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痛點,樂昌大源鎮為群眾解決難題

“這次主題教育不是走過場,是真的為群眾做了一些實實在在的事……”面對駐村黨員幹部為群眾做的實事,一名村民由衷地發出感嘆。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樂昌市大源鎮注重開門搞教育,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群眾痛點,集中力量解決群眾最急最盼最憂的緊迫問題,切實把主題教育落到實處,讓廣大群眾真正感受到來自主題教育帶來的好處。

聚焦“修”,修好致富路

因為山高路遠,人口居住分散,大源鎮78個村小組中,約有30個村小組未完成硬化工程,還有近10個村小組的路達不到機耕路標準,路難行一直是困擾大源群眾的一大難題。村民的林木、茶葉等農產品因路不好走賣不出好價格。修好路,解決出行問題是大源鎮服務群眾最急最迫切的任務。大源鎮結合主題教育,大力推進鄉村公路維修、道路擴寬項目,把修路作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利用鎮級自有資金、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自籌資金及樂昌峽後期扶持資金共72萬元完成小灘村近20個塌方點清理及新秦大落村、小灘紅心埂、大山埂等進村道路拓寬工程約15公里,惠及大源、兩江等230戶村民約1500人。如今,更多的路變寬了,變平坦了,村民的出行更方便了,致富的途徑也更多了。

聚焦“拆”,拆出乾淨村

隨著時間推進,拆除破舊泥磚房工作越來越難開展,“這是我在大源唯一的房子,如果拆了,我以後回大源住哪”、“這個豬欄、雞舍我還要用,不能拆”……許多村民拒絕拆除破舊泥磚房。9月初,大源鎮拆除破舊泥磚房工作陷入低迷狀態,一連幾天,全鎮無一例拆除進度,拆除工作一度排在樂昌市倒數。

聚焦痛点,乐昌大源镇为群众解决难题

為扭轉工作被動局面,大源鎮黨委結合主題教育,以幹部力量下沉、黨建示範引領推動拆除破舊泥磚房工作走出瓶頸。大源鎮黨委邀請了駐鎮律師從法律角度為村民講解拆除的政策法律依據、拆后土地的權屬問題;安排國土所工作人員全程參與拆除工作,隨時隨地為村民答疑解惑;印發“致大源流動黨員的一封信”,號召黨員同志支持配合拆除工作,並做好家人朋友鄰居的思想工作,逐漸扭轉村民不想拆、不願拆的觀念。同時組織全體村黨支部書記、後備幹部以及部分黨員、村民代表到英德、乳源、翁源等地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參觀學習,現場感受拆除、改造破舊泥轉房的改變帶來的震撼,轉變思想觀念。全體鎮村幹部放棄國慶、週末休息時間,吃住在村,蹲點破舊泥磚房拆除工作。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大源鎮共召開8次鎮領導班子專題研討會,召開約30次黨員、村民代表推進會,共選派48名鎮幹部下沉到9個行政村開展拆除工作,共拆除破舊泥磚房649間,14234平方米。

聚焦痛点,乐昌大源镇为群众解决难题

聚焦“建”,建成美麗村

破舊泥磚房拆除了,爛牛欄、爛豬欄、破雞舍拆除了,拆除破舊泥磚房的工作任務完成了,如何保證村民的生產生活不受影響是急需解決的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新問題。大源鎮黨員幹部結合主題教育深入群眾,認真開展調查研究,針對群眾關心的問題找出對策,並分析各項解決措施的利弊。在墩子村下張組,鎮村黨員幹部引導村民利用拆舊復墾補助款和村民集資的方式集中新建雜物房,該工程項目已於10月15日動工建設(分兩期進行),建設內容包括9間豬舍,9間雜物房和9間雞舍,總面積約410㎡,總投資估算20萬元,預計11月底第一期完工並投入使用,屆時將通過抓鬮的方式對房屋進行分配。這種集中新建雜物房的舉措得到了當地群眾的認同,解決了村民拆後生產用房的需求,同時也為美麗鄉村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記者/潘俊宇 唐音

見習記者/範永敬

通訊員/李紅翠 廖曉奇 劉嘉玲

【作者】 潘俊宇;唐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