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武狀元到底有多厲害?

嘰嘰咕咕歪歪


科舉從隋末到清末,共存在一千三百多年,分為文科舉和武科舉,我們通常所說的進士、狀元,指的是文科舉,其實武科舉也有進士、狀元。

唐朝傑出將領郭子儀,武狀元出身,最後官至宰相。

俗話說文科舉是“以策問定去留”,武科舉是“以弓馬定高下”,武科舉的選拔程序,分為比試、解試、省試、殿試,均由兵部主持,最後的殿試在國都舉行,由皇帝親自選取鼎甲,欽定武狀元。《新唐書》記載,武后之時,長安二年,始置武舉,意思是武舉是長安二年,也就是公元702年,由女皇武則天開創的,用來選拔軍事武備人才。

圖為濮陽縣文物管理收藏張三甲使用的180斤大刀,現為三級保護文物,張三甲,中國科舉史上最後一位武狀元。

宋朝的武舉,每三年舉行一次,全國武舉子集聚東京參加武科兵部會試,主要考的是武藝高強、臂力過人,有明確的數量標準要求,武科成績分為上、中、下等,比如步射引兩石力,弩踏引四石力以上,為上等,古人一石力為120斤,射個箭要240斤的臂力,踩個弩要500斤的腳力,遠射距離200步,拉起一石弓三箭中一箭這上等,騎射一石弓四箭中兩箭為上等。

許泰,明朝弘治時期武狀元,被弘治皇帝收為義子,賜姓朱。

唐朝的武舉只考武藝和蠻力,宋朝開始增加軍事策略,除了武藝蠻力外,還要筆試兵法武略之類的,明清時更嚴格,筆試軍事技術如不通過,根本進不了下一輪考武藝,所以“一介武夫”來源於此,武藝科目主要是射箭和馬槍,能脫穎而出授武狀元的,臂力過人,300斤的弓跟玩兒似的。

圖為康熙武狀元王應統的府邸。

平心而論,古代帝王為了愚民統治,不許私藏兵器,銷燬兵書等,武舉選出來的人才大多是蠻力的大力士,兵法筆試太過粗略,跟戰場上完全兩碼事,清朝康熙時期的武狀元王應統,是被康熙皇帝欽點的武狀元,即授參將,後升為河北總兵,其實武藝再高的武狀元未進過軍營,對帶兵打仗一竅不通,康熙皇帝后來親自視察王應統的軍營,發現一塌糊塗,大怒後免職下獄。


圖文繪歷史


“武狀元”的由來和發展

一提“武狀元”,我們很多人立即想到郭子儀。真相卻是,郭子儀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武狀元,因為他所處的唐朝還沒有“武狀元”的稱號,這是後人對他的敬重溢美之詞。就像清朝沒有宰相的職稱,但是人們習慣叫劉統勳、劉墉父子倆宰相,就連乾隆皇帝也說劉統勳:“如統勳乃不愧真宰相!”,這是他們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郭子儀也是如此,雖然他所處的時代沒有“武狀元”的稱號,但是他在後人們的心中是類似“武狀元”的存在!


在古代,是先有的“武舉”後有的“武狀元”。 “武舉” 於武則天時期正式登上歷史舞臺,考試內容以射擊、負重、騎術、摔跤為主,郭子儀就是武舉人出身,他是唐玄宗時期開元初年武舉異等。


到了宋朝宋神宗趙頊時才有了“武狀元”的設置,福建人薛奕是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武狀元”。 薛奕金榜題名時,宋神宗曾興奮的說:“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自此之後,“武狀元”的稱號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武狀元”在清朝可謂是發揚光大,從順治三年丙戌科(1646年)的郭士衡到光緒二十四年戊戌科(1899年)的張三甲,足足有110位之多,是前面幾個朝代的好幾倍。

武狀元究竟有多厲害?

  • 一、家境厲害:武狀元家裡一般都很有錢!

自古是“窮學文,富學武。”學文的成本很低,發矇後筆、墨、紙、硯、書,準備齊當,在家自學即可。學武就不一樣了,請師傅要花很多錢,兵器也是不小的開支,馬術也很重要,普通人家連馬都買不起,還要找人陪練增進技藝,陪練員也需要工資。


所以說,武狀元一般家境都比較殷實,不然的話,高強度的訓練營養都跟不上。

  • 二、武術厲害:武狀元武力超群。

武狀元都是武舉中萬里挑一的,長期兵器、負重、武術練習,使得他們身強力壯、身手敏捷,一般五、六個普通人都不是個!

  • 三、謀略厲害:武狀元一般是文武雙全!

在宋朝以前,武舉是以考武力值為主,有沒有文化無所謂。到了宋朝,光有武力就不行了,還要考兵法策略,甚至還要考四書,不過後來四書改為默寫武經。筆試很重要,筆試如果不及格就無法參加武試,更別提角逐武狀元了。相反,文狀元就沒有武功方面的要求。

武狀元在必要時指揮大軍,身先士卒去戰場上廝殺,“以武功戡禍亂”救國家與民族於危難!


小姐姐講史


武狀元要參與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等4個場合的考試,並且要會馬上射箭,步射和舞大刀以及拿石蒂子等技能,才能成為被選拔出的武狀元。但是由此選拔出來的人才,很少得到重用,畢竟在當時軍隊來說,軍功要比考狀元更加實用。而且,用這種方式選拔出來的狀元,大多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只是武功過人罷了,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厲害。

武狀元是在封建時期參與武科舉考試時,皇帝所選拔出來的第1名。不管文狀元還是武狀元,都是經過科舉選出來的人才,這也是古時候選拔人才的一種制度和手段。我國先後出現過許多武狀元,讓人感到熟悉的有郭子儀,馬全,朱虎臣,張玉景等。而張玉景,則是中國唯一一位女性武狀元,她是在永樂年間中舉。古時候,對於武狀元的選拔比較嚴格,要一一通過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才能夠在皇帝面前展現自己的身手。

其實在會試時,已經能夠取得武進士的資格了,而要再通過最後一輪殿試才能分出等級,也就是通俗所說的前三名。第1名被稱作為武狀元,第2名則是武榜眼,第3名就是武探花了。但根據朝代的不同,武舉所參加的考試項目也是不一樣的。最早有武舉這樣的情況是開始於隋朝,結束是在清朝。在這期間考試一般是分為4項,其中包括騎射,舉起指定木樁,舉重以及騎馬使槍等。大多數平民是很少能夠通過這些項目的,因為有一些項目在家中可以自己練習,但像是騎射馬術這樣的項目,就必須要有專門的設備才可以學習,一般家庭是無法承擔設備費用的。

所以,大多數的武狀元家庭條件都會稍微好一些。但這些通過武科舉出現的人才,並沒有真正的得到重用,比如說唐朝時期的郭子儀,他算是高等武狀元了。在中狀元之後他開始從軍,然而並沒有得到上級的認可,一直到安史之亂之後,他立了軍功才慢慢的被人熟知。所以也就代表了在軍中來說,人們是不認可狀元這個頭銜的,反而有軍功的人才能步步上升。到了宋明時期,關於武狀元的選拔進行了降低標準。在宋朝來說,一般是以考察軍事素養為主,這樣是為了在培養武功人才的時候,也不會忽略他的文學素養,可實行的並不完善,所以在宋朝時,幾乎沒有一個武狀元到達過將軍的位置,就連幾位出色的將軍,也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和軍功打拼而來的,與武狀元毫無關係。而到了清朝時,要求的是關於技巧的考核。其中包括騎射,武刀和其他的環節,這樣的武舉對於技藝有著超高的要求,大多數練習武功的人可能都無法中舉,而勝出的武狀元只能表現這些才藝,卻無法在實戰中去用到。

因此,武狀元的能力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綜上所述,就是關於古時候武狀元究竟有多厲害的答案了。他們可能在武功的某一方面有所研究,可這些研究並不適用於戰場當中,因此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厲害。

我是文史墨客,不當之處,請多指教,期待與您的交流!


文史墨客


答案:武狀元是那個時代所參與考試的所有人當中絕對意義的第一。

事件回顧

人家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你寫一篇文章,可能有一些考官覺得寫得非常不錯,應該當狀元,有一些考官覺得就你這篇文章拿去當廁紙也不為過。

所以從文化方面來看,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同欣賞水準,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擅長領域,所以很難通過文化考試,評出誰是第一,誰是第二來。

而在古代的時候,文化考試又面臨著多種環境以及多種可能,比如面試官的更替、考官的更替等等,都有可能影響到文人他們的身份地位以及在考場上取得的成就。

但是有一個考試不會影響,那就是武舉人考試。

為什麼呢?因為你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百米之外進行射箭射中就是射中,射不中就是射不中,中幾環就是幾環,沒有可商量的餘地。

更重要的是,狀元們往往採用的是1對1PK制度,你把他打贏了你上,他把你打贏了他上,雙方之間往往憑的是拳頭,憑的是力量和作戰的技巧。

沒錯,這就是事實

我們現在一聽到武狀元總會覺得有點熟悉,這是因為在明清時期,武狀元一直延續下來,而且到了清朝幾乎發展到了一個小巔峰狀態。

比如我們常喜歡看的武林外傳當中就有這樣一集,在這一集當中,李大嘴為了欺騙自己的母親說自己考中武狀元。

而從當時白展堂的繪畫描述當中,就已經不難看出。所以如果想要考中武狀元,需要進行怎樣的拼殺?

因為你要想當狀元,就必須把第2名,第3名,第4名等等後面的所有人都給打服了才可以。

只不過在清朝的時候想要考武狀元,還需要一個環節,這個環節叫做文試。

沒錯,儘管你考中了武狀元,但是沒有文化不行,所以在考武狀元的時候,第三輪往往是測試你的文化水平能力。但是測試來測試去發現,絕大多數習武之人好像都不太擅長讀書寫字,慢慢的就把這項制度給刪除了。

歡迎大家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 ,每日分享新鮮歷史冷知識,解決歷史趣問題,愛你們!

趣談唐宋元明清


科舉制作為公務員考試的雛形是從隋文帝楊堅開始的,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帝王,楊堅在隋朝開皇七年(公元587年)開創了科舉制度,該制度規定各州每年向朝廷送選三個人才,參加秀才、明經的考試。但真正將武舉引進考核體系的則是女帝武則天,這樣文有文狀元,武有武狀元,一文一武,文人武士齊頭並進,軍事、政治兩手抓,成為唐時科舉的重要標準。

武考簡史

武舉最早被引進科舉選仕體系是由武則天於公元702年開始進行的,其目的是在於選拔軍事人才,自唐以後宋、明等朝都有武舉,雖然歷朝歷代不時有廢除的情況發生,但直到清代未期才真正被廢除,這項制度在歷史上共存在了1200多年,一共進行過約五百次考試。然而迄今為止有名可查的武狀元也不過280人左右,我們耳熟能詳有唐代郭子儀,蘇乞兒、最近清代的張三甲等都是有名的武狀元。

考試內容

武舉考試的內容大致分為三類:一是考射箭,分為馬射和步射。二是考體力,有翹關和負重。所謂“翹關”,就是武人單手握門栓的一端,用力把門栓平端起來,時間越久自然力氣越大。至於負重無非是要求武人揹著五石(約600斤)米,往前走,走的越遠成績自然越好。三是看身高和對答,顧名思義就是看你身高如何,以及基本的對答是否流利。當然,武舉的考核科目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到了宋代,武考又增加了拉強弓,通過拉強弓來判定力量大小,後來武考進一步細化,又增加了軍事課程的考核,比如對兵書的理解、對戰役的文字性指揮、排兵佈陣等等,因此,想要中得武狀元難度還是很大的。

考試程序

武舉的考核同文狀元一樣,分為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四級,童試,在縣、府進行,考中者為武秀才;鄉試,在省城進行,考中者為武舉人;會試,在京城進行,考中者為武進士;殿試,會試後已取得武進士資格者,再通過殿試(也稱廷試)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稱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頭名是武狀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前三名世稱為“鼎甲”,獲“賜武堤及第”資格。二甲十多名,獲“賜武進士出身”資格。二甲以下的都屬三甲,獲“賜同武進士出身”資格。能夠成為武狀元都是經過層層挑選來的,是真正的萬里挑一。

武狀元到底有多厲害

經過層層挑選的武狀元有多厲害呢?清代張三甲是歷史上最後一位武狀元,他出身於武術世家,自小習武。據說十四五歲時,就可以將數百斤重的石獅子舉過頭頂,玩耍一陣後放回原地,面不改色氣不喘,其後在殿試時,手握一百八十斤重的大刀,耍起來如盤龍翻舞,套數多變,從中可以得窺一二,能夠成為武狀元也絕對也需要一些天賦,還要加上多年如一日的苦練。不說別的,單說這身力氣恐怕個個都是舉重冠軍級別的。

除了一身力氣可以撥山抗鼎之外,弓馬嫻熟自是不必說,騎在奔馳的馬上開弓發箭九枝,武狀元的要求是百步穿楊,當真是箭無虛發,擋者力斃,僅在舞大刀一項上,刀就分為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號,武狀元一級肯定是最高級別的,這種規格的大刀要舞動起來,水潑不進可能有點誇張,但要說白光團身,刀光霍霍絕對是真的。

從個體的戰力來講,武狀元身強體壯,武藝精熟,以一敵一百可能會被群毆,但一敵十恐怕是小兒科。


寂寂無人


首先說一下,武狀元絕對不是大眾意識裡的的武夫形象,天天只會擺弄刀劍。武狀元的考取難度絕不亞於文狀元。

武舉起源於唐朝,鼎盛於明清。我就按明朝的標準稍微說一下。在明朝,考取武舉人的一般是軍戶。軍戶就是世代為軍得家族,只要中了武舉,就可以當軍官。

明代武舉考核的科目有兩科。一科是武藝,一科是策論。武藝不用多說了,就是弓箭、馬術等。策論則考的是戰略思想。比如說明你如何理解兵法,請闡述軍隊的建設重點。

所以,只有武藝是不可能考中武舉的。按照今天的話來說,專業課得合格,文化課還得過硬。所以,武狀元絕不是一般人想象的無知武夫。從這個角度看,武狀元說句文武雙全也不為過。

但是,過了武舉,並不意味著萬事大吉。明朝規定,新科武舉進士必須去邊鎮戍守,此為贊畫。贊畫五年,若有軍功即可升調;若無軍功,或遣返原籍,或再贊畫五年;若十年仍無軍功,則強制遣返並停發祿米。換言之——白考!

所以,沒有真才實學千萬不要去考武舉,這可不是混的。就算你運氣好通過了考試,在邊鎮贊畫可不是開玩笑,搞不好腦袋就被敵人摘了。

你說武狀元厲不厲害,畢竟是經過層層考驗,全國萬里挑一的人才。




刀筆小吏張押司


最顯赫的武狀元

高宗問:何為天陣地陣人陣?

武舉人員半千答:“師出以義,有若時雨,天陣也;兵在足食,且耕且戰,地陣也;卒乘輕利,將帥和睦,人陣也。”李治聽了相當高興,立封授武陟尉。

這是較早對武舉人的記載(早在隋文帝時,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三省六部制其中吏部:負責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員 ,但是否有武狀元的記載已無從考證)。

【武狀元蘇乞兒影片截圖】

真正記載武狀元的是長安二年(公元 702 年)武則天欽定“天下諸州,宜教武藝,每年準明經、進士貢舉例送”,“試長垛、馬槍、翹關、擎重,以為等第之上下,為之升黜。”此外對考生相貌亦也有要求,必須“軀幹雄偉、可以為將帥者”。

員半千經過,遠程射箭技巧,比試馬槍(比步兵槍略短),抬舉方木栓(堅硬的木製品,立體長方形,古代置於門後,關門時用木栓把住),抓舉巨大石鎖的一系列比試後,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武狀元。

從這點看古代的武狀元應該是力大無窮,也是槍術、箭術高手。

宋朝時武舉殿試注重考察武舉子“副之策略”對考生的兵法掌握也都在列,採用先文後武。著重培養文武全才。也沒有過多的對武狀元的記載。

溫迪罕繳住(生卒不詳),又名溫赫特額珠。字號、籍貫均不詳。金代宣宗完顏繤興定二年(1218)戊寅科武狀元。該科錄取武進士140名。餘事詳。《續文考》:“元代不設武舉,專事承襲”。而金、元兩代也只是這類隻言片語。

明朝和宋朝類似,“先之以謀略,次之以武藝”。但明朝武科沒有殿試,前期也就沒有武狀元。明末崇禎帝后,拔高了武科。仿照文科舉形式,也分為三甲。而且親自調閱前30名考卷,欽定一甲3名,頭甲頭名為狀元授予副總兵。

“清代科舉制度概說”:武科會試之後,沒有“進土題名碑”及“館選錄”之類傳世。朱彭壽〈舊典備徵》對清代武鼎甲姓氏作了匯考從順治到光緒共取中武狀元109人。最後一位是光緒二十四年戊戌科(1899年)張三甲, 直隸開州。

清朝時各方面比較全面,要求也更嚴格,改為先試馬步射,馬射二回六矢,中三為合。步射九矢中五為合。之後比並力氣,包括拉硬弓、舞刀、舉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筆試。

武科與文科一樣,分為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四級。

一、童試,在縣、府進行,考中者為武秀才

二、鄉試,在省城進行,考中者為武舉人

三、會試,在京城進行,考中者為武進士

四、殿試,會試後已取得武進士資格者,再通過殿試(也稱廷試)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稱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頭名是武狀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

前三名世稱為“鼎甲”,獲“賜武堤及第”資格。二甲十多名,獲“賜武進士出身”資格。二甲以下的都屬三甲,獲“賜同武進士出身”資格。

《濮陽縣誌》記錄:張三甲(1876--1898年),字鼎臣,號魁軒,又名榮甲,清光緒丙子年(1876年)十月五日生於開州一個尚武世家。他刻苦求藝,功力日臻。百八十斤的刀在手如游龍穿梭,又輕盈如燕,而箭術也百發百中。殿試時,一舉奪魁,欽點狀元及第。

這是武狀元最精細的刀法描述,即使如此武狀元的武藝,也是非常人可比了。如果現代人和古代人,都使用冷兵器,他們或許真是虎入羊群,以一敵千也不為過。

歷史上最顯赫的武狀元:

1、李遵頊: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狀元皇帝,天慶十年(1203年),參加西夏癸亥科科舉考試,被點為狀元。

2、郭子儀:是唯一由武狀元晉位至宰相的,唐朝開元初年武舉狀元。

3、鄭冠: 是中國歷史唯一一位文武雙科狀元,唐穆宗長慶三年(823)癸卯科狀元及第。


水木之沐


武狀元就是我國選拔武將的一種方式,開始於隋朝,結束於清朝,小編查閱了一下記載發現一個很可笑的問題,清朝以前記錄在冊的武狀元數量不到十個,隋朝到清朝中間相差了一千多年,這一千多年間產生的武狀元就那麼幾個,那麼當時的武狀元到底是如何選舉?

唐朝時期武狀元的考核分四項,綜合成績第一名就是武狀元,射箭、騎馬使槍、舉起指定木樁、舉重,這種情況我們就發現一個問題,平民很少有人全部能夠通過,負重的聯繫在家裡是可以培養的,但是射箭馬術這些東西一般家庭都無法承擔費用。

唐朝的時期只有一個郭子儀,他是高等武狀元,從軍後一直沒能得到重用,安史之亂立了軍功後才被重用,這個時候我們就發現直接考取武狀元不如軍功來的實在,朝廷不會重用一個武狀元,但會重用有軍功的人。

宋朝和明朝雖然降低了武狀元的選拔,宋朝主要考察軍事素養和力量,這樣的改革讓人覺得是在培養文武雙修的人才,但是我們在看宋朝的將軍沒有一個是武狀元出生,宋朝也沒有武狀元的史記記載,岳飛等人都是在軍隊一步一步磨練出來。

明朝降低的是內容,但是提高了門檻,只有軍戶出生的人才可以參加,同樣是需要有軍事基礎的人才能參加選拔,但是最終的將軍也都是軍隊出生或者世襲的官員子弟,選拔並沒有達到效果。

清朝時期武狀元更加註重了技巧的考核,增加騎射、舞刀和射地球環節,這些在馬術和射箭方面都要有高超的技藝才能獲勝,勝出的武狀元沒有足夠多的實戰能力,大都是一些會表演技藝但不會和人實戰的武技,這些也是沒用。

科舉制的本意是為了國家選拔人才,武舉就是為了選拔武官的人才,這些人要是達不到上戰場的素養和本能,國家的武舉就會荒廢,他學習的武藝不為報效國家,只為了獲得權力功名,那還是無用,所以古代的武狀元不能帶到理想的效果自然就沒有被充分的利用。

真正的武將是需要戰場的洗禮,只有經歷過戰場的殘酷,才能懂得如何靈活的運用在實戰中,這些是對於士兵的考驗,將才是需要知道什麼時候運用什麼戰術,什麼時候需要自己出場,什麼時候鼓舞士氣,而帥才則是要結合士兵和將才的所有技能,才能稱之為帥才。

所以古代的武狀元武藝厲害,但都是一些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莽夫,最終得不到重用也正常,大家如何看待武狀元的選拔?


清散居士


想在眾多高手中脫穎而出,必須有異於常人的本事,弓馬嫻熟、斧鉞鉤釵、舞槍弄棒,樣樣精通。


後漢書


武狀元,肯定是在某些方面比較突出,整體方面要均衡。武狀元最後是以得分來定,比如,射箭,馬術,功夫,十八般武器。都要會,還要精通一兩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