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和佩服我的婆婆,寫個長文為她點個贊

在我的觀念中和學到的育兒知識中,對於孩子不能過度溺愛,會造成孩子驕縱自私的性格,但是有了孩子以後和婆婆生活在一起,真正瞭解婆婆對待孩子和家庭的態度後,我的觀念被徹底顛覆。

婆婆是農民,過去屬於地主家女兒,因為成分高,嫁給了貧下中農也就是我的公公,家庭貧窮。但婆婆對於自己的兒女和丈夫,絕對達到溺愛的程度。我老公和大姑姐小的時候,幾乎沒有喝過涼水、吃過冷飯。公公今年63歲,在婆婆來城市裡幫我帶孩子之前,他從沒有自己做過飯,連麵條也不會煮,無論何時公公下地幹活回來餓了,婆婆一定第一時間給他做飯,深夜也不例外。老公、姐姐小時候穿的衣服大多是婆婆親手做的,如果他們但凡稍微有一點感到不舒服,婆婆立刻重新做一件,原有的衣服就擱置不再穿了。我老公的奶奶癱瘓在床6年,婆婆每日伺候,床單隻要髒了就換,奶奶頭髮稍微有油就洗,無論奶奶提出多麼苛刻的要求,婆婆一定會第一時間滿足,村裡人看不慣婆婆,說婆婆沒有原則,慣著老公奶奶、自己的兒女和丈夫,活該自己是一輩子受累的命。老公和她姐姐小的時候,如果沒有完成學習任務,家裡農活再忙,婆婆都不允許老公和姐姐下地幫忙,她自己和公公倆人埋頭苦幹也不抱怨,只有作業都完成,功課都複習好了,他們才被允許下地幹活。村裡人沒少嘲笑老公和姐姐,說他們不體諒父母,秋收時節不下地幫著家裡分擔農活。雖然家裡貧窮,但老公和姐姐需要的生活用品、學習工具,不管難度多麼大,她都會想盡一切辦法為他們找到。

我剛認識老公的時候有點不太適應,因為老公不喝冷水、不吃剩飯,蔬菜稍微不新鮮一點就扔,穿衣服也極其講究稍感衣服質地硬或者不舒服就丟棄在一邊不穿了。就連平時寫字用的筆都很挑剔,單位發的筆不用,在網上買各種筆,一個一個試用,找到手感好出水流暢的才會用。我起初是打心底裡看不慣他,覺得他矯情,一度認定是我婆婆太過溺愛孩子才造成老公嬌氣到不行。

但是相處時間長了我發現,被溺愛的人,好像會更加關心別人,也會以相似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家人。

相親認識老公,聊天的時候簡單說了句小區裡有不拴著的狗,每次路過不拴著的狗,多少心裡有點擔心怕狗撲上來,只是簡單提了一句,自己都沒太把這個當一回事,結果老公立刻網購超聲驅狗器送到我身邊來讓我隨身帶著以備不時之需。有段時間手術多,感覺自己胳膊沉到抬不起來,老公說以形補形,每天給我買了各種烤豬蹄讓我吃。在床上躺著玩手機,手機沒電了沒法玩,充電插頭離床比較遠,老公立刻網購了3米長的充電線,讓我躺在床上一邊充電一邊玩。出去吃飯,老公選了一家餐館,我吃了兩口感覺不愛吃,但覺得只是一頓飯而已將就一下就好,但老公就非執意要換一個對我胃口的餐館。包括老公對待婆婆也是這樣,婆婆感覺不合心意的事情,老公立刻會照著婆婆的心意改,比如家裡裝修,我們給婆婆買了一張上下床,想的是孩子大點如果跟她睡就讓孩子在上面不干擾婆婆。結果睡了兩天婆婆說睡上下床感覺頭上押著板子很壓抑,老公於是在58同城上賣了這個床立刻給婆婆買一個新床。包括大姑姐,對待婆婆、我老公和孩子,也是這樣的風格。

我有了孩子,婆婆來幫我看孩子住在一起,我終於知道了做母親、做婆婆、做奶奶的至高境界。我工作三班倒,常年值夜班經常加班,下班的時間沒準,但無論我何時回家,婆婆不讓我吃剩飯,必定重新做,我也心疼她很辛苦,說不用刻意單給我做飯,我們平時值班的時候別說不吃剩飯,能有時間吃上飯不管冷飯還是剩飯就知足了,但婆婆不同意,說工作吃不上飯是沒有辦法,難道回了家也不吃熱乎的,那生活還有什麼質量可言。老公是建築師,工作忙,經常加班到深夜,婆婆睡覺很輕,聽見開門聲就起來給他做宵夜怕她餓肚子。婆婆每天早上五多點起床,給我和老公做早飯,菜、肉、主食、粥四樣齊全。

幫我看孩子,一開始我非常擔心會把孩子溺愛壞了。只要哭就抱著,孩子想吃什麼隨時做,孩子想要什麼玩具婆婆就帶著去買,孩子想出去玩婆婆不管自己困還是累就跟著出去,孩子玩的時候從不催孩子,玩到不想玩了才回家。孩子玩沙子、玩泥、在地上趴著玩弄到滿身髒從來不阻止,衣服髒了隨時換洗。孩子如果想讓奶奶讀繪本,只要孩子不說停下來,奶奶就一直念,有一次是晚上9點躺在床上讀到了11點半孩子睡著......更重要的是,時時刻刻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讚美孩子,孩子唱歌,婆婆說:真好聽,我們妞妞長大了是歌唱家。孩子在紙上塗鴉兩筆,婆婆說:畫的真好我們妞妞長大了是大畫家。孩子騎滑板車,婆婆說:我們妞妞平衡力最好。孩子淘氣爬高,婆婆說:我們妞妞體力真好。糖果也讓孩子吃,垃圾食品也給孩子買,孩子不喜歡的衣服婆婆就擱置不讓孩子穿。起初我日夜焦慮,擔心孩子被寵壞成為小霸王,但礙於是兒媳婦的身份不好直說,就反覆跟老公說不要這樣溺愛孩子,老公不以為意,說自己和姐姐也是這樣被溺愛大的,也沒有怎麼樣。

但是久而久之,我發現孩子並不像我想的那樣糟糕和不堪。首先就是孩子雖然吃糖果和垃圾食品,但有節制,一般吃完一塊糖或者幾片薯條,就不再繼續要了,因為她知道自己不被限制就不再特別渴望這些東西。孩子出門不隨便要別人東西,別人給她零食或者玩具,3歲的孩子會說謝謝不用了,我家裡什麼都有。孩子非常會關心別的小朋友,自己玩的正高興,看見別的小朋友摔倒哭了就會立刻停下來過去安慰小朋友,每次出門玩,都先往兜裡裝小玩具,別的小朋友如果哭了,孩子就拿著小玩具過去哄別的孩子。另外是孩子跟奶奶一樣,心理裝著別人,有了特別好吃或自己愛吃的東西,一定給奶奶或者爸爸媽媽留著一點,有次買了薯條,孩子說要給爸爸留一點,看我一直吃,就說:媽媽可以不都吃完給我爸爸留一點嗎。有時候我不舒服,孩子就非常擔心,給我捶腰,揉肚子,還問媽媽你想吃什麼,我給你做。雖然孩子並不是什麼智商過人的孩子,但她的專注力比較好,起初我沒有意識到專注力的問題,但帶孩子上早教、游泳、樂高課、幼兒園的體驗班,幾乎每個老師都要來跟我誇一下孩子專注力好,這我才留意到她好像確實做一件事能持續很長時間,比如現在3歲自己拼圖,最高記錄是拼好42塊的完整圖像,從頭到尾需要十幾分鐘的時間,她能一直盯著圖一直自己摸索著拼,別人叫她也聽不見,有時我看她半天拼不上來會焦急想幫她,但婆婆會攔住我,不讓我打擾她,說讓她自己玩吧。因為不限制時間讀繪本,孩子的語言能力發育的不錯,經常會冒出書面語,比方對我說:“我的玩具你隨便挑,無論看上什麼,只管拿去!這些強盜太餓了,不禁就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小猴生活在寒冷的國度,太冷了,我想要帶它去溫暖的國度。如果你要給我這個東西,我就勉為其難收下吧”。而且孩子比較自信,經常玩著玩著就誇自己,你看我這麼專心真厲害呀,你看我跳舞跳得多美呀。

在潛移默化中,孩子變成了和奶奶處事風格很像的人。

我從小在自己媽媽嚴厲的批評和要求下長大,媽媽跟我說話基本是訓斥的語氣,父親去世也早,一度造成我從小到大都有自卑心理,時常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很多事情因為自卑不敢嘗試,錯失了很多寶貴的機會。我也一度認為家人和家人之間相處的常態就是我媽媽對待我這樣,做母親不能溺愛孩子要教會她規矩,也要事事嚴格要求她變成自己心中理想孩子的標準;做自己要能吃苦,不應該有那麼多要求,沒飯吃就餓著,累了難受了也要忍著,凡事能將就就將就。但是婆婆的到來改變了我的態度,把我變成了更柔軟的人。我因為晉升要求,需要下鄉到基層醫院幫扶一年,從單位通知我下鄉到正式報到之間有一週的假期讓我準備,我於是讓婆婆回家休息一週,自己帶孩子,結果婆婆走了兩天孩子就因為甲型流感高燒,我媽媽很著急,趕到我家看到孩子燒的精神狀態不好,立刻就責問我這麼大的人了為什麼孩子都照顧不好,婆婆剛走兩天孩子就燒起來了,婆婆在的時候怎麼孩子就能好好的,讓我好好反省。我於是更加內疚、自責,覺得對不起孩子。婆婆回來後安慰我,說並不是我的錯,換季天氣忽冷忽熱就是疾病高發的季節,換做是誰帶孩子也會這樣,她還誇我在孩子高燒的情況下我還能保持理智,一下就推測出孩子是流感,並第一時間帶她做鼻拭子確診了甲流並給予了及時治療,孩子才能少受很多罪,說明我既是一個好媽媽還是一個好醫生,要是換做是她肯定一下就慌了。婆婆幾句話就把我從內疚的情緒中解脫了出來。與她生活在一起之後,她總是找各種角度真心肯定我、誇我,讓我逐漸重拾自信,也讓我時時都有一種我其實是個好兒媳好媽媽好妻子的錯覺。真的要感謝她在很大程度上治癒了我。她也用實際讓我明白了對待自己和家人,都要發自心底的去愛,關心他們每一個細膩的感受,用心對待他們的每一個訴求,體諒他們的每一份哪怕是微小的不易,尊重他們的想法不要過度插手和干預,因為他們只應該做自己而不是你心中理想的樣子。我們當然也可以用自己做為父母的權威去逼迫孩子守規矩、聽話,按照我們心裡的原則和育兒觀念去要求並規定孩子,但是這樣做孩子自己內心真正的需要是否會被忽略掉呢?但如果我們換一種方式,用愛澆灌孩子,用良好的親子關係教育孩子遵守秩序,會不會更恰當?這樣做並不會使身邊的人被溺愛壞,因為這不是無限制滿足無理要求,而是發自內心的去愛他們,接受的人一定會感受到溫暖,從而也被影響成這樣溫暖的人,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用更柔和的心態對待自己和她人。

婆婆最令我佩服的時刻,就在於她徹底改變了我對於“溺愛”的看法的時刻。也因為她對待孩子的態度,讓我女兒活成了我小時候所羨慕的別人家孩子的樣子。

————————————————————————————————————————

1、為什麼同樣是“溺愛”,有的家庭用這種方式養育出來的孩子會那麼自私:評論裡有朋友提到是不是孩子本性比較善良所以才不因“溺愛”被寵壞。我覺得天生的性格只是一部分原因,造成結果不同可能是養育的點滴細節還是有差別,這些差別日積月累,慢慢刻畫不同孩子的不同性格。婆婆對家人寵愛,但她本人很善良,能夠幫助別人都會盡力去幫。我們小區單元入戶門為了防盜是自動回關的,但給鄰居出入造成一定不便,婆婆看到鄰居雙手都拎著重物沒有辦法開門,都會主動去幫她們拉住門讓她們能夠順利進入單元,孩子看奶奶這樣做,也會效仿,但她很小,力量太弱拉不住單元門,她就會用整個身體頂住門以方便鄰居通行。而且婆婆對周圍的陌生人也不吝讚美,比方說小區裡經常在一起玩的孩子,她都能一一說出她們的強項和優點,孩子也受婆婆影響,經常在我面前誇別的小朋友。所以我認為,有區別的原因在於,除了對待自己家裡人溺愛,是不是也能夠善待家人以外的其他人。假如只對家人有愛,但對待周邊的人冷漠、自私,孩子也會在耳濡目染中效仿一些自私的表現,逐漸形成自私冷漠的性格。

2、“溺愛”是不是會造成孩子懶惰:我覺得這個區別在於,溺愛孩子的過程中,是否剝奪了孩子自己做事情或者“吃苦”的權利。比方說上面提到的孩子幫鄰居開單元門,小小的孩子頂住很沉的有回關趨勢的單元門其實很吃力,但婆婆會給孩子這個機會去做而不會插手。孩子看奶奶拎著很多垃圾,主動要求幫著拎,但她太小拎不動,她會把垃圾袋拖在地上使勁拉著走,進出電梯時會有小小的坎,拉拽的時候也挺費勁,但是婆婆不會去插手幫她。所以我分析,孩子是不是懶惰,要看養育人是否剝奪了她們自己做事情的權利。我們滿足孩子的一些物質需要和情感要求,但是我們不應該因為愛她們就事事代辦,她們不願意做的事情我們可以替他們做,但是她們想做的事情家長也不應該因為看著很難就插手幫忙。事事由家長代辦,從不動手的孩子或許更容易懶惰。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們不想動手,而是她們稍感難度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就直接剝奪了機會。

3、婆婆非常辛苦,是否能夠兼顧一家人的問題:謝謝大家能體諒婆婆的不易,因為我和老公工作很忙,對家庭照顧的少,尤其是我工作牽扯非常多的精力和腦力,所以在生活中比較粗糙,這樣就造成婆婆確實要承擔更多,我們也非常體諒她不易,所以為了減輕婆婆的負擔,我們為她配備了很多神器,比方說洗碗機,這樣婆婆不用刷碗,吃完飯把碗放進去就好。比方說:自動刷鞋器,孩子的鞋非常容易髒,婆婆在孩子睡後直接把鞋放進刷鞋桶裡不用自己刷。比方說:恆溫水壺,可以設置水溫,永遠恆定在某一度數,保證家人能隨時喝上溫水。碎蒜器:可以自動剝蒜自動搗成蒜泥。又比如自動和麵機、嬰兒洗衣機、掃地機器人......這些工具並不貴,多數家庭都可以負擔起,但是可以大大提高家務效率。我曾看過一篇文章,為什麼老外一個家人可以帶幾個孩子看上去輕鬆,但我們國人幾個人帶一個孩子還是感覺很累,主要原因在於老外非常善於利用各種工具來提升效率,而且放手讓孩子各種嘗試,而我們中國家庭老人更擔心孩子磕到碰到,所以更容易時時精神緊繃。而且我和老公把家裡做過細心的改造,家裡是相對安全的環境,所以婆婆做飯或者做家務時不用擔心孩子有安全隱患。

4、婆婆的育兒方法是怎麼習得的:首先我感覺跟她的原生家庭有關係,婆婆的媽媽就是這樣溫柔平和的人,老公反應小時候特別喜歡跟著姥姥因為她總是笑呵呵的對孩子們都很好。再有婆婆小時候家裡在那個時代比較富裕,鼓勵讀書,婆婆自身也是高中畢業,但是由於特定的歷史時代問題家裡的地都被分光了,自己也因為成分不好嫁不出去,整個家族也一下子沒落了,但是她從小受的教育使得她有很強的學習能力,比方說她帶著孩子在路邊等車,觀察周圍早餐的攤位,看她們賣早餐就記下來做法回家能做出一樣的味道來,鍋貼、冰粉、雞蛋灌餅,都是她觀察著別人的做法學來的,還有就是婆婆有聽收音機入睡的習慣,收音機裡常常會講到一些育兒觀點,婆婆說太零碎記不全,但是有幾點她一直牢記:孩子玩的時候大人不能打擾,否則孩子將來上學沒法集中注意力;再有就是孩子的智力是在玩中提升的,儘可能讓孩子嘗試去玩更多的東西;最後是要讓孩子從小養成看書的習慣,長大學習的時候才不費勁。婆婆就秉承著這幾個原則對待孩子。

溺愛雖然給予孩子充分的愛與自由,但是也有原則的,我反思婆婆和孩子相互的日常,確實是這樣,舉例:

孩子2歲4個月開始學游泳,遊了幾次就不想去,說累想在家裡玩,這時候奶奶就鼓勵孩子繼續學,說孩子游泳時動作特別漂亮,說就喜歡看孩子游泳的樣子,孩子於是堅持了下來也沒有再喊累。在初級階段除了基本游泳動作外,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要學習在水中閉氣練習潛水,學了一段時間後別的孩子都能夠潛水,我們孩子不肯嘗試潛水,每次教練喊ready go的潛水指令,孩子都瘋狂掙扎不配合。一段時間後,別的小朋友已經熟練了要準備升班了,我們孩子仍舊連嘗試都不願意,我有點著急,就在一次上課時示意教練強迫孩子潛水,教練就強行把孩子塞進水裡,孩子出水以後特別生氣,氣得臉都紅了,一直對著教練翻白眼。下一次上課前,孩子就哭鬧不肯出家門,婆婆問她為什麼,她說害怕被塞進水裡,婆婆問明我情況後說了我一頓:說我不該在孩子沒有做好準備時強迫她,說孩子只是沒有準備好,讓我耐心等待,並讓我向孩子保證絕不再強迫她潛水,我嘴裡答應了想著先糊弄孩子出家門上課,結果剛出去婆婆就追出來,說怕我騙她要跟著我們一起去上課監督我。此後每次上課婆婆都跟著,我帶著孩子游泳她在玻璃外面盯著我,我於是也不敢再作妖,眼巴巴地看著別的孩子都升班了,我們還留在原地。又上了幾節課,教練問孩子是否要試試潛水,本以為她依然拒絕,結果孩子竟然答應了,教練強調重點後就把孩子塞進了水裡,孩子在水裡抓圈行走第一次真正自己潛水竟然比已經升班的孩子潛水時間都要長,出水以後我和教練都驚了,孩子經過這次成功後信心大增,能看出來她特別開心,往後每次都高高興興去上課,很快也升班了。因為孩子專注力比較好,上課能全成跟住教練,所以升班以後進步神速,上了幾節課以後教練建議我們先於別的孩子再升班到第三個等級,直接上水中自救逃生課。孩子在第一個階段潛水這一項雖然落後,但第二個階段開啟了加速模式領先了別人。原來孩子之前雖然不潛水,但是一直在旁邊觀察別的孩子並琢磨著怎樣去做,到她透徹領悟出原理來了才開始嘗試,但是因為她沉澱了很長時間,所以第一次嘗試就領先了別人。回過頭來想想,其實婆婆是明智的,如果我當初繼續強迫她潛水,結局可能有二:一是孩子徹底逆反從此以後再也不肯上課從而放棄了游泳,二是強迫潛水也可能讓她迅速習得這項技能,但這並不是她自己透徹領悟以後習得的,進步不可能像現在這麼快。在這件事上我慶幸婆婆及時制止了我。婆婆的溺愛確實是有原則的,在孩子喊累不願意上課時沒有依從孩子而是鼓勵她堅持,但是在孩子不願意嘗試潛水時又充分尊重她並付出耐心等待她。

感激和佩服我的婆婆,寫個長文為她點個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