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寫成了“搞笑段子”,老師:多麼痛的領悟

很多家長在談孩子學習的時候,經常會為孩子不會寫作文感到發愁。事實上,寫作文一直以來都是令很多孩子頭疼的事。作為家長有時也感到無能為力,原因是多數家長在讀書的時候也討厭寫作文,由於對寫作缺少經驗,對孩子作文就不敢過多去指導。

一般情況下,孩子上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寫作文了,因為,升入三年級的孩子掌握了一定的詞彙量,語言組織能力有了進一步提高,能夠完整寫出一篇短小的作文。

小學生作文,寫成了“搞笑段子”,老師:多麼痛的領悟

有些小學老師,為了讓孩子到三年級寫作文能成型,孩子在一、二年級時,老師就開始讓孩子寫話,對於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寫話也並不輕鬆,畢竟他們識字有限,完整地寫出一句話也有難度,但這也是寫作的基礎,提前對孩子進行訓練,對於正式寫作文時幫助很大。

小學生作文,寫成了“搞笑段子”,老師:多麼痛的領悟

v�`

在孩子開始寫作文時,由於寫作能力一般,標點符號使用不當,錯字、漏字現象十分突出,還有前言不搭後語,這些問題的出現,很容易讓一篇作文成了“搞笑段子”。

因此,小學階段的老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經常會忍不住發笑,當然這並是嘲笑孩子,只是覺得他們寫得太好玩了,寫得好玩也恰恰說明孩子寫作可能存在問題。

小學生作文,寫成了“搞笑段子”,老師:多麼痛的領悟

也有這樣的情況,就是孩子寫的內容很搞笑,孩子的天真幼稚在寫作文時表現得很明顯,同時我們也看到,孩子雖小,想象力卻十分豐富。這種情況下,老師和家長不能打擊孩子,應該進行正確地引導,否則,就會讓孩子對寫作文產生牴觸情緒,影響他們今後的學習。

孩子起步階段寫作文,家長可以讓孩子這樣做

作文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不過,對於剛剛開始寫作文的孩子來說,難度比較大。從作文的內容上來講,可以記事、寫人、寫景,也可以記述活動。或者孩子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做過的都可以成為他們的寫作內容。

1、家長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他們的時間相對而言比較充。家長一定要把孩子的業餘時間規劃好,除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可以把孩子閱讀安排進去。如果家長不安排督促,很多孩子都不會主動去閱讀,孩子讀書習慣也就培養不起來。但是,家長要注意,讀物的選擇要尊重孩子的意見,家長只要把握讀物是否健康就可以了。另外,家長最好陪孩子一起閱讀,這更能喚起孩子的閱讀興趣。

小學生作文,寫成了“搞笑段子”,老師:多麼痛的領悟

2、讓孩子從一兩句話開始寫起

孩子上了三年級,老師要給孩子們佈置寫作任務,只憑老師留作業的形式,來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還遠遠不夠,這就要求家長幫助孩子提高寫作水平。那麼,最好的辦法是,就是讓孩子養成每天記錄自己的一段生活,可以是孩子的所聞、所見和所感。以前,我們把它叫作寫日記。對於剛剛寫作起步的孩子,寫日記的內容,開始時,從一兩句話寫起就可以了,寫得太多,孩子會反感,不利於以後寫作。

小學生作文,寫成了“搞笑段子”,老師:多麼痛的領悟

3、讓孩子進行仿寫

老師在指導孩子寫作文時,往往先找一篇範文,在班級讀給孩子聽,目的就是讓孩子模仿去寫,仿寫不是抄襲,只是讓孩子把範文當成參照物,這樣可以避免孩子迷茫,不知從何處下手。仿寫也相當於給孩子一根拐,不過隨著孩子寫作水平的提高,慢慢地要把這根拐扔掉,這樣才能寫出自己的東西。有很多孩子因為對仿寫產生了依賴性,不動腦思考,獨自構思,後來,就演變成了抄襲,這一點家長要引起高度注意。

小學生作文,寫成了“搞笑段子”,老師:多麼痛的領悟

總之,孩子寫作文是一個不斷積累和訓練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但是家長要對孩子寫作水平的提高引起足夠的重視,給予孩子正確的導向,幫助他們樹立寫好作文的信心,久而久之,孩子的寫作能力就會明顯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