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買的球鞋都倒閉了?

10月讓所有的球鞋買家幾乎全線"倒閉"。關於“炒鞋”這件事,連央視都報道了。現在連各種不相干媒體也快蹭完這個熱度了,這意味著炒作資本也不再光顧這個球鞋市場,各類鞋款也不再被盲目吹捧,供需為主的市場再度迴歸。

為什麼你買的球鞋都倒閉了?

很多人覺得怎麼會這麼倒閉。然而,實際上很多鞋款,特別是真正有價值的鞋款,它們的市價在歷經沖沖日,再到近期的倒閉月後,依舊堅挺。可以看看下面的例子(以男款41-42.5為例):

捧上神壇的CLOT系列:

為什麼你買的球鞋都倒閉了?

AF1白絲綢

7月份5K-6K

10月後9K+

為什麼你買的球鞋都倒閉了?

AJ13兵馬俑

7月份4K+

10月後5.5K左右

你們關注得不多的AJ1mid系列


為什麼你買的球鞋都倒閉了?

湖人

7月份1.5K+

10月後2K+

為什麼你買的球鞋都倒閉了?

凱爾特人

7月份1.5K

10月後2K+

一直火的AJ1:

為什麼你買的球鞋都倒閉了?

湖人刮刮樂

7月份3K-4K


10月後5K+

為什麼你買的球鞋都倒閉了?

OW北卡藍

7月份8.5-9K

10月後1.1W

倒鉤這類被推上鞋王的鞋子就不說了,至今依舊超溢價的存在讓人望而生畏。那麼回到最初話題,為什麼以上舉例的這些鞋款均歷經倒閉月後依舊沒明顯下跌(8月9月盲目衝的那些價格除外),而你手上的各種AJ,YEEZY和DUNK都爛在手裡了?其實都出在一個問題上:


你可能不懂分辨球鞋真實價值

球鞋在每一年都會經歷各種起伏,只不過今年比起往年多了更多資本泡沫而已。但可怕的是,今年的每個時段都會出現一些被整體高估的鞋款,這在過去是很難想象的。其中,今年年初的CNY 98是個很典型的例子,誰買都是真的腳踩蓮花了。從預售的3K到發售後原價再到爛市的1K出頭(原價1799),各種接盤俠可是幾雙甚至十幾雙那樣買...原因就是大家都覺得它很像天津噴所以會火,但是根本不太有人會真的買來穿。

為什麼你買的球鞋都倒閉了?

年中大量發售的各種YEEZY 350,各種耐克聯名(倒鉤等),炒作熱度開始瘋狂上升,隨後球鞋倒賣平臺出了個將球鞋證券化的機制---閃購機制,這意味著大家不需要自己囤貨,直接實現雲交易,這麼快速的交易機制,讓可怕的投機資本入侵球鞋市場,各種沖沖衝的情況也就出來了。

為什麼你買的球鞋都倒閉了?

事實上,YEEZY黑天使,倒鉤這類頭部的鞋中"頂級流量"確實是有其價值---奢侈品般的炫耀價值。然而,資產介入催生了毫無底線的炒作,一時間,各種連球歷君都看不懂的款式瘋狂暴漲,甚至是球歷君7月推薦的DUNK(可戳:現在不買這些耐克DUNK SB,以後恐怕沒這好價錢(文末有彩蛋)),都出現了非人類可接受的增長!


為什麼你買的球鞋都倒閉了?

在進入瘋狂8月前,球歷君在基於款式顏值,品牌定位,供求現象等,預測DUNK會在往後漲價。但讓球歷君始料不及的是,以DUNK為代表的各種之前原價能入的鞋子,到了8月都瘋狂起勢了,而原因,並不是鞋子真的爆火(不過確實開始火起來),而是被資本一次次操作推高了。

為什麼你買的球鞋都倒閉了?

“OW聯名DUNK了,DUNK必火!”,“王一博上腳DUNK棕色紅鉤必然暴漲”等等的煽動性話術,讓初進鞋市的新手無法分辨一款鞋的真實價值。旋即跟著資本推高市場。然而,強大的資本必然是有各方面資源來保證他們的不敗之地,不然為什麼他們在下跌前可以跑的那麼快,而無知散戶都成接盤俠?

說了那麼多,球歷君都是想告訴大家,要學會分辨球鞋的真實價值,這樣才不會頻頻進入買鞋就倒閉的惡性循環中。要怎麼做?

為什麼你買的球鞋都倒閉了?

拿大家不算很清楚的AJ1 mid舉例。湖人和凱爾特人都是年初才開始鋪貨的鞋款,當初鋪貨的時候,鞋子最低甚至跌至1.3K以下。球歷君入手價從1.5K到1.2K不等,均價1.3K左右入凱爾特人,均價1.5K左右入手湖人。中間不賺錢的日子超4個月。

為什麼你買的球鞋都倒閉了?

然而,為什麼球歷君那麼有信心一直屯?並不是因為我能預知沖沖日的到來,而是看到了他們的真實價值。首先,這兩款鞋顏值不用說,公認的好看,簡直是男女通殺;其次,每天被購買的數量十分多且分佈平均;儘管貨量算很大,但是和低幫的黑腳趾不同,這倆的量並沒有到這個量級。因此球歷君預測必漲。

為什麼你買的球鞋都倒閉了?

說到底,看清一款鞋的真實價值確實很難,而且需要看的時間維度和沖沖日那種一日飛天的不一樣,需要看的更遠。這裡球歷君簡單總結幾個可以避雷的點,供大家參考(自穿理財均可):

  1. 以較為合理的價格買大家都想要的鞋款,但不要聽任何噱頭。舉個例子,AJ1紅絲綢黑腳趾早前超6K甚至8K你買不買?一款剛發售貨量還不算少的AJ1,無論如吹的多好(不就是跟黑腳趾長得一樣嗎),都不可能到這個價格。不會有人花這個錢穿這個鞋。而今天發售的警燈AJ1,黃金碼快2K了,買不買?答案是可以,讓你花2K買這個穿,有點錢的鞋迷基本無慮入荷。這就是合理的價格。

  2. 不買不火又不便宜的球鞋(自穿除外)。什麼樣的款叫不火?買的少的就是了。銷量低,說明既沒熱度,也不算重磅,這樣賣得貴絕不可能。這類鞋少碰為妙。比如像某平臺不知哪裡冒出來到首頁的鞋款...
  3. 不買顏值低但噱頭很足,聯名很重磅的鞋款。很簡單的例子,TS6女款。請問你覺得女孩子會真的喜歡這款鞋嗎...
為什麼你買的球鞋都倒閉了?

以上是球歷君的個人見解,但這些經驗確實可以讓你減低踩雷的幾率。希望還想在球鞋市場闖蕩的朋友,不斷提高自己,不再成為買啥都倒的接盤俠。

進入『球鞋發售日曆』APP,獲取最新最快球鞋發售資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