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暴跌近99%,創始人入獄,幾近“停擺”的視頻巨頭何去何從?

股價暴跌近99%,創始人入獄,幾近“停擺”的視頻巨頭何去何從?

業績鉅虧、創始人入獄、高管全部離職、一系列暴雷事件......曾經互聯網視頻行業的“風雲人物”暴風集團深陷風暴。

10月30日,高管全部辭職將已千瘡百孔的暴風集團推上熱搜,暴風收到副總經理張鵬宇、首席財務官張麗以及證券事務代表於兆輝的辭職報告,至此,除已被批准逮捕的總經理馮鑫之外,暴風全部高管均已辭職,就連協助信息披露事務的證券事務代表也不例外。

這意味著,暴風集團的信息或存在沒有人及時披露的風險,投資者將對這家公司一無所知。在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仇如愚看來,“這也意味著暴風集團已經進入停擺狀態。”

深交所對此高度關注,在10月31日火速下發問詢函,要求暴風集團儘快聘任相關高級管理人員,確保公司經營穩定,能夠及時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根據暴風集團年報以及其他媒體公開報道,2016年,暴風在職員工1345人;2018年下降到651人;2019年初,僅剩100多人,這個數字仍在減少。此前,暴風集團的董秘兼副總經理王婧、副總經理呂寧、董事兼首席財務官姜浩、監事會主席李永強已先後辭職。與此同時,股東、高管及機構均在減持股份。

01

面臨暫停上市風險

10月21日和28日,暴風集團兩次發佈《關於股票存在被暫停上市風險的提示性公告》,提示公司存在暫停上市的風險,而且截至2019年6月30日,暴風集團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資產為負2.39億元。合併財務報表的資產總額為9.25億元,負債總額為21.09億元;子公司暴風智能的資產總額為4.71億元,負債總額為16.64億元。

公告還對外表示,近期公司經營狀況發生重大不利變化,資金緊張,難以維持公司正常運轉。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急劇下滑,應收賬款回收困難,經營發展受到嚴重製約,目前公司的現金流已很難支撐正常運營。

從A股市場上的妖股到如今的困境也不過4年的時間(2015年A股上市)。截至今年9月30日,暴風股東人數為6.35萬,相較於2017年9月30日的7.89萬,下滑幅度較大。

暴風集團的支柱和靈魂人物馮鑫的“離場”無論是對公司未來的發展還是暴風在資本市場的表現都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

10月30日當晚,暴風集團公佈了第三季度財報,該季度營收1000.7萬元,同比下滑95.8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3.86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1.99億元。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9360.04萬元,同比下滑90.9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6.49億元,同比下滑184.5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4.32億元。

此外,暴風在2018年的整體業績也很糟糕,其去年面臨著轉型失敗、投資方撤資、高管離職、市值連續下跌等一系列危機,全年營收11.27億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0.90億元。

暴風集團的厄運還沒有結束,其創始人在2019年下半年“入獄”。7月28日晚,暴風集團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更新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據一財報道,馮鑫此番被批捕,主要原因是涉及暴風集團2016年與光大資本共同發起收購英國體育版權公司MP&Silva Holdings S.A.一事,馮鑫在此項目融資過程中存在行賄行為。

10月30日-11月1日,在高管全部離職後,暴風集團遭遇兩個跌停,股價在三個交易日內累計下跌24.61%。而且暴風集團的股票近期一直處於下滑狀態,在此背景下,大多數機構已悉數離場。

02

從高光到至暗時刻

暴風影音成立於2003年。2007年初,馮鑫團隊收購暴風影音,並將其打造成具備超強解碼功能的播放器,在2010年前後,因國內市場對於視頻的版權保護意識不強,暴風影音僅依靠播放功能便涵蓋了國內多數互聯網視頻用戶,2007年,暴風宣佈活躍用戶達4000萬。2009年暴風影音的用戶總數增長至2.8億,每天上線用戶達到2500萬。

憑藉暴風影音播放器帶來的紅利,馮鑫終於在2015年3月把暴風集團送上了資本市場,正式掛牌深圳創業板上市,在40天收穫36個漲停板,還創下連續29個一字漲停紀錄,股價從7.14元飆到327.01元,市值最高的時候一度超過400億元,因此獲得“妖股”稱號,打造了屬於暴風自己的高光時刻。

僅上市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暴風就發佈全球DT大娛樂平臺戰略,一改此前對暴風影音工具型視頻平臺的定位,馮鑫更對此高調錶示,“是A股給了公司足夠的資本,這是手裡的核武器。”

自2015年上市後,馮鑫將此後互聯網流行的熱點和概念全部一一試了個遍,抱著將暴風集團由一個互聯網視頻平臺打造成一個集視頻、TV、VR、智能硬件、直播等於一體的互聯網娛樂生態平臺,加快擴張步伐。

2015年5月,馮鑫表示,暴風5-10年要做的就是DT大娛樂,而且圍繞此戰略進行了十多次資本動作,打造了包括TV、硬件、體育、娛樂、遊戲等十多個概念。只是故事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

2016年6月,證監會否決了暴風集團31億元的高額定增之後,亟需源源不斷大筆資金注入的馮鑫正全力打造的暴風魔鏡也陷入糟糕境地,因資金缺乏、技術不成熟、內容等短板,暴風魔鏡在2016年年底傳出裁員過半的消息。

“定增失敗對暴風集團來說打擊巨大,這意味著暴風上市後,一直最為擅長的資本運作卡殼了。”業內人士如是說道。而且這期間暴風魔鏡陷入了和之前投資方的官司糾紛中,2017年10月,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凍結暴風魔鏡等兩家VR公司總計九千餘萬元的財產。

自身造血能力不強、盈利狀況堪憂、資本市場上的不佳處境,暴風集團沒有那麼多的資金去覆蓋“DT大文娛戰略”中的各個項目,即便是TV、VR硬件、體育三個項目也不能一一照顧周全。

收購的MP&Silva公司在2018年破產將暴風集團和馮鑫推到風口浪尖。體育業務的失敗、暴風魔鏡的無疾而終讓暴風集團的大文娛版圖進展不順。在暴風TV、暴風魔鏡等業務上持續燒錢以及十多項業務的同時推進,但短期內又未有對等的產出,馮鑫將暴風的債務風險越拉越大。

2015年到2019年,暴風前後共三次提出定向增發融資計劃,均未獲批。馮鑫後來反思稱,“自己和團隊對A股資本市場是零經驗,對不同屬性的錢不理解”,這也導致公司在資本運作方面出現諸多失誤,錯過了多個股價高點的融資時機。暴風成也資本,敗也資本。

暴風集團從高光到至暗時刻僅不到兩年的時間。由於多項業務全線押注,2015年至2017年間,暴風集團雖然營收增長很快,但其在淨利方面已開始下滑。暴風集團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52億元、16.47億元、19.15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68.84%、152.62%、16.25%;淨利潤分別為1.73億元、5281.17萬元、5513.93萬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313.23%、-69.53%、4.41%。

此外,根據暴風公佈的數據顯示,在2017年上半年,暴風集團的現金流開始負增長,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淨額-1.36億元,同比下降277.47%,負債總計17.58億元,負債率已高達79.72%。其中,短期借款2.43億元,應付賬款8.07億元。除此之外,還存在4073.60萬元的應付職工薪酬。

03

TV“生死未卜”

攤子鋪的太大,需要用錢的地方實在太多。在後來談到暴風業務的發展戰略時,馮鑫承認,“過去我們對魔鏡曾經有很高的期望,做了很多的模塊,希望暴風影音也有創新的成果和突破,回過頭看這麼多目標還是太多了,有些貪婪。因為我們的能力和精力都有限。”

馮鑫從2017年開始不斷將其所持有的暴風集團股份質押,僅上半年累計質押12次,質押率近7成。

暴風TV作為暴風硬件業務的中流砥柱相較於其他同類產品成績平平甚至有些不理想,2017年上半年,暴風集團僅賣出35萬暴風TV。即便如此,馮鑫還是孤注一擲的將暴風的目標放在了TV上。2018年,暴風集團的發展策略從此前的DT大娛樂轉變為未來三年只說電視。暴風TV或許就靠著馮鑫一次次的抵押股權輸血。

在2018年7月9日與暴風市場部負責人Richard的對話中,馮鑫數次強調“暴風未來要All in TV,電視業務將在2019年可以進入盈利期,預測2020和2021年應該至少有一二十億利潤的期望值,且還會保持很高的增長速度。”

雖然暴風將戰略發展轉型到TV業務上,但這一轉型並未給困境中的暴風集團帶來幫助。馮鑫一直以來非常認可小米“用硬件獲取互聯網用戶”的商業模式,這也是為何馮鑫在暴風魔鏡無疾而終後依然選擇做硬件——暴風TV的重要原因,他始終認為這一商業模式可以給暴風帶來收穫。不過,暴風畢竟不是小米,小米擁有的規模和產業鏈、供應鏈都是暴風不具備的。更為重要的是,暴風在資本和針對TV上的研發投入超出其本身能力。

由於暴風集團的硬件業務一直處於燒錢補貼階段,暴風智能(暴風TV的運營主體)的虧損相當嚴重,2016年-2018年,暴風智能出現持續虧損,虧損額分別為3.58億元、3.20億元和11.91億元,累計虧損18.69億元。

2019年5月,暴風智能的經營狀況繼續惡化。據紅星新聞報道,由於融資進度問題,多位暴風TV員工表示收到通知,隊伍宣佈解散,目前公司已搬離原辦公地。7月28日,暴風集團圍繞暴風智能發佈了一則公告,放棄對暴風智能的優先認購權和實際控制權,自此,暴風智能將不再納入上市公司的合併報表。曾被馮鑫寄予厚望的硬件業務,現如今已成暴風集團的“毒瘤”,不能不棄之。

此外,據21世紀經濟報道,暴風智能早已“名存實亡”,暴風TV業務未來何去何從也不得而知。產業經濟觀察家劉步塵曾對媒體表示,“2018年暴風的錯誤正是在於把戰略押寶在電視上,在所有家電業務中,彩電企業的盈利能力較差,不少彩電企業甚至出現虧損。暴風“All for TV”戰略有些“垂死掙扎”的意味。”

04

折戟原因

據媒體此前報道,“暴風集團中或許只有暴風影音還在運轉,但是其依靠廣告收入已經養活不了團隊,已經開始做軟件外包。”馮鑫作為暴風集團的掌舵手,其作用無可替代,他入獄後,暴風集團能否維持正常運營也是個未知數。

美圖董事長蔡文勝在馮鑫被捕後曾頗為惋惜的在朋友圈寫道,“暴風影音免費服務過無數用戶,馮鑫也成就過很多人,讓很多機構和股東都賺過錢。”暴風如今的困境或許不是馮鑫一個人的事,但作為創始人的馮鑫或許要承擔最大的責任。

馮鑫對暴風的困境也曾反思,“暴風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我不怪團隊......也不怪任何一個幫我做業務的人,真實的是99.999%還是要怪自己。”

暴風集團自走進資本市場後沒有一個清晰的主業,當自身在資金和精力方面並不具備將所有業務都做起來的能力時,將攤子鋪的太大。馮鑫在與Richard的對話中圍繞這一點袒露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我們做不出那麼多事情,可以做出來兩到三件事已經頂天了”。

2015年對於暴風集團是個分水嶺,在這一年其不僅成功上市,而且開始大規模的業務拓展和多方佈局,暴風涉及了幾乎所有互聯網行業的熱點,在2016年致股東的信中,馮鑫表示已圍繞內容、服務、商業等領域的14個項目進行了佈局。業務數量之多讓人眼花繚亂,而且在上市之後,暴風旗下的分管各項業務的非上市子公司給主資產帶來的壓力日益增加。

在馮鑫看來VR或許對於暴風來說是一步錯棋。馮鑫坦陳,“VR在2016年的時候,行業就明顯出現了不好的跡象,但當時並沒有迅速給魔鏡做調整,讓它能夠以小步快跑的方式更好地適應環境變化。我們應該更早的對VR的策略進行控制和調整,更早的集中精力做好TV。”

VR硬件、體育業務的投資均以失敗而告終。尤其是斥資52億元收購體育版權公司MP&Silva而引發的訴訟以及後者破產給暴風造成了沉重打擊。在體育佈局上的失敗加上VR策略上的失誤,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暴風集團的大娛樂版圖也未能順利發展。

從DT大文娛戰略轉型為All in TV戰略時,馮鑫認為,資金方面的問題讓暴風倍感壓力,“如果我們的資金充沛,暴風TV擴張的速度更更快,否則會變慢,是速度快與慢的壓力。”馮鑫說的缺錢確實是真的,2015和2016年兩年間,暴風集團通過吸收投資獲得現金6.31億元,其中79%的額度是通過向其子公司“借”來的。由此可見作為母公司造血能力有多“窘迫”。

此外,暴風作為一家上市公司,上市三年時間,沒有完成任何一次的融資和併購。這也直接導致了暴風上市後,最有價值的能力完全沒有被釋放。

如今,暴風集團在資本市場的表現每況愈下,11月13日,其股價跌至3.64元/股,市值也僅剩11.99億元,股價相較於暴風的最高股價跌幅近99%。

根據某接近資本市場的人士透露,“當下暴風如果要重組或融資,相對來說,其最大的價值還是在TV業務上,而且暴風最壞的結果或是破產清算。”只是如今已被“放棄”的TV業務還能擔起挽救暴風集團於“危亡”的重任生死嗎?暴風集團股票暫停上市或就在眼前,風雨飄搖的暴風集團已“命懸一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