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招娣:“独臂”比赛的拼命三郎,中国女排冲出亚洲的“助推器”

中国女排一直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从上个世纪开始,她们就已经是国际顶尖球队了,时至今日,中国女排依旧会在国际大赛上摘金夺银。

中国女排的灵魂人物是郎平指导,从球员时期到教练时期都是如此。但是球员时期,中国女排的核心人物可不仅仅只有郎平指导,还有陈招娣。

陈招娣:“独臂”比赛的拼命三郎,中国女排冲出亚洲的“助推器”

中国女排精神的缔造者,为国家拿下无数荣誉

提起陈招娣,可能现在的球迷不是非常熟悉,但是一直关注排球的老球迷一定不陌生。陈招娣1955年生人,中国女排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开始角逐世界冠军。陈招娣在这一时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说是中国女排的功勋战将。从70年代末开始,中国女排先后拿下了亚锦赛冠军、世界杯冠军、亚运会冠军,陈招娣都是队中的核心球员。

1972年,十八岁的陈招娣先后进入杭州业余体校和北京体院青训队训练,天赋出众的她经过专业系统的练习,进步的非常快。1973年,毕业后的陈招娣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陈招娣:“独臂”比赛的拼命三郎,中国女排冲出亚洲的“助推器”

到了1974年,球技出众的陈招娣顺理成章的进入了八一女排,在国内比赛崭露头角。很快,她便得到了国家队的青睐。1976年,陈招娣应招进入国家队训练

陈招娣进入国家队的时期正是中国女排崛起的时期,她们开始走出亚洲,决心在世界比赛上拿名次。1977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上拿到了第四名,1978年在世锦赛上拿到第六名,亚运会上拿到亚军。这一时期的女排还没有展现出世界霸主的锋芒。

所幸当时的中国女排从上到下都有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不拿成绩誓不罢休。很快,在1979年亚锦赛的赛场上,中国女排便拿到了亚洲冠军。从这时候开始,中国女排走向巅峰。1981年,陈招娣被调至领队位置,在同年的世界杯上,中国女排首次拿到世界冠军。

陈招娣:“独臂”比赛的拼命三郎,中国女排冲出亚洲的“助推器”

转型成为教练

1982年,陈招娣带领中国女排再次拿到世锦赛和亚运会冠军。中国女排开始确立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1983年,陈招娣开始逐渐转型。

陈招娣不仅排球技术精湛,更是一位非常全面的人才。1983年她出任“八一”女排副政委,这也为陈招娣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到了1986年,陈招娣成为国青队的主教练,此后升任中国女排的主教练,以教练的身份带领中国女排继续前行。

陈招娣:“独臂”比赛的拼命三郎,中国女排冲出亚洲的“助推器”

严于律己,用行动诠释什么叫女排精神

纵观陈招娣的排球生涯,可以说是非常成功,这一切都源自于她的自律。在女排训练结束之后,陈招娣总是会加练一会,这也是在跟自己较劲。除了训练刻苦之外,陈招娣顽强拼搏的作风也是促使她成功的重要因素,她“独臂”征战比赛的事迹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

那是1978年,陈招娣完成国家队训练任务,回到八一打全国比赛的时候,陈招娣左臂受伤了。到了1979年,陈招娣征战亚冠,与日本的一家俱乐部进行比赛,在一次拦网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她不慎受伤,桡骨断裂。可是后面还有比赛,在经过两个月的修养之后,陈招娣还没有痊愈便匆匆复出了,她用绷带吊起左臂,用单手完成了比赛。

陈招娣:“独臂”比赛的拼命三郎,中国女排冲出亚洲的“助推器”

陈招娣这么做很好的彰显了女排精神,更是展现了一名解放军的顽强作风。很多人都说文艺兵和体育兵没有真正的军人气概,可是从陈招娣的身上,我们很好地看见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作风。

后来也有人问陈招娣什么是女排精神,陈招娣是这么说的:

“热爱事业,团结协作,兢兢业业,持之以恒,吃苦耐劳,永远坚持拼到最后一刻。个人强不算强,集体强才是真正的强大,为理想而努力奋斗!”

从陈招娣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的出来,她是一名使命感极强的运动员,并且为了成绩可以付出一切,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陈招娣:“独臂”比赛的拼命三郎,中国女排冲出亚洲的“助推器”

在场上,陈招娣技术全面,激情四射。她很会利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和带动队友。1981年世界杯的时候,陈招娣因为抢一个传球,不慎和队友撞到一起,伤到了腰部。她没有选择下场,而是继续带伤作战。直到后来拿下冠军,陈招娣已经痛到无法站立了,最后还是依靠队友将她背上了领奖台,我们不得不佩服这样的陈招娣。

对于陈招娣的贡献,解放军也是予以了肯定。2006年,陈招娣正式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体育界的第一位女将军。其实在陈招娣因为疾病卸下教练的职务之后,担任过许多文职职务,陈招娣先后担任总政文化体育局局长、总政直工部副政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

对于这些任命和工作,陈招娣总是尽职尽责,很好的完成任务。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国家也是厚待了这位功勋运动员。

陈招娣:“独臂”比赛的拼命三郎,中国女排冲出亚洲的“助推器”

对于国家的嘉奖和厚爱,陈招娣是这么说的:

“如果说夺冠是运动员的执著追求、当将军是士兵的光荣梦想的话,那么现在,我真的是美梦成真。不过,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

与病魔作斗争,遗憾离世

世事无常,这样一位出色的中国运动员却饱受病痛的折磨。在病魔面前,即便是陈招娣这么坚强的人,最终还是败下阵来。2013年4月1日,陈招娣的病情突然恶化,医院进行了及时的抢救,但是最终还是没能挽留住陈招娣的生命。

对于陈招娣的离开,业内人士无不惋惜,国家排管中心是这么评价的:

陈招娣为中国女排在世界上获得“五连冠”的辉煌成就,为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精神的传承,为中国女排“全面快速、灵活多变”的技战术特点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陈招娣同志是体育界在军队唯一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女军人,她的英年早逝是全国排球界的一大损失。

陈招娣:“独臂”比赛的拼命三郎,中国女排冲出亚洲的“助推器”

纵观陈招娣的一生,是光荣且没有遗憾的一生。人生的意义不应该用时间,而应该用深度来衡量。无疑,陈招娣亲手筑起了女排精神,并且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女排精神。正是因为她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中国女排在世界上才有了今日的地位。

我们必须要感谢这样一位运动员,她的精神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之中。我们也希望中国女排能够将老一辈的精神传承下去,并珍惜现有的一切,将女排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