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活漫步於綠水青山之間

讓生活漫步於綠水青山之間

梅州蕉嶺石窟河壽鄉畫廊

線 路

長潭庫區碼頭→石窟河壽鄉畫廊→九嶺村→潘田眾創第一站→新鋪古街→滿山紅森林公園

概 況

此精品路線全程以石窟河為主線,沿線配套旅遊功能,以種植特色農業為產業依託,以種植花海、樹葡萄、休閒吧、民宿帶動商旅發展,內有古民居、花海、濱水公園、慢行系統、特色民宿等特色景點。

理想中的慢生活是邁著休閒的步子,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漫步在綠水青山之間,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是自在地騎行於綠道間,感受慢生活的悠閒;是倚坐在綠道邊的小石椅上,閒看雲捲雲舒。這些理想的生活方式,在壽鄉畫廊的綠道上都可以一一實現。

此精品路線由長潭鎮白馬村起,終於三圳鎮九嶺村。全程以石窟河為主線,沿線配套旅遊功能,以種植特色農業為產業依託,以種植花海、樹葡萄、休閒吧、民宿帶動商旅發展,內有古民居、花海、濱水公園、慢行系統、特色民宿等特色景點。

如今來到梅州蕉嶺石窟河壽鄉畫廊,你可以在漫步於綠水青山之間,看見客家鄉愁,品味鄉村寧靜,體驗新時代美麗鄉村的美好。

让生活漫步于绿水青山之间

望見“鄉愁”

“濱水慢行品文脈,青山綠水話鄉愁。”從蕉嶺縣蕉城高速路出口往石窟河方向行駛5分鐘不到,位於蕉城鎮龍安村的省級新農村示範片北入口的標誌性景觀小品映入眼簾。“望得見山 看得見水 記得住鄉愁”的醒目標語鑲嵌在該景觀小品上,恰好點亮了眼前的“鄉愁”圖景。

作為城鄉接合點,從此處一路沿石窟河岸往南途經三圳鎮福北沙場至晉元大橋,投資近3000萬元、5.8公里長的慢行系統已全面完工並向公眾全天候開放,用現代與鄉土元素相結合串起了濱水、田園兩段截然不同的鄉愁圖景,成為“壽鄉畫廊”最耀眼的鄉村振興成果聚集帶。

“壽鄉畫廊”精品線路整體從該縣長潭鎮引水陂頭起至三圳鎮九嶺村止,主要是對沿河沙墩、灘塗地進行美化綠化,對河堤沿線景觀進行提升改造,在確保水安全的前提下,打造水生態、水文化,形成市民遊客親水、休閒、運動大公園。

沿線鄉鎮加快振興

梅州蕉嶺石窟河壽鄉畫廊精品線路經過長潭鎮、蕉城鎮、三圳鎮、新鋪鎮,其中三圳鎮在近年來積極推進省級新農村示範片建設,全力加快振興。

三圳鎮地處蕉嶺縣中南部,距蕉嶺縣城10公里。全鎮面積96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約72.5%,轄9個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14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約1.7萬人。在廣大幹群的共同努力下,三圳鎮被評定為全國農村綜合改革示範點、首批省級宜居示範城鎮、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等。同時,也是國家農業部確定的創建中國“美麗鄉村”試點鎮和“客韻壽鄉”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片主體建設鎮。

位於“壽鄉畫廊”石窟河上游的長潭鎮,有該縣“十大重點工程”之一的桂嶺硒谷特色小鎮建設工程,是一項立足生態產業化驅動健康經濟的重要引擎,惠及壽鄉長遠發展。該工程主要依託集科研、生產、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大健康產業創新研究平臺,以食用菌種植和深加工項目為核心,構建技術孵化和高端人才聚集創新載體,為蕉嶺大健康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紅”與“綠”相融

梅州蕉嶺石窟河壽鄉畫廊,包含農業體驗休閒之旅與紅色教育生態之旅兩條線路,將蕉嶺第一個黨支部誕生舊址與當地豐富的生態資源相結合,進行新與舊的碰撞、“紅”與“綠”融合,既能品味厚重的客家文化歷史,又能感受蕉嶺人奮進新時代的決心和信心。這是一條讓人“看得見美景,記得住鄉愁”的鄉村精品遊線路。

農業體驗休閒之旅將蕉嶺縣省級新農村示範片核心區的九嶺村、芳心村、福北村串聯成線,線路總長約14.6公里,以“詩畫田園、幸福村居”為主線,集中展現被稱為“蕉嶺模式”的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旅融合成果,體驗採摘花、果特色。

紅色教育生態之旅將蕉嶺縣(東嶺)革命歷史紀念館、藍坊肚戰鬥紀念園、謝晉元故居、九嶺村相串聯。遊客既能夠從蕉嶺縣(東嶺)革命歷史紀念館中看到紅四軍激戰蕉嶺、蘇區蕉平尋、新鋪暴動等紅色歷史內容;能夠在藍坊肚戰鬥遺址參觀藍坊肚戰鬥指揮所、戰鬥遺蹟紀念點、藍坊肚戰鬥烈士紀念碑,在此緬懷革命先烈;更能夠在蕉嶺縣委第一個黨組織誕生地九嶺村感受紅色文化與田園風光的有機結合。

話說

蕉嶺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 吳曉東

石窟河壽鄉畫廊,是蕉嶺圍繞“世界長壽之鄉”和“建設美麗鄉村”主題打造的一條長廊。沿著石窟河畔,自新鋪起至長潭終,共有二十多公里。

來到長廊,遊客可以感受到美麗鄉村的多姿多彩。在這裡,大自然肆意彈奏激情的旋律,樹木枝繁葉茂,地面綠草如茵,鮮花與蝴蝶上演著浪漫情誼,透明的露珠在綠葉上就像一顆顆晶瑩的珍珠,光陰在這裡泛起漣漪。

壽鄉畫廊的終點是逢甲大橋。由此驅車五分鐘左右,可以到達原生態山莊。這裡有一泓碧水,青山環抱,藍天白雲,鳥語蟬鳴。石斛、蘭花、紫薇、百合煥發勃勃生機。

為把精品線路打造成城鄉融合、農旅融合示範載體,目前蕉嶺縣正以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縣為契機,將石窟河沿線的景觀串珠成鏈,研究通過了《蕉嶺縣石窟河十里畫廊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可行性研究方案》,圍繞更高水準的“鄉韻鄉愁”典範,進一步完善提升“壽鄉畫廊”精品遊線的景區景點設施,配套導覽系統、服務驛站等,為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夯實基礎。

【南方日報記者】韓安東 陳萍

【通訊員】祝銀清 林劍湧 廖靜宜 汪敬淼

【作者】 韓安東;陳萍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