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世界的祕密,只有你和我知道

關於這個世界的秘密,只有你和我知道

不久前,日本年度票房冠軍電影《天氣之子》在國內上映。由於《你的名字》《秒速五釐米》等作品的成功,這部新海誠導演的最新作品從定檔開始便收穫了眾多關注

故事發生在環境惡化、氣候失控的2021年,講述了被命運操控的少年帆高與少女陽菜,自己“選擇”生存方式的故事。

儘管沒有女主改變天氣的神奇能力,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通過身邊再常見不過的事物,窺見這個世界的秘密。原來,那些看似平凡的事物,背後往往隱藏著一段豐富的歷史。而自然世界與人類文明,既是我們頭頂的燦爛星空,也是腳下的堅實大地。

今天要分享的五本書,來自“天際線”書系。它們的作者記錄下自己與大自然的相遇和互動,和我們分享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這裡不僅有對自然生靈的關注憐愛,也有對科技歷史的剖析思考。

关于这个世界的秘密,只有你和我知道

光是看到天空的景象,就足以讓我們感動

雲彩收集者手冊

The Cloud Collector’s Handbook

(英國)加文·普雷特–平尼 著

王燕平、張超 譯

ISBN:9787544771344

定價:45.00元

出版:譯林出版社

作為當今世界“最會畫雲”的漫畫家,導演新海誠在《天氣之子》中塑造了許多精彩的天空大片,為我們勾勒出動人的天氣景象,逼真形象的積雨雲、雲隙光、糙面雲讓觀影者念念不忘。據說,這部電影的創作靈感,就來源於導演想要跳上積雨雲放鬆自己的願望。

关于这个世界的秘密,只有你和我知道

左:《天氣之子》海報

右:積雨雲,《雲彩收集者手冊》P27

关于这个世界的秘密,只有你和我知道

在《雲彩收集者手冊》中,賞雲協會會長加文·普雷特–平尼為我們介紹了46種雲彩和大氣光學現象,並且收錄了全世界雲彩愛好者拍攝的百餘幅精彩攝影作品。從太空邊緣的神秘夜光雲,到我們周圍的重重霧靄,都在這本手冊之中。

各個年齡段的讀者都能夠通過這本小書快速瞭解雲彩的基本常識,更好地領略和享受天空帶給我們的美好。

——北京天文館前館長 朱進

透過一滴水發現世界

水的密碼

How to Read Water

Clues, Signs and Patterns from Puddles to the Sea

(英國)特里斯坦·古利 著

許丹 譯

ISBN:9787544777957

定價:88.00元

出版:譯林出版社

為什麼漣漪是一圈圈同心圓,水滴卻不是圓的?

為什麼池塘裡遊動的小魚,會在瞬間消失?

為什麼波濤起伏的海面,看起來竟然有點像塊華夫餅?

水是我們身邊再常見不過的存在,也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疑問,很少有人真正瞭解它的故事,思考過背後的科學原理。

关于这个世界的秘密,只有你和我知道

在《水的密碼》中,英國探險家特里斯坦·古利憑藉敏銳的觀察力和對自然的熱愛,

總結自己“行走江湖”的經驗,整理多年自然觀察心得,從廚房檯面上濺落的水滴延伸開去,講述水滴、漣漪、湧浪、潮汐等現象背後不為人知的奧秘,既解答生活中常見的水文謎題,也闡釋罕見水體現象背後的科學知識。

《水的密碼》是地道的當代水博物書。它吸收了各門科學,但超出了科學,它嘗試從各種角度瞭解水。閱讀它,用書中描述的態度和方法觀照生活中的其他事物,我們對世界定會有完全不同的體驗和理解。

——北京大學教授 劉華傑

如果你是一隻鳥,你會做得更好嗎?

鳥類的天賦

The Genius of Birds

(美國)珍妮弗·阿克曼 著

沈漢忠 李思琪 譯

ISBN:9787544774970

定價:78.00元

出版:譯林出版社

在人類看來,黑暗中的鳥鳴聲是打攪我們美夢的噪聲;可事實上,這不過是鳥兒為了避開城市的喧囂,提前了互道早安的時間。這些小腦袋的精靈,在與人類共存的複雜世界裡,擁有無數令人驚歎的天賦和才能。

在鳥類學家珍妮弗·阿克曼的筆下,小小的鳥兒也擁有人類難以想象的智慧——原來,非洲灰鸚鵡能學會人類語言的發音;烏鴉能在野外自制工具,並且將手藝傳給下一代;山雀的叫聲中有複雜的句法結構;鴿子的數學能力與靈長類不相上下;喜鵲能從鏡子裡認出自己……

关于这个世界的秘密,只有你和我知道

人類與鳥類在演化之路上走向不同的分支,我們習慣於以自身的尺度衡量智力,從而嚴重低估了其他物種的潛能。在

《鳥類的天賦》中,鳥類的種種智力奇蹟,從工具製造、溝通、鳴唱,到審美、時空感、環境適應能力,無一不讓傲慢的人類驚歎——這些家門口的精靈,竟然可以這麼聰明。

本書的重要價值是以輕鬆的方式,將鳥類行為及背後的精妙機理向廣大讀者娓娓道來。

——中山大學教授 劉陽

調色板上的英雄,也配擁有姓名

明亮的泥土:顏料發明史

Bright Earth: The Invention of Colour

(英國)菲利普·鮑爾 著

何本國 譯

ISBN: 9787544770880

定價:88.00元

出版:譯林出版社

藝術的故事,要從顏色說起。然而,在時間的舞臺上,有畫家的調色板、鍊金術士的坩堝、科學家的稜鏡,也有藝術家與畫材商的歧見、夢想家與手藝人的協作。千百年來,藝術需求刺激了化學工藝的演進,繪畫乃至整個社會生活的色彩譜系又因科學而擴張。

关于这个世界的秘密,只有你和我知道

或許是出於深刻的偏見,藝術史對於顏色的研究,多是從畫家與畫派的技法著眼,或是研究一個時代的審美趣味與色彩符號體系,鮮能從顏色的“物質性”入手。然而,在《明亮的泥土:顏料發明史》中,英國作家菲利普·鮑爾卻讓調色板上的顏料列隊登場,細膩地譜寫出夢想家與手藝人協力合作、發明新顏料的漫長故事。渺小的人類不得不感慨:時間,才是這世上最偉大的畫家。

這部書如此引人入勝,彷彿是用科學和藝術精工繪製的金碧山水,我們都能從中學到豐富的色彩知識,從而讓眼睛重新觀看色彩的繪畫和色彩的世界。

——美術史家 範景中

比人類更愛旅行的,是雜草

雜草的故事

Weeds

(英國)理查德•梅比 著

陳曦 譯

ISBN:9787544729352

定價:49.80元

出版:譯林出版社

何謂雜草?在大眾看來,長錯地方的植物、沒用的植物、令人討厭的植物就是雜草。然而,英國博物學作家理查德•梅比卻說,雜草的定義取決於人類看待它們的方式。

雜草和我們比鄰而居,在《雜草的故事》中,梅比一方面為自然界不被待見的植物辯護,一方面從歷史、小說、詩歌、戲劇和民間故事中鉤沉雜草與人類的複雜關係。

文明背後的野性從未走遠。一部人類與自然的博弈史,同時也是一幅龐大的雜草遷徙與流浪圖景。

植物在他筆下豐饒茂盛,作為博物學家,理查德·梅比儼然是自然的一部分……《雜草的故事》為流浪的植物辯護,他的寫作愈深入,對戰鬥在邊緣的自然敬意就愈重。

——《衛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