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復生院士:30歲破格晉升!重慶大學史上最年輕教授

他,1978年參加高考,同年9月進入合肥工業大學稀有金屬專業學習。1982年從合肥工業大學畢業後進入重慶大學就讀金屬材料碩士研究生。1985年,重慶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1992年,在他30歲時被破格晉升為教授,成為重慶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

他在鎂合金科研方面成就卓著,是國際著名的鎂合金科學家,已在國際著名刊物發表SCI收錄論文450多篇,出版著作12部。曾連續擔任四屆國際鎂合金大會主席,兼任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鎂及鎂合金技術委員會”主席和國際刊物《Journal of Magnesium & Alloys》主編。

他是中國千億鎂產業的開拓者之一。在他的推動下,鎂合金新材料開始大規模地應用於製造業,正著力提升我國在汽車、交通等工業製造領域的國際競爭力。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潘復生。

潘復生院士:30歲破格晉升!重慶大學史上最年輕教授

專業選擇 “幹一行、愛一行”

1978年,潘復生考入合肥工業大學“稀有金屬”專業學習。那是一個特殊的年代,中斷了十年的高考制度正式恢復。大批知識青年希望通過這場公平的考試改變自己的命運,實現自己的大學夢。正是這一年,潘復生14歲高中畢業。半年後他就站上了高中的講臺,將要與臺下的學生們一同備戰高考。

在那短短的幾個月中,作為一名比一些學生年齡還要小的老師,潘復生為了將物理、化學教好度過了無數個不眠之夜,卻根本沒有顧及自身其它課程的高考複習。幸運的是,他當年給學生出的一道化學題正好是當年的高考題。

“因為我是高中畢業班老師,教的又是物理和化學這兩門非常重要的科目。我當時想的只是一定要把這兩門課程吃透,把我的學生先教出來,讓他們考出好成績。這對我來說,更多的是在那種環境下的一份責任,一種互助友愛團結的感情,這是推動我這麼做的最大動力。雖然這麼做以後,我自己會沒有時間複習其他科目,高考成績會受到影響,但我不能拋棄這份責任。”潘復生每每回憶起當時的情況,都有無盡的感慨。

談到對於專業的選擇,潘復生院士坦言當時選擇報考志願時十分迷茫:“選擇這個稀有金屬專業,有一定的偶然性,也有一定的原因。我選擇這個專業可能是因為當時教過物理和化學,特別是化學讓我對各種金屬元素都有了一定的瞭解。”

對於這一點,潘復生院士的妻子湯愛濤教授也有同感。她說:“我們這一代人並不完全是自己選自己喜歡的專業,更多的是被社會選擇的,我們都是慢慢地‘幹一行、愛一行’了。”“其實如果你選擇的專業,對國家、對社會有利,你自己又喜歡,那我就覺得是值得把它做好的。”潘復生補充道。

“鎂”的事業 “鎂”的夢想

20年前,鎂作為輕金屬,還鮮有人知曉它巨大的發展潛力與價值。20年後,鎂合金的研究與應用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國的鎂合金技術與產業發展,正逐步引領世界科技潮流。

2000年,著名科學家師昌緒、左鐵鏞等五位院士聯合向中央有關部門寫信,呼籲國家重視鎂合金產業發展。他們的建議與呼籲很快引起了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自此,中國鎂合金發展的春天到來了。

潘復生院士:30歲破格晉升!重慶大學史上最年輕教授

2001年,重慶市鎂合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重慶大學成立;2007年,在國家有關部委的支持下,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掛牌成立,這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個國家級鎂合金研究平臺。

20多年來,潘復生和他的團隊致力於解決鎂合金材料塑性差、加工成形難、純淨度低等關鍵性難題,承擔完成了一批重要的國家級項目和多個重要的國際合作項目。在高塑性鎂合金、先進成形加工技術和深度純淨化等領域取得重要創新成果,他們為我國鎂科學技術與產業的發展壯大和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貢獻。

如今,在潘復生的引領下,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鎂合金研究中心,而潘院士就是這艘巨輪的領航員。

在中心展覽室中,潘復生指著一款型材向我們介紹:“像這一塊大型材,當我們第一次向一家國際汽車巨頭展示的時候,他們都不相信,認定這一定不是由鎂合金製造的。因為他們認定在全世界範圍內都不可能做出這麼大這麼薄的鎂合金型材。”

他自豪地說:“我們重大通過這些年在鎂合金上的不斷努力,做出了世界上最寬的板材,最大的型材。”

成長與傳承 科學規劃人生

回憶起鎂合金中心的草創時期,潘復生的助手蔣斌教授無限感慨,他說,二三十年前,重慶大學材料學院的整體實力真的不是很強。但在潘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抓住了國家發展的機遇,從鎂合金這個領域去突破,集聚培養了一批批人才、一支支團隊,實現了人才的培養傳承和接續奮鬥,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績。

潘復生院士:30歲破格晉升!重慶大學史上最年輕教授

“人的發展一定要將大目標和小目標相結合。”潘復生如是說。“很多人只看到了眼前的小目標,沒有長遠的大目標,這樣的人很難有堅持的動力與信念。如果有一個長遠的大目標,那麼即使你這個小目標出現了問題,看到大目標在前面,也會去調整自己的小目標,這樣的發展才有可持續性。”

“把工作變成你喜歡的事情,才能做得更好。一定要發揮自己的特長,揚長避短,圍繞著你的大目標,把一個又一個的小目標分層次分階段地推進。當你的大目標和社會、國家結合在一起時,那麼你的目標很容易得到社會和國家的支持,你的環境就好了。當你的小目標和大目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並和周邊的社會相融合的時候,那麼你很容易得到周圍人的幫助。大家齊心協力,有利於共同堅持自己的信念與目標。”

“我不太贊成你們大學生,非常執著地去堅持一個辛苦而且無味的工作,那個很難創新。一定要在一個愉快的、愛好的環境中才能做到更大的創新,才能實現你的理想。”潘復生鼓勵當代大學生們時說道,“我們國家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其實在最近十年中,進步都非常快。GDP總量已經世界第二,科技在一些方面也取得了一定優勢。但為什麼在一些地方還遇到了問題,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科學普及不到位。”

事實上,潘復生是一個典型的多面手。他不僅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頂尖的鎂合金科學家、國家鎂合金工程技術中心主任,而且他還擔任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科學出版社《大學科普叢書》主編。對於科普教育,他認為目前我們國家應該把科普放在科技創新的第一位:“只有科普上去了,具有科學素養的人口比例提高了,我們的科技創新才能有可持續性,我們的經濟質量才能長時間可靠地發展。”“也許下一步,我們科普真正大的突破,在於你們年輕人。”

學術“燈塔” 勇當領路人

談及潘復生,他的學生們都深有同感:他總是工作到很晚很晚。2017級博士生彭鵬已經博三,在他的印象中,潘復生每天晚上都會特別晚才回家。由於身兼多職,他白天有很多事務性的工作要處理。很多學術研究與學生事務,潘復生只能留到晚上才可以騰出時間做。彭鵬對這樣一件小事印象深刻:“我以前寫過一個項目申報書,寫完初稿就發給潘老師了。等到第二天早上打開電腦,我就收到了潘老師的回覆,回覆時間是凌晨兩點鐘。”

潘復生院士:30歲破格晉升!重慶大學史上最年輕教授

博士生米曉希去年9月加入潘復生院士課題組,他也深深地為潘院士的勤奮所打動。“我去年來到組裡,第一次看到這樣德高望重的老師,每天晚上可以工作到兩三點。我們學生一般晚上十一二點就離開實驗室了,但有幾次因為一些事耽誤到可能兩三點鐘才回寢室。當走出教學樓時,路燈都已經關了,很黑的一條路上,卻可以看到三樓潘老師的房間還亮著燈。當時心裡就有一種感覺,也是一種觸動吧,覺得那不僅是指引學術的燈塔,也是漫漫人生路上一盞指引前路的燈塔。”


1993年,蔣斌考入重慶大學冶金及材料工程系,當時潘復生已晉升為教授並擔任冶金及材料工程系(後更名為材料學院)副系主任。2003年,蔣斌加入了重慶市鎂合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不久後被批准為國家鎂合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為潘復生團隊的一員。當提起“亦師亦友”的潘院士時,他仍深刻地記得第一次與潘院士見面時的場景:“我現在都記得他在師生見面會上說的那句話——你在上中小學的時候不要隨便去懷疑那些老師教的東西,但上大學以後你要開始學會懷疑。我的理解就是,學知識階段更應該先沉下來學習,而不是先去質疑。”

鐵漢柔情 攜手師生共築未來

“其實你說一個人,在工作生活中他對事情的態度是一樣的,在生活中他也是一個很認真的人。比如說像一般男同志,相對來說比較隨性一點兒,房間裡面可能不是很整潔。但他年輕的時候房間也是收拾得乾乾淨淨,很有條理的。”潘復生的妻子湯愛濤這樣描述自己的丈夫,她是潘復生院士團隊的骨幹成員之一,幾十年來也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當我們問起她是否有一些話想通過我們送給潘院士時,她說:“我還是希望他多關愛一下自己,不要什麼都是考慮工作。有好的健康,才能更好的工作,才能去完成更想完成的事。”幾十年來他們相互支持,共同努力探索鎂合金的新世界,成就了一段佳話。

“他雖然看起來很嚴肅,但實際上是很柔軟的一個人。”無論是蔣斌、湯愛濤,還是潘復生的學生們,都不約而同地說到潘院士柔情的一面。

今年剛剛開始博士生涯的楊麗提到:“我們入學的時候潘老師就會特別明確的指出,我們讀了研究生過後,就不能向家裡要一分錢,一定要做到經濟獨立。”

事實上,潘復生院士對於學生的關心與指導不僅僅停留在學術層面,更會盡自己所能地為學生解決生活上的困難。

“潘院士是一個很嚴謹的人,他這種嚴謹有的時候甚至近乎苛刻。”博士生米曉希講道。“但在其他事情上,特別是對於我們生活上的事情,潘院士都非常包容理解,對我們十分關心和照顧。”蔣斌補充道。

在重慶大學九十週年校慶到來之際,潘復生對重大的很多方面感到驕傲與自豪。輝煌的歷史與蓬勃發展的現實交相輝映,九十年的禮讚訴說著重大美好的前程。

他對重慶大學未來的發展寄予厚望,希望學校在今後學生的培養質量、教師的水平和科研創新的影響力上,都能夠在今後幾年、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當中,有更高的目標、有更高的追求,希望能夠實現我們共同的夢想。

正如潘復生院士所說:“只有科普上去了,科學比例提高了,我們的科技創新才能有可持續性,我們的經濟質量才能長時間的可靠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