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規劃先行,把學校建在群眾心坎上

“建設了西校區,俺的孩子在家門口也可以上實驗小學了,真想不到呀!”家住曲阜市芝蘭公館的學生家長曹敏感慨道。今年9月1日,新建成的曲阜市實驗小學西校區順利開學,迎來了第一批天真稚氣的孩子。曹敏所住的芝蘭公館與新學校只有一路之隔,孩子今年能夠順利入學並且能夠上真正的實驗小學,讓她始料未及。據瞭解,實驗小學西校區是曲阜市2019年解決大班額問題重點工程之一,而這項工程早在兩年前就列入了《曲阜市中心城區中小學佈局規劃(2018-2035年)》。正是因為規劃在手,曲阜市解決城鎮中小學大班額問題的號角才格外的嘹亮。


曲阜市規劃先行,把學校建在群眾心坎上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特別是受近年來城鎮化加速、計生政策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城鎮中小學大班額問題愈加突出,城鎮中小學資源配置總量不足、結構不優,幾度陷入“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尷尬境地。“群眾需求就是我們的工作目標,解決大班額問題不能亂點鴛鴦譜,必須高點定位,規劃先行。”2017年6月,剛上任不久的曲阜市教育和體育局局長孔祥池果斷地說。

開弓沒有回頭箭。在周邊縣市和外地沒有現成經驗可循的情況下,曲阜教育人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為城區中小學佈局問診把脈,開出了良方。全面調研,摸清底子;專業測算,部門對接;問題導向,精準布點;徵求意見,順應民心;專家評審,提綱挈領;政府研討,一錘定音。規劃就像預知未來的賬本,有了規劃這本賬,曲阜教育佈局的新時代藍圖更加的清晰和瑰麗。

宏圖已繪就,關鍵在踐行,不然就是鏡中花水中月。據曲阜市教育和體育局政策規劃科科長馬玉強介紹,曲阜市近3年全面落實規劃布點,累計開工建設大班額項目17個,規劃新建改擴建面積23.2萬平方米,規劃總投資約8.6億元,全部完工並投入使用16個,完成投資約7.6億元,新增學位15200個。

數據反映了執行力,而數據背後的精彩才更能體現曲阜教育規劃迸發的動力和展現的魅力。

精準發力解民憂。城區東部和西部大班額問題是最難啃的“硬骨頭”,2017年,在城區西部規劃24個班、總投資3200萬元的實驗小學西校區破土動工;2018年,在城區東部規劃54個班、總投資1.67億元的杏壇學校正式上馬;2019年9月,城區西部春秋小學東校區和實驗小學西校區順利實現了招生。

眾人划槳開大船。曲阜市教育布點這盤大棋,政府沒有唱“獨角戲”,而是積極挖掘企業、社會融資潛力,支持社會力量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形式舉辦中小學校。比如夫子學校、東方學校、德化學校等總投入約5.5億元,全部都由社會捐建或獨立有償建設,大大緩解了財政支出壓力。

騰籠換鳥天地寬。如何在老舊成熟小區周邊找到學校佈局的空間?曲阜市充分利用和挖掘國有閒置資產潛力,通過騰龍換鳥的思路解決了這個問題。今年9月份,規劃投資640多萬元改造的春秋小學東校區順利完成,原校區4至6年級的學生全部分流到這裡就讀。學生分流,學校不能分家,教師不能分心。針對分流後有的學生離家遠和家長工作繁忙不便接送的新問題,學校積極與配餐公司和公交公司談判合作,決定實行中午配餐和校車接送的方法,切實解決了家長的後顧之憂,贏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集團化辦學謀均衡。解決大班額問題不但要實現學有所教,更要謀求學有優教。曲阜市教育和體育局在確保工程進度的同時,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如何打造學校教育品牌上。2019年8月,經過充分的調研和論證,決定重點在城區實施教育集團化辦學,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實驗小學西校區本來位居城西一隅,為了提高這所新建學校的吸引力,曲阜市教育和體育局決定,將該學校納入實驗小學教育集團,主校區與西校區實行教學力量統一調配、課程開設統一設置、教科研統一攻關、量化考核統一標準、質量檢測統一安排、幹部教師統一培訓。思路一變必將激活一池春水。實驗小學西校區開門招生當天就吸引了大批群眾報名。大家紛紛表示,孩子上學上好學是每個家庭的期盼,政府真是把心操到群眾的心坎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