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水”行天下:在潮流更迭中堅守中國味道

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開始,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先後贊助了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了四屆奧運會、四屆亞運會,第六、第七、第八屆全運會等大型體育賽事活動。

(原標題:“魔水”行天下:在潮流更迭中堅守中國味道)

“魔水”行天下:在潮流更迭中坚守中国味道

■1990年,火炬手高舉北京亞運會聖火,在健力寶巨型罐輝映下出發 單位供圖

“魔水”行天下:在潮流更迭中坚守中国味道

■1984年,健力寶首赴第23屆奧運會 單位供圖

“魔水”行天下:在潮流更迭中坚守中国味道

■2016年,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搬遷到中國(三水)水都飲料食品基地新廠區。範肖明/攝

在我國飲料界,有一款曾被稱為“中國魔水”的飲料,它就是伴隨著一代人青春記憶的健力寶。它誕生於佛山三水。

35年前,作為中國第一個添加鹼性電解質的飲料,健力寶率先為國人引入運動飲料的概念。健力寶的logo,也與運動密不可分。頂頭的點是球類運動的象徵,下半部由三條曲線並列組成,如三條跑道,是田徑運動的象徵。從整體來看,圖形又如一個做著屈體收腹姿勢的體操或跳水運動員。

攜運動DNA而生的健力寶同中國體育有著不解之緣。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開始,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健力寶公司”、“健力寶集團”或“健力寶”)先後贊助了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了四屆奧運會、四屆亞運會,第六、第七、第八屆全運會等大型體育賽事活動。“要想身體好,就喝健力寶”的廣告語,更是風靡全國,家喻戶曉。

近日,記者走訪健力寶集團,瞭解這款“中國魔水”從研發到成為知名飲料品牌背後的人和事。

配方變飲品歷經128次試製終成功

20世紀80年代初,廣州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發出一種含鹼性電解質的“運動型飲料”。該研究團隊的主要成員歐陽孝等帶著這種飲料配方,四處尋找合作方,希望推動該“飲料”的商業化生產。

“配方要做成飲料,不是那麼容易!歐陽孝教授拿著配方去找了廣州的亞洲汽水廠、啤酒廠等,都沒有研製成功。”1998年被評為佛山市勞動模範的健力寶退休職工陳志棠回憶道。後來,歐陽孝通過時任廣東省乒乓球隊主教練區盛聯牽線,認識了三水酒廠(健力寶公司的前身)廠長李經緯(區盛聯的表哥),雙方達成合作。

當時作為三水酒廠的車間主任,陳志棠也加入了該款“運動型飲料”的研發隊伍。陳志棠告訴記者,把配方變成飲品,雖然看似只有一步之遙,然而這一步實在太難了。“每一次品評的結果都是一樣,又苦又澀,而且很稠,像漿糊一樣,無法讓人嚥下去。”

當健力寶飲料被首次研製出來交付品評時,有媒體這樣形容當時的情景:李經緯把飲料含在嘴裡,皺著眉頭細細品味,那感覺彷彿是喝了一口真正的馬尿。“譁”的一聲,他全部吐了出來:“不行,我都喝不下,沒人能喝下。”

之後,研發小組從香港買來已經上市的運動型飲料研究對比,並試圖用薄荷糖漿、蜂蜜等掩蓋藥味。幾番試驗、幾番失敗。“當時我們走入一個誤區,就是含鹼性電解質運動飲料的PH值一定要達到多少,後來團隊成員江兆基認為這個值可以適當調節,於是對此進行攻關。”陳志棠說。

1983年3月,一個春寒料峭之日。三水酒廠那個簡陋狹小的車間裡,十來個人站在一起,神色沉重緊張,帶著一絲興奮。一隻杯壁印著“先進生產工作者”紅漆字樣的白色搪瓷茶缸在他們的手上傳來遞去。缸子裡盛著的是一種橙黃色的飲料,那是經過了整整128次試驗後剛剛從灌注槍內打出來的液體。每個人都細呷一口,慢慢品味,相互交換著詢問的眼神。好久,有人喊了一聲:“味道好極了!我們成功了!”

奧運會一炮而紅巔峰時年銷售額超50億

研製成功的飲料通過啤酒廠的生產線灌注成玻璃瓶裝產品。不久,陳志棠和廣州體育科學研究所的一名工作人員帶著健力寶到北京參加第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會的運動飲料評比。“當時幾十種飲料一起參評,很多企業都打著‘營養素’的口號,而我們卻以‘運動’亮相。評比結果出來,我們的口感是第一的,但是包裝不行,玻璃瓶包裝坐飛機不能帶,意味著不能帶出國。”陳志棠帶著激動而又著急的心情和評比會議上一些好的產品包裝回到廠裡。

“回來跟李經緯彙報後,他當即決定做成易拉罐裝!”陳志棠說,當時國內還沒有一家企業擁有易拉罐的生產線。李經緯掘地三尺,最終讓香港的一家公司同意為其生產易拉罐。

1984年初,陳志棠帶著這些易拉罐和飲料去到深圳寶安縣罐頭廠進行產品灌裝。“這個廠有百事可樂公司的生產線,通過關係,我們利用他們的下班時間完成了首批兩百箱的產品灌裝。”

新款飲料被取名為“健力寶”,意思很直白,就是“健康”和“活力”,李經緯讓喜好書法的哥哥陳新鑑題寫了“健力寶”那三個日後為國人熟悉的字體,又請廣告公司設計了商標。

1984年4月7日,第十一屆亞洲足聯代表大會在廣州白天鵝賓館召開。會上,易拉罐裝的健力寶飲料首次亮相就獲得了認可,隨後順利通過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國家訓練局等部門的評比,成為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奧運代表團的首選飲料。

洛杉磯奧運會上,許海峰奪得手槍60發慢射冠軍,成為中國第一個奧運會冠軍,郎平帶領女排擊敗美國隊,李寧奪得個人三冠,中國摘得十五塊金牌。“健力寶”也由此名聲大振,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中華民族品牌,被日本的《東京新聞》稱為“中國魔水”。

一次次體育營銷和市場行銷的手段創新加上國家科技部門的權威獎勵(1988年,健力寶系列運動飲料的研製與應用獲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使健力寶飲料獲得了市場的追捧。到1997年,健力寶公司年銷售收入已超過50億元。

資料顯示,1984年,健力寶公司引進第一條155罐/分鐘的進口罐裝生產線;1985年,健力寶廠落成引進第二條生產線玻璃瓶裝,450瓶/分鐘,第三條生產線575罐/分鐘;1990年,引進第四條生產線,1100罐/分鐘;1992年,引進了2000罐/分鐘的生產線,是當時全亞洲最快的生產線之一。

“那時,產品供不應求,銷售需要什麼口味,我們就做什麼口味。大家都以能進健力寶廠為榮,工人工作積極性也高。1996年,做散工每月都有三四千元。”陳志棠告訴記者,1993年,健力寶與人民大會堂服務處合作,在北京開設分廠,他也被調至北京任管理生產的副總經理。

1993年,健力寶公司斥資500萬美元買下紐約帝國大廈第26層,作為健力寶美國分公司的辦公室進軍國外市場。當年12月20日的《紐約商報》刊登出這樣一幅照片:剛剛成為美國總統夫人的希拉里·克林頓和副總統戈爾的夫人談笑風生,舉杯共飲“健力寶”。

“亞運之光”大氣模罐佇立天安門廣場

“1990年北京亞運會,改變了我對健力寶的看法。”今年59歲的陳維堅曾是健力寶貿易公司總經理特別助理兼辦公室主任和經營企劃室總監,“親自見證健力寶參與亞運會,我很自豪。”入職健力寶公司之前,陳維堅是三水西南無線電廠的一名研發技術員。1989年,健力寶易拉罐生產線的射碼機壞了,在陳維堅的協助下,健力寶快速地維修好。沒想到這便成為了陳維堅職業生涯的轉折點,他加盟了健力寶。

1989年,“體操王子”李寧加盟健力寶集團。“李經緯在國家體育總局得知,亞運會的火炬要在亞洲包括中國大陸進行傳遞,韓國拿出260萬美金想拿下獨家贊助。知道信息後,李經緯就跟國家體育總局的人談,不能讓外國人拿著外國的產品在中國大陸傳遞。李經緯還授權李寧做特別助理參與談判。”陳維堅回憶道。

1990年,健力寶被選為第十一屆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專用運動飲料,獨家贊助第十一屆亞運會“亞運之光”火炬傳遞活動。火炬傳遞歷時一個月,途經全國10多個省、市、自治區,全世界約有25億人觀看火炬傳遞活動。“那時定了4條路線,我跟了廣東這條線,途經廣東、廣西、上海、河南、河北、北京等地,火炬傳遞在上午9點到下午2-3點進行,我們扛著攝像機、錄像帶等設備,跑了22天。”期間,除了跟拍,作為宣傳組的陳維堅還要去各個電視臺交接資料。“可以說是馬不停蹄還要分身有術,累得夠嗆,但激情滿滿。”

讓陳維堅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讓健力寶的戶外廣告牌豎立在天安門廣場。“凌晨2點,我們就提前來到天安門廣場,等到凌晨4點才被允許把直徑6米、高12米的兩個健力寶大氣模罐立起來。這也是迄今為止,天安門廣場允許放置的唯一企業宣傳牌。”陳維堅告訴記者,亞運火炬手高舉北京亞運會聖火,就是在天安門廣場的健力寶巨型罐作背景的情景下出發的。

與陳維堅的經歷不同,毛稱元是從原廣州軍區政治部轉業入職健力寶,成為公司的一名公關人員的。“當時很多地方可以選擇,但是同事都推薦我去健力寶,想不到一來就呆了20多年。”毛稱元說,他見證了健力寶的輝煌與低迷,再到後來的騰飛。“作為健力寶的普通職工,我們一直對這家企業懷有深情。”毛稱元如是說。

2002年,健力寶集團由國有轉為民營。2016年,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遷都中國(三水)水都飲料食品基地新廠區。如今,在健力寶的展廳裡,依然展示著輝煌史料:1986年廠區落成時,國家乒乓球隊員在球拍上的簽名;郎平等女排隊員在排球上的簽名;健力寶組建中國健力寶少年足球隊赴巴西留學的印記;1996年,健力寶一次性向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捐款1000萬元人民幣,用於在全國多個省區的貧困鄉村援建40所希望小學;等等。

重回大眾視野借力“國潮”再度出發

今年33歲的吳倩妮是個“健二代”,對健力寶有著深厚的感情。為了能進健力寶工作,她高考填報志願時選的都是食品相關專業。上世紀90年代,吳倩妮的媽媽進入健力寶的果汁廠成為一名服務員。“那時,健力寶的效益很好,經常發福利,有衣服、帽子、雨傘、飲料等。那會我還在上小學,把飲料帶去學校,同學們都投來羨慕的眼光。”吳倩妮說,“媽媽進廠後收入提高了,家庭生活條件也提升一個檔次。那時買一臺聯想的臺式電腦要8000多元,但是我媽媽毫不猶豫就買給我了。”

小時候,吳倩妮經常去果汁廠,也跟著媽媽參加企業的遊園會。“原來一個企業是這樣的,規模可以這麼大。”當時吳倩妮就想,長大後要進入健力寶工作。但是這個想法沒得到媽媽的支持。“她怕我表現不好會影響公司。”

2008年,大專畢業的吳倩妮通過考試進入健力寶,到飲料廠做了一名QC(質量控制員)。她要根據標準去檢測產品從投料到成罐是否符合質量要求。旺季時,吳倩妮只有在媽媽倒班的時候兩人才能見上一面。“2011年,媽媽退休,家裡一直保存著媽媽1994年參加‘愛我健力寶’勞動競賽二等獎的證書,以及健力寶誕生十五週年和健力寶大廈落成的紀念品。”

“以前剛進公司,同事們都說這是誰誰誰的女兒。現在坐班車回家,下車時看到媽媽,同事都說這是倩妮的媽媽。”如今,已是健力寶食品安全中心食品安全部主任的吳倩妮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公司和媽媽的認可。

隨著越來越多飲料品牌在國內發展起來,十多年來,幾度易主的健力寶的“霸主”地位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衝擊。“剛進公司那會兒,我跟同學說在健力寶工作,大家都問:健力寶還在嗎?”吳倩妮說,“感覺忽然間從天堂掉到了地獄。”

不過,擁有三十多年發展經驗的老品牌健力寶很快轉變發展策略,不再一味地賣品牌情懷,而是有針對性地進行變革、創新,以全新的包裝和熟悉的味道強勢迴歸大眾視野。

“這就是中國健力寶!”曾經的“中國魔水”健力寶喊出了新的口號,欲借“國潮”風重回主流賽道。健力寶將錦鯉護體、招財熊貓、MadeinChina三大元素以極具中國風韻的形象展示在罐身。這是讓人喝完捨不得扔的罐子。

2019年10月31日,由《第一財經》雜誌主辦的“2019消費者最喜歡的品牌和新國貨”頒獎盛典上,健力寶榮登“2019年度新國貨”榜單,榮獲“新國貨【營銷獎】國潮榜樣獎”,成為深入消費者心中的“新國貨”。

這也讓吳倩妮重拾信心。“雖然我沒有在朋友圈宣傳我們的文化罐,但是老同學都在微信裡找我,想讓我幫他們購買這個系列的產品。”大家的這一舉動讓吳倩妮對自己的工作重新充滿了自豪感。

“當代年輕人,他們喜歡潮,也喜歡國潮。”健力寶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蔡國良表示,年輕人成長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對於國貨更有情懷和信任感。“35年來,健力寶一直在堅持自我,堅持做好中國民族品牌。國貨正當紅,健力寶的創新之路還在繼續。沉甸甸的獎盃,寄託著消費者對健力寶品牌的感情與寄望。未來,健力寶將繼續做好新國貨的國潮榜樣,不負消費者的肯定與支持。”蔡國良說。

記憶館

●1984年,健力寶飲料被定為第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首選專用飲料,被日本媒體譽為“中國魔水”。同年,廣東運動飲料廠成立。

●1985年,健力寶飲料被評為首屆全國最佳運動飲料,並榮獲國家體育科技進步獎,被定為人民大會堂國宴飲料。

●1988年,健力寶系列運動飲料的研製與應用獲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9年,“體操王子”李寧加盟健力寶集團。

●1990年,健力寶飲料被選為第十一屆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專用運動飲料,獨家贊助第十一屆亞運會“亞運之光”火炬傳遞活動。

●1992年,健力寶組建“健力寶少年足球隊”赴巴西留學,成就了一大批後來活躍在中國足壇的風雲人物。

●1994年,中國科學院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將國際編號為三五○九號的一顆小行星命名為“三水健力寶星”。

●1996年,健力寶系列飲料被指定為中國航天指定飲品,健力寶集團向中國航天基金會捐贈人民幣1000萬元。

●1997年,“健力寶”商標被國家工商局認定為第一批“中國馳名商標”。

●2004年,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中,健力寶品牌價值以102.15億元,排行第43位,列飲料業第一名。

●2008年,健力寶集團成為廣州2010年亞運會運動飲料贊助商。

●2018年,中國健力寶“麒麟杯”U12少年足球錦標賽成功舉辦,並由健力寶集團出資組織麒麟杯總冠軍隊及健力寶少年足球訓練營優秀代表赴俄羅斯觀看世界盃決賽。

●2019年,“健力寶杯”U12少年足球錦標賽成功舉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