土地上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建設西華,未來的西華是一個經濟發達、科技進步、人民富裕的新西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