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以楊浦濱江5.5公里公共空間為主展場,講述“相遇”的故事。並以13個各具特色的濱水公共空間實踐案例展,展示上海各區近年來優秀的規劃建設成果。一起來找找你身邊有沒有?與城市濱水空間“相遇”在金秋時節吧~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實踐案例展全市範圍內分佈圖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黃浦江沿線

浦東新區實踐案例展

連接濱水,邂逅美好

地點:浦東新區濱江22個望江驛

展期:即日起至11月17日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 洋涇生態藝術公園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 鰻鱺嘴兒童樂園

空間亮點:望江驛共計22座,沿東岸21公里均勻佈置,結合區段定位、沿線腹地功能,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務,以滿足濱江日益多樣的遊憩需求。目前22座現已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望江驛已成為黃浦江貫通和品質提升的標誌性景觀。

展覽活動:展示近幾年的優秀實踐成果,主要包括望江驛建設、黃浦江東岸開放空間貫通、社區規劃案例3個方面,體現豐富多彩的濱水活動和社區生活,向人們展現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

徐彙區實踐案例展

上海西岸藝術實踐

地點:上海西岸

展期:2019年11月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 上海西岸

空間亮點:上海西岸位於徐彙區東部黃浦江畔,岸線11.4公里,面積9.4平方公里,開發總量950萬平方米。這裡曾是20世紀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2008年,以棕地復興為背景、以上海世博會舉辦為契機,上海西岸開啟從生產性岸線向生活性岸線的轉型之旅。近兩年新貫通的徐匯濱江南段、油罐藝術公園等項目,西岸尚在不斷拓展濱水區的時尚藝術內涵。

展覽活動:以數字化、智慧化實地呈現的方式,通過西岸智能導覽系統,串聯上海西岸藝術實踐,讓市民親身體驗近年來徐匯濱江的藝術實踐案例。探索文旅融合模式,帶領市民共同領略徐匯濱江濱水空間的魅力。

閔行區

浦江第一灣公園實踐案例展

水之魔力

地點:浦江第一灣公園

展期:2019年11月24日 – 2020年1月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 閔行區浦江第一灣公園

空間亮點:閔行區浦江第一灣公園實踐案例展將充分體現出浦江第一灣公園的優勢關鍵詞:步道、親水、生態、科普、時尚、吳涇、園區、校園。依託這八方面的優勢資源,全方位的彰顯閔行的活力,展現其中的魅力,將水的特點,變化,作用等完美結合。

展覽活動:包括吳涇歷史回顧展、景觀植物工作營、歷史工作營、兒童繪本活動、浦江第一灣鳥類觀察工作營、可食水系植物科普工作坊、觀察水位變化記錄工作坊,以及以浦江第一灣公園的濱江步道為主要慢行系統,拍攝短視頻,併發起抖音挑戰,還有親子森林T臺秀等。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蘇州河沿線

虹口區實踐案例展

城市蛻變:

濱水空間、景觀和社區的更新

地點:虹口區北蘇州路298號

展期:即日起至2020年1月6日(開放時間:每天9:00-18:00)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 7km 蘇州河口城市研究模型

▲ “我的城市徒步計劃”創作臺

空間亮點:北外灘位於黃浦江與蘇州河交匯處,與外灘、陸家嘴三足鼎立,是上海唯一一個環黃浦江貫通空間與環蘇州河貫通空間交叉節點,同時存在大量歷史建築,是一江一河濱水區域中歷史風貌尤為突出的重要節點。

展覽活動:展覽從城市形態、歷史、文化比較、資本業態、居民個體內心與意識、社會問題等多個主題,以建築學的獨特視角為觀者打開進入歷史、文化、藝術和當下現實空間語境的渠道。

普陀區M50實踐案例展

從水岸濱河到活力普陀

文化點亮蘇州河

地點:M50創意園,莫干山路50號

展期:2019年11月16日 – 12月8日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 M50創意園

空間亮點:M50創意園位於上海蘇州河畔,前身為1937年建立的信和紗廠,於1999年停產轉型為M50創意園,是國內最早的工業遺產轉型為藝術創意園的實例,是上海現存最具代表性的小尺度全風貌工業遺產街坊之一。

展覽活動:M50實踐案例展由普陀區蘇州河21公里岸線規劃成果展、M50發展歷程回顧展、香格納畫廊20週年藝術展、蘇州河濱水空間城市更新與藝術發展學術論壇等內容組成。將通過展覽、論壇及M50城市更新實例展示,完整地展示了“歷史風貌”“城市活力”與“四大品牌建設”的有機融合。

長寧區蘇州河實踐案例展

樂水

地點:上海市長寧區長寧路天原河濱花園(長寧路芙蓉江路至天中路)
展期:即日起至12月6日 全天開放

▲ 光水相,鐘鳴

▲ 鞥園,張佳晶

▲ 蘇州河長寧段貫通建設實例

▲ 起立,七月合作社

空間亮點:蘇州河作為長寧區境內幹流,是最重要的河道,也提供了貫穿長寧區東西向的濱水空間。依託河流水系、綠化以及風貌、文體設施資源,長寧區正在打造多元化、多類型的慢行網絡,蘇州河慢行道是其中一條重要的線路。歷經20餘年的規劃建設,長寧區的蘇州河景觀帶正不斷貼合市民的需求更新發展,被雕琢得越來越人性化。今年,長寧區11.2公里的蘇州河岸線也將在全市率先實現貫通。

展覽活動:組織包括蘇州河慢行、公共論壇等活動,進一步豐富關於濱水生活的討論與暢想。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骨幹河道

靜安區實踐案例展

流域·邂逅——靜安彭越浦·社區重塑

濱水公共藝術現場

地點:彭越浦路(汶水路 - 廣中西路)濱河空間(公交79、845、959路可達,地鐵7號線行知路站(2號口)、地鐵1號線上海馬戲城站(4號口)擇近可達)

展期:即日起至12月27日

濱河藝術作品

空間亮點:靜安區彭浦鎮得名自彭越浦河,彭越浦北起走馬塘,南訖蘇州河,全長6.2公里。濱水綠帶段長3.7公里,位於彭浦鎮中部,貫穿彭浦鎮南北。上海市開展中小河道整治工作以來,彭越浦水質和兩岸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被評為首屆上海“最美河道”。2018年夏,濱河景觀樣板綠帶建成開放,通過遊徑、綠化、便民設施等建設,打造河道兩岸連續貫通的城市親水漫步空間和城市活力節點,具有示範意義。

展覽活動:由七大板塊組成,分別為:彭越浦·故事繪本創作展示計劃、社區重塑·濱水公共藝術行動計劃、彭越浦路 美麗街區·微更新展示計劃、公共藝術現場開幕式及媒體藝術展演、與你我同行——公共藝術參與項目、放鬆玩藝術——兒童美育參與項目,以及美育進社區——大家美育分享計劃。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古城水系

嘉定環城河步道實踐案例展

同創水岸新生活

地點:嘉定現廠創意園區(博樂路70號)
展期:即日起至11月8日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環城河臨時藝術展品


▲環城河皮划艇訓練的選手 ©️李健榮

空間亮點:2018年7月嘉定區環城河步道全線貫通建設工程實現內圈步道貫通。環城河河道總長為6.5公里,濱河兩岸改造範圍為21萬平方米,其中內圈改造範圍包含公共綠地、社區綠地、上海大學學校綠地,總計約12萬平方米。通過統籌兩岸的步道、綠化、駁岸、燈光和配套設施等佈局,進一步挖掘城市的文化底蘊,調整城市濱水空間結構,借水造景、依水建綠,創造出一系列的親水貫通公共空間和生態欣賞空間,提升嘉定的城市品牌和城市形象。

展覽活動:由論壇、藝術展、規劃案例展、環城河步道定向打卡賽、城市傢俱設計徵集評選活動等內容組成。

新城水系

青浦環城水系公園實踐案例展

地點:青浦環城水系公園水城門、皮划艇倉庫、沿河步道、夢蝶島

展期:即日起至2020年1月

空間亮點:環城水系公園建設通過架設橋樑,打通阻斷聯繫的支河,增設濱水空間,營造青浦的城市客廳,構建各類活動空間。把澱浦河、油墩港、上達河、西大盈港全長21公里的濱水空間,改造成青浦百姓皆可享用的公共空間,有廣場、運動設施、綠道、橋樑,帶給百姓樂活的生活體驗。

展覽活動:發掘城市記憶,找回青浦鄉愁,營造21世紀青浦新形象,重塑上海水城新典範,打造青浦都市休閒旅遊的品牌。

松江實踐案例展

5000年的相遇·當廣富林遇到2035

地點:上海市松江區三新北路900弄626號規劃展示館(有軌電車:2號線泰晤士小鎮北站或泰晤士小鎮西站;公交:16路思賢路玉樹北路站、19路文誠路玉華路站、15路弘翔路三新北路站)

展期:即日起至11月30日

▲ 廣富林文化遺址

空間亮點:在松江最重要的南北水系沈涇塘的中間有著松江城內最大的人工湖——華亭湖。華亭湖上下游十里串聯起了松江古與今華麗變身的最重要的四大板塊——倉城、泰晤士小鎮、松江大學城和廣富林。從5000年前的廣富林文化,到明清時期被譽為“天下糧倉”的倉城,再到“上海一城九鎮”時期泰晤士小鎮的建設、已形成規模的松江大學城,建築物風格鮮明各具特色,依湖而建,氣勢恢宏。

展覽活動:松江案例展由風貌影像展和各種市民活動組成。通過影像、圖片和文字用公共空間的藝術語言講述了松江華亭湖畔5000年的城市發展演變,體現了人類沿河而居,濱水空間讓生活更美好的寓意。

奉賢新城實踐案例展

上海之南

地點:奉賢區上海之魚湖畔賢廬

展期:2019年11月15日 – 2020年2月

空間亮點:“上海之魚”是奉賢新城規劃建設的金海湖城市公園的別名,它是新城最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間之一。伴隨過去十年的新城建設,“上海之魚”已經初顯風貌。

展覽活動:本次展覽在“上海之魚”湖畔回顧過去十年的若干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成果,對新城建設工作展開階段性記錄和思考。展覽主題名稱為“上海之南”,以表達奉賢新城所內含的文化特質。在歷史與當下、繼承與創新的思考之中重新審視新城建設的文化身份、定位和使命,展望從“郊區新城”向“節點城市”模式轉變過程中的城市建築學和未來生活。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水鄉村莊

金山漕涇鎮水庫村實踐案例展

水COOL·2019 鄉村藝術季

地點:上海市金山區漕涇鎮水庫村水涇路

展期:即日起至12月31日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水庫村風光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Roland Darjes(德) 《Man at the river》/《人-河畔》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水庫村風光

▲導覽地圖

空間亮點:水庫村位於上海金山區漕涇鎮,村域內水系發達、河網密佈,村域用地4.16平方公里。自2018年6月起,水庫村鄉村振興項目正式啟動,村內結合鄉村規劃師制度試點開展了道路、水系、綠化、農業和人居環境等全方位的規劃與提升。水庫村在關注生態環境優化的同時,同時注重公共服務設施的完善和基層治理體系的構建。

展覽活動:“水COOL·2019 鄉村藝術季”系列活動集中展示水庫村鄉村振興的相關案例,結合“衣、食、住、行、勞”的活動主題,開展專題展覽、沙龍論壇和多項主題活動。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生態溼地

崇明東灘溼地公園實踐案例展

心與自然的相遇——尋覓東灘

地點:上海市崇明區陳家鎮東旺大道(風車處)

展期:即日起至12月10日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空間亮點:東灘溼地公園位於崇明島的最東側,毗鄰國家級鳥類自然保護區,旨在打造集自然保護、科學研究、科普教育、生態旅遊、休閒度假於一體的平臺,並且積極探索自然保護與經濟開發雙贏之可持續發展模式,建立溼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國際性生態示範區,同時還是上海市首批“環境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等稱號。

展覽活動:通過溼地資源的保育、科普宣教活動的開展,提升市民特別是青少年的環境保護意識,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念。

主展信息

2019空間藝術季主展最大的亮點,是不僅將藝術活動植入工業遺產建築,在百年毛麻倉庫和船塢策展,更是將楊浦濱江南段5.5公里的公共空間作為主展場,由藝術家選擇合適的場所建構築物進行永久藝術創作。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相遇”在黃浦江畔!這13處濱水公共空間等你來逛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相遇

展覽範圍:包括主展館以及楊浦濱江南段5.5公里濱水公共空間

主展館地址:上海市楊樹浦路468號(包括船塢和毛麻倉庫)

主展館開放時間:即日起至11月30日;週二至週五:14:00~20:00;週六、週日及法定節假日:10:00~20:00;週一閉館維護

票價:免費(需預約)

部分圖文由各實踐案例展提供,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資料: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