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醫療香港上市發行規模3-4億美元,預計12月10日掛牌

據IPO早知道消息,剛剛通過港交所聆訊的杭州啟明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已啟動發行程序,發行規模3-4億美元,發行佔比25%。此次IPO聯席保薦人為中金公司、高盛、瑞信及招商證券。啟明醫療目前計劃於12月10日掛牌交易。

來源 | 本文由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整理撰寫,文中觀點僅供參考

排版 | C叔

獨家 | 啟明醫療香港上市發行規模3-4億美元,預計12月10日掛牌

啟明醫療成立於2009年,天眼查信息顯示,公司於2012年獲啟明創投A輪融資;2014年獲B輪融資,投資方為紅杉資本中國、德諾資本;2016年獲得高盛集團3700萬美元C輪融資。

啟明醫療的產品、在研品是經導管植入而設計,以代替出現主要與主動脈瓣狹窄及返流以及肺動脈、二尖瓣及三尖瓣返流有關的功能障礙的心臟瓣膜(對應下圖中TAVR、TPVR、TMVR及TTVR)。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按2018年TAVR產品植入量計,啟明醫療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為79.3%;全球TAV市場將由2014年的15億美元擴大至2018年的41億美元,估計到2025年達104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4.3%。

獨家 | 啟明醫療香港上市發行規模3-4億美元,預計12月10日掛牌

招股書介紹,心臟瓣膜疾病可選擇以接受手術進行治療,但手術只能暫時舒緩症狀,無法提供持續的解決方案。目前新增瓣膜手術一般分為:傳統的開胸手術、微創瓣膜手術及經導管瓣膜介入治療TVT。其中TVT療效相對較弱,但比其餘兩種更加安全。而經導管瓣膜治療TVT市場準入門檻較高,新進入者在建立綜合研發平臺的要求、配件套裝的要求提高、缺乏渠道管理經驗及專利權限等方面面臨挑戰。

啟明醫療總計擁有379項專利及專利申請,其中包括中國範圍內的81項已經公告的專利及70項專利申請。而在美國、歐盟等主要的海外市場,啟明醫療擁有96項已公告的專利以及132項專利申請。

除了研發生產,在商業化即學術營銷方面,啟明醫療在中國推出首個TAVR產品,在中國設立了一套系統化TAVR培訓課程,提高TAVR產品認知度並推動TAV的市場滲透率。

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以及截止2019年5月31日的5個月,公司收入分別為1820萬元、1.153億元和8620萬元。報告期內虧損分別為1.58億元、3.01億元以及1.38億元;毛利率分別為83.1%、85.8%以及82.6%。

公司虧損主要源於高企的研發成本,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啟明醫療的研發成本所佔收入比分別為646.1%、90.8%、95.6%。

公司目前收入主要來自目前唯一已推出產品VenusA-Valve,以上三個報告期其銷售額分別佔全部收入的95.4%、98.6%及99.4%。進度僅次於VenusA-Valve的TAVR產品VenusA-Plus目前處於臨床試驗階段,它也是全球第一款自膨式肺動脈瓣膜,已在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27家醫療中心完成178例植入,隨訪結果良好,預計2019年可獲批上市。

三年來,啟明醫療通過收購活動在海外市場佈局。2016年公司全線收購德國Transcatheter Technologies 公司專利技術組合,以用於公司第三代TAVI產品;2017年啟明醫療完成對美國瓣膜球囊成形術產品供應商InterValve的收購;2018年啟明醫療又收購了腦保護裝置生產商TriGUARD 3,這可幫助公司在美國、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市場立足。

本文由公眾號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整理撰寫,如需轉載請聯繫C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