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隰縣脫貧的玉露香梨 來到北京展出了

新京報訊(記者 景嘯塵)今天上午,來自山西省臨汾市隰縣的玉露香梨在北京新發地湖北廳展出。隰縣曾經是國家級貧困縣,通過種植玉露香梨讓80%的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今年四月,隰縣符合貧困縣退出標準,正式脫貧。

幫助隰縣脫貧的玉露香梨 來到北京展出了

隰縣玉露香梨。新京報記者 景嘯塵 攝

活動現場,隰縣縣委副書記李睿煜介紹,玉露香梨之所以成為這裡的特有品種,是因為隰縣獨特的地理位置,光照足、溫差大、無霜期可達150-170天。據介紹,玉露香梨於每年9-10月份成熟,而此時隰縣的晝夜溫差高達19℃,十分有利於糖分的積累。據現場展位商戶介紹,玉露香梨下樹後妥善保存可以吃到第二年的五一前後。

李睿煜表示,目前隰縣玉露香梨的種植面積已經達到23萬畝,總產值約24億元,預計在明年達到30萬畝。全程參與玉露香梨品種選育的山西農科院果樹研究所郭黃萍介紹,玉露香梨是新疆庫爾勒香梨與河北雪花梨的雜交品種,既有庫爾勒香梨肉嫩多汁無渣的高品質,也有雪花梨果肉潔白個頭大的優勢,獨特的品種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好評,在2014年被農業部列為水果產業發展的主導品種。

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副董事長楊洪凱告訴記者,這次是玉露香梨首次以展會的形式和北京市民見面,因為它汁多、酥脆、個大核小,深受北京消費者的喜愛。玉露香梨的地頭收購價穩定在每斤3.5元左右,目前新發地市場的售價約為每斤6-8元。

幫助隰縣脫貧的玉露香梨 來到北京展出了

品嚐玉露香梨。新京報記者 景嘯塵 攝

記者瞭解到,隰縣全縣玉露香梨的種植面積由最初的2000畝發展到現在的23萬畝之多。2017年全縣梨果產業總產值就達到25.63億元,共幫助723個貧困戶1807人脫貧。隰縣習禮村果農閆雲海說,2017年自己的25畝梨地共產玉露香梨10萬斤,增收40萬元。

目前,隰縣全縣80%的土地種植果樹,80%的農民從事果業生產,80%的農業收入源於果業,80%的貧困人口依託梨果產業實現穩定脫貧。2019年四月,隰縣正式脫貧。

新京報記者 景嘯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