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街之隔看“熱劇”

十幾年前還是單身小青年的我,覺得看話劇很時髦,第一場話劇演出是在馬蘭花劇場看的,劇目是《瘋狂的賽車》,鄭愷主演,彼時鄭愷還沒有憑藉跑男大紅大紫,一位體型胖胖的男演員跟他搭戲,情節令人捧腹。到後來在話劇藝術中心小劇場看了《我不是李白》,邊笑邊哭之中,發現自己真的喜愛上了話劇。因為工作關係,做了幾年文藝條線記者,近水樓臺也得以第一時間看了很多熱劇、好劇,也慢慢從話劇看到了音樂劇、京劇、崑劇、越劇、滬劇等等。以前住在上海影城附近,經常在安福路看完演出後,和小夥伴相攜漫步,邊走邊討論劇情、感悟,看路燈的光透過梧桐葉灑到路面上,一路走回家,覺得在上海做個文藝青年果真十分幸福。

十日談 | 一街之隔看“熱劇”

  如今在上海想看演出,可選擇的劇目、場館就更多了。以前看京劇都去天蟾逸夫舞臺,現在徐彙區也有了周信芳戲劇空間;美羅城裡的上劇場也成了打卡勝地;還有市群藝館的上海星舞臺,好多群文活動都在那裡舉辦;有時路過宛平南路、中山南二路路口,看著在建中的宛平劇院,也十分期待;還有徐匯濱江的西岸藝術中心等等。黃浦區有環人民廣場演藝活力區,其實徐家彙周邊的文化場館也不少,高質量的文藝演出也不再侷限於幾個知名劇場場館,而是離市民的日常生活圈越來越近。

  不過近兩年,我去得最多的反倒不是劇場,而變成了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每年一次,都會作為家長坐在五里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舞臺下,看著自家小人在臺上表演“打醬油”。而街鎮的文化活動也多在社會文化中心裡舉辦,方便了一家老小。我工作在徐彙區,平時生活區域也是徐彙區居多,細數下來,徐彙區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已經有13家了,徐家彙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更是與我只有一街之隔。位於南丹東路上的徐家彙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毗鄰徐家彙商圈,卻也鬧中取靜,建築面積6786平方米,是一個擁有40個場館的文化活動中心。這樣的活動中心裡,不僅有定期的文藝演出,更有諸多社團活動,豐富著周邊居民的文化生活。今年暑假,我還特地送自家小人在徐家彙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參加了上海市越劇院為期五天的越趣夏令營。

  在《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提到了未來要繼續推進新建街道、大居、基本管理單元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分中心)拾遺補缺建設,力爭到2020年新建或改擴建社區文化活動中心40個以上。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如今已成為市民文化活動的集合點,豐富了市民公共活動空間,也健全了上海的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家門口的文化活動越來越多、質量越來越高,參與文化活動也越來越方便了。

  最近看了第21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藝術天空”系列演出的節目一覽,徐彙區的徐家彙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和田林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也有演出安排,準備早點預約購票,帶著一家老小在家門口感受一下藝術節的魅力。(雨二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