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足球換了這麼多名帥還不行?

用戶3808257053


我覺的中國足球換了這麼多名帥還不行?這個說法是不對的?

我認為真正當過國足教練的世界名帥只有一個,那就是 馬爾切洛·裡皮

而國足曾經使用過的其他教練根本談不上名帥,只能是個小有名氣的足球教練而已!

不是所有外國教練都是名帥?


新世紀後,中國男足國家隊歷任主教練一覽


“神奇教練”米盧

2000年接手國足,率領中國國家隊圓了44年的世界盃之夢。本以為是開始,結果卻是巔峰。

2.阿里漢

國足的老熟人,2002年12月22日上任。2004年本土亞洲盃上帶領國足奪得亞軍,但同年世界盃預選賽出局,阿里漢在國足的路也走到了盡頭。

3.朱廣滬

在2004年帶領深圳健力寶隊拿到中超聯賽冠軍後,2005年3月朱廣滬正式擔任國家隊主帥。但執教國家隊的成績最終引來一片罵聲。尤其在2007年亞洲盃,小組賽出局的成績創造了27年來最差成績。

4.“雙主帥” 福拉多 , 杜伊

2007年福拉多·彼得洛維奇擔任中國男足國家隊執行教練,杜伊在2006年10月至2008年7月出任中國國奧隊主教練。世界盃依然慘淡出局。為備戰奧運會,國奧在前期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成績,尤其奪得了2007年土倫杯亞軍,創造了中國足球土倫杯的歷史最佳戰績。

5.悲情主教練——高洪波

2009年5月首次上任國家隊主帥。新世紀後唯一一位兩次執教國足的主教練。打法鮮明,堅持走地面,抓傳控,並培養了一批年輕的國家隊成員。在2011年亞洲盃,雖然已經提前提出以練兵為目的,但小組出局還是成為後來下課的導火索。在2016年2月3日,高洪波臨危受命,重新執教國足,並幫助國足奇蹟般重返12強賽。但是因為12強賽4輪一分的成績再次下課,高指導賽後發佈會上一番驚人的言論也基本意味著他的國足下半場結束了。

6.最坑主教練——卡馬喬

2011年8月世界盃預算賽前夕,國足臨陣換帥,請來了一位“世界名帥”,但堪稱國足最坑的主帥,帶隊期間的國足戰績與風貌慘不忍睹。

7.最無名主教練——佩蘭

國足新主帥官宣,法國人走馬上任,足協的人選一時間讓眾人摸不著頭腦,這位新主帥究竟來者何人。在任期間,有過亞洲盃驚豔的小組賽三連勝,也有過世預賽尷尬的成績。

8.最大牌教練——裡皮

現任主教練,世界名帥,“銀狐”裡皮最近在國足也不好過。雖然裡皮老爺子在亞洲不懼怕任何對手,但目前看來,亞洲任何對手可能也不是很懼怕我們。

2000年後一共8批教練,請問各位有那個教練是名帥?毫無疑問這麼多年男足教練唯一稱得上世界名帥的只有裡皮先生!

除了兩位國產教練一位朱廣滬是現任上海足協主席,另一位高洪波是中國足協副主席

現任教練裡皮先生正在執教中國男足!

其他幾位教練離開中國後全部失業狀態。並且全部離開教練崗位!

他們來中國前有的甚至都沒工作,在歐洲頂多也就二流教練,至於為什麼請他們估計原因太多無法說清!


馬爾切洛·裡皮(意大利語:Marcello Lippi)

1994年,裡皮出任意甲尤文圖斯足球俱樂部主教練,在之後的五年中,裡皮幫助尤文圖斯奪得三次意甲聯賽冠軍、一次歐洲冠軍聯賽冠軍等多項榮譽。

1999年,裡皮轉任國際米蘭主教練。

2001年,裡皮回到尤文圖斯任教,之後率領尤文圖斯奪得兩次意甲聯賽冠軍。

2004年6月,裡皮出任意大利國家隊主教練。

2006年6月,裡皮幫助意大利國家隊奪得世界盃冠軍。

2012年5月,裡皮就任中超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主教練。

2013年,裡皮率領廣州恆大奪得亞洲冠軍聯賽冠軍。

2014年,裡皮在廣州恆大實現了個人執教中超聯賽的三連冠。

2016年10月22日,裡皮正式出任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主教練。


這就是真正世界名帥的履歷,其他的教練就不用展示出來了!差距太巨大!


世界足球發展至今,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足球運動不但是需要好的教練員,更需要出色的足球運動員,光有好的老師沒有好的學生有什麼用呢?青訓我們耽誤太多,我們首先要把青訓搞上去,培養更多的好學生。既然我們終於有了世界名帥,請我們所有球員球迷懂得珍惜,給予更多包容理解!這麼多年我們走太多彎路,落後太多。我們大家都懂得一個道理長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愚公移山的精神也是大家都懂得。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了,終歸會有好的結果!


功夫小小鴨大百科


中國男足沒有一套成熟的體系,就像邯鄲學步那樣,90年世界盃,聯邦德國奪冠,於是92年,德國人施拉普納開始執教國足,但是沒用多久,衝擊94年美國世界盃失敗,於是足協就覺得學習德國不行,就把施拉普納給解僱了,換成國產教練戚務生,結果97年金州不相信眼淚,衝擊98法國世界盃失敗,於是又找來了英國人霍頓,沒過多久,就把霍頓解僱了,換成前南斯拉夫教練米盧蒂諾維奇,也正好那會前南斯拉夫教練在當時的甲A聯賽取得成功,那會國內流行前南風格,02年成功進入世界盃,但是小組賽三戰全敗,其實那會如果把前南風格堅持下來,也會出成績的,但是似乎覺得希丁克帶領韓國隊奪取世界盃殿軍,於是足協又把荷蘭人阿里漢請來,又開始走荷蘭的風格,當衝擊06德國世界盃失敗之後,阿里漢下課,然後又是朱廣滬,高洪波,杜伊科維奇,福拉多,卡馬喬,幾年內換了好幾個教練,期間,佩蘭帶隊打進亞洲盃16強,然後又是高洪波帶隊打進12強賽,最後由裡皮接手,可以說,這將近三十年的時間,國足完全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就是看到哪個國家足球厲害了,就學哪個國家的風格,學到最後,學成四不像了,看看日本,人家在八十年代初就確立了學習巴西的風格,人家堅持了三十多年,現在在亞洲範圍日本可是超一流球隊,而且在世界盃上跟歐美強隊也能踢一陣.再看看國足,不重視青訓,不注重基本功,就算把瓜迪奧拉克洛普等歐洲頂級名帥給請來都不行啊,所以啊,國足不應該完全依賴規劃,應該做一份詳細的長遠計劃,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這樣才能真正出成績


馭鬼門鬼王


中國足球為什麼換了那麼多名帥還不行?從米盧之後的阿里漢,卡馬喬,佩蘭,現在的裡皮甚至國奧的希丁克!教練的名氣越來越大,而中國足球卻是越來越差。關於這個問題本人也有如下理解!

(1)為什麼中國足球換了那麼多名帥還不行?從題目就可以看出中國足球的問題不是教練的問題,更不是教練就能解決的問題!所以就出現了這樣的問題。

(2)中國足球真正的問題在於沒有好球員和足球人才匱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再好的教練也改變不了中國足球!教練只是大廚球員才是要下鍋的米。

(3)中國足球沒有好球員以及足球人才匱乏,也說明中國足球的基礎和青訓太差!沒有自己真正的造血功能所以就沒有人才的輸出和湧現。

(4)中國足球一直吸引眼球的就是啟用大牌教練,大牌教練也給了人們很多幻想和期望!而且總是把希望習慣於寄託在教練身上最終這都是不現實的舉動。

(5)中國足球一直比較專注和重視的都是國家隊,比如請來這些大牌外教!殊不知真正應該重視的是基礎工作,所以這樣肯定會顯得頭重腳輕而不是水到渠成。

綜上所述中國足球的問題是方方面面的,也不是一個教練就能徹底解決的!所以這些名帥也無一例外地以失敗告終。但是中國足球依然還是中國足球,不能真正從自身做起和改變換再多的教練都沒用!因為沒有真正優秀的球員這才是中國足球的關鍵所在。




足球的方與圓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世界級的名帥紛紛在中國折戟,難道是他們的問題嗎?銀狐裡皮帶隊恆大的成績還是不錯的,為什麼帶國家隊就失去了魔力?荷蘭名帥希丁克帶國奧輸給越南,底褲都輸沒了,是希丁克能力不足嗎?該反思我們自己,小小的英國大大小小的聯賽就有二百多級,到處都是球員,而且球員也是從低級聯賽摸爬滾打多年,經驗豐富。我們的鄰居日本也是蔥小學到大學都有各級別聯賽。而我們的乖孩子都是在為一個共同的目標-高考,在明亮的教室裡苦讀,也極少有家長同意孩子練足球的。我們的低年齡段的國字號球隊有時都湊不齊球員,大多也是臨時拼湊的,根本就很少有實戰經驗。像其他足球發達國家16,7歲的孩子都打上五大聯賽的主力了,我們的U23球員還是小將,很少有打上主力的,這就是差距。這不僅僅是足球體質的問題,更不是一個主教練的問題,是國人的認知問題,教育問題,整個國家足球的大環境問題,中國足球任重道遠。


愛迪影視


中國足球換在多的名帥也是沒有任何起色,其實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換名帥改變的只是中國足球的外表和影響力,但是中國足球本質還是一樣沒有改變,每一個來中國的名帥就像做過山車一般,匆匆忙忙而過。個人覺得這根本改變不了什麼,就像人吃中藥一樣也需要一個療程。每一個來中國的名帥也就是招個幾期集訓打一個到兩個比賽,沒有出成績就直接換到,哪怕出了成績我覺得都是一種運氣罷了。中國足球現在重感覺一直在瘋狂的修復外殼,但是內在的修復也不能說沒有用功,只是還不夠。



其實中國足球會請那麼多名帥可能也是因為外界給予的壓力太大。過於注重成績,而足球這個項目也不是說一下子就可以拿到很好成績的項目。足球在中國突顯力只是沒有那麼明顯,國人總覺得很容易或者怎麼樣,就想歐洲那邊足球為什麼強?就是因為足球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個主流運動,足球被世界稱為“第一大運動”但是你根本在中國是跟體現不出來足球在中國有“第一大運動”這個稱號。


就最近發生的國奧主帥希丁克下課,也被炒的沸沸揚揚的。對於希丁克來說下課理由就只有那麼一個,我請你來是為了讓國奧拿到好成績,可是你沒有完成任務就是下課。不是希丁克沒有能力,而是我們自身達不到他達不到要求。但是也是因為這樣而希丁克來到中國他對中國其實也沒有報太大信心,希丁克在上任之後接受歐洲媒體採訪時就吐過真言:中國國奧去不了東京。無疑是這個高薪合同讓他接下來這個活兒。早早的離開也是一件好事!中國足球的發展想光靠請外教是完全不夠的,我們自己的執教水平也應該跟著提升。足球是一個綜實力為主的項目,要求點綜合能力要很高,才有幫法提升真正的實力。大規模的去請名帥還不如我自己真正腳踏實地的一步一個腳印擼起袖子好好幹。


中國足協換名帥的頻繁,對中國足球沒有任何起色。而更多的是讓那些旁光者和那些名嘴找到一個做文章、發洩的地方,讓世界更多的熱人知道中國足球不行,對於現在的中國足球不差錢,差的是那點榮譽。但是也不能過於揮霍,如不把這請名帥的錢,大面積的投入到青訓,投入中國足球真正的最基礎。這樣才是一個對未來有更好發展實質的事情,才不會讓世界足球認為中國是一個撈錢的地方,打著名號來胡亂灑脫。

發展的道路少不了幾個前人指點,才能更有效的發展。名帥可以請,但是不要過多,更換也不要過於頻繁,重點強化青訓。中國足球未來一定是美好的。


閃電火車


從施拉普納到現在的裡皮,中國足球曾多次聘請外籍教練職教國字號隊伍,但成績一直不理想。實際上,中國足球的水平與這些外教關係不大,可以說中國足球聘的這些外教都很優秀,都曾有過輝煌的職教經歷,水平都不錯。中國足球上不去是因為我們自身的問題比較多,我們國家的教育體制,足球的大環境,青訓體系的建設,足球文化的淡薄,民族的缺陷這些都制約著中國足球的發展。想通過聘請一兩個優秀的教練,歸化一兩個突出的球員,就想進世界盃,是根本行不通的。


文博聊球


中國足球的事,不是光靠換帥能解決的。

其實說白了,中國球迷總有一種優越感,總認為聯賽辦的好,足球水平就一定好。但最終結果是聯賽辦的還行,在亞洲賽場上也能和對手掰掰手腕,一到國家隊,就被對手按在地上打,一次比一次慘。

在聯賽中,有好的外援,在中場,後衛,前鋒位置上都能有好的補足,所以在亞洲賽場上不管是面對韓國的隊伍還是日本的隊伍,中超球隊都能很好的應對,這其中最大的功勞要給到外援身上,畢竟有他們的牽扯,才能贏得比賽。

國家隊中,前鋒吐餅能力一個比一個強,中場有蒿俊閔,張稀哲等人也還能勉強湊合一下,後衛方面就稀缺了,前場攻勢再華麗,後防線被對手打成篩子,再牛逼的隊伍也不能保證贏球。

中國球迷都是喜歡急功近利的,足協也是。放眼當今世界足壇,哪一個國家不都是從青訓抓起。人家德國隊現在那麼強,之前不也經歷過低估嗎?人家是怎麼做的,人家是低調的做青訓,培養年輕人,眼光放得很長遠,現在德國足球在世界範圍內,遇上任何國家都不怕,因為不管如何,後備力量是足夠的。再看看中國足球,現在還是靠一批老人在撐著,幾個年輕人在世界賽場上出現點問題,全是指責,全是辱罵。一點包容心都沒有,可有人曾想過這批年輕人是當代中國足球裡最好的那一批了,上別人有可能被罵的更兇。

頻繁更換教練,球員就得不停的熟悉新的戰術,新的套路,五年內就沒有一個教練能穩穩的待在自己的位置上,一輸球就被換,就被罵。再怎麼有名的教練,他的戰術也得有人去執行,也得有人能把它執行好,如果都不能執行或者是執行好的話,再牛逼的人他也帶不了中國足球,來中國也只是自毀英明。


浪性個人


每次碰到中國足球隊參加大賽,很多人就會問及這個問題,一次次的失敗讓許多中國隊的球迷痛心疾首,伴隨著各種謾罵和發洩,國足成為了不折不扣的出氣筒,真是頗有一幅“痛打落水狗”的景象。

在我的記憶中,我最初看中國男足的比賽是因為家裡有人在看,而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男足在我的印象中應該至少在亞洲是一支一流的隊伍,除了韓國和伊朗,沒有哪支亞洲球隊可以在中國男足身上輕易佔得多少便宜,除開這兩支球隊,東亞以日本為代表,西亞以沙特為代表,中國隊與這兩支球隊的直接交鋒,很多時候都是佔據了上風的位置,所以那時候喊“衝出亞洲,走向世界”,這並不是在痴人說夢,由於那時世界盃的名額還沒有如今這麼多,中國隊的衝擊之旅往往敗在了最後的時刻,讓人扼腕嘆息。那時的球迷肯定不會想到,提到中國隊的對手居然會是越南、泰國這樣的曾經的亞洲魚腩球隊,至於諸如這屆亞洲盃上的對手——菲律賓、吉爾吉斯斯坦這樣的球隊,就更是連魚腩都夠不上,但我們今天看到的是,這些球隊居然可以在大賽中和中國隊扳扳手腕,以至於贏了這樣的球隊,似乎成為了一件值得舉國慶祝的事情,在這樣的現實下,喊什麼“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就近乎於夢囈了。

一般來說,現代的體育運動分為職業體育和業餘體育,相應的就有職業運動員和業餘運動員,而中國不同的是,在體育職業化之前,中國既沒有職業運動員,也沒有業餘運動員,只有專業運動員。職業運動員和專業運動員相同的是,他們都是以運動為生的,但不同的是,職業運動員的收入來自於俱樂部的薪水,比如籃球、足球、橄欖球,也有來自於贊助商、比賽獎金,比如網球、拳擊、賽車、高爾夫等等,而專業運動員的收入則來自於國家和政府,也就是來自於國家的財政和稅收,前者是依託於商業和市場的,而後者則依附於財政的供養。那麼我們問:中國男足為什麼不行?那麼難道在籃球、網球、橄欖球、拳擊、賽車這些運動中,中國隊就很行了?顯而易見的是,都不行,只不過是足球特別受球迷關注,以至於這個問題尤其突出罷了,有人說中國籃球至少以前一直是亞洲霸主,那是因為籃球在亞洲並不是一項職業化程度特別高的運動罷了。所以中國足球為什麼不行這根本就不是一個什麼特別值得一提的問題,因為中國本就沒有發達的職業體育,在職業化程度如此之高的足球運動中,中國足球不行這是正常的,所以在這個意義上,這根本就不成其為一個問題。

我記得說到這個問題,很多人就會說中國的足球人口太少了,那麼中國那麼中國有可能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足球迷,為什麼足球人口這麼少?這就要說說職業運動員和業餘運動員的關係,足球運動員的培養是一整套的訓練體系,而一個成熟的訓練體系它是從運動員的少年時期開始的,而這些人加入這個訓練體系,大多可能是因為興趣,這批最初加入訓練體系的運動員就是業餘運動員,足球的訓練是學業之外一項業餘的興趣,這和許多孩子練鋼琴、練書法等等並沒有什麼區別,也就是說他們除了業餘訓練足球,和正常人的社會生活是一樣的。從興趣開始經過訓練,一般到青年時期,有天賦的運動員就可以脫穎而出,逐漸地加入到各級別球隊的青年隊之中,這就是從業餘運動到職業運動員的過渡,直到根據天賦和能力的差異加入到各級別的職業球隊之中。而如果要保證有足夠多的人加入到足球的訓練體系中,就必須要保證一個完備的職業化的體系,比如各級別的聯賽要足夠的多,不僅要有頂級的聯賽比如英超、西甲,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夠多的低級別的職業球隊,否則,就不能提供足夠多的工作崗位,如果沒有這樣足夠多的工作崗位,就不會有足夠多的人願意加入到足球這項運動之中,自然就不會有足夠多的足球人口,那麼中國足球人口為什麼少,因為中國足球的職業化本就還非常地不完備,中超可以引進世界上大牌的足球明星,但中國並沒有足夠完備的職業足球隊可以支撐起足球運動員的職業化。所以職業運動員和業餘運動員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沒有足夠多的業餘運動員,就不會有足夠多的人口基數支撐起有天賦的職業運動員的出現,而如果沒有完備的職業體育,同樣不會有足夠多的人願意加入職業體育的培訓體系之中,也就沒有足夠多的業餘運動員。

職業體育是以商業為依託,以市場為導向的,只有足夠多人的關注,這項體育運動才能吸引到足夠多人的投資,只有有足夠多的資金,它才能吸引到足夠多人的參與,它自身才能發展,市場它代表著多數人的價值偏好,也就是說職業體育是以市場中的人的喜好為導向的,在體育與商業和市場的互動之中,也就形成了一種體育文化,而這種體育文化就成了每個參與者包括運動員和觀眾的生活的一部分。而專業體育則不同,由於它的生存並不依靠市場,它和市場中的人的喜好基本無關,它是由豢養它的某種國家機構的政治目的所驅使的,比如奧運會奪金,為國爭光,所以它不能形成一種大眾性的體育文化,它和普通人的生活是完全割裂開來的,最典型的就是各種專業的體校,這些專業運動員他既不屬於業餘運動員,也不屬於職業運動員,而類似於一種流水。





魅力文大大


中國足球是全面落後,從對足球的認識開始,大到足球文化、底蘊、環境、氛圍,小到家庭教育、個人愛好、業餘活動,再到足球學習、訓練、比賽、深造,等等等等,想想看我們哪一項可以能和足球發達國家相提並論?亞冠聯賽總有日韓球迷在日韓球隊輸球時,說他們是輸給中超外援而不是中國球員,我們雖然覺得刺耳但是無力反駁,因為沒有外援的國足確實屁也不是。


七某某丶


中國的很多足球教練員都沒踢過高水平的職業聯賽,他們很多不是正規的,這就是中國足壇的現實,很多高水平外教來了之後,他們對中國足球的第一個建議,就是要解決青少年教練員的問題,青少年這塊必須要有高水平的教練員,而不是你們天天盯著的這些一線隊。應該從青訓就開始注意,而不是目前的國足,目前國足基本無法多過的提升空間,基本功基本也就那樣子,態度,競技狀態基本也都固定了,一盤殘棋讓名帥也無法發揮最大作用,畢竟他們面對的也是實力更加強大的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