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童芷苓,到底有多大能耐

童芷苓,京劇旦角大師,自幼受家庭薰陶,11歲即能演出《女起解》。後拜近雲館主及張曼君等為師,與二哥童壽苓、弟弟童祥苓、妹妹童葆苓一起使“童家班”揚名京劇界。1939年拜荀慧生為師,並向王瑤卿問藝。後又拜梅蘭芳為師。

她的戲路極寬,不拘成規,表演細膩,善於刻畫人物。具有梅神、荀韻、程腔、尚骨。她在唱法上,以“荀派”的爽朗俏麗為基調,適當揉和“梅派”的典雅華貴和“程派”的含蓄委婉,於豪放中有細膩,在柔媚中見端莊,令人感到清新別緻,獨具一格。她的唸白功力深厚、情緒充沛、節奏鮮明、感人肺腑。她多才多藝的非凡才華,一直為世人所稱頌。

“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童芷苓,到底有多大能耐

童芷苓是跑過江湖的藝人,風裡走,雨裡行,自然和李玉茹這樣的科班學生、言慧珠這樣的摩登小姐不同,她有股極惡劣的風塵氣。臺上不嚴肅,倒是這股風塵氣,使她演起《大劈棺》、《紡棉花》來,格外傳神,有時候還能來個彩旦。

據老戲迷回憶,40年代,童芷苓大紅大紫的時候,經常因應酬誤場,忘詞也是家常便飯,唱《鐵弓緣》,一開口卻是“青春整二八,生長在貧家。”不過她臺緣極好,捂著嘴一樂,臺上臺下笑成一片,一場舞臺事故就這樣過去了。

“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童芷苓,到底有多大能耐

顧正秋回憶錄裡,說當年戲院約《八五花洞》,一邊是童芷苓等四個名角,一邊是她們幾個戲校剛畢業的學生,顧正秋們自知名氣不如,就認真排練,演出時,童芷苓又誤場了,臺下觀眾起鬨,童一點也不在乎。臺上,戲校學生的四個潘金蓮的手勢、眼神、臺步完全一樣,臺下立刻掌聲如雷,把名角們壓下去了,童芷苓回到後頭,把扇子一扔,“姑奶奶不唱了。”

當年她和言慧珠、吳素秋、李玉茹並稱四大皇后。這四人年紀相仿,戲路接近,色藝雙絕,是坤旦藝術的代表人物。她們雖然是四大名旦的學生,但基本完成了旦角藝術的女性化。表演清新美麗、大方自然,有一股擋不住的女性美。

言慧珠專工梅派青衣花衫,是繼承梅蘭芳戲路最全面的學生。但也能演《得意緣》、《戰宛城》這樣的花旦戲和《扈家莊》這樣的武旦戲。據說也演過《大劈棺》。當年童芷苓和她打對臺時,童芷苓祭出“劈、紡”這兩出票房法寶,因這兩出帶點“粉戲”色彩,王瑤卿對自己的弟子下了戒嚴令“王門弟子不許演紡棉花”,言慧珠就別出新裁,搞了一出《戲迷小姐》,也是南腔北調,各顯其能。

“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童芷苓,到底有多大能耐

吳素秋和李玉茹是同學,同是中華戲校“玉字科”的學生,吳素秋沒出科就自己跑碼頭去了,拜尚小云學荀慧生,四大皇后中她紅得最早,“劈紡”二劇也是她最先演火的。她如日中天的時候,童芷苓才暫露頭角,雄心萬丈的童芷苓就敢和她打對臺,童就是一部對臺史,除了自己的老師四大名旦,基本是神擋殺神,佛擋滅佛。不過才二三年,吳素秋就激流勇退,結婚息影了。

文革之後,言慧珠香銷玉壎,李玉茹、吳素秋力圖復出,無奈物是人非,風華不在;童芷苓倒是迎來了第二春,劇院不是讓我給青年演員讓戲嗎?好,我讓!我到別處演去,帶著自己的班子全國巡演,闖出一番新天地,四五十年代的名旦中,能成功復出也只有她和趙燕俠二人。應該在說在這一時期,她的戲已入化境,對比一下她和吳素秋此時留下的《鐵弓緣》和《烏龍院》,明顯高出後者。和李玉茹相比,論花旦戲,李玉茹規矩,童芷苓出彩,童似稍高一籌。

童芷苓本工花旦,但青衣、花衫、刀馬也不在話下。最令人稱道的就是她的“四大名旦”一腳踢。雖說別的旦角也能來,不過能達到童芷苓這個水平的,屈指可數。

“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童芷苓,到底有多大能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