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安徽“隱商”李厚文:5年經營AMC,負債百億收編“壞賬”公司,未來上市可期?

“AMC不僅是不良資產化解專家,還要成為“紓困救助專家”和“重整重組專家”,要努力憑藉自身的綜合專業能力,來化解金融風險,服務實體經濟。”

這句話出自李厚文在近日的一篇公開演講。在過去幾年,李厚文執掌的國厚系展開大舉擴張,截至2018年累計收購不良資產超過1000億元,涉及工農中建等數十家銀行和近千家企業,並曾介入中弘股份、中天能源和蓮花健康等上市公司,而李厚文如今也才41歲。

持續進擊的另一面,新京報記者發現,國厚系入股八個月後退出了一家名為溫州梁冠的重要企業。此外,國厚系也在早些時候放棄了對中天能源的入主。

新京報記者看到的財務數據顯示,國厚資產2019年上半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924.60萬元,同比下降48.97%,負債達到105.31億元。有機構稱,國厚資產債務水平較高,需對公司流動性保持持續關注。

目前,新京報記者暫未取得國厚等相關方面的回覆。

溫州梁冠股權變動

新京報記者獲悉,溫州市梁冠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溫州梁冠”)發生投資人變更,上海國銳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退出,新增股東溫州市梁匯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溫州梁匯”)。

經股權穿透,上海國銳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國銳”)股東為國厚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厚資產”)和該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李厚文。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國銳此次退出距離其入股溫州梁冠僅有8個月時間,工商信息顯示其於今年1月29日入股。

11月13日,記者致電上海國銳與溫州梁冠,電話未獲接通,記者隨後向國厚資產、上海國銳與溫州梁冠發去採訪郵件,暫未獲回覆。

11月14日午間,記者再次致電上海國銳,電話未獲接通;致電國厚資產,提示電話已關機。

據國厚資產今年7月的發行文件介紹,上海國銳是國厚資產旗下以上海為中心,與股東單位上海東興投資控股發展公司開展業務協同,輻射華東地區開展股權類投資及其他各類投資投行業務的一級控股子公司。

上述文件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 截至2019年3月末,上海國銳總資產860.53萬元,淨資產602.71萬元;2019年1-3月,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0.43萬元,淨利潤8.26萬元。

發生股權變動的溫州梁冠背景不凡。

工商資料顯示,溫州梁冠目前的股東為楊龍進、楊劍清和溫州梁匯,溫州梁匯系由楊龍進和楊劍清二人持股。

新京報記者獲悉,楊劍清的另一個身份是中梁控股集團董事長楊劍的堂弟。

據中梁控股招股書,楊劍清於1998年加入集團,歷任集團各級崗位,成為楊劍的助理。今年7月,中梁控股在港上市。

溫州梁冠目前全資控股有一家名為浙江天劍置業有限公司(下稱“浙江天劍”)的企業。新京報記者獲悉,浙江天劍系由中梁轉劃至楊劍清。

中梁控股招股書顯示,2002年至2009年期間,處於開發早期階段的中梁集團曾主要通過浙江天劍的物業開發平臺於溫州營運,後逐步將重心轉移至上海。

據中梁控股招股書,於籌備上市之前,楊劍清向楊劍表示其希望自行於中國開創房地產業務,楊劍當時已同意提供必要支持以協助楊劍清開創其未來的房地產業務。於2018年初,鑑於中梁集團的上市計劃、浙江天劍對楊劍的整體房地產業務而言已無足輕重、多年來楊劍清已為浙江天劍的營運投入極大精力,楊劍同意接受楊劍清提出向楊劍收購浙江天劍(連同其附屬公司)的建議,以便楊劍清能夠通過繼續經營浙江天劍的業務而開創自身的房地產業務。

2018年6月,浙江天劍完成轉讓,轉讓對價為人民幣14.12億元。

據招股書,截至2018年6月27日,浙江天劍擁有20個物業開發項目,20幅土地的可銷售總建築面積為約150.6055萬平方米,“楊先生(指楊劍)認為該等項目會為彼之堂弟帶來良好的業務開端”。

進擊資本市場

近年來,國厚持續擴張,涉足中弘股份、中天能源、蓮花健康等上市公司和互聯網金融公司。

2018年10月,中弘股份發佈公告稱,與宿州國厚城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宿州國厚”)及中泰創展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泰創展”)簽署了《經營託管協議》,中弘股份同意委託宿州國厚對中弘股份實施託管經營,宿州國厚願意接受中弘股份的委託。中泰創展同意在宿州國厚實施託管經營過程中,配合宿州國厚,酌情為中弘股份的生產經營提供流動性支持,促進中弘股份恢復正常生產經營和債務重組。

工商資料顯示,國厚資產的全資子公司安徽國厚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為宿州國厚控股股東,中泰創展持股83.65%的大股東為解茹桐,而解茹桐是中植系實控人解直錕的女兒。

這一籌劃意味著,陷入債務危機的地產黑馬中弘,獲得了國厚系和中植系的聯手支持。

然而,引入國厚未能阻止中弘股份的頹勢,因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面值,其最終於2018年12月28日被深圳證券交易所摘牌。

今年3月,國厚資產又開始入主中天能源。

中天能源公告稱,公司前控股股東中天資產、前實際控制人鄧天洲與銅陵國厚天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銅陵國厚”)簽署了《表決權委託協議》,銅陵國厚因而通過表決權委託的形式取得對中天能源18.70%股權的表決權、提名和提案權、召集權等權利,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由鄧天洲、黃博變更為李厚文。

國厚資產曾表示,入股中天能源旨在依託銅陵國厚在困境企業救助、債務重組領域的專業技能和豐富經驗,著力化解上市公司的金融債權及債務糾紛。

但在入主四個月後,國厚資產即退出。

7月15日,中天能源再次公告,中天資產及鄧天洲先生分別與銅陵國厚解除了3月6日簽署的《表決權委託協議》,中天能源轉而引入了森田集團旗下的森宇化工。

此外,國厚資產還介入了目前已進入破產重整的“味精大王”蓮花健康。

9月18日,蓮花健康公告稱,蓮花健康將對河南蓮花糖業有限公司享有的債權金額合計2068.02萬元,以抵償所欠國厚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額債務。

今年10月,蓮花健康公告,申請人國厚資產以被申請人蓮花健康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周口中院申請對蓮花健康進行重整,蓮花健康對國厚資產申請其重整不持異議。就此,法院裁定受理了公司重整一事。

蓮花健康11月6日公告顯示,公司獲悉合肥中院作出(2019)皖01執1321號之一《執行裁定書》,裁定拍賣公司控股股東浙江睿康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的蓮花健康12512.25萬股股票。

公告顯示,國厚資產與被執行人浙江睿康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睿康投資”)等借款合同糾紛一案,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於2019年9月29日以(2019)皖執74號《執行裁定書》指定合肥中院執行。

該案在訴訟審理期間,安徽高院於2018年8月27日以(2018)皖民初56號民事裁定書凍結了被執行人睿康投資持有的蓮花健康12512.25萬股股票。合肥中院受理立案執行該案後,責令被執行人履行生效民事判決書確定的法定義務,但被執行人至今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申請人國厚資產書面申請合肥中院依法拍賣上述財產,法院裁定拍賣被執行人睿康投資持有的蓮花健康12512.25萬股股票,該裁定送達後即發生法律效力。

據公告,截至公告日,睿康投資持有蓮花健康無限售流通股12512.2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1.78%,這部分股份均已被質押和司法凍結。

蓮花健康表示,睿康投資系公司控股股東,其持有的股份正在被司法處置,目前拍賣結果尚不確定,該處置可能會造成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除了上市公司之外,國厚還介入多起P2P不良資產處置。

據多家媒體報道,今年4月份,萬盈金融曾宣佈擬引入國厚資產建立國厚聯合工作組,正式開始清產核資工作。經濟觀察網報道稱,自深圳國厚接手以來,萬盈金融官網幾乎每隔一兩天即更新“國厚聯合工作組-萬盈金融工作日報彙報”,但是彙報只是持續到今年的6月18日,此後再無下文。

7月11日,深圳南山公安發佈了“關於萬盈金融平臺案件的情況通報”指出,依法對萬盈金融以涉嫌集資詐騙罪立案偵查。通報還指出,南山警方對公司實際控制人袁某、陳某等8名公司高管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萬盈金融之外,國厚還介入了另一P2P機構荷包金融。

荷包金融官網4月公告,第三方資產管理機構——國厚資產旗下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國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與荷包金融正式達成合作,以期共同處理荷包金融逾期資產問題,緩解現階段債轉資金壓力。

深圳國厚聯合工作組11月8日發佈的公告稱,自9月開始至今,國厚聯合工作組一直緊盯償債資產處置進度和資金回款,目前已陸續收到債務人的部分還款進入監管賬戶,與此同時,償債資產處置也有了較大程度的進展,隨著法律手段的介入和各個項目重組進度的逐步深入,預計未來荷包金融將有穩定持續的資產迴流(包括現金資產和實物資產);荷包金融的清退相關工作,包括相關資產處置進度、監委會選舉、兌付方案等都將在上報有關部門後公佈。

國厚資產官網新聞顯示,今年10月,李厚文出席一次論壇時發言表示,近年來,國厚資產發揮自身綜合專業優勢,陸續參與了多個上市公司或項目的紓困和重整,在盤活存量資產方面已經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

截至2018年12月末,國厚資產累計收購不良資產超過1000億元,涉及工農中建等數十家銀行和近千家企業;參與管理各類不良資產基金、產業基金、城鎮化基金及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100餘隻,規模超過1200億元。

在今年6月的發行文件中,國厚資產表示,“公司目前正處於積極拓展地方不良資產處置以及投資業務市場的階段,因此資本支出仍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保持著較高的水平,公司面臨著一定的資本支出壓力”。

工商信息顯示,自2016年年中起,國厚資產數次大規模增資,註冊資本由10億元增至目前的25億元。

41歲的 “隱商”李厚文

從公司本身而言,持續進擊的國厚才成立了5年時間。

官網顯示,國厚是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並經中國銀監會核准公佈和財政部備案的國內首批具有金融不良資產批量收購處置業務資質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地方AMC),成立於2014年。

據今年6月的發行文件,國厚資產股權結構顯示,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李厚文、劉洋夫婦,二人合計間接持有公司55.82%的股權。

國厚雖然年輕,其實際控制人李厚文卻是當地地產大亨。

李厚文因低調而有“隱商”之名。履歷顯示,其出生於1978年9月,安徽舒城人, 2000年至2005年,擔任舒城縣第七建築公司技術員、項目經理及總經理職務;2005年至2006年,擔任博雅(合肥)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2006年至2011年擔任安徽文峰集團董事長;2011年至2014年,擔任深圳前海大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2014年至今擔任國厚資產董事長。

在李厚文的財富歷程中,安徽文峰集團地位重要。

據介紹,文峰集團於2006年組建集團公司,經過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已成長為具有國家一級開發資質的綜合性房地產集團,產業涉及地產開發、商業運營、建築建材、金融投資等多個領域,以67.33億營業收入蟬聯2018“安徽百強企業”榜單第58位、“安徽服務業百強企業”榜單第14位,連續四年榮登百強企業榜單。

國厚資產今年6月發行文件顯示,深圳文峰資產管理公司為李厚文夫婦持股國厚資產的平臺之一,深圳文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安徽文峰置業有限公司、香港文峰集團(VENFI GROUP LIMITED)等均與國厚資產處於同一控制下。

在辦公地址上,文峰集團與國厚資產的均為合肥市經開區金寨路與繁華大道交口文峰中心。“文峰”與“國厚”可判斷為李厚文的兩個重要“商號”。

出身地產業的李厚文,在創辦國厚之後參與了不少地產項目。

除了前述地產上市公司中弘之外,今年9月,國厚資產官網刊文稱,安徽國開置業資產交接暨項目重整復工啟動,這意味著合肥爛尾多年的國開公館項目迎來了“春天”。

據悉,國開公館因資金鍊斷裂等問題,從2013年9月至2017年上半年,基本處於停工狀態,該項目曾是包河區最大的爛尾項目,期間雖多次復工,但均因缺少追加投資而宣告失敗,引起廣大業主極度不滿,多次上訪維權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該文章稱,國開公館爛尾多年後煥發新生,是國厚化解不良資產經典案例。

據報道,國厚資產高管王東今年4月出席活動時曾稱,從機構選擇來看,不管是企業重組還是破產重整,國厚的選擇策略是“一大一小”,即大是上市公司,小是爛尾樓盤等房地產項目,兩者的價值是比較好測算的。

地產出身的李厚文在安徽人脈豐富,但其視野並不侷限於當地。

文峰集團官網2018年1月消息顯示,北京大學安徽校友會成立20週年慶典暨2018年新春聯誼會在文峰中心國厚大廈舉辦,李厚文作為校友代表致開場詞,並獲優秀校友貢獻獎。國厚資產今年5月新聞顯示,安徽北京大學校友會入駐國厚大廈,安徽省政協原副主席秦德文、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宋衛平、省政協原副主席李衛華等出席活動。

有報道稱,李厚文在北大匯豐商學院接觸到了更廣的平臺與資源。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信息顯示,李厚文為該院2010級EMBA學生,畢業後與學院師生交流合作頻繁。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匯豐商學院EMBA2010年秋季班開學典禮,時任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長的張永宏曾做了主題演講。

2018年10月,國厚系託管中弘股份,張永宏也出任中弘股份總經理。值得注意的是,張永宏也是安徽人。

事實上,國厚成立之初,也曾有張永宏的身影。

國厚資產發行文件披露顯示,其於2014年4月由上海東興投資控股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朗潤集團有限公司、安徽博雅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其中,朗潤集團早年股東中包括由張永宏任法定代表人和全資股東的深圳市五四書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至2016年年末,張永宏名下公司等均已退出朗潤集團。

負債超百億

然而,持續進擊後,國厚的負債也相應上升,業績並不理想。

國厚資產2019年半年報顯示,截至半年報期末,國厚資產總資產為148.68億元,總負債為105.31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0.83%。

今年6月的發行文件中,國厚資產表示,其面臨債務規模持續攀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波動較大、短期財務風險提升、資本支出壓力增加等風險。

國厚資產稱,目前短期有息債務在有息負債中所佔的比重仍然較大,因此使得公司面臨一定的集中償債壓力。

評級機構聯合信用在6月對國厚資產出具的評級報告中亦關注到,近年來國厚資產負債規模增長較快,債務水平較高,同時債務期限偏短,需對公司流動性保持持續關注。

業績方面,國厚資產2019年上半年營業收入6.36億元,同比下降9.18%;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924.60萬元,同比下降48.97%。

國厚資產稱,盈利下滑主要由於本期利息支出、其他業務成本、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增加,且收入總額略有下降所致。

目前,國厚已取得不少銀行等金融機構支持。

國厚資產在半年報中表示,2019年上半年其完成了富邦華一銀行及富滇銀行的續授信工作,並新增了九江銀行、 廣發銀行、長安信託、雲南國際信託等機構的授信,並於2019年6月成功發行了4億元第一期小公募,為公司營運發展提供了充足資金;下半年將繼續拓寬融資渠道。

新京報記者獲悉,國厚資產全資控股的子公司安徽國厚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工商信息顯示,國厚資產已將持有的其2億元股權出質予崑崙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登記日期為10月24日。

截至2018年末,安徽國厚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總資產100002.77萬元,淨資產98595.88萬元。

國厚自身亦在推進上市工作。據經濟參考報2017年報道,國厚資產高管表示,國厚資產下一個目標是登陸資本市場,目前上市計劃已經啟動。另據上海證券報同年報道,國厚資產已經啟動改制上市程序,目前正在確定保薦機構最終人選。

國厚資產董秘陳勇其時表示,國厚資產近兩年業務發展迅速,上市是大勢所趨,“我們希望2018年先在香港上市,一年後迴歸A股”。

截至目前,國厚尚未實現上市。

新京報記者 朱玥怡 趙毅波 編輯 梁緣 校對 柳寶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