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洋次導演靜靜的叛逆精神

山田洋次導演靜靜的叛逆精神-

「男人真辛苦」第40集「沙拉記念日」引出的故事

在第25集「寅次郎扶桑花」中,出現了飛行於沖繩嘉手納美軍基地的F15鷹式戰鬥機的形象,間接地表現了山田導演對駐日米軍基地的不滿。

然後在第40集寅次郎沙拉記念日的開頭出現了明治時期的自由民權運動的先驅『秩父事件』。阿寅從乘坐的小海線線車窗看見的,正是其中心組織『秩父困民黨』最後一戰的記念碑,表現了叛逆精神。

山田洋次導演靜靜的叛逆精神

其實我以前就注意到這個從車窗風景看得見的大型紀念碑,但沒有太在意。

剛好,今年8月,寅友小虎父子從該作品開頭的佐久廣瀨車站開始,對影片的外景地進行了調查,以此為契機,我和寅福桑從車窗風景到地圖、動畫、街景等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寅福桑對大紀念碑的內容也做了一番調查。

就在進行調查的當天,寅福通過LINE與我進行了聯繫。通過對紀念碑進行調查,理解了它的意義,寅福桑受到了震動,以興奮的心情告訴了我。

山田導演一定是有意把這個『秩父困民黨』的最後一戰記念碑放入車窗的。

在明治憲法尚未制定的明治黎明期首先舉起自由民權的大旗,這個由民眾發起的反權力事件就被滿不在乎地放進了熒屏。

就我而言,說到『秩父困民黨』,得從「寅次郎沙拉記念日」回溯8年前,

大學同專業學長山田太一桑劇本的「獅子的時代」(NHK大河連續劇・1980年放映共51集)說起。

最後數集中菅原文太桑扮演的平沼銑次參加了『秩父事件』,也就是秩父困民黨。

被秩父困民黨的黨員們稱為「會津先生」。

在最後一集結束鏡頭裡留下了揮舞著「自由自治元年」的旗幟,作為從秩父經過武州街道,越過十國峠,敗退至信州小海、佐久的秩父困民黨的最後的領袖,堅持抵抗,隻身深入明治政府的軍隊英勇砍殺的雄姿。

然後是最後的旁白:

不久日本進入日清戰爭,進而走上日俄戰爭之路。

歲月流逝,又有幾度再現銑次的雄姿。

例如栃木縣足尾銅山彈壓的高潮、北海道幌內暴動彈壓的高潮中,有人說又見到了激烈抵抗的銑次。傳說中的銑次總是英勇鬥爭、抵抗的銑次。

NHK交響樂團與「下町布吉舞吉樂團」演奏的插曲『OUR HISTORY AGAIN ―在時間的遠方―』流淌著。

(作詞: 阿木燿子 作曲: 宇崎竜童 歌・演奏: 「下町布吉舞吉樂團」)

山田洋次導演靜靜的叛逆精神

最終集最後的插曲 『OUR HISTORY AGAIN ―在時間的遠方―』

十五で世の中をわかっちまったよな

やつらからみればばかげた話さ

日々の暮らしは晴れた日ばかりじゃないが

明日が雲間に見え隠れ

ああ 繰り返す 時を見逃すな

熱く 燃えて生きる

OUR HISTRY AGAIN OUR HISTRY AGAIN

『獅子的時代』上映多年後,菅原文太桑曾來到秩父,出席了秩父事件130週年記念講演。幾周後文太桑81歲去世。

話說當時曾預定請文太桑出演山田洋次導演的「東京家族」的主人公的父親。

此後東北發生大震災,影片開機延期1年,文太桑在此非常時期認真考慮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取消了演出,然後去做了救災義工。

回到「男人真辛苦」,第40集寅次郎沙拉記念日的開頭,

信州 佐久的風景,秋天,

JR『小海線』,佐久廣瀨站,

【舊國鉄キハ58系】2輛編組行駛著,

從八ヶ嶽東麓的野邊山高原起,沿千曲川上流往佐久盆地方向行駛的高原鉄道。

一般地說到『高原列車』就是指這個小海線,一直在海抜一千多米高度上。

キハ58系原來是急行列車,從1980年代開始多數轉用於地方線的普通列車。

阿寅乘坐的當然是去小諸的慢車。

山田洋次導演靜靜的叛逆精神

阿寅「櫻花:你好嗎。

你的親人,大叔,大嬸都安好嗎?

我還和以前一樣是個渡鳥。

追著賞花,

從南到北,短短的夏天一結束就是秋天啦。

現在要追著紅葉從北方返回南方了

一直自我反省早些擺脫這種生活,

可是你知道我遊手好閒的稟性啊。

幹什麼都沒有長性,傻瓜到死都治不了,

就是說的我吧!

至少,請你早晚對你的兒子說,決不要成為舅舅那樣的人哦。

舅舅一直希望滿男勤奮工作,成為街坊父老人人敬仰的優秀人才!」

列車從佐久廣瀨站出發駛往佐久海ノ口站,通過千曲川鐵橋。

南牧村中學,教育委員會,接近湊神社了。

山田洋次導演靜靜的叛逆精神

『小海線』以7次渡過千曲川而知名。

這是一條為聯絡千曲川に而敷設的線路。

阿寅乘坐的小海線慢車將駛往終點站『小諸』。

山田洋次導演靜靜的叛逆精神

飲著小瓶的清酒。

山田洋次導演靜靜的叛逆精神

一座大型紀念碑突然出現在這個車窗風景裡,就在JR小海線的馬流站附近。

阿寅手持佐久的地酒,橘倉酒造的「本菊泉」(據寅福桑調查),這個車窗風景裡,分明是那座紀念碑!

山田洋次導演靜靜的叛逆精神

最後一戰所在地天狗巖區域附近的『秩父困民黨陣亡之碑』。左為佐久的新領袖菊池寬平、右為井出為吉

再稍許介紹一下此紀念碑的背景吧!

作為「秩父事件」的前奏,當時以東北和北關東為中心發生了數起事件。

1881年(明治14年)的秋田事件、1882年(明治15年)的福島事件、1883年(明治16年)的高田事件等所謂「激化事件」,都是明治政府以激進的民權家的政府顛覆論為口實,對地域的民權家和民權運動進行了彈壓。結果,他們並未找到激進派的政府顛覆計劃。

然後於1884年(明治17年)6月發生了群馬事件,群馬縣的下部自由黨員在妙義山麓結集了窮苦農民舉兵反抗壓迫,進而同年9月發生加波山事件,

茨城縣加波山以炸彈武裝的16人急進民權運動家舉兵與警官對發生了衝突。

然後,作為自由民權運動的先驅,於明治17年11月爆發了著名的『秩父事件』。

事件的背景一如上述,

明治初期由於快速富國強兵導致近代化、軍事力強化、極度的通貨緊縮,加上歐洲生絲市場大跌價等,農村經濟凋敝破壞,自殺者不斷髮生。

此前,生絲跌價一半,民間金融(高利貸)利率暴漲至3倍。

於是秩父的農民們建立了『秩父困民黨』,請願凍結債務、減輕雜稅、凍結學校費等。

當時是政府的憲法和國會功能尚未齊備的時代,政府並未理睬請願。

於是農民們只得訴諸武力。於是暴動準備與當時的自由民權運動結合,『秩父困民黨』最後發展升級到8千人以上,制定了軍律5條,形成組織準備起義。

但是,起義後雖經奮鬥,至11月3日被政府軍鎮壓。

直到被鎮壓為止,起義後2日間的行動,襲擊秩父郡役所、高利貸者的家,銷燬為借貸所困的農民們的文書等等,相繼發生。

由於進行鎮壓出動的警官隊、軍隊都是有組織且訓練有素,手持火繩槍、刀、槍毫無訓練的民眾簡直無法抵擋。

如上所述僅在3日間就被鎮壓後,上吉田塚越所有殘部集結在一起,以菊池寬平為新領袖,決定向信州佐久進發。

『秩父困民黨犧牲之碑』附近就是這個『秩父事件』的最後一戰的土地。

NHK大河劇『獅子的時代』的最終集「獅子的吼叫」幾乎全部是表現此事件。

平沼銑次就活躍在此『秩父事件』的起義與敗退的日日夜夜裡。

然後6日後,11月9日於東馬流與軍、警官隊再度衝突,敗退至野邊山方向,11月10日完全被鎮壓。

衝突現場農民13名死亡。姓名已知的6名,其姓名被鐫刻在紀念碑上。

紀念碑一邊是上述菊池寬平、井出為吉的塑像。此二人都是從佐久來參加秩父困民黨結成,然後在秩父・佐久事件的後半,從武州街道越過十國峠到達小海、佐久地區的領袖。

山田洋次導演靜靜的叛逆精神

紀念碑上的人物:

■菊池寬平(1847~1914年)

生於北牧村,

秩父事件起義前來到秩父,擔任幹部,曾起草軍律5條,規定了秩父困民黨貼近民眾的紀律。

作為佐久事件的領袖逃亡後被捕判終生徒刑,遇大赦釋放。餘生在北相木村渡過。

■井出為吉(1859~1905年)

曾任北相木村戶長。與寬平一起參與創建秩父困民黨負責會計事務。

於秩父被捕判刑,遇大赦釋放後,在群馬縣擔任吏員,因病返回故鄉,46歲時逝世。

菊池寛平起草的軍律如下:

第一條 掠奪金銀竊為私有者斬

第二條 犯女色者斬

第三條 舉行酒宴者斬

第四條 因私憤放火或其他亂暴者斬

第五條 為私事違背指揮官命令者斬

第一條 私ニ金品ヲ掠奪スル者ハ斬

第二條 女色ヲ犯ス者ハ斬

第三條 酒宴ヲ為シタル者ハ斬

第四條 私ノ遺恨ヲ以テ放火其他亂暴ヲ為シタル者ハ斬

第五條 指揮官ノ命令二違背シ私ニ事ヲ為シタル者ハ斬)

以前秩父事件的當事者們被稱為『暴徒』,在文章中到處可見。總之他們被視為沒有什麼思想的人。但在近數十年的多數研究中判明其中也有許多具備自由民權思想的人。

在「寅次郎沙拉記念日」製作的4年前,即1984年建立了這個紀念碑,名稱被定為『秩父困民黨犧牲之碑(原文:秩父困民黨散華の碑)』,恢復了名譽。

順便說一下,在東馬流的諏訪神社裡,還有困民黨戰死者十三名秩父事件戰死者之墓。諏訪神社裡還有東日本旅客鐵道工會樹立的「秩父事件百十週年顯彰碑」。

除了『獅子的時代』還有一部描繪『秩父事件』的影片。那就是2004年公映的『草之亂』(導演神山徵二郎),描寫秩父事件、『秩父困民黨』中心人物幹部之一的井上傳藏以及秩父事件詳情的影片『草之亂』。緒方直人飾演的井上傳藏非常出色。

另外,傳藏以缺席審判被判死刑,但其一時藏匿在當地友人家中,後單身遷居北海道。再婚並有家屬。

大正7(1918)年に64歲臨終之際,井上把新聞記者和家屬叫到枕邊,告訴他們自己參加了秩父事件,並希望告訴後世:那個事件不是暴徒事件,而是農民們爭取自由民權的運動。然後叫來了攝影師,進行了臨終之際的攝影。照片至今還在。正如『草之亂』開始部分所詳細描述的。

山田洋次導演靜靜的叛逆精神

神山導演以熾熱的感情製作了這部影片。

由於影片樸素的主題,收到了多方捐款和資助得以製作成功。

山田洋次導演靜靜的叛逆精神

山田導演一定是聽說了這個明治時代初期的農民起義與自由民權運動的先驅的「秩父事件」,便若無其事地,把它放進了寅次郎沙拉記念日開頭的車窗風景,但毫無疑問是從正面進行了映出。

回憶起來,在第12集「我的阿寅」開頭的夢鏡裡也出現了以戰前的葛飾為舞臺,與苦於飢餓和高利貸的葛飾農民站在一起,與許多同伴舉行武裝起義的阿寅。

這也可以說是『秩父事件』的編排版吧。

第12集「我的阿寅」反政府起義的鏡頭

山田洋次導演靜靜的叛逆精神

在影片中像這樣處處隱藏著製作者的叛逆精神,異乎尋常,是非常高明的手法。

古柏散人根據吉川昭介日文網頁譯寫

http://www.yoshikawatakaaki.com//lang-jap/40sekihi.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