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罵,溫柔不生氣……這樣的育兒毒雞湯,你還要喝多久

在這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會比帶孩子更讓人暴躁的了

一個溫柔嬌羞的少女與一個河東獅吼的大媽之間,僅僅差著一個熊孩子的距離。

如果一個熊孩子不夠,那兩個一定可以!

“正面管教”說了這麼多年,我們都知道要對孩子“溫柔且堅定”,但在實際執行起來時,堅定是能做到的,而溫柔卻是比較難做到的。面對一個恨不得把天捅個窟窿的熊孩子,無論平時脾氣是多麼好的人,也會忍不住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還溫柔?溫柔個P呀!不把你一腳踹出去已經是我最大的溫柔啦!”

不打不罵,溫柔不生氣……這樣的育兒毒雞湯,你還要喝多久

不過,無論你有多麼氣,等把熊孩子修理一通,人冷靜下來後,看著熊孩子滿臉淚痕的可憐樣兒,一股內疚自責又會油然而生:“哎呀,多大點事兒啊,我怎麼又跟孩子生氣呢!我真是個失敗的媽媽,只會對孩子發脾氣!難道就不能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嗎?”

但是,無論那一刻你有多麼的內疚自責,下次還是一樣會被熊孩子氣得火冒三丈,完全不會有什麼改善。

所以,總是會有網友問我:“琦姐姐,看到你對孩子那麼的溫柔,我著實也很羨慕,但要怎樣修煉才能不和孩子生氣呀?”

怎樣才能不和孩子生氣

呃……我想說的是,千萬不要誤會啊,誰說我就不會對熊孩子生氣的?

當熊孩子把餅乾灑一地又踩碎,在房間裡大吵大鬧,說話假裝聽不到,趕時間出門卻一直在拖拉時……我心中也有十萬只神獸奔騰而過的好嘛!

必須會生氣啊!不生氣那還是個正常人嗎?

看到孩子不停地闖禍犯錯,你有情緒想要發洩出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生理反應了,無論你再怎麼修煉也是無法避免它的。

面對熊孩子,永遠溫柔不生氣的媽媽,要麼是神仙,要麼不是親媽!

熊孩子闖禍犯錯不聽話,我們當大人生氣是名正言順沒有問題的,當然,孩子也需要感受到大人因為自己所做的不良行為而有的厭惡、憤怒,才有可能去反省、約束自己,假如你真要一直笑眯眯的,就算嘴裡說著“不要這樣”,熊孩子還會覺得自己調皮搗蛋很可愛呢,這樣孩子怎麼可能會去反省、修正自己的行為呢?

不打不罵,溫柔不生氣……這樣的育兒毒雞湯,你還要喝多久

所以,情緒本身是沒有錯的,即便是憤怒這種消極負面的情緒,也是沒有錯的。

要說錯,錯的只是我們處理這種情緒的方式。

  • 有些人生氣,最多就摔個門,拉長個臉,半天不說話之類的。
  • 而有些人生氣了會打人、會摔東西、會破口大罵、會不顧一切地說些傷害別人的話……

生氣沒有選擇,但是生氣了之後要怎麼做,你是有選擇的

我們需要控制的,並不是“忍著不要生氣”,而是要調整自己“發洩怒氣的方式”,也就是說,你對孩子表達你的情緒、你的憤怒並不是不可以有的,但一定要有底線、要有度:

一、不動用暴力

其實在懲罰孩子這方面,我本人並不反對使用體罰的方式,就算是宣稱世界上最民主最人性的美國,也有許多州規定可以使用特定的方式來體罰孩子,但體罰的前提一定得是在大人理智的狀態下,而不可以在怒氣爆表的狀態下發生。

不打不罵,溫柔不生氣……這樣的育兒毒雞湯,你還要喝多久

因為當你特別生氣時,對孩子使用暴力容易出現這兩個問題:一是下手會沒有輕重;二是因為打了後會特別解恨,大人容易對暴力上癮,一旦養成了打的習慣就會難以戒掉。

二、不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

假如孩子做得很過分,你特別生氣,對孩子拉起臉來,嚴厲訓他幾句,這本身也沒什麼問題,但關鍵問題是你訓孩子的內容是什麼,如果這些訓的內容是“對人不對事”的,其中充滿了貶低、侮辱孩子,傷害孩子自尊,甚至威脅孩子安全感的話,那就不對了。

例如:你是傻子嗎?你還會幹啥?我就不應該生你!你就是想氣死我!你怎麼不去死!你給我滾,以後我不再是你的媽媽!……

語言給人的傷害有時比刀子劃在身上還痛,所以有些話,是再生氣也不能說出口的。

孩子犯錯誤,只就事論事,不牽扯“孩子是個什麼人”的問題,即使說話的語氣嚴厲點也是沒關係的。

其實,處理怒氣最好的方式,是和孩子分離——讓自己待個十幾分鍾,轉移一下注意力,無論是看風景還是玩兒手機什麼的都行,等你覺得自己沒有之前那麼生氣了,再出來處理問題。

在理智的情況下,只要你在表情上、肢體語言上表現的不過分,語言也不帶有什麼攻擊性,孩子是會更容易聽進去你的話,也更容易受到教育的。

反之,假如你是在憤怒爆表的狀態下去教育孩子,整個人面容顯得凶神惡煞,肢體動作劍拔弩張,聲音也是高八度,語氣還又很糟糕,那麼,孩子要不就會一門心思害怕,要麼就會一門心思與你作對,就算你的話說得再有道理,他都是不會聽的,那麼管教孩子也就是失敗的。

不打不罵,溫柔不生氣……這樣的育兒毒雞湯,你還要喝多久

所以,我一般在特別生氣的時候,會把孩子關到他自己的房間裡,直到我覺得自己冷靜了,再進去和他說話,把他們犯了什麼錯了,為什麼不該這樣做,該受到哪些懲罰等問題都說清楚了,孩子也是服氣的。

忍不住把孩子修理了一頓,會不會讓孩子心裡產生陰影

那麼,如果實在被氣得爆炸,實在沒有辦法自己消解,就是忍不住把孩子修理了一頓,這會不會讓孩子心裡產生陰影?

這個也不用過於緊張。

就像每個孩子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一樣,父母一樣也是不完美的,在育兒的道路上,我們沒必要逼著自己必須取得100分,只要60分及格、在大多數情況下把事情做對了,孩子就可以養得很好了。

除此,根據你的反應,孩子會判斷你到底有多生氣,事情錯得有多嚴重:

  • 把餅乾撒在地上踩碎,說話裝作聽不到……媽媽最多會拉長臉半天不說話。
  • 在行駛的車中吼叫胡鬧,媽媽會吼我……看來涉及安全問題,真的惹到她了。
  • 動手打人,搶小朋友玩具,媽媽居然直接打了我屁股一巴掌……天啊,她動手了,看來這個錯誤太大了,我今後還是收斂點吧。
不打不罵,溫柔不生氣……這樣的育兒毒雞湯,你還要喝多久

情緒固然不能失控,但是沒有也是不行的。從側面來講,你會對孩子生氣也證明了你是在乎孩子的,對他是有期待。

結語

總之,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我們該修煉還是得修煉,努力地戒打戒罵戒吼,但是對於生氣這件事來說……那是絕對戒不掉的,該生氣還得生氣,不要因為自己對孩子生氣、有情緒而內疚自責。

深呼吸,少說話,不用做到完美,做到及格就好,相信你也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