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650億投資大佬被查,三家上市公司撇清關係,一文揭開真相

昨日晚(11月13號),海康威視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胡揚忠、龔虹嘉於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原因是兩人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加妹在企查查搜了下,海康威視在2001年成立, 2010在深圳上市。

身價650億投資大佬被查,三家上市公司撇清關係,一文揭開真相

海康威視主要做人工智能算法的,與視覺相關的產品。以前做安防監控,現在開始在存儲和機器人上發力,比如無人駕駛、機器人。

這次被調查,到底兩個董事長披露了什麼信息涉嫌違法違規?

今日(14號)海康威視發表了一則公司公告,但是也未說明因為何事披露違規違法。

身價650億投資大佬被查,三家上市公司撇清關係,一文揭開真相

幾乎同時,擔心被牽連的中源協和也發了一條類似公告。(龔虹嘉擔任中源協和的董事長一職。)

身價650億投資大佬被查,三家上市公司撇清關係,一文揭開真相

公告中稱,被立案調查的事件涉及當事人為海康威視核心經營層實施的股權激勵方案。

此調查是針對龔虹嘉個人的調查,與本公司和本公司其他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無關。

隨後富瀚微也發表了和中源協和類似的公告。(龔虹嘉擔任富瀚微公司的董事長一職。)

身價650億投資大佬被查,三家上市公司撇清關係,一文揭開真相

1、龔虹嘉此次被查與海康威視核心經營層的股權激勵方案有關。

2、海康威視此次激勵方案的實施,是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

關於股權激勵的更多細節沒有披露,具體的結果等證監會。

一、海康威視從建立到今的股權變動

海康威視在2001年成立,成立時只有兩個股東。

第一大股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二研究所,持股51%。

第二大股東:龔虹嘉,出資245萬元,持股49%。

龔虹嘉作為天使投資人,任副董事長。公司的董事長為陳宗年、總經理胡揚忠。

陳宗年、胡楊忠、龔虹嘉三人在海康威視的職位,從成立至今未變。

身價650億投資大佬被查,三家上市公司撇清關係,一文揭開真相

身價650億投資大佬被查,三家上市公司撇清關係,一文揭開真相

資料顯示,陳宗年、胡楊忠、龔虹嘉三人都是華中科技大學的校友。

陳宗年、胡楊忠兩人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五十二所工作,兩人打算創業,但是缺少一些開公司經驗和編碼技術。

而龔虹嘉正好有,加上他早年創辦德生收音機的寶貴經驗,三人一拍即合。

於是成立了海康威視公司。

身價650億投資大佬被查,三家上市公司撇清關係,一文揭開真相

陳宗年作為第一大股東(中電海康)委派的董事長,不在海康威視領取報酬,也不持有海康威視的股份。

胡楊忠作為公司董事和全職總經理,在海康威視領取報酬、接受股權激勵,持有公司1.95%股份。

龔虹嘉作為天使投資人,任董事和副董事長,不在公司領取報酬,持有公司13.43%股份。

海康威視最近的股權結構如下圖:

身價650億投資大佬被查,三家上市公司撇清關係,一文揭開真相

二、投資大佬龔虹嘉曾花1億做股權激勵賺800億元

據網上資料顯示,這位投資大佬個人擅自承諾,給公司員工做股權激勵也並非首次了!

海康威視成立初期(2004年),龔虹嘉就向經營團隊承諾,如果公司經營狀況良好,就將自己15%的股權轉讓給他們,用作股權激勵。

大佬出手果然大方,授予價格按當時海康威視淨資產的5折價格轉讓!

要知道,這個時候海康威視才成立3年,淨資產能有多少?這相當於白送啊~

身價650億投資大佬被查,三家上市公司撇清關係,一文揭開真相

加妹在這裡解釋下,股權激勵授予定價一般有三種形式:

1、按註冊資本定價。這是一種最簡單的定價方式,適用於初創企業,註冊資本和淨資產相當,沒有其他數值作為參考。

2、按融資估值定價。這種適用於互聯網科技公司,用融資反映內在價值,新一輪融資估值的可信度較高。

3、按淨資產定價。按照公司淨資產作為設定依據,是一種最為接近公司真實價值的方式。適用於傳統企業。

加妹提醒做股權激勵的公司,在進行股權轉讓時,如果轉讓價格低於股權對應的淨資產份額,都會被視為轉讓價格偏低。

轉讓價格明顯偏低要有正當理由,應當向稅務機關提供相應證據材料。

這次股權激勵,是龔虹嘉自己一個人的承諾,大股東無需承擔此責任,相當於龔虹嘉自己掏錢給員工股權激勵。

身價650億投資大佬被查,三家上市公司撇清關係,一文揭開真相

公司的經營團隊也不負眾望,根據資料顯示,海康威視在2003年就獲得盈利,2005年盈利總額超過4500萬!

2007年,龔虹嘉將所持的 15%股權以 500萬元價格轉讓給員工持股平臺(威訊投資)。此時公司的淨資產已經超過6億了。

另外龔虹嘉,將1%的股權轉讓總經理胡揚忠和副總經理鄔偉琪兩人,轉讓價是按照當時公司5億估值計算的。

自掏腰包給1億員工做股權激勵,龔虹嘉真是“狠得割肉”!

身價650億投資大佬被查,三家上市公司撇清關係,一文揭開真相

但俗話說“狠不著孩子,套不到狼。”,和經營團隊分享果實後,公司業績更是扶搖直上,龔虹嘉也從海康威視收穫豐厚的回報。

根據公司公告,龔虹嘉多次減持,算上分紅、股票增值,收益約有超百億元。

2001年投資了200多萬,經過幾年的發展,收益超百億。這麼高的投資回報率,龔虹嘉被評為“中國最優秀的天使投資人”也不足為奇了!

可以說龔虹嘉對人才的大手筆,不亞於任正非。加妹在一則資料中看到:

龔虹嘉在投資另一家公司時,看到一位編解碼技術天才,招其入夥。

但對方提出三個條件:第一,不坐班,只在家幹活;第二,先給一筆錢,保證下半輩子後顧無憂;第三,只籤一年合同。

這麼苛刻的條件,龔虹嘉一口氣全答應了。

由此可見,龔虹嘉的投資成功,並非偶然。對人才的尊重,除了錢大概沒有什麼更令人大受鼓舞了。

即使放到現在,能有幾個老闆這麼大方給經營團隊送千萬價值的股權呢?

三、上市後,先後四次進行股權激勵!

大概是看到第一期股權激勵的高額回報後,海康威視從2010年上市後每2年推出一期股權激勵計劃。

2012、2014、2016、2018,共推出四期股權激勵計劃。

激勵總量:4.04%

授予對象:達6000多人,覆蓋各層級管理人員及業務骨幹的核心人才隊伍。

授予價格:授予日股價的5折。

解鎖條件:主要是公司淨資產、利潤、營收業績等。(四期各有不同)

激勵週期(以2018年為例):禁售期為2年,在禁售期內鎖定且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讓;

受限股授予後(包括鎖定期內),解鎖期為2年—5年,在達到解鎖條件後,受限股分三次解鎖:

第一次解鎖期為授予日24個月後至36個月內,解鎖40%
第二次解鎖期為授予日36個月後至48個月內,解鎖30%


第三次解鎖期為授予日48個月後至60個月內,解鎖30%

整個激勵計劃耗時5年。

在授予總量上,加妹提示:根據《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股權激勵計劃所涉及的標的股票總數,累計不得超過公司股本總額的10%。

身價650億投資大佬被查,三家上市公司撇清關係,一文揭開真相

非經股東大會特別決議批准,任何一名激勵對象通過全部有效的股權激勵計劃獲授的本公司股票,累計不得超過公司股本總額的1%。

從海康威視多期股權激勵來看,創始人龔虹嘉是一個大氣且有格局的人,捨得放棄自己的小利,換取公司上下的共同大利。

沒有更多細節,大家就靜待這次調查的最終結果吧,同時加妹提醒大家,做股權激勵時規範操作,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結合公司具體業務靈活設置。

資料參考:

1、網易號:股權道

2、海康威視:2018年限制性股票計劃的激勵對象名單

3、海康威視:2018年限制性股票計劃(草案修訂稿)摘要

4、海康威視:2016年限制性股票計劃(草案修訂稿)摘要

5、海康威視:2014年限制性股票計劃(草案修訂稿)摘要

6、海康威視:2012年限制性股票計劃(草案修訂稿)摘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