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陽明胃經也是左右交叉循行的

根據《靈樞·經脈》的記載,手陽明大腸經的經脈循行在從手走頭的過程中,是左右交叉而行的。筆者在針灸臨床實踐中觀察到:足陽明胃經的循經感傳,也具有從一側頸部走向對側的特點。這一事實,似可說明胃經的循行路線與手陽明大腸經一樣,也是左右交叉而行的。

足陽明胃經也是左右交叉循行的

筆者學校附院針灸門診發現1例足陽明胃經經絡敏感現象,現介紹如下。李某,女,53歲,幹部,系左側面神經麻痺患者。3月17日上午在治療面神經麻痺的過程中,自述前一天晚上睡覺時,因感雙下肢大腿部發涼,便置一大熱水袋於兩大腿正面中央(相當於雙側足陽明胃經伏兔穴上下)。少頃,熱感經腹部、胸部到達左側面部,繼而又感有一股較大的牽引力從面部向下拉,以致感到癱瘓的面肌很舒服。牽拉感經胸部、腹部又回到了大腿部。在經過腹部時,自覺胃脘部灼熱,陣發性腸蠕動增強3次,每次蠕動就矢氣1次。

足陽明胃經也是左右交叉循行的

治療完畢,筆者當即對該患者進行經絡敏感測定。以低頻脈衝電先刺激左側胃經井穴厲兌,有明顯刺痛,約半分鐘後開始出現流水樣循經感傳。囑其口述並以手指出感傳經過的部位,其循行路線幾乎與足陽明胃經經脈循行趨於一致,即沿下肢前面正中經過踝關節、膝關節、大腿前面正中上行,進入腹腔到胃脘部,繼而上行,從胸部出經頸部至對側面頰而散,共8分鐘走完全程。停止刺激後,感傳又沿原線路迴流,約5分鐘後感傳回流至刺激點厲兌穴。右側刺激情況和結果與左側基本相同,但只到達對側頸部而沒有上至面頰,所需時間也稍長10分鐘走完全程,6分鐘迴流完畢。

足陽明胃經也是左右交叉循行的

測試其他經脈結果(均刺激各經井穴),手三陰經和手三陽經全部敏感,能沿各自路線經過腕關節、肘關節進入胸腔,但不上行至頭面,均在4分鐘走完全程,2~3分鐘迴流至各經刺激點。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和足少陰腎經部分敏感(均為左側)。其中膀胱經沿下肢外後緣之間經踝、膝、髖關節上至肩胛,不入體內,約8分鐘走完全程,5分鐘迴流結束;膽經沿下肢外側正中經踝、膝、髖關節到脅肋部,似有進入體內的感覺,約5分鐘走完全程,4分鐘迴流結束;腎經沿下肢內後緣經踝關節、膝關節到達腰部,不入體內,約4分鐘走完全程,3分鐘迴流結束。足太陰脾經和足厥陰肝經均不敏感。該患者在進行上述經絡測定大約6個小時之後(下午4時左右),左側面頰和雙側手背相當於手陽明大腸經分佈區域內出現許多散在的紅色斑點,無痛癢感和任何不適。次日上午8時許,紅色斑點相繼消失。3月21日,筆者又對該患者進行了重複測定,上述結果基本上均可重複出現。

足陽明胃經也是左右交叉循行的

關於足陽明胃經左右交叉而行的認識,在元代滑伯仁編著、近人承淡安校注的《十四經發揮》(上海衛生出版社1956年版)胃經經脈循行圖中,已經有所顯示;上海陳得心在《中醫雜誌》1983年第5期也曾撰文“足陽明胃經循行質疑”論及此說。

此例經絡敏感現象除了表明足陽明胃經具有左右交叉而行的循行特點之外,對我們還有以下幾點啟示:

其一,敏感經絡的循經感傳線路基本上與經典所述經絡循行線路相符合,除體表的循行外,也有深入體內與相應的臟腑發生聯繫產生某些反應的客觀情況,證實了經絡的客觀存在。

足陽明胃經也是左右交叉循行的

其二,循經感傳並非只是一種生理現象,在疾病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出現,而且大多與相應疾病有關。該病人患有顏面神經麻痺,病變區域為手足陽明經所分佈,尤以足陽明經分佈最廣,故以足陽明胃經最為敏感,而且在經絡測定之後,手足陽明經分佈區域內出現散在紅色斑點。

其三,循經感傳速度緩慢,且具有迴流的特點,感傳時間較長,迴流時間稍短,說明經絡的傳導有著與神經的傳導決然不同的特異性。

足陽明胃經也是左右交叉循行的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討中醫藥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