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玉石之謎,你瞭解嗎?

採玉難

玉龍喀什河千瘡百孔!

新疆的玉石之谜,你了解吗?

挖玉難

新疆的玉石之谜,你了解吗?

和田古時候被稱為“于闐”,中國藏語中意為“產玉石的地方”,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也是新疆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現在的和田是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一個地區,擁有24.7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佔新疆總面積的15%。和田地處新疆的最南端,南依崑崙山、北部則深入到浩瀚無垠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崑崙山是中國名山中最神秘的地方,崑崙之巔就是和田玉的源頭。公元282年,河南汲縣一座古墓中發現了一批古簡,其中有一部分記載了周穆王與西王母交往的一段故事:穆王受到西王母的熱情款待,臨別時帶回去一大批美玉,這些美玉就是今天的和田玉。這段神化傳說也許就是最早關於和田玉由西域傳入中原的記載。

新疆的玉石之谜,你了解吗?

“千般瑪瑙萬般玉”,玉的品類很多。在大自然神奇之手的打磨之下,質地細膩、顏色美麗,光澤柔和的礦物和岩石,被人們賦予“玉石”的美稱,並因稀少而有了美麗,吉祥,聖潔等多重意味。一般來說,玉分為硬玉和軟玉,硬玉指的是翡翠,中國傳統中所謂的美玉則指軟玉,作為軟玉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不同顏色、質地,價值也有很大差異,主要有白玉和青玉之分,白玉的體積一般不大,但是數量稀少,極為珍貴,白玉中的極品則是羊脂玉,它質地細膩,狀似鵝卵,潔白溫潤,宛若羊脂,目前全世界只有新疆出產,極為難得。

新疆的玉石之谜,你了解吗?

產地和田玉分佈於新疆莎車——喀什庫爾幹、和田—于闐、且末縣綿延1500公里的崑崙山北坡,共有9個產地。和田玉的礦物組成以透閃石——陽起石為主,並含微量透輝石、蛇紋石、石墨、磁鐵等礦物質,形成白色、青綠色、黑色、等不同色澤。多數為單色玉,少數有雜色,玉質為半透明,拋光後呈脂狀光澤。和田玉夾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經長期分化剝解為大小不等的碎塊,崩落在山坡上,再經雨水沖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乾涸,在河床中採集玉塊稱為籽玉,在岩層中開採的稱山料。現已發現的用和田玉製作的時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婦好墓。春秋戰國以後,和田玉成為主要玉材,均為採集籽料,至清代始開採山料。清代乾隆時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5000餘公斤,即採自彌勒塔山中。

新疆的玉石之谜,你了解吗?

類型和田玉按照產出地的不同,可分為:子料、山流水、山料三種類型。1. 仔料。又名子兒玉,是指原生礦剝蝕被沖刷搬運到河流中的玉石。它分佈於河床及兩側的河灘中,玉石裸露地表或埋於地下。它的特點是塊度較小,常為卵型,表面光滑因為它年代久遠,長期受水的沖刷、搬運、分選,去其了糟粕,留存了精華。或深埋於土下,幾異其坑,飽吸了大地之精華。所以子玉一般質地較好,因它吸飽喝足,溫潤無比。子玉又分為裸體子玉和皮色子玉。裸體子玉一般採自河水中,而皮色子玉一般採自河床的泥土中。所以皮色子玉的年代更為久遠,一些名貴的子玉品種如:棗皮紅、黑皮子、秋梨黃、黃蠟皮、灑金黃、虎皮子等等,均出自皮色子玉。2. 山流水。名稱是由採玉和琢玉藝人命名的。它是指原生玉礦石經風化崩落,並由河水衝擊至河流中上游而形成的玉石。山流水的特點是距原生礦近,塊度較大,稜角稍有磨圓,表面較光滑,年代少久遠,比子玉年青。3. 山料。又稱山玉,或叫蓋寶玉,指產于山上的原生礦。山料的特點是塊度不一,呈稜角狀,良莠不齊,質量常不如山流水和子玉。嚴格的說山料沒有經過大自然的洗禮,沒有飽吸宇宙之精華,應當叫它為玉石,不應當叫玉。

新疆的玉石之谜,你了解吗?

特點一、礦物為透閃石,礦物粒度極細,具有毛氈狀結構世界上閃石玉有透閃石和陽起石兩類。和田玉屬透閃石類,礦物成分為透閃石。主要特點:一是透閃石含量極高,一般在95%以上,其中白玉為99%,青白玉為98%,青玉為97%(95%一99%),在國內外同類透閃石玉中和田玉透閃石含量是較高的。二是雜質礦物極少。一般為1%一3%,多在1%左右。三是礦物粒度極細,為顯微晶質和隱晶質。透閃石礦物在偏光顯微鏡下見為纖維狀、針狀、葉片狀,在透射電子顯微鏡下為長柱狀、短柱狀纖維狀。粒度之細在國內外同類透閃石玉中也是少有的。四是結構以毛氈狀為典型,粒度均勻,交織成氈毯一般,這是質地細膩緻密的重要原因,而這種結構為其他類玉石所少有。

新疆的玉石之谜,你了解吗?

二、質地細膩、溫潤

質地是玉石質量的綜合表現,包括形狀、滋潤程度、裂紋、雜質等等。和田玉由於其礦物組成和結構的特點,決定了其質地優良。表現在:一是由於其粒度極細,所以質地非常細膩,是古人所謂的“縝密而慄”,為其他玉石所不及.。二是溫潤滋澤,即具有油脂(脂肪)光澤,給人以滋潤柔和之感,是古人所謂的“溫潤而澤”,羊脂玉就是以玉滋潤如羊脂一樣而馳名天下。三是有適中的透明度,即是“水頭好”,呈微透明,琢成的玉件顯得水靈,有生氣。四是雜質極少,有的達到無瑕的程度,而且裡外一致,是古人所謂的“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或“角愚理自外,可以知中”。

新疆的玉石之谜,你了解吗?

三、硬度較大

硬度是玉石質量重要標準之一,硬度大,則玉器拋光性好,亮度好,且能長期保存。因此,工藝界以往在劃分低、高檔玉中,硬度是一個重要指標,一般說來,高檔玉硬度較大,低檔玉硬度較小。和田玉的硬度,經測定摩氏硬度為6.5—6.9,與翡翠相近,而比蛇紋石玉(硬度為2。6,一般為4左右)和葉臘石類石(硬度一般低,一般為2.5。4)為高。獨山玉,硬度與和田玉相似,但是質地不如和田玉。

新疆的玉石之谜,你了解吗?

四、韌度極大

韌度對玉器極為重要,韌度大,則不易破碎,而且耐磨,對於玉器的藝術造型和精雕細刻有極大好處。韌是打擊硬度,有的硬度很大,如黑金剛石摩氏硬度為10,水晶摩氏硬度為7,但是打擊硬度低,一打即碎。而和田玉摩氏硬度雖不及金剛石和水晶高,但是打擊硬度很高。據測定,和田玉的抗壓強度高達6 542公斤/平方釐米,也就是說,如壓碎和田玉,必須在每平方釐米上施加約6.5噸壓力;而壓碎鋼鐵,只需要施加4~5噸壓力。韌度是研磨硬度,和田玉屬透閃石玉,韌度大是其特色。據世界上寶玉石的韌度資料顯示,黑金剛石為10,透閃石玉為9,翡翠、紅寶石、藍寶石為8,金剛石、水晶、海藍寶石為7。7. 5,橄欖石為6,祖母綠為5.5,黃晶、月光石為5,貓眼石為3,螢石為2。如以透閃石玉韌度為1 000,其他玉石或礦物相對韌度為:翡翠500,蛇紋石(如岫玉)250,石英岩10。20,石英5,剛玉2~3,雲母2。可見,透閃石玉的韌度在玉石中是最大的,這是和田玉最重要的特色,是其他玉石不能比擬的。

新疆的玉石之谜,你了解吗?

五、顏色純正,有世之稀寶羊脂玉

玉石的顏色,對工藝鑑定十分重要,包括色調、色純、色濃諸方面。玉石有多種多樣的顏色,人們對玉顏色的追求因時代而不同,如中國古代,在“三代”時流行青色,春秋戰國開始到以後各代流行白色,清代晚期開始流行翡翠綠色。世界上閃石玉顏色基本上為白、青、黃、黑、碧(綠)5種顏色,還有一些中間過渡色。和田玉由於含鐵量很低,基本為前四種顏色,即有白玉、青玉、黃玉、墨玉4大類,並可進一步劃分品種,如白玉中有羊脂玉、白玉、青白玉等。而超鎂鐵巖中閃石玉含有陽起石,含鐵較高,基本上為綠色,即碧玉。和田玉的顏色,與其他玉石比較,主要特點:一是色純,如古人所說:“黃如蒸慄,自如截脂,黑如純漆,謂之玉符。”二是有羊脂玉,這是和田玉特有之美。人們稱其“精光內蘊,體如凝脂,堅潔細膩,厚重溫潤,佩之可以養性怡情,驅邪避瘟,有益於人者,美不勝收。”三是有璞玉。自古以來,對璞玉非常重視。明代科學家宋應星說:“璞中之玉,有縱橫尺餘無瑕玷者,古帝王取以為璽,所謂連城之璧,也不易得。其縱橫五六寸無瑕玷者,治以杯鷺,此已當之重寶也。”和田玉璞玉的外皮,按特點可分為色皮、糖皮、石皮三類。色皮是玉的外皮有一層黃褐色或褐色很薄的皮(厚約l毫米),為氧化所致,從皮色可看出玉的質量,如秋梨子、虎皮子、鹿皮子等等,常為上等白玉。糖玉的外皮較厚,如紅糖色,且末玉礦常有此類玉,其中有白玉或青玉。石皮是外層有石質圍巖,要取去圍巖後才能得玉,如和氏璧是“理其皮而得寶。”

新疆的玉石之谜,你了解吗?

六、聲音優美

玉受打擊後發出的聲音,這是古人鑑別玉石的重要性質。和田玉製成的玉磬,敲擊時發出的聲音清越綿長,如金磬之餘響,絕而復起,殘音沉遠,徐徐方盡。這就是玉德中所說的:“叩這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這一特性,其他非閃石玉是不及的。

新疆的玉石之谜,你了解吗?

鑑別和田玉的經濟價值評定依據是顏色與質地純淨度,其主要品種有:白玉,含閃透石95%以上,顏色潔白、質地純淨、細膩、光澤瑩潤,為和田玉中的優良品種。在漢代、宋代、清代幾個制玉的繁榮期,都極重視選材,優質白玉往往被精雕細刻為“重器”。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質地純潔細膩,含閃透石達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澤,同等重量玉材,其經濟價值遠高於白玉,漢代、宋代和清乾隆時期都極推崇羊脂白玉。青田玉,質地與白玉無顯著差別,僅玉色白中泛淡青綠色,為和田玉中三級玉材,經濟價值略次於白玉。青玉,色淡青、青綠、灰白均稱青玉,儲量豐富,是歷代制玉採集或開採的主要品種。黃玉,根據色度變化定名為密蠟黃、栗色黃、秋葵黃、黃花黃、雞蛋黃等。色度濃重的密蠟黃、栗色黃極罕見,其價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於“黃”與“皇”諧音,又極稀少,一度經濟價值超過羊脂白玉。糖玉,糖玉常於白玉或素玉,稱為雙色玉料,可製作“俏色玉器”,以糖玉皮刻籽料掏空製成鼻菸壺,稱“金銀裹”,亦能增值。墨玉,黑色斑濃重密集的稱純漆墨,價值高於其他墨玉品種。碧玉,以顏色純正的墨綠色為上品,夾有黑斑、黑點或玉筋的質差一檔。

白玉:顏色潔白,細膩,滋潤,微透明,宛如羊脂者稱羊脂白玉;不透明,光澤較差者為白玉

青玉和青白玉:色呈深灰綠至藍綠色,不透明;青白玉是青玉與白玉之間的過渡類型,呈灰綠色。

碧玉:深綠色(菠菜綠色),質地較粗。碧玉除新疆所產外,我國玉器工藝界把和國外所產的軟玉也統稱為碧玉。

黑玉:主要含分散的碳質或石墨而呈灰黑色或灰黑與白色相間的條帶。如果完全是黑色的,稱墨玉。

黃玉:是地表水中褐鐵礦滲入白玉中造成的,米黃至黃色。

新疆的玉石之谜,你了解吗?

和田玉的價值雖不及硬玉高,但它也有個鑑別真偽的問題,通常用來冒充軟玉的有以岫玉為代表的普通玉石,新近出來的俄羅斯玉和青海玉,以玻璃料。

1、軟玉與岫玉的辨別。和田玉其質地、硬度和比重都有一定的指標;而岫玉則是產於遼寧岫巖縣,其質地、硬度和比重都不及和田玉。加上岫玉開採量大,物因多而賤,故市場價格非常便宜。岫玉由於質地細膩,水頭較足,呈卉狀至油脂光澤,所以常常把它做舊來冒充老的和田玉。但岫玉性較,易吃刀,鑑別的最好辦法是用普通小刀刻幾下,吃刀者為岫玉,紋絲不入者為和田玉。如果身邊沒有帶刀,只段細看雕刻時的受刀處,和田玉受刀處不會起毛,而岫玉則有起毛。此外,手感岫玉也較輕,敲擊時聲音沉悶黯啞,不像和田玉清脆。2、和田玉與俄羅斯玉、青海玉的辨別我國青海和前蘇聯中亞地區,現在也出產一種玉,俗稱青海玉和俄羅斯玉,估計皆為天山山脈的支脈所產,故而礦石成分相似。這種玉多為白色,看上去也似蠟狀油脂光澤,因此很容易冒充白玉。而且它的硬度和白玉一樣,故而不能用與否來鑑別其真偽。但這種玉所含石英質成分偏高,因此與白玉相比,質粗澀,性粳,脆性高,透明性強;經常日曬雨露,容易起膈、開裂和變色。特別是將和田玉與俄羅斯玉放在一起加以比較,一個糯,一個粳;一個白得滋潤,一個則是"死白",其高下之別不言自明。同時,敲擊時一個聲音清脆,一個沉悶,也不難分辨。3、和田玉與"料"的辨別坊間通常還以玻璃來冒充和田玉,俗稱"料"。這方面的鑑別相對不是太難,一般說來,玻璃顏色一氣呵成,沒有自然變化,裡面有料泡(有的可以通過雕工把料泡做掉);其質料比較純,比較純潔,不像和田玉有玉莖,有綿狀、蘿蔔絲狀等自然結晶狀;用放大鏡觀察,玻璃的毛孔比和田玉粗得多,斷口呈亮碴貝殼狀,和田玉則呈暗碴參差狀;玻璃的硬度低,容易吃刀,和田玉則硬度高,不吃刀;此外,把玻璃料貼在臉上感覺敏感的部位,其涼的程度低於玉。此外,敲擊時一個聲音沉悶,一個清脆。

新疆的玉石之谜,你了解吗?

肉眼識別和田玉有技巧中國和田玉曆史悠久,蜚聲中外,琳琅滿目的和田玉精品,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組成部分。和田玉是具有靈氣的東西,它象徵著鉅額的財富,可人們往往缺乏辨別真偽的慧眼,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昔日王公貴族玩的高檔玉器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那麼,收藏和田玉器從何處著手?如何能選購到貨真價實的和田玉器呢? 點擊閱讀:新疆料區別於其它料和辨識和田玉籽料的六個必知!

一:看玉器的材料:

材料是玉器收藏的首要前提,優質玉材對於一件玉器至關重要。目前通常的價格,同等級別的子玉是山料的6--8倍。在市場或網上,更常見以無皮之山料或俄料,充和田子料出售。俄料亦屬山料且物質成份一樣,因出礦地在俄國境內而稱俄料,其價更低得多,特性是色白但玉質太水即是透明感過重,密度和油質感均比不上正宗和田子玉料好!若以俄料充和田子料件出售,經驗少者難以辨之,目前在市場或網上唯數不少。

真正的羊脂玉,目前國家沒有標準,它是產於冰雪覆蓋的冰河中。羊脂玉白若羊脂,不但白且絕不反青,其油脂度特高,不是一般色度達到羊脂級的山料或子玉可匹敵的。有些老玩家玩玉幾十年也難得一求。羊脂玉取得難度之高加上其稀有度,所以愛玉者常有尋羊脂玉難,難於上青天之感。可以這樣說,現在就是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精絕之品羊脂玉。

現如今自稱羊脂玉的,其實大多數是高白色的山玉或子玉,如不帶皮的高白玉一般多是山料。玉工都知道子玉價佫高之山料數倍,在做工時一定想盡辦法的留皮。有些為了冒充子玉而想方設法做燒染假皮子的,也常可見之。無皮的玉是不是子玉,就要靠鑑定者的經驗和眼力來確定了,因此往往存在著爭議性。

按照和田玉的同等級來說,子料最為貴重,山流水次之,山料又次之。

新疆的玉石之谜,你了解吗?

二:辨認造型紋飾:

造型是玉器審美的構架,也是決定玉器收藏價值的一個重要因素。造型是由功能及玉坯形狀決定的,其比例權衡要適當。勻稱而不呆板,均衡而又穩定的是美的作品。

紋飾是玉器的裝飾,它的美醜容易為人們覺察、感受。一般說它服從於器型的需要,或者它們兩者都取決於社會功能的需要。裝飾要看結構、章法、繁簡、疏密等處理,凡結構章法有條不紊,統一和諧就具鑑賞價值。

新疆的玉石之谜,你了解吗?

三:分析工藝細品藝術:

玉器工藝是由料變為器的技術條件,它的性質比較穩定,不易被人真正認識,是鑑賞上的一個難題。凡砣工利落流暢、嫻熟精工必然是美的或比較美的,反之,板滯纖弱,拖泥帶水,則是收藏價值銳減的標誌,不可貿易集之。藝術是每件玉器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難做到的。凡氣韻生動,形神兼備的都是藝術美的表現,反映了豐富的收藏價值。反之工藝差,藝術低劣,一味摩古者違反藝術美的作品,鑑賞價值就遜色得多了。所以對玉的收藏除重視玉的材質,還要注重玉的工藝水平,關注玉的藝術性。原因很簡單,玉的材質越好,在大自然中的存量越稀少,其加工難度也越大,製造一件良玉就越難成功,價值就越高。和田玉龍河

在崑崙山北麓,有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和田。

和田,古稱于闐,早在公元前二十世紀就見於文獻記載,是著名的玉邑、絹都。

在今天和田市的東、西兩面各有一條河流,分別是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它們從崑崙山蜿蜒奔騰而下,在和田北面匯合為和田河,注入塔克拉瑪干沙漠。點擊閱讀:和田玉石巴扎的魅力,走上尋玉之路!

這兩條河以出產優質和田玉料而聞名天下,其開採歷史最早見於漢代文獻。《史記·大宛列傳》記載:“漢使窮河源,出於闐,其山多玉石。”《漢書·西域傳》也說:“于闐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水東流,注鹽澤,河源出焉,多玉石”。所謂“河源”,是指和田河的上游源頭,即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玉龍河又稱“白玉河”,多產羊脂玉,而喀拉喀什河多出墨玉,考古發現表明,約在公元前二十世紀,和田玉就開始向東傳播。

和田玉按產出的情況可分為山料、山流水、籽玉三種,籽玉是指經過億萬年的地殼變動,將山料自然搬運至河中,經雪水沖刷及礦物質的侵蝕,自然的剝離,形成鵝卵狀.它以小塊居多,帶紅皮的籽料尤為珍貴.

玉龍河所產之玉,玉體如凝脂,精光內蘊,厚質溫潤,脈裡堅密、聲音洪亮……

和田玉,其具體標準是:一是要體如凝脂,二是要精光內蘊,三是要質厚溫潤,四是要堅硬細密,具備這四個要素的就是好玉;反之,質地粗糙的,乾乾的,內裡不蘊含一種精光,外表不細膩溫潤,便是劣質玉。

“無瑕之美”和闐白玉為單一透閃石礦物組成,無雜質,故顯“美玉無瑕,白玉無瑕”之美。

軟玉是一種交織成毛氈狀結構的透閃石或陽起石纖維狀微晶集合體。這種結構決定了它具有許多優良的特性,但質地優劣隨著晶粒大小、分佈均勻性、含雜質種類和數量的不同而變化的。

綜觀和闐玉的質地細膩、堅硬縝密、滋潤、亮麗照人,能給人一種溫潤與凝重感與美的享受。

玉質美除了與粒度大小均勻度有關外,也與透明度和拋光性有直接關係。即質地越細膩,其透明度越高,拋光性越好,表面反光性也越強,既增加了玉的美感,又提高了玉的質量。

和田玉開採住在崑崙山前的民族先民們在勞動中發現了和闐玉,在幾千年的歷史進呈中,採玉的方法由簡單到複雜,由易到難。由一種方法發展到多種方法。最初人們在河邊拾起美麗的和闐玉,以後又在河流中撈取那卵圓形子玉;在從河谷中的階地沙礫中挖出那些早期河流沖積物中的美玉;在沿河追溯繼而發現了生長在岩石裡的原生玉礦。因此古代採玉方法有揀玉和撈玉,挖玉,攻玉等多種方法,以分別開採產於不同地方的玉石。現代採玉方法比古代前進了許多,“挖玉”這一開採和闐玉砂礦的手段已經停止,只在採淘砂金的同時,從挖出的礫石中順帶手,選出玉塊,產量微其微,拾子玉就是在河道中拾取流水攜帶和沖刷暴露出來的子玉,在崑崙山北麓,凡上游有玉礦,中上游就可找到子玉,現代採玉與古代採玉一個顯著不同,就是開採原生礦佔主要地位,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地建成多處玉礦山,用較先進的方法採玉,使得采玉規模擴大,先後有十餘玉礦都曾開採,但規模較大者為于闐縣阿拉瑪斯玉礦和且末玉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