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種孩子最有出息,執教幾十年的一位初中老師的經驗談

最有出息的孩子是哪一種?人們往往認為成績最好的學生最有出息,可在初中做了40年語文老師的杜老師卻說還真不一定,其中有什麼規律呢?家長和孩子一起看看吧。

德行比才華更重要

曾經我帶過這樣一位同學,他的成績十分優秀,在班裡甚至是年紀段都能獨佔鰲頭。這樣一位成績優秀的同學,在集體生活中的表現卻十分令人擔憂。據同學反映,每次輪到他之日的時候,他自己一般不動手,都是指手畫腳安排其他人幹,彷彿不屑於做這些灑掃庭除的事情。

一次值日,這個同學與其他值日生都在,我故意揚言“哦,沒有水了”。稍一停頓,那位同學便說道:“ⅹⅹ,你去給老師搬水去”,自己連動都不動一下。

孩子們,比起成績,我更希望你們懂得關心集體,尊重同學。哪怕你現在成績第一,但是不願意值日,沒有集體榮譽感,以後怎麼成為可能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孩子們,你們要知道,分數並不是最重要的!比起一味追求分數,我更想要你們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具有創造性和鮮明的個性,積極進取,熱愛國家,尊重生命,知恩圖報,善良正直,尊重師長,熱愛勞動,自尊、自強、自立,有擔當,吃苦耐勞。這些比分數重要的多!比起做一個只會考高分卻毫不關心集體,沒有合作精神的人,我更希望你們成為一個品格高尚、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在這個基礎上又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理想的分數,那才是一個德才兼備的學生。


均衡發展,消滅短板

初中階段是人生起步的關鍵期,思維也要適時的改變,考試科目由原來的語文、數學增加到七科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歷史、地理和生物。當開學第一天,看到林林總總堆在書桌上的幾十本包括課本和相關的輔導資料,你一時會難以適應,甚至會有“這麼多東西,我學得了嗎?”的困惑。

只要你們不排斥任何一門功課,哪怕是自己最不擅長的那一門,那你一定學得了。這幾門課程都是國家教育部經過專家慎重斟酌確定的,它們對於你們這個階段的成長都是必須的,通過對它們的學習,會提升你們的品質心智,豐富你們的知識結構,奠定你們進步的基礎。學校會合理安排課程,老師會安排足夠的自習時間讓你們完成作業。

初一英語最重要,初二數學最重要,初一初二初三語文最重要

我相信很多班主任都強調過,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英語是外語,需要記憶大量的單詞,從頭學習發音,學習音標,還有它別於漢語的句式。如果起始階段沒有打下良好的基礎,那後來想補也不好補上來,至少不如其他科目補起來容易。其次英語是當今世界上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語言,世界上約有20國家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或第二語言使用,共計約有8億人。也就是說,

世界上差不多每五個人中有一個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懂英語,這還不算廣大中小學生。所以,英語必須去重視,為了對外開放也得學好這一門功課。

而它又在考試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對此誰敢掉以輕心啊!

同樣,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生物等幾門功課也不要偏廢。畢竟我們的考試是看總分的,想要成績在班裡的上游,就一門都不能放棄,即使你其他功課都很好,有一門不及格,也永遠進不了班裡的上游。真的有這種情況出現,你的父母就該著急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 “木桶定律”(也叫木桶效應):一隻水桶想要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一樣平齊且沒有破損。如果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有破損,這隻桶就盛不滿水。所以說,木桶能裝多少水,往往最關鍵的不是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這個“木桶”已經說明問題了吧。所以,無論哪一門,都要有足夠的重視,消滅短板,均衡發展!

大量的課外閱讀很有必要

在我看來,讀書的意義遠遠大於考試的分數。一個家庭生活品味的高低取決於這個家庭藏書量的多少和閱讀書籍的程度,一個不喜歡讀書的民族是一個沒有未來的民族,一個不讀書的人同樣沒有前途。你想有品位嗎,你想擁有光明的前途嗎,那就讀書去吧。


每年中考都會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遜漂流記》《格列佛遊記》《繁星.春水》《朝花夕拾》《西遊記》《水滸傳》《駱駝祥子》《名人傳》和《童年》這十部名著中出題,儘管分數不多,但也應該引起重視。一個多讀書的人,其視野必然開闊,其志向必然高遠,起追求必然執著。多讀書,不僅能使人變得視野開闊,知識豐富,而且還能使人具有遠大的理想、執著的追求,這還不說閱讀對於寫作的重要意義。

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部推薦的閱讀數量明顯是少了,10部哪裡夠?難道3年時間才讀10本書嗎?對於3年來說,讀50部也不算多。

讀書其實不在於多少,我要強調的是一定不要沉浸到大量的作業中去而忽略了大量的課外閱讀。作業是必須要做的,畢竟它決定著你最近一次的考試成績;讀書更為必要,因為它關係到你的一生走得遠不遠。沒有大量的閱讀做基礎,到了高考就會捉襟見肘。


積極參與班級事務

對於一個學生來說,分數是重要的,但他不是你們生活的全部。它只是反映了你們對某些知識的掌握程度。但它不是你們生活的全部,如果你們的生活裡除了分數沒有了其他,那就如同荒涼的沙漠看不到綠洲,將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因此,我建議你們在重視分數的同時,積極參與班級事務。

積極去參與班級事務,如競選班幹部。如願當上你們理想的班幹部,那就在這個階段裡豐富了你們人生的意義,沒有入選也不要緊,要有積極參與的意識。不管擔任什麼職務,都是去為班集體為他人去服務,它可能要佔去你們的一些時間分散一些精力,這會用你們在服務的過程中所得到了鍛鍊來加以彌補。


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歌詠活動、各種娛樂晚會等各種公益活動。很多年以後你會記得在某項活動中獲得的榮譽和獎勵,但不不會記得哪一次考試考了多少分。

通過參與班級事務獲得的組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演講能力、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要比分數有用的多。在我將近30年班主任工作中,我發現擔任班幹部的孩子往往都成績較好,至少我還沒有發現因為當班幹部而影響成績的現象,所以有的家長擔心孩子擔任班幹部耽誤學習,可以放寬心,並不會有什麼影響。倒是這些孩子因為生活的態度相對積極而得到了更好的發揮。


淡定面對努力與收穫的不對等

有一個殘酷的事實:在小學的時候,你們可能是班裡的第一第二第十名,可是來到中學以後忽然就“泯然眾人矣”,小學的第一在現在的班裡連第10名都排不上,這種心理落差會讓你們難以接受。

中學的各科各種考試要比小學多好多,每一次考試老師都要排名。我要說的是,你可能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仍然沒取得顯著的效果,那就提前做好排遣憂愁的準備,以淡定的態度直面殘酷的現實,認真總結失敗的教訓,下更大的功夫奮起直追,爭取在下一次考試中站在領獎臺上。

要知道,上帝只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通過努力最終也沒能達到你小學時候的位置那也不要緊,只要你努力了,就問心無愧。不妨直接告訴對你們抱有太大期望的父母:你們的兒子(女兒)註定進不了前十名,但我努力了。爸爸媽媽,對不起!

青春期,請理智面對

初中三年裡,青春期悄悄的到來。你們會長高長大,甚至讓許久不見的人大吃一驚,生理上也開始發生變化。心理上,你們會覺得自己是大人了,成熟了,覺得老師和家長有些煩人,對異性產生好奇和興趣,你們的內心世界與來自外部的環境常常發生矛盾衝突。

你們迫切的想證明自己是一個大人了,想要彰顯個性,引起別人對自己的重視。女孩的書包上掛滿了明星圖片,男孩偷偷地學會抽菸、喝酒,誰過生日請大家吃飯等等。甚至開始反抗老師疏遠家人,而在前幾年,同樣的事情你們是不會這樣做的。

這些是青春期的表現,這個時候,你們要理智面對自己的這些變化,你們可以看一些有關青春期的書籍,從科學的角度認識自己生理心理的變化,這樣,就可以讓自己在經歷這個過程的時候變得理智一些。實際上你們離真正的成熟還有一段距離,那麼,在你們成長的道路上就需要師長的指導和引領

你要知道,家長和老師是你們統一戰線的“戰友”,請不要對抗、排斥他們的建議。他們的行為是為了你們好,這一點你們要堅定不移地承認。當你們與家人和老師的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先不要急著反駁,先聽一聽他們怎麼說,是不是有道理。一意孤行往往會使事情複雜起來。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在中學階段,動什麼也不要動感情!初中階段,情感的種子在你們心中萌芽,或許會有異性同學對我們表示好感,那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們優秀,但一定不要陷進去。這時,你應該說“謝謝你!我們還年輕,我不想談這個問題。”這樣的你是正確的。蘋果還未成熟吃就採摘,除了“澀”沒有別的滋味。

孩子們!

這些建議,你們覺得有道理的就加以重視,認為不值得重視的就忽略不計。

但是請記住:你們想做一個有德行的人、富有修養的人,追求高分,更應真愛自身,願你們的未來都一片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