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千萬別用負罪感綁架孩子

“我那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千萬別用負罪感綁架孩子

一個朋友吐槽他的爸媽。

父母經常會對他說一句話: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

如果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他們表現出來的就是失望。但是,父母不斷的這樣說,讓他感覺壓力好大。

其實,他內心一直有個很大的聲音,想對他們說,希望你們不要再為了我,我也會自己努力,不用你們替我努力。

很多父母,在養育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會沉醉於自己的付出,擅長讓孩子產生負罪感,而不自知。

與“為了你”有相同意思的還有:

“你知道你這麼做,我有多傷心嗎?”

“你是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

“我每天辛苦工作,還不是給你賺學費”

……

也許父母說這些話的時候,只是想讓孩子能夠順從,或是讓他能體會到自己的辛苦,但這些話也許暫時能起到一時的效果,事後,

每一句話像千斤頂一樣壓在孩子心上。

這是孩子所不能承受之重。

“我那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千萬別用負罪感綁架孩子

“我那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千萬別用負罪感綁架孩子

記得在我長大後,我媽也曾對我說過這樣的話。

隨著我長大,她逐漸年邁,或許是出於對即將年老的恐慌,她經常會對我說:媽媽辛苦把你養大,以後老了就靠你了。

養大,就靠你了,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個字,對我來說,卻十分沉重。我會覺得,媽媽付出太多,如果做不到她想要的結果,就是對不起她。

因為要“揹負”媽媽,所以學習和工作都要更努力才行。

直到困惑不解時學了心理學,才逐漸在心裡上學會主動與父母分離,孩子不應該為家長的付出“買單”,而家長,也需要學會成長。

家長之所以不自知的給孩子製造負罪感,常常源於這幾個原因。

比如,小時候父母,也是被父母這麼對待的。

因為從小在父母“為你好”的言語下長大,如果沒有強大的覺知能力,很容易把這些話內化。當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無意識中認為說些話也理所當然。

比如,希望孩子能心繫父母。

想讓孩子多關心、體貼自己,會經常對孩子說付出很多之類的話。在這些父母心裡,多說一些為孩子付出的話,他們就能記在心裡,然後事事想著自己。

比如,

想控制孩子。

父母之所以常說“付出”、“為你好”,是想讓孩子記得他們當初的付出,然後長大後知道回饋。這類父母內心真實的想法是想用語言控制孩子,讓他們聽話。

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愛和被愛,本該單純而美好,但有些卻“變質”了,它變得不再是無條件的,反而演變成了一場以愛之名的綁架。

如果孩子長期帶有負罪感生活,很容易傷害到自己。

“我那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千萬別用負罪感綁架孩子

“我那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千萬別用負罪感綁架孩子

在今年的熱播劇《小歡喜》中,讓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對母女。

媽媽宋倩對女兒英子,有著極強的控制慾。

“我那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千萬別用負罪感綁架孩子

她為了英子,可以放棄自己的事業,從重點高中辭職;放棄自己的生活,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用來照顧英子的學習和生活。

她會為英子制定學習計劃表,買各種營養餐,為了隨時監督女兒學習,將客廳和英子房間中間的牆改成透明玻璃。

雖然英子的學習成績已經很不錯,但她一定要讓女兒考第一,高考要考到清華大學。

面對媽媽全包圍式的關心,英子直言:壓力太大。

而宋倩的回應是,“我白天要上課,晚上還要備課,起早貪黑的給你買菜做飯,照顧你的起居,我壓力不大嗎?”

長期處於壓抑的環境之下,讓英子越來越悶悶不樂,雖然心裡很不高興,但她還是會想討好媽媽,維持表面上的平和,她買電影票邀媽媽一起看電影,最後兩人不歡而散。

一邊是在媽媽的高壓之下,一邊是對媽媽付出的愧疚感,隨著內心衝突的不斷升級,把英子一步步推向崩潰的邊緣,直到她抑鬱了……

“我那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千萬別用負罪感綁架孩子

馬東說:愧疚是最大的負能量。讓孩子會心生愧疚的愛,並不是真正的愛。一旦對父母產生愧疚,隨之孩子就會討好,看似討好並非內心真正的服從,只不過是由於愧疚避免再起衝突。

但長久的愧疚會把孩子壓得喘不過氣來,會給孩子造成潛在的不安,不斷的失去安全感,甚至會讓孩子對自我的認知產生混亂。

如果沒有很好的覺知能力,他很可能帶著愧疚,潦草又委屈的度過一生。

“我那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千萬別用負罪感綁架孩子

微博有一個視頻,裡面是兩個孩子,分別問媽媽為什麼要上班這個問題。

第一個孩子問,媽媽,你為什麼要上班?

“我那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千萬別用負罪感綁架孩子

媽媽告訴她,媽媽要賺錢,才能給你買吃的,買玩的,供你讀書啊!

女孩聽完後,瞬間低下頭,失望的說,原來我讓媽媽這麼累!

“我那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千萬別用負罪感綁架孩子

當第二個孩子問同樣的問題,媽媽回答說,因為媽媽要學習新的知識,結交新的朋友,不被社會淘汰呀!

一個同樣的問題,媽媽的回答不同,傳遞給孩子的心裡感受也不一樣。第一位媽媽的回答,很容易讓孩子心生負罪感,因為我,媽媽才這麼辛苦,媽媽上班,全是為了我;

第二位媽媽的答案,給孩子傳遞一種“自我實現”的價值感, 媽媽工作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媽媽可以為自己負責,而不依附於別人。

家庭之中,父母是為孩子播種未來的人,如果給孩子播下了負罪感,他將帶著困擾度過一生;而那些帶給孩子愛和尊重的父母,則讓孩子在愛中健康成長。

“我那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千萬別用負罪感綁架孩子

白巖松曾在一次節目中被問到,是否會對孩子說“為你好”?

他回答,他會把孩子當成一個“人”來看待,要平等交流。“父母”是一種生理賦予的“崗位”,也需要不斷的學習,學會尊重孩子的選擇。

“我那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千萬別用負罪感綁架孩子

那些帶有“愧疚感”的養育,其實反映出的是父母內心的無力,無力到沒有辦法讓孩子主動追隨自己,只有靠控制才能達到目的。

但孩子不是家長的附屬物,他們不應該被如此對待,讓一個生命從最初就無法迸發耀眼的火花,是極其殘忍的。

反而,那些有極強控制慾的家長,才最該反省,問自己一句,是否很長時間內心已經沒有成長了?

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沒有控制,只有尊重,尊重生命原本的本色,給予孩子成長的力量,讓他輕裝簡行,絕不是負重前行。

孩子是孩子,我們是我們,誰也不比誰更重要,我們都是自己,請相互區別,相互愛著。

“我那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千萬別用負罪感綁架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