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置房數量增加,當下的房產過剩了嗎

空置房數量增加,當下的房產過剩了嗎

目前,市場上到底有多少房產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數據,但是從一些非官方數據的統計上來看,我國的房子已經夠34億人居住。而如果從人均面積上來講,40平米的居住面積也已經能夠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除此之外,這些數據更能夠看出當下的房產是否過剩,根據相關報告顯示,我國城鎮住房空置率為21.4%,至少有6500萬套空置房。如果這些房產全部投入市場,也能夠滿足兩三億人的居住需求。

另外,從空置房的角度來講,除了統計的標準之外,近兩年的空置房其實也在大量的增加,一方面是近兩年大量銷售的房產,另一方面是炒房者的進入。在一些三四線城市,你會發現那些新交房的小區,整體的入住率或許都很難達到30%,當然這種統計或許並不準確,但卻也能夠反映出,當下的房產已經過於飽和。

當然,這只是平均數據,畢竟城市人口和城市的居住面積也有所不同,比如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就很小,但房價卻很高。比如一些普通的城市,人均居住面積很大,房價卻很低。平均數據不能很好的反映真實的住房需求。城市發展和資源配置問題決定了當下即使是有很多的空置房存在,但住房需求依然緊缺。

我們再來看另外一組數據,我國新開工住宅套數1998年還不到200萬套,在2013年,已經達到了1400萬套,在2018年,銷售面積達到了17億平米,按100平米一套房,一年時間就賣出去了近1700萬套。雖然2019年的數據還有一段時間才能統計出來,但是這個數據並不會太低。

既然市場上有如此之多的空置房,為何還在大量的開發房地產。其實目前大部分的空置房都集中在老破小上,如果按照專家表述的住房其實只有30年的壽命話,那麼很大一部分的空置房產都已經到了壽命。而從購房者的角度來講,基本上很少會考慮這些空置房或者房齡較大的二手房上,因此對於新房的需求,每年都會增加。如果按照城鎮化的數據來看,未來至少還有2億人進城,這又是一個龐大的購房需求,即使是有大量的空置房進入市場,但買單的卻並沒有多少。空置房能夠體現的更多是資源配置不合理和浪費的問題,至於房產是否過剩,能否影響房價等,現在討論還為時過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