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船運動,被忽視的體育教育」

「ECO氪體」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

「帆船運動,被忽視的體育教育」| 親歷中國杯帆船賽

親歷中國杯帆船賽,氪體記者這一年又有新發現。

在全球體育文化中,帆船已經成為一種社交名片,而當中國孩子用帆船作為交流媒介時,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中國小孩只會「買買買」的刻板印象,帆船教育的魅力,也就由此顯現。

文 / 黃夢婷

2019中國杯帆船賽,氪體又來了。藍天大海下的帆船,讓圈哥覺得自家LOGO都高大上了不少。

「帆船運動,被忽視的體育教育」| 親歷中國杯帆船賽

擁有13年光陰的中國杯帆船賽,已經成長為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大帆船賽事之一。11月6日,中國杯在深圳開幕,本屆賽事共有6個級別、9個組別,共吸引32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多名世界頂級水手參加,賽事規格又升級。

現在的中國杯,早已不僅是成人們的大聚會,更是小朋友的狂歡。他們體格雖然不大,但是勇氣和耐力卻是一點也不輸成人。深圳大鵬桔釣沙海域上的帆船少年,或許正是以後奧運賽場上的國家健兒,承擔著為國爭光的榮耀,又或者是下一個骨灰級愛好者,延續著先輩們熱愛自由、風浪的冒險精神。

01

中國杯上的帆船少年

11月8日,是中國杯帆船賽青少年統一設計組報道的日子,100餘名小選手從各地趕往深圳,參加為期2天的中國杯比賽。在報到處現場,小選手們在沙灘上玩耍,而家長們則是湊到一起聊孩子玩帆船成績和學習近況。

「帆船運動,被忽視的體育教育」| 親歷中國杯帆船賽

正在進行中國杯青少年組檢錄的小選手

這是中國杯第六年設置青少年比賽,共有12傢俱樂部的124位選手參加,組委會設置了四個組別、三種船型——OP級男子、OP級女子、RS-FEVA(雙人船型)、FAREAST 23R級(小型龍骨船,3-6人團隊參賽)。

從個人入門級別到團隊龍骨船型,中國杯希望給青少年提供從單人艇向大帆船運動的過渡成長通道。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國杯青少組還特聘一名國際仲裁和兩名國內資深仲裁,是國內青少年賽事的最高標準。

參賽選手中,有一位叫採亦宸,來自南京,平常在玄武湖學習帆船,內湖的風力沒有海域大,跟隨媽媽一起報道的時候,她們還在為比賽當天的風而擔憂。幸好,第一天的比賽中,風力達到4-6節,對青少年來說是比較適中的。

採亦宸2008年出生於南京,9歲開始學習帆船,在兩年多的學習時間裡,她的帆船成績可謂碩果累累。

今年的Topper世界帆船錦標賽中,她代表中國參加Topper4.2級別比賽,最終在荷蘭奪得世界冠軍的獎盃,

這個獎項頗有分量,因為許多帆船世界冠軍和奧運選手甚至都是前Topper選手。

這位看似瘦瘦的女孩與帆船的結緣地點是在學校,她就讀的南京遊府西街小學有個帆船社團課,採亦宸覺得很有趣,於是報名參加,並順理成章加入了風之曲帆船俱樂部。11月10日,中國杯青少組公佈了成績,採亦宸最終以四輪第一的較大優勢獲得本屆青少年統一設計組別的女子OP級冠軍。

「帆船運動,被忽視的體育教育」| 親歷中國杯帆船賽

採亦宸

另一位帆船少年是來自廈門的陳楠,採亦宸對他也很熟悉,他們經常能夠在賽場上相遇。中國杯開賽前,採亦宸如此評價陳楠,「他來就是拿冠軍的。」果不其然,陳楠拿走了OP級男子冠軍。至此,在中國盃賽場上,陳楠已經捧得3座OP男子的冠軍獎盃。

「帆船運動,被忽視的體育教育」| 親歷中國杯帆船賽

陳楠(藍色衣服)

其他組別比賽中,RS-FEVA組,孟揚/牛詩茵組合在5輪中4次獲得第一,最終奪魁;FAREAST 23R組,蘇逸康、凡響、周易龍、楊曜驄、章書維組成的南京外國語學校隊以兩分優勢險勝,成功捧杯。

中國杯青少組的比賽也經過一次次的升級。中國杯帆船賽青少年項目負責人伍波濤告訴氪體,「青少年最初是附屬於成人比賽,偏表演性質,隨著參賽小選手越來越多,最終變成一個真正競賽組別。」

翻開今年中國杯的參賽團隊,可以看到不少學校孵化的隊伍,另外還有很多選手,都是通過帆船進校園得知了帆船,開始了帆船體驗之旅。

02

探索帆船青訓模式

中國歷史上,關於帆船的記憶永遠都是一個遙遠而孤獨的背影——鄭和。在海洋國家,航海是一項娛樂活動,同時也對個人素質擁有高要求,帆船並不止是一項體力運動,需要腦力、毅力、耐力一起調動。

具體而言,帆船涉及到物理、自然、海洋、化學等多種知識,有利於培養人的規則意識和自律性。「每一輪的間隙,我們都會及時分析風向、測風擺、測流、尋找最佳起航位置,調整策略。」從孟揚在賽後的採訪中,能夠看出帆船可以塑造孩子獨立判斷的人格素養。

與籃球、足球等大眾運動項目相比,帆船運動可能還存在著「認知差異」。在帆船的青少年推廣中,先從學校、家庭抓起,培育一部分熱愛帆船的孩子是當務之急。

「帆船運動,被忽視的體育教育」| 親歷中國杯帆船賽

自2016年開始,中國杯就開始推進公益SEED計劃以及帆船進校園等多種活動。「全家一起來航海」的SEED公益計劃,號召以家庭為單位,激起孩子對帆船的興趣。

由中國杯旗下運營的御風者航海會已經打通「學校+俱樂部」的培育模式。第一步先進校園做宣傳,吸引學生對帆船興趣;其次,設置實踐課,進一步篩選校園隊伍成員,通過小範圍比賽鍛鍊隊伍;最後,在比賽中脫引而出的選手,可以參加更高規格的賽事中,或者有機會出國交流。

培訓只是第一步,真正練兵還是在賽場上。為了加強粵港澳帆船選手之間的切磋技藝和文化交流,御風者航海會還在2018年創辦了首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聯賽,以深圳為核心,連接灣區青少年,這對於中國帆船運動的推廣和提升青少年帆船競賽水平大有好處。

「帆船運動,被忽視的體育教育」| 親歷中國杯帆船賽

此外,國內還有全國青少年帆船聯賽、梅沙教育杯全國青少年帆船俱樂部聯賽、海帆賽青少年等多種類賽事,為帆船少年練兵。

中國杯帆船賽COO曉昱告訴氪體,「中國杯正在給青少年提供更大舞臺和展示自我的空間,比如每年會挑選優秀孩子去新西蘭等國家去做交流,這些交流活動曾經一度改變了中國孩子只會買買買的形象,加速青少年與國際的接軌。」

國內的體育培訓還正在接收吸納國外的青訓模式,來完善和補充國內專業體制、體校機制的培訓方式。帆船正在摸索出家庭、學校、俱樂部、賽事、國外交流的結合之路,培育了一批小帆船愛好者,這種模式類似於國外的帆船培育模式,以興趣培養為主,著重想通過帆船來挖掘孩子身上的潛能。

「帆船運動,被忽視的體育教育」| 親歷中國杯帆船賽

本屆中國杯青少組比賽裡,學校建隊模式已經看出結果——南京外國語學校隊獲得小型龍骨船的冠軍,另一個由御風者航海會輔助訓練的廣州貝塞思國際學校黑貝帆船隊獲得第四名。

中國杯帆船賽每年正在鼓勵更多俱樂部、學校隊伍的參與,為中國帆船運動注入新鮮血液,澆灌萌芽,同時完善培訓體系,搭建好人才金字塔。

03

帆船運動,是大眾所忽視的體育教育

今年5月份,有一則社會新聞引起關注,一位國際名校的中國留學生偽造帆船運動員信息而遭到開除,更讓人咋舌的是,這位中國學生竟然花費600多萬美元來學習帆船。

對於國內的帆船俱樂部價格來說,不同地區、俱樂部的價格也各有高低,但費用並非那麼「高山仰止」。採亦宸媽媽朱煒告訴氪體,「孩子在南京學習帆船的費用一年大概1-2萬元,這不包含各處比賽的開銷。」

但帆船是一個擁有高門檻的運動,有時候淘汰率高達70%。陳楠當年有十幾個同學一起去學帆船,如今留下來的卻只有他一個。

長久以來,帆船與貴族、海濱城市掛鉤,很多人甚至忽略了帆船也是一項具有教育意義的體育運動。面對海上風浪的時刻,他們不會驚慌失措、手忙腳亂,而是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有一套應對方法。

「帆船運動,被忽視的體育教育」| 親歷中國杯帆船賽

廈門航海頑石俱樂部創始人魏軍一直致力於青少年帆船的培訓,他也說道,「帆船是一面鏡子,在這裡能夠反映出孩子的素質。通過帆船能夠釋放和挖掘孩子的某種能力。」

玩帆船之前,採亦宸是一個皮膚雪白的女孩,經常練習之後,她的臉容易被曬黑、胳膊和腿也很容易受傷,即使遭受很多挫折,這個姑娘始終都沒有放棄對帆船的喜愛,性格堅韌部分因為帆船而放大。

因為成績優異,採亦宸也獲得出國參加世界帆船比賽的機會,獨特的出國經歷,讓採亦宸和她的父母都很難忘。

國際知名學校在招生的時候很看中孩子的帆船運動經歷,如果在各大比賽中頻繁獲獎,那更是容易申請國外知名大學,對於孩子未來也大有裨益。

「帆船運動,被忽視的體育教育」| 親歷中國杯帆船賽

帆船運動,正是人們很容易忽視的一項體育教育——培育人格、鍛鍊敏捷思維,中國帆船帆板協會秘書長劉衛東曾經說過自己在與國外俱樂部交流的經歷。

「幾年前,在英超的托特納姆俱樂部時,問他們是如何培養優秀運動員的,對方隨即回覆道,首先我要先糾正這個問題,我們不僅僅是培養運動員的,更是培養人!孩子們在這裡不僅學習足球技能,還要學習如何做人、關心他人,與人交往……未來,從這裡出去的孩子,也許不能成為職業球員,但他們可以成為律師、企業家、醫生甚至是俱樂部管理者。」

「帆船運動,被忽視的體育教育」| 親歷中國杯帆船賽

對於中國帆船青訓,也正朝著這一方向邁進,也許這些帆船少年未來並沒有從事專業運動員,但是他們的未來也正可期。

中國杯帆船賽上的見聞只是當下青少年帆船運動發展的一個縮影,據伍波濤介紹,「中國孩子正在縮小與國外孩子之間的競技差異,但是也不可否認,中國孩子的興趣愛好不止帆船一個,可能還有其他項目分佔注意力,但是趨勢是好的。」

除了沿海城市,甚至還有內湖城市也在加入帆船青訓大軍,南京就是一個正在孕育帆船基因的城市,當各地先打破認知障礙時,有更多俱樂部和帆船愛好者的普及,中國帆船的青訓才可以興盛。

「帆船運動,被忽視的體育教育」| 親歷中國杯帆船賽

「ECO氪體」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原創稿件,歡迎轉發,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尋求轉載請添加圈妹微信(ID:quanmei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