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陰肺經的“絡穴”,治療頭痛,頸部疼痛,不舒服的重要大穴

手太陰肺經的“絡穴”,治療頭痛,頸部疼痛,不舒服的重要大穴

中醫針灸


列缺穴

列缺是人體腧穴之一,屬於手太陰肺經之絡穴,亦是八脈交會穴(通於任脈),出自《靈樞·經脈》。此腧穴在人體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間關節的寬度為1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有宣肺解表,通經活絡,通調任脈的作用;臨床上主要用於配合治療咳嗽、氣喘、頭痛,尿血等病症。

手太陰肺經的“絡穴”,治療頭痛,頸部疼痛,不舒服的重要大穴

列缺穴

名字的由來

列缺:列,分解,裂開;缺,缺口。此穴為手太陰肺經之絡穴,自此分支別走手陽明大腸經,位於橈骨莖突上方,當肱橈肌腱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有如裂隙處,故名。

取穴方法

手太陰肺經的“絡穴”,治療頭痛,頸部疼痛,不舒服的重要大穴

列缺穴

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或者以左右兩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橈骨莖突上,當食指尖到達之凹陷處取穴。或立掌或側掌,把指向外上方翹起,先取兩筋之間的陽溪穴,在陽溪穴上1.5寸的橈骨莖突中部有一凹陷即此穴。

主治病證

手太陰肺經的“絡穴”,治療頭痛,頸部疼痛,不舒服的重要大穴

傷風外感、咳嗽、氣喘、咽喉腫痛;頭痛項強、口眼歪斜、齒痛;遺尿、小便熱、尿血、陰莖痛;掌中熱、上肢不遂、手腕無力或疼痛。

外感咳嗽:列缺、大椎、合谷、外關、魚際(《針灸學簡編》)。

喘急:列缺、足三里(《醫學入門》)。

咳嗽寒痰、胸膈閉痛:列缺、肺俞、膻中、三里(《針灸大全》)。

頭痛:列缺、中脘、合谷、上星、太淵、百會、頭維、絲竹空、風池、太陽(《針灸治療實驗集》)。

咯血:列缺、太淵、尺澤、足三里(《針灸學》上海中醫學院編)。

莖中痛:列缺、行間(《類經圖翼》)。

牙齒疼痛:列缺、後溪、人中、頰車、呂細、太淵、合谷(《針灸大成》)。

淋痛:列缺、中封、膈俞、肝俞、腎俞、氣海、石門(《神灸經綸》)。

驚癇:列缺、陽明絡(《針灸甲乙經》)。

瘧疾:列缺、後溪、少澤、前谷(《備急千金要方》)。

慢性鼻炎:列缺、上星、迎香、曲池、風池(《常用腧穴臨床發揮》

針刺手法介紹

手太陰肺經的“絡穴”,治療頭痛,頸部疼痛,不舒服的重要大穴

向上斜刺0.2~0.3寸,局部酸脹、沉重、或向肘、肩部放散。或向下.

斜刺0.3~0.5寸,或用恢刺法以治療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等手腕部疾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