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清算量超40萬億,國際化進程加快,多國開始“去美元化

隨著美債的不斷被“拋售”,全球多個國家開始加快速度“去美元化”,尤其是俄國、印度等國家,在去美元化的同時大量購買中國債券以及貨幣,而今年人民幣也重新回到了活躍貨幣行列。就在前幾天人民幣進行清算,結果更是令人震驚!

人民幣清算量超40萬億,國際化進程加快,多國開始“去美元化

11月7日中國建設銀行在倫敦金融城舉辦活動,這次活動也正是獲得英國人民幣清算行5週年紀念日,同時清算了人民幣,總量已經超過了40萬億。

對於中國來說,這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又一次進步。從2009年開始我國進行跨境人民幣的清算,至今為止已經十年了,人民幣的國際化也在這十年的時間裡突飛猛進。

人民幣清算量超40萬億,國際化進程加快,多國開始“去美元化

自從年初開始美國大量的印刷美債,已經引起了全球多個國家的反感,其中也包括中國,從年初開始就不斷的拋售美債,至今拋售的美債累計達到了800多億。

但是中國目前仍舊是美國的最大“債主”。隨著各國不斷的拋售美債,人民幣已經成為了最新“寵兒”。

人民幣清算量超40萬億,國際化進程加快,多國開始“去美元化

自從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就開啟了進度條,截止到目前為止進度條已經走過了一半,但是對於中國來說還沒有到頂。

而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重要契機就是20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美國的“大肆”印鈔轉移風險,讓全球多個國家資產“被迫縮水”。這其中也包括中國,自打那以後,中國就開始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

人民幣清算量超40萬億,國際化進程加快,多國開始“去美元化

隨著人民幣的國際化不斷加快,俄羅斯以及印度等國家都在不斷購入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截止2018年年底,數據顯示人民幣已經是第三大融資貿易貨幣了,其次還進入了五大支付貨幣行列。與此同時的美元卻在不斷的“落後”,在國際上的地位一降再降。和2000年相比,美元在國際外匯儲備上的比重已經下跌了9%!

人民幣清算量超40萬億,國際化進程加快,多國開始“去美元化

至於人民幣為何要不斷的加強國際化,原因就是國際化給人民幣帶來的好處數不勝數。第一就是國家多了巨大的收入來源,使國家的收入多了新的收入項目。

如果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的發行量就會增加,國際上使用人民幣的國家和地區就會增多,人民幣就會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和國際交易貨幣。如果人民幣經過各國使用和交易儲備,每天次都會收取印幣祱,而印幣稅就是國家的巨大收入。

其次自然是提高了我們在國際上的地位。如果我們的人民幣國際化了,自然中國就成為了國際經濟上的耀眼明星。

在國際上使貿易會有貨幣優勢,更好的規避金融風險,極大的提高了競爭效率,減少了貨幣兌換流程,更好的方便了和減少了交易成本。

人民幣清算量超40萬億,國際化進程加快,多國開始“去美元化

當然了對老百姓的利益也是很多的。無論普遍的老百姓在那裡去,只要是國際上的事情,都能夠提供極大的方便度。不用擔心帶來的人民幣不能使用的尷尬,幾乎可以用遍全球。旅遊、購物、留學、考察等等都是無窮無盡的方便。以後或許能夠看到人民在全球通用的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