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幸福:爭當新舊動能轉換創新先鋒

錢塘江畔,潮湧激起雪浪花。

在民營經濟發達的浙江,新舊動能轉換關乎全省經濟能否邁向更高質量發展。在浙江新舊動能轉換的澎湃大潮中,產業新城運營商華夏幸福準確把握不同縣域經濟發展的不同痛點,針對性開展各具特色的新舊動能轉換模式探索,在浙江佈局的七座產業新城中,主攻以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生命醫療大健康、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科創新經濟等為代表的六大新產業方向,助力浙江縣域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業績斐然。

有數字為證。

華夏幸福目前已在浙江域內七座產業新城預掌握新舊動能轉換產業載體60萬平方米,完成立項並簽訂租賃協議30萬平方米,已投入使用20萬平方米,2019年內開園並投入新舊動能轉換園區6座。

在產業導入上,華夏幸福優選“小而專、專而精、精而強”項目,用高精尖產業淘汰傳統產業,累計導入項目118個。特別注重科創新經濟發展,已累計引入各類高層次科技領軍人才69人(次),其中,院士1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7人,中科院百人、國家傑青、東方學者等其他高層次人才15人。

七座產業新城如何全面起勢新舊動能轉換,華夏幸福有著自己的打開方式。

日前,筆者踏上發現之旅,前往實地探營。

破題:德清產業新城

“製造”變“智造” 新舊動能轉換初步探索

筆者從杭州市區向北出發不到半小時,跨過一條京杭大運河,就來到湖州臨杭橋頭堡——德清雷甸鎮。

雷甸鎮是浙江省排名前五十的工業強鎮,建成面積多,產業發展成熟,但低小散企業佔比較多,單位產出低。近年來,在需求放緩、成本上升和科技創新的大趨勢下,轉換經濟增長引擎,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迫在眉睫。2017年,華夏幸福與德清簽訂PPP協議,合作開發建設德清產業新城,開啟了這座小鎮新舊動能轉換的探索之路。

面對雷甸鱗次櫛比卻容納眾多低散亂企業的建成廠房,華夏幸福並沒有簡單“一拆了之”,而是以“浙北智造引擎”為願景,緊扣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信息服務三大產業集群方向,通過政府租賃、收購、合作,華夏幸福改造、運營、招商的方式,快速啟動德清雷甸科技園。

“這裡原來是浙江源航塑業物流有限公司的物流倉庫,畝均稅收不足1.5萬元,開園以來,這個物流倉庫重新封裝,煥然一新,畝均稅收有了大幅提升。”該園區相關負責人成就滿滿地說。據統計,自2017年12月建成開園以來,已有8家產業化企業、16家眾創空間孵化企業入駐;預計到2019年年底,實現工業產值5億元,畝均稅收提升10倍,就業崗位增加15倍,助力德清雷甸區域創新經濟發展。

畝均產出、畝均稅收大幅提升是結果,這背後的邏輯則是華夏幸福實現了高效率企業對低效率企業的迭代,德清雷甸科技園的示範效應已然顯現。受其直接影響,科技園內傳統產業的企業主新舊動能轉換意識大增,主動與華夏幸福接觸洽談轉換事宜。一位企業主感慨地說:“我們原先產業轉型只是在既有產業上做文章,原地踏步;華夏幸福讓我們看到了產業轉換的突破方向。”據瞭解,德清產業新城新舊動能轉換園區二期目前正在如火如荼施工中,預計年內將建成投運。

現在的雷甸鎮,日夜奔馳的重型卡車少了,白領們上下班的轎車多了。雷甸人用“小車換大車”,來形象地比喻新舊動能轉換帶來的直觀變化。

升級:嘉善經開產業新城

“2.5產”替換“2產” 新舊動能轉換提級換擋

筆者現場見聞第二站:嘉善經開產業新城。

這裡,地處嘉善縣東南部,距離上海虹橋50公里,位於G60科創走廊和長三角綠色生態一體化示範區,是滬嘉同城先行區、融滬橋頭堡。根據區位優勢和產業發展需要,嘉善經開產業新城自2018年設立之初,便以打造“嘉善科技創業基地、臨滬高新產業加速器”為產業發展願景。

這裡原有產業主要為五金、包裝、服裝、電子、傢俱等層次較低的製造業,產業能級低、企業規模小,對無縫對接上海的嘉善而言,產業升級願望強烈,當地對“2.5產”等新經濟、新產業有強烈需求。

新經濟、新產業的發展需要載體,區域內可供地十分緊張,大部分工業用地需先拆後建,週期長、矛盾大。然而,好項目不等人,要實現新項目快速落地唯有儘快落實轉換載體。

在嘉善經開產業新城開發區路和惠民大道交叉口,多幢樣式現代的嶄新建築已經脫穎而出,在這片老舊的城區中顯得格外亮眼。該項目正是嘉善經開產業新城利用原區域的“興惠電子廠”打造的轉換載體——長三角科技創新實驗場。

長三角科技創新實驗場建築面積約2.1萬平方米,其中1.8萬平方米用於產業招商,0.3萬平方米用於展陳、辦公及各項配套。現已落位探針生物、圖元裝備、古奧基因等7個項目。其中古奧基因項目由中國工程院李玉院士領銜,計劃構建規模世界領先的分子育種基因數據庫,並在嘉善設立院士工作站;探針生物的再生醫學生物醫療器械項目由中國工程院付小兵院士、高層次人才劉向陽等為領銜科學家,計劃在嘉善設立院士工作站以及國家級研究中心-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嘉善分中心,項目達產後其噴射式止血系統等產品的年產值在3億元以上。

“我們的新舊動能轉換,不僅體現在高技術含量的瞪羚型企業入駐,新引入的企業還能成為當地舊產業升級的催化劑。”華夏幸福嘉善經開區域產業負責人表示。

“2.5產”替換“2產”,嘉善經開產業新城跑出了“嘉”速度。據悉,嘉善經開產業新城還將根據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在區域內超前謀劃佈局科創實驗場、科創加速場、科創智造場三大功能板塊。即將投運的科創實驗場將重點打造高新技術轉移轉化、產業轉型升級、科創企業加速平臺,加快高新技術成果落地產業化,促進科技型企業加快發展。科創加速場將重點輔助處於上市前期的科創型企業,為企業提供資本集聚、政策集成、要素集中的“強磁場”,推動企業全力衝刺上市。科創智造場將全方位服務於井噴式、裂變式增長的企業,幫助企業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逐步進化為“獨角獸企業”。

賦能:蕭山產業新城

“數字”+“製造” 新舊動能轉換迭代創新

從西湖出發,沿時代大道南下,極目遠望,蕭山河上鎮群山綿延,蒼翠蔥綠,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好去處。

“西湖正南30公里”,這是蕭山產業新城的地理定位。

河上鎮所在的蕭山區是全國有名的經濟強區,以傳統經濟起步,但面對傳統經濟先發優勢殆盡、城市競爭白熱化的當下,一場重振雄風的經濟大變革迫在眉睫。蕭山區瞄準了以數字經濟為引領的新興產業。偏居蕭山南部的河上卻因交通區位、城市配套等客觀原因,在新興產業發展的道路上踟躇而行。

2018年11月,華夏幸福與蕭山區人民政府簽訂PPP合作協議,蕭山產業新城應運而生,提出了以數字經濟和科技創新為引領,構建高端裝備新材料為主,汽車新材料、醫用新材料為輔的 “1+2”產業體系,打造中國的科創新材綠谷的願景。

原萬成服飾園區成為首個新舊動能轉換試點,由其改造而來的杭州新材料產業園即將於今年11月開園投運,這也將是蕭山區“4286”產業載體中首個建成投運項目。“4286”產業載體是蕭山區委、區政府主抓的重點工程,被寄予為推動蕭山趕超跨越發展的重要抓手。

杭州新材料產業園定位重點發展新材料高新技術企業、“2.5產”聚合型的產業集群,力爭打造成蕭山南部新舊動能轉換示範園區。截至目前,杭州新材料產業園已落戶浙大蕭山新材料研發中心、聖捷菲醫療OTQC平臺及產業化基地、銳河碲鋅鎘材料產業基地、梅清科技醫用數字膠片產業化基地等12個項目,總投資額近45億元,園區企業入駐率已超80%。園區改造後,畝產稅收從1.85萬元提升到33萬元,畝均產值從44.67萬元提升到220萬元,實現了區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新舊動能轉換也為河上鎮創造多個“第一次”:第一次引入濱江區瞪羚企業,第一次引入院士領銜項目,第一次落戶浙大研發平臺,第一次實現數字經濟突破……

筆者在園內參觀了浙江大學蕭山新材料研發中心,浙江大學材料學院莫建良老師介紹:“我們通過在河上設立新材料研發中心,在蕭山產業新城落地建設四大平臺,即新材料關鍵技術提供平臺,新材料技術孵化和轉化平臺,新材料人才引進、人才成長平臺,構建國內外新材料成果落地創業服務平臺。”

類似的項目,在杭州新材料產業園比比皆是。華夏幸福蕭山河上區域負責人表示:“背靠杭州這一新經濟蓬勃發展的大都市,蕭山產業新城不滿足於僅僅引進一家家企業,我們更關注產業發展的上游,從生產向研發等更前端邁進,未來我們將重點集聚科創經濟,導入研發機構、高層次人才等,為新經濟注入發展之源。”

杭州新材料產業園建設踐行“產業發展、配套先行”。園內尚心餐廳、尚居人才公寓、24小時便利店、無人藥店、共享會議室等配套設施已建成投運。其中食堂設計最大客流量1200-1500人,尚居公寓則規劃250套,一期70套已投入使用,為入園企業提供酒店式、專業性的“一站式”精裝修公寓。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蕭山產業新城與阿里雲達成合作,數字賦能杭州新材料產業園,將打造智慧停車、人臉識別、共享會議室、未來展廳、智慧園區安防、智慧公寓等。

放眼整座蕭山產業新城,華夏幸福也在不斷完善各項配套打造,如引入浙大幼教國際幼兒園、微巴士快速線路(往返濱江-河上路線)等,幫助入園企業員工解決子女就學、交通出行等一系列配套,讓優質產業資源更好更快引得來、用得好、留得住。(秦正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