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走吧》:外鄉人黃渤的北漂史

1999年下半年的一天,黃渤在西安正準備趕演出,接到發小高虎電話,說有一個戲,讓他幫忙演個角色。黃渤沒有演戲經驗,覺得幫不上忙,但又不忍拒絕好友,就從西安打飛的趕回北京,這就是電影《上車,走吧》。這是管虎與黃渤的第一次合作,這也是黃渤的第一部影視作品,二人之後共合作十餘次,推出了許多經典作品,成為親密的合作伙伴和朋友。

《上車走吧》:外鄉人黃渤的北漂史

影片講述了劉承強和高明兩個農村小夥北漂的故事。電影中,高虎演司機劉承強,黃渤演售票員高明,他們開著302路小巴奔波在北京三環上。

“一九九八年七月四日,那一天,我和小明走的,雖然村裡人都知道我們要去北京,但我們還是偷偷地溜走的,可能是怕家裡人改變主意吧,也可能是怕送別時候,那些個哭哭啼啼的場面,當時我們還不知道,前面是什麼在等著我們,但我們畢竟離開了這個我們生活了二十多年,太過熟悉的地方,我們終於將要去到那個自小就夢想中的城市,那種離開時的興奮,我到今天,仍然記得……”

《上車走吧》:外鄉人黃渤的北漂史

在北京承包小巴車的表哥小軟打算去海南發展。臨走前,他把開小巴的營生介紹給表弟劉承強和高明。

帶著無比的欣喜和希望,劉承強和高明兩個膠東農村的小夥子來到了他們心中一直嚮往的城市――北京。然而這個城市,對於外來者並沒有那麼多的善意,甚至是拒絕的。

他們一下火車,就遇到城管追趕小商販的戲碼,兩個人被城管誤認為小商販,一番盤問、搜查。

他們上了大頭的小巴,大頭看到這兩個“老冒”是第一次進城,就想坑他倆一把,原本兩塊的車費,卻收了他們八塊錢。

在小巴車老闆建剛哥的幫助下,他們順利的成為三環路上302沿線“小公交”中的一員。

《上車走吧》:外鄉人黃渤的北漂史

他們初來乍到,不諳門道,掙錢之路並不順利。

一搶二賊三塊的搶客訣竅還沒開始學,他們就遇到了問題。

招呼乘客需要靠喊,高明這個大小夥子扭扭捏捏,抹不開面兒。用帶著青島味的北京話吆喝,滑稽的很。

“小巴”競爭很激烈,同行之間明爭暗鬥。大頭與大英子仗著自己是本地人,一個勁地欺負哥倆,他們生意很不好。那段日子,他們過得很憋屈,作為一個外鄉人,他們只能忍。

《上車走吧》:外鄉人黃渤的北漂史

幸運的是他們各自遇到了自己的女神。高明喜歡上了同樣外來打工的川妹子小辮子,小強喜歡上了小巴車的乘客麗娟。她們的出現給他們暗淡的生活帶來了一抹亮色。

麗娟是個教老闆們英語的老師,每天需要搭乘302路小巴車。第一次見面,劉承強就被麗娟身上的獨特氣質所吸引。

《上車走吧》:外鄉人黃渤的北漂史

小辮子是老闆建剛飯店裡的服務員,漂亮又體貼。當醉酒的顧客欺負小辮子時,高明總會挺身而出為小辮子解圍。這個傻乎乎的農村小夥給小辮子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兩個人之間也產生了感情。

《上車走吧》:外鄉人黃渤的北漂史

後來受到胖乘客的指點,高明開始用青島話招攬乘客,因為這種新奇的方式,他們的生意火了,甚至上了電視。他們的紅火,也招來了同行的嫉妒。

《上車走吧》:外鄉人黃渤的北漂史

先是大頭打投訴電話,讓交管部門沒收他們的車,在他們把車弄出來後,又蓄意破壞車子的軸承,使他們發生了交通事故,車子又被沒收了。

《上車走吧》:外鄉人黃渤的北漂史


禍不單行。

小辮子從飯店跳槽到夜總會,成了一個濃妝豔抹的坐檯小姐。即使這樣,高明也沒有嫌棄她。依然去夜總會門口等她,給她送餅乾吃。過上了紙醉金迷般的生活的小辮子,怎麼可能甘心跟著高明受苦?在愛情與麵包的選擇中,她果斷選擇了麵包。

《上車走吧》:外鄉人黃渤的北漂史

而劉承強的愛情也結束了,雖然並沒有真正的開始過。當在車上劉承強與麗娟含蓄表白的時候,麗娟沉默了,劉承強馬上說:“我知道自己是從哪兒來的,我沒必要異想天開”……麗娟用“我一直拿你當我的弟弟”來化解尷尬……其實麗娟對他並非沒有好感,覺得他“跟其我認識的其他男孩不一樣”,有著大部分人所沒有的善良和質樸,但為何他們不能走到一起?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是個窮打工的,他跟她是兩個世界的人。

《上車走吧》:外鄉人黃渤的北漂史

當小辮子坐上那輛奔馳車決絕而去,高明在這個城市生活下去的最後的希望也破滅了,他只能逃離北京,這是他一次失敗的逃亡。

小強呢?他內心依舊堅定自己的想法,他喜歡這個城市,即使這個城市不那麼待見他。因為夢想還在,所以他留下來了,哪怕遭遇再多的折騰與拒絕。

如果北京是一輛小巴車,小強選擇了上車,而高明選擇了“走吧”。

在高明走前的那一夜,同院的藝人帶著劉承強和高明去了酒吧,給他們唱起了《和時間賽跑的人》:

“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

為了更好的明天拼命努力

前方沒有終點

奮鬥永不停息……”

他們喝了很多酒,行走在北京的大街上,迷茫且無助……他們互相逗著對方,“北京是你的,不是我的”,“不不,北京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

兩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夥伴在火車站默默道別,開始了他們各自新的人生之路……再也沒有兩個人興高采烈地從老家出來時候的歡笑,有的只是一絲苦澀的告別。

片中的幾個角色很典型的代表了外來者在大城市中生存的幾種類型:

小辮子,外來打工女孩,渴望純粹的愛情,但是這座大城市給她帶來太多誘惑,她愛這座城市,不想再回到老家過前人的生活。但她並沒有在這個城市裡立足的技能,有的只是年輕漂亮的肉體,她們把自己當商品一樣打扮的漂漂亮亮,等著有錢人前來詢價,希望能有個有錢人來包養自己;

高明,老實肯幹的外鄉人,帶著夢想而來,但在現實的打擊和來自家庭的壓力下選擇離開,這也是很多外來者最後的選擇;

麗娟,北漂中的知識女性,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生活,她和劉承強看似合適,實則是兩條平行線上的人,他們沒有長久的共同語言和追求。她們具有專業技能,也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可依然會因為穿著暴露而被趕下車。可以說,他們並沒有真正的融入這個城市;

劉承強,大部分北漂男青年的寫照,有自己的想法,也願意踏實努力,即使困苦也堅持在這個大城市中生活,總是相信自己在這裡會取得成功,但成功從來都不是確定的事。劉承強說:“我特別喜歡晚上一個人開著車在北京繁華的馬路上兜風,那種感覺如同我是這個城市的主人”。這個城市很繁華,卻與他無關。

片尾麗娟站在遠處看著天橋上的劉承強,她沒有呼喚他,因為一些我們眼中的美好終究要面對生活的現實,我們為此遺憾但也要像劉承強一樣對未來滿懷希望。“從此以後我將自己一個人在這個城市生活下去,自己的日子終歸還需要自己去奔,不管怎麼樣,我已經不再害怕這個城市了,我相信,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當前,有800萬外鄉人在北京這個大城市裡奮鬥著。對他們來說,堅持還是放棄,是很重要的人生選擇,沒有對錯,只有合不合適。

就像劉承強說 “人這一輩子會面對許多上車和下車的決定,後來我幹過很多事,回想起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幹小巴車的時候,最開心的就是我不停的呼喊著上車,走啦,上車走啦 其實我和高明都沒有錯,他正期待著自己的孩子的降生,我也將要應聘一份新的工作,老天爺對我們是很公平的,似乎總有無盡的機會等待著我們,我至今還記得麗娟的那句話,不管怎麼樣,關鍵在於要讓自己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