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音樂賽事“錯曲”烏龍:別把笑聲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有句話說的好:“我可以自嘲,但你不應該附和。”

更何況我還沒有自嘲,你就先亮出了你的笑聲。

前不久,一則新聞被大家在網上刷了屏。

頂級音樂賽事“錯曲”烏龍:別把笑聲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安天旭,1999年,出生在河北保定的一個普通家庭,由於家庭的薰陶,他自幼就展現出了過人的音樂天賦和才能,頻繁獲得權威音樂賽事的各大獎項,他還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獨奏家搖籃”的世界音樂名校――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成為了郎朗的學弟,就是這樣一位音樂才子,憑藉多年的付出和沉澱,闖入了這場在俄羅斯舉辦的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的決賽。

可是不料組委會的工作人員卻報錯了比賽曲目的順序

頂級音樂賽事“錯曲”烏龍:別把笑聲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本來想要演奏兩個拿手曲目的他,先演奏《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再彈奏《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沒想到音樂一起,順序放錯,給在場上的安天旭來了個措手不及。音樂響起3秒後,安天旭立即就察覺到了不對,但短短的幾秒前奏連接想要補救幾乎是不可能,他一開始本能的反應想要跟樂隊溝通,後來為了舞臺效果鎮定了一會兒自己,還是經過自我調整精彩的完成了比賽。

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究竟是一項什麼樣的賽事呢?

世界知名的古典音樂大賽,始於1958年

為了紀念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而設立,每四年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大廳舉辦一次

可謂高手雲集,獲獎選手如範·克萊本、索科洛夫等,後來都成了鋼琴大家

它和肖邦音樂大賽,伊麗莎白女王音樂比賽並稱為世界最權威的頂級三大古典音樂賽事。

作為此屆唯一一位闖入鋼琴組決賽的中國選手,這正是對他音樂造詣的一次極大肯定,而他,也是懷揣奪金信心做了全力的準備,但卻陷入此次“錯曲”烏龍,像老天給自己開了一次玩笑,然而,更像玩笑的是網友的一波神討論:

頂級音樂賽事“錯曲”烏龍:別把笑聲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髮際線惹眼球,表情包成笑點……

誰有問過當事人的感受呢?那些看似成為槽點的點,可能是當事人不願多提及的遺憾,甚至痛苦,在網絡全民狂歡的今天,還是要警惕不要讓一時之快成為當事人心上的一把無奈之刀吧

在俄羅斯乃至世界都聲望極高的世界大賽,是各國音樂家之間展示其才華的世界級平臺,如此賽事放錯比賽曲目已成事實,除了參賽者的無奈和比賽場面的尷尬,難道不應該思考一下誰該為這次烏龍事件買單嗎?參賽者真的該背這個鍋嗎?賽事準備怎樣才能做到萬無一失呢?

作為一個普通人,可能我們沒有辦法對當事人感同身受,大多數人都沒有經歷過這種世界頂級賽事的氛圍,要求誰都保有一份同理心很難,但至少不往傷口上撒鹽,是可以做到的。

眾所周知,學音樂是一條風雨兼程的道路,它是不能停下的,沒有足夠的毅力和天賦,是很難在世界頂級賽事嶄露頭角的,20歲的安天旭正年輕,他為這場賽事做過多少準備、流過多少汗只有他自己心中明白,而經歷了這場“錯曲”風波之後,也許與獎牌失之交臂,也許所付努力暫時不能開花,這些五味雜陳也只有他自己心中消化。

頂級音樂賽事“錯曲”烏龍:別把笑聲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由於表演的失誤,最終安天旭沒有拿到獎牌,遺憾排名末尾,並獲得組委會頒發的“自信與勇氣”特別獎,而經柴可夫斯基國際比賽組委會通過官方Facebook發佈的聲明,涉及這次烏龍事件的工作人員也已被開除。

頂級音樂賽事“錯曲”烏龍:別把笑聲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同時賽後主辦方曾邀請安天旭重新演奏,但被安天旭謝絕了。

誰也不希望在人生重要的節點和岔口上因為一些客觀因素擾亂了方向,更何況是四年才可能有的一次的寶貴的證明自己的機會,我們還是應該把注意力多放在這個年輕有為的音樂靈魂上,放在他的臨場反應和心態調整能力上,放在大型國際賽事的準備流程上……

誰也不知道成功和意外哪一個先來,既然客觀因素不受控,主觀的努力永遠不會白費,“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相信屬於安天旭的成功,只是早晚問題,命運跟你開得了玩笑,就會給你一個答案。

頂級音樂賽事“錯曲”烏龍:別把笑聲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