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被調查了!曾在海康威視上投資245萬,獲利超過500億

大佬被調查了!曾在海康威視上投資245萬,獲利超過500億

​海康威視今天開盤即大跌,收盤時漲了一些回來,但是全天市值也跌去了將近79億。這背後的原因,小組昨天也提到了,是因為公司董事胡揚忠、龔虹嘉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

小組掃了一圈新聞,看到有海康的“內部人士”向媒體透露,龔虹嘉可能是因為公司業績不錯,給了員工一些激勵,但是沒有向市場披露。此次調查並不是針對海康威視,而是對董事個人的調查,具體的結果還要看證監會。

這就奇了怪了,難道是老闆違規給員工發紅包?

現在披露的信息還看不出個究竟,不過龔虹嘉這位大佬的故事特別值得一說,在2019年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他以608億的身家排名第26位,他前面一位就是小米的雷布斯,它的後面還有百度李彥宏、美團王興、京東的劉強東等人,相比之下就能看出龔虹嘉的低調。

不過雖然為人低調,但是他在投資上的戰績卻是十分顯赫,曾被IDG譽為中國最優秀的天使投資人,同時還有另外一個稱號——A股套現王,說起他的發家史,既十分有趣又略顯傳奇。

1982年,18歲的龔虹嘉頂著“國家標槍三級運動員”的稱號來到了華中科技大學學習,雖然他高考作文取得了滿分,並且表示自己想從事記者一類的工作,但是他學的專業卻是計算機,這給小組一種不想做記者的標槍運動員學不好計算機的感覺。

華中科技大學對龔虹嘉的影響十分深遠,他在學校時就已經展露了自己“天使投資人”的天賦,當時他想在學校搞一個足球俱樂部,為此先需要籌集資金,龔虹嘉就通過租賃足球比賽的錄像帶,在校內收費播放,搞定了資金的問題,並且像模像樣的搞起了足球俱樂部聯賽。現在看來,這覺悟領先了恆大許老闆二十多年。

畢業後的龔虹嘉來到了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工作,當時他樂於助人的名頭已經傳開,所以很多想到深圳闖蕩的校友都跑去找他,借宿在他的宿舍裡。雖然薪水一般,手頭並不寬裕,但是龔虹嘉都熱情的安排接待,久而久之就在華科的校友圈裡產生了“到深圳,找老龔(gong)”的說法。

1992年,公司的領導覺得這個小夥子人品不錯,於是創業時就帶上了他。兩年後,他們合夥創辦了後來的中國收音機第一品牌——德生。由於精準的戰略眼光和優秀的產品品質,德生收音機大獲成功。

到1995年底時,龔虹嘉的身家已經達到了八位數。

完成了初始的資本積累後,龔虹嘉就多了一重身份——天使投資人,從1995年開始,龔虹嘉參與創立或投資了十幾家企業,在幫助企業成長的同時,自己也獲利不少。1995年,龔虹嘉投資了德康通信,經過一場資本運作後,德康與亞信合併,而亞信在2000年成為第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龔虹嘉選擇在公司上市時退出,此時他積累的財富已經實現了我們眼中的“財務自由”。

而龔虹嘉最成功的一筆投資,肯定非海康威視莫屬了。2001年,國有經濟改革大幕開啟,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52研究所在尋求改革的方向上十分迷茫,這時,52所的兩位員工——胡揚忠和陳宗年拉來了他們的華科校友龔虹嘉,與一家央企共同出資,成立了海康威視,龔虹嘉出資245萬元,持股49%。

憑藉著國字頭的招牌加背景資源,加上民企的管理和拼搏作風,海康威視一路上踏準了行業的關鍵節點,從體制內成長了起來,變成了市值超過3000億的行業巨頭。

作為回報,龔虹嘉不僅在海康威視上獲得了超過20000倍的收益,後來海康威視的兩家供應商聯合光電、富瀚微相繼上市,他們背後都有龔虹嘉資本運作的影子,資本運作大玩家實至名歸。

2018年,龔虹嘉入主中源協和,持有中源協和的韭菜們都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但是從中源協和後續的資本運作來看,也許用創世紀裡面的這個場景來形容比較貼切:

大佬被調查了!曾在海康威視上投資245萬,獲利超過500億

當年的海康威視創始人——華科三劍客當中,做投資的龔虹嘉在海康上賺到了大錢,現任總經理胡揚忠也持有公司的股份,但是董事長陳宗年卻選擇了不持有公司股份,這次被立案調查的只有龔虹嘉和胡揚忠,陳宗年安然處身事外。當年的覺悟領先許老闆二十多年,現在發現有些事情還是沒有看穿。

大佬被調查了!曾在海康威視上投資245萬,獲利超過500億
大佬被調查了!曾在海康威視上投資245萬,獲利超過500億

1)京滬高鐵首發成功過會,從10月22日申報到11月14日過會,京滬高鐵僅僅用時23天,刷新了IPO最快審核紀錄。這個記錄這麼容易被刷新的背後,其實能說明很多事情。

2)上交所終止審核融創3億長租公寓ABS發行計劃。去年,融創曾表示,希望把長租公寓建成中國長租公寓領域的“奔馳”,將聚焦長租公寓的中高端市場,打造國際化人才社區。不過隨著長租公寓陸續暴雷,這個行業的前景實在是堪憂。

3)港股的361度股價大跌,盤中股價甚至跌破了1元,現在市值不到30億元,PB只有0.4倍。。這幾年的服裝品牌分化十分嚴重,既有安踏、波司登、李寧這種品牌走出來了,成為了大牛股,也有的品牌朝著仙股的方向不斷滑落,有機會我們詳細聊聊。

4)紫金礦業前段時間公告稱,公司公開增發A股股票獲得證監會核准。小組今天想起來有這麼回事,一般來說,公開增發是一種比較極端的圈錢方式了,因為增發分為兩種,非公開增發和公開增發,非公開增發是向特定的投資者,也就是機構和大戶融資,機構和大戶願意拿這家公司的股票,說明公司的股價還能得到一定的認可;而公開增發就是直接在二級市場上找投資者融資,這說明公司別無選擇,同時還急需用錢,短期一般被解讀為負面消息,尤其是在市場不好的時候。不過具體情況還是要看公司增發收購的資產質量如何。

印象裡,上次見到公開增發應該還是在2014年,大夥需要注意一下這類公司,目前A股一共有8家公司在推進公開增發,紫金礦業、拓斯達已進行到發行階段了,新泉股份和能科股份的方案已獲證監會核准,博世科、博天環境、元成股份、嘉澳環保的方案已獲股東大會通過。

5)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某個採訪中表示,自己財務自由後痛苦、空虛、彷徨。有一次和俞永福吃7塊錢快餐,怕被別人發現對企業形象不好,只能偷偷吃,於是就很開心。何小鵬說,有錢後自己買過一條遠洋船,但那也不過是開拓人生視野的一個玩具。小組看完後,瞬間感覺手裡的雞腿不香了。。

大佬被調查了!曾在海康威視上投資245萬,獲利超過500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