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獻血是無償的,可為什麼病人用血卻要收費?

作為普通民眾,確實會有這樣的疑問:既然我獻血的時候是無償的,為什麼用血的時候要花錢?

我國從1998年10月1日開始實施無償獻血,所謂無償獻血,是指為拯救他人生命,志願將自身的血液無私奉獻給社會公益事業,而獻血者不向採血單位和獻血者單位領取任何報酬的行為。無償獻血的榮譽是終身的。

既然獻血是無償而用血是有價的,那麼這個費用是怎麼產生的呢?這裡我們要明確一個基本的概念,從無償獻血到最終臨床上使用的血液製品是不同的,中間要經過很多步驟,從血液的採集、儲存、分離、檢驗、運輸,到最終臨床上的使用,包括一部分損耗,這每一個步驟都會產生一定的費用,即:“此血非彼血”。意思是無償獻血抽出來的血不可能馬上就用到另一個人身上,比如A型血不能給B型血的人使用,這,就需要檢驗,比如乙肝、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是不能使用的,這仍然需要檢測,這就會產生一定的費用。

現代醫學已經發展到成分輸血了,可以根據人體的需要輸入不同的血液成分,比如,紅細胞,血漿,血小板,人纖維蛋白原,等等,這些血液製品必須經過從全血中分離,如400毫升全血才能分離出一個單位血小板這樣一個過程,這,也會產生一定的費用。

醫院在給患者用血的時候也會收取一定的費用,包括交叉配血檢驗費、血液儲存費、輸血注射費、輸血專用管及針頭的費用,等等,這些費用加上血液及血液製品在生產過程產生的費用,就是患者最終用血的費用。

還是打個比方吧,你平時喝的礦泉水與江湖大河的水,雖然都是水,但“此水非彼水”,從江河裡的水到消費者最終喝的水,經過了採集,過濾,分離,消毒,儲存,運輸等步驟,即便是“大自然搬運工”搬來的水,那也還有搬運費不是?!

當然,無償獻血是一種社會公益,是一種愛心的表達,而無償獻血的人,自己或親屬今在後需要用血的時候,各地區都有不同程度的優惠政策,無償獻血者可以免費用血,直系親屬用血可以減免一部分費用,等等。

也有人說,為啥人們都願意無償獻血,那為什麼保存、運輸、檢驗等等這部分成本國家不能承擔呢?

其實,這涉及到一個成本問題和公平問題。

如果國家承擔包括檢驗、儲存、保管等等費用,那麼,多一個交叉配血費用也應該可以免費了吧,既然交叉配血費國家出,多一個輸血器的費用免費,也可以吧,輸血器都免費了,乾脆輸血也免費算了。可是如果輸血是免費的,那麼,輸液體能不能免費呢?……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 其實,關鍵不是保管費檢驗費運輸費免不免費的問題,這部分費用只佔總費用的一部分,關鍵是涉及到一個成本問題和公平問題,血源本來就緊張,如果免費,那麼,緊張的血源給誰用?這個決定權歸誰負責?歸根結底,還是醫療資源相對緊張的根本原因。

我不知道,這個問題有沒有說清楚,我也知道,即便我再怎麼費力氣說這個問題,還是會有人不理解,幼兒就是想吃免費的午餐。

不管怎樣,如果您認同本文的觀點,如果您覺得本文解答了您心中的疑惑,請點個贊哦!

剖析醫患關係,講述醫患故事,請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麻醉超人鋼鐵俠。

有人說,獻血是無償的,可為什麼病人用血卻要收費?
有人說,獻血是無償的,可為什麼病人用血卻要收費?
有人說,獻血是無償的,可為什麼病人用血卻要收費?
有人說,獻血是無償的,可為什麼病人用血卻要收費?
有人說,獻血是無償的,可為什麼病人用血卻要收費?
有人說,獻血是無償的,可為什麼病人用血卻要收費?
有人說,獻血是無償的,可為什麼病人用血卻要收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